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這6點家長一定要注意

2020-08-30 方圓教


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告訴我們,讓孩子學會自控,很有難度。

擺在孩子面前的棉花糖,只要伸手就能拿來吃了。

但如果可以控制自己暫時不吃,等到實驗結束後,就能得到更多的棉花糖。

控制自己的能力,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有。

但不自覺的小朋友,只想享受眼前的快樂。

如何讓孩子學會抵制誘惑,學會控制自我,培養耐心與毅力,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1

制定規則

孩子的自控力是培養出來的,不能光靠說教,更不能靠打罵,必須建立規則。

我們可以針對生活的各個方面,跟孩子一起約定合適的規則。

比如學習時不能碰手機、看電視、吃零食,專心學習,直到完成當天的作業。

吃飯時遵守餐桌禮儀,使用公筷,安靜用餐,不玩鬧,不離開飯桌。

外出時牢記文明禮儀規範,遵守交通規則,禮讓他人,尊老愛幼,注意言行舉止等等。

父母給孩子制定的規則一定要具體,直接跟他說明要這麼做。如果只說大道理,孩子是聽不進去的。

有了規則的限制,加上父母的約束,孩子就不會因為任性而處處闖禍。

要注意的是,父母給孩子制定的規則不宜太多,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給孩子一定的探索與進步空間。

制定規則後要嚴格執行,獎懲分明,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2

樹立目標

教育孩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學會自控,但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

給孩子設定合適的目標,讓孩子一點點地進步,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孩子沉迷手機?那就給他定一個每次只能玩一小時的目標,然後定半個小時、15分鐘……

孩子作業拖沓?那就提前跟他約定好,今天完成作業不能晚於幾點鐘,明天也要繼續保持,直到慢慢提高學習效率。

如果孩子表現出色,進步明顯,父母要多鼓勵多表揚,認可他的表現,誇讚他今天又比昨天進步一點點。

除此以外,父母還可以給孩子一些實質上的獎勵,如允許孩子玩耍半小時,帶他出去逛街等等。

樹立目標是為了給孩子動力,當他知道自律能夠得到獎勵時,他就會為了獎勵而改變自己。

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是孩子學會自控的過程。

根據孩子的水平來設定目標,上下浮動,讓孩子既看得到希望,又能真正提高。



3

培養習慣

對於小孩子來說,小時候打好一切好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那些上學時就高度自律的孩子,長大後基本不用擔心,因為這個好習慣會伴隨他們一生。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也可以從習慣入手,當孩子習慣了一種行為,就不會輕易放縱自己。

1.培養守時的習慣

利用好鬧鐘,讓孩子早睡早起,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好該做的事情。

平時不能夠拖拉,赴約不能夠遲到,養成守時的習慣,讓孩子做事乾脆利索。

2.培養自律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建立正確的秩序,該學習就學習,該睡覺就睡覺,孩子會逐步形成習慣。

自律的前提是他律,父母首先管理好孩子,孩子才能學會自我管理。

3.培養自我管理的習慣

和孩子一起,每天找個時間反思一天的事情,哪些地方做到自控就加分,哪些地方不能自控就扣分,然後總結一天的分數。

鼓勵孩子在失分項多改進,越是偷懶的地方越要約束自己,孩子在高分效應的帶動下會不斷進步。

4

承擔後果

孩子不自律,有的父母不管不理,有的父母大聲斥罵,這都是沒有用的。

只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承擔了不自控的後果,他才願意做到自律。

比如說孩子因為貪玩做不完作業,家長不用罵,也不要直接幫他們完成。

先告訴他,如果不完成作業,老師就會懲罰他,可能要罰抄書,要留堂。

孩子若不聽,就讓他帶著空作業本回學校。當孩子體驗到被懲罰很丟人時,也就明白了要對自己的偷懶負責。

教育孩子也需要試錯,給他機會去試試,去承擔犯錯的後果,這能夠讓孩子更深刻地吸取教訓。

孩子並非真的不懂事,他只是需要一個學習的機會,學習控制自己。

有時候,父母要把孩子當做成人看,教他學會承擔責任,讓他真正成長起來。

5

做好榜樣

習慣養成的初期總是困難的,在孩子還沒能夠自律的時候,必須依靠他律,也就是說,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動作拖拉,不是他愛偷懶,而是他覺得這件事很難,不敢輕易邁出第一步。

在這個時候,父母就要給予孩子信心與勇氣,主動陪著孩子一起完成。

有個媽媽為了讓女兒自覺學習,跟孩子一起制定了計劃:

每天一起寫日記,一起讀書,一起背兩首古詩。

在媽媽的陪伴與引導下,女兒不再覺得學習是件枯燥的事情,反而跟著媽媽你追我趕地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

父母首先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做孩子自律的榜樣,給孩子正面的示範與影響。

手把手地幫助孩子自我約束,從小習慣做起,逐漸將自律的習慣投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6

信任孩子

幾乎每一個自控力差的孩子,都有一對不信任孩子的父母。

有時候孩子想做手工,卻被父母質疑「搞破壞」,有時候孩子學習太久了想休息,卻被父母責怪不用心學習。

更常見的是,當孩子正在專心做一件事情時,父母卻反覆地提醒叮囑,讓孩子感到不被信任,甚至覺得被羞辱。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最終變成父母最害怕的模樣。

喬伊斯·布拉澤斯說:「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能只說「我相信你」,更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放手讓孩子大膽嘗試,獨立完成。

不能只說「你真棒」,更不能一味否定與打擊,真正了解孩子的父母才能養出自信的孩子。

因為父母的信任,孩子會感激,並且時刻提醒自己要表現得更好,不讓父母失望。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才是孩子最大的「內驅力」,心中有夢,眼裡有光,前途有希望。

相關焦點

  • 在培養獨立性的同時,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這位媽媽是如何做到的
    那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呢?如果在這個時候,父母鼓勵孩子自己大膽的去探索,甚至允許他們去嘗試一些從未做過的事情。並且指導孩子學會控制自身的行為,那麼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很有可能形成一種獨立感和個性感,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主性。但相反的是,如果父母一味的只知道把孩子過分的保護起來。
  • 一名優秀的男生,應當具備這3種能力,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能力呢
    不是所有的男孩子家庭都會一帆風順,在教養孩子的途中也會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故」,所以除了要有耐心教養男孩子外,也要有引導培養孩子的能力,這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要想一名成為一名優秀的男生,應當具有這3種能力,那麼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這三種能力呢?
  • 一名優秀的男生,應當具備這3種能力,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能力呢
    不是所有的男孩子家庭都會一帆風順,在教養孩子的途中也會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故」,所以除了要有耐心教養男孩子外,也要有引導培養孩子的能力,這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
  • 熱衷電子遊戲的孩子,更需要自控能力,作為家長一定要知道
    其次再就是父母的教育方面,很多父母在面對對方的行為舉止時,都會選擇用暴力的方式解決,或者面對孩子有時又過度寵愛,這些行為都是導致孩子自制力變差的主要原因。那面對孩子缺乏自制力,我們如何培養呢?接下來也要為其補充合理的營養,增強大腦發育,只有大腦發育完善了,孩子的自控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 能成功的孩子都有自控力,家長注意這三方面,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能成功的孩子都有自控力,家長注意這三方面,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我們都知道自制力自控力對於生活的影響,因為成功的孩子都很有自控力,所以對於每一個人來說,自控力都非常的重要,並且自控力培養的時間越早對於孩子的影響越多。所以家長們現在就要開始行動起來啦!
  • 孩子的天性是自由,但良性的自控能力培養會讓孩子更加輕鬆成長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自控能力的培養形成是日後你所羨慕不來的能力!不合理的願望當場拒絕孩子,合理的可以選擇和孩子約定,表現好的話就過段時間買,這樣可以鍛鍊孩子學會等待和節制欲望的能力,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大有好處。經過"延遲滿足"的鍛鍊後,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明白,生活中很多東西不是可以立刻得到的,只有忍住誘惑,不斷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當然家長必須信守承諾,否則對孩子的自控力是個巨大打擊。
  • 孩子上網課缺乏專注力,怎麼辦?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如果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差,自然就不能專注地做一件事了。這也就是孩子學習時,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的原因。尤其,孩子在家上網課,不同於學校的課堂環境,幹擾源太多,影響到了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孩子的自控能力更加重要。由於自控力影響著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對孩子的學習有至關重要。
  • 家長做好這幾點,讓孩子在自由成長中,學會自控的能力
    我們經常聽到父母這樣抱怨,這孩子真不聽話,說出去玩一會,結果半天都不回來,喜歡吃的東西就吃個不停!,告訴孩子這也不能幹,那也不能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如何做,孩子都能掌握好,孩子也就學會了自我控制的能力那麼家長需要如何做,才能既要做好對孩子的監管責任,又要給孩子適度的自由空間,和自由活動的時間!讓孩子有自控能力呢?
  • 「延遲滿足」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錯誤的方式傷害了多少孩子
    延遲滿足,這個時髦的心理學理論,近幾年來受到很多父母的追捧,越來越多的父母把它奉為圭臬,它事關孩子的自控能力,延遲滿足能力越強的孩子,越容易成功。為了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認真地從點滴小事做起,小寶寶渴了想喝水需要延遲滿足,孩子想吃零食需要延遲滿足,孩子喜歡的玩具需要延遲滿足。
  • 如何培養出自律的孩子?做到這4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
    因此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律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何培養出自律的孩子?做到這4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自律為什麼重要?孩子的自律性其實就是孩子自我把控的能力。談到孩子的自律性,很多家長都會感到格外的頭疼。因為絕大多數孩子都需要後天培養自律性。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這條鞭子便是鞭策你自律的關鍵。在特殊時期,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這兩點是一個孩子在未來生活學習當中,最為重要的。我相信這是好多家長目前的一個糾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如何去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自律的能力呢?比爾蓋茨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必須是自律的,自控的,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才能成功。大家有沒有發現,對青少年孩子來說,時間的自控,行為的自控,尤為重要,所以在孩子的成長曆程當中,對孩子而言,自控自律它是一種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警覺能力?3個教育細節,家長要注意
    家長如何將安全教育巧妙地傳遞給孩子?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很多時候家長害怕的是孩子受到安全的威脅,而不是害怕他們傷害別人。家長都很注意培養孩子的能力,注意力等等,但是對警覺能力卻比較陌生。很多時候家長更願意讓孩子去做什麼事情,卻不會讓他們主動學著去警惕。
  • 孩子愛笑是好事,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家長注意這三點
    孩子愛笑是好事,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家長注意這三點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這樣一句話,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所以很多的家長都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運氣不是很差,所以家長們也是想了很多的辦法,讓孩子能越來越好,那麼如何讓孩子愛笑,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一個心態呢?家長要注意這三點。
  • 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除了耐心,這幾點也是家長該注意的
    其實要想培養一個表達能力強的孩子,首先我們需要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當孩子說的話多了,語言表達能力自然也會有所提高。家長B: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家長要引起重視,在生活當中,我會儘量多的給孩子機會去表達自己,鼓勵他去和別人交流。以前我試過一個不錯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閱讀,在陪他閱讀的過程當中,和他一起記錄一些有趣的題目,然後我們兩個就根據這些題目或詞語編故事,後來我發現孩子的表達能力不知不覺就提高了很多,每次看到他開心地和我交流,我都覺得很幸福!
  • 做到這些,你也能培養出孩子的自律自控
    同樣都是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做事井井有條,完全不用操心?為什麼有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無論怎麼催促,還是磨磨蹭蹭?作為家長的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煩惱?究竟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律自控呢?自律自控究竟由什麼來掌控?
  • 培養孩子專注力,注意這三點,學霸必備的能力
    想要孩子學習好,專注力至關重要。無論學習任何東西,認真專注地投入進去,對於小孩子來說,常常是一種無法維持太久的狀態。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有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來跟小7一起學習一下吧!有的孩子可以一口氣寫完作業,有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聽到門外電視裡放了動畫片,立刻就坐不住了,結果三心二意,寫作業速度慢了不少不說,還有很多明顯的錯題!這就是孩子抗幹擾能力的差異。抗幹擾能力是能夠在訓練中培養出來的。不過,可不是讓你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故意開大電視聲音,這樣只會打擾孩子哦。
  • 3~7歲孩子「能力的培養」 超詳細,值得收藏!
    不論大人還要孩子,一個有能力的人通常是一個自信的人,走到人群裡,因為有能力處理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不但能做到很快融入集體,還能增強自己的自信。對於3-6歲的學齡前兒童,需要培養的能力很多。但在我看來,最主要的能力有獨立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控能力。
  • 培養孩子情商,家長一定要避免這8點!
    比如看電視,提前制定一份看電視的規則表,每天什麼時間可以看,每次看多久,都提前約定好,當孩子想看的時候,統統按照時間表來執行。其實,很多時候,孩子要比我們自己更守規則。5|誘惑作為獎勵孩子不吃飯也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你有沒有這樣做過:「寶貝,如果你把這碗飯吃完,我就獎勵你一塊巧克力。」
  • 孩子容易情緒化?這是缺少「情緒教養」,家長要注意
    孩子總是容易動情,他們的情緒來去匆匆,這讓很多家長束手無策,但歸根結底,這與父母的情感教育有很大關係,是一種缺乏情感教育的表現,家長應該理解!很多家長會懷疑什麼是「情感教育」?他實際上是對孩子認知能力和情緒自控能力的培養。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是否缺乏情感教育,你可以首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和解釋你孩子的情感問題。
  • 孩子的「自律性」如何培養?做到這3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
    所以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十分重要,那麼家長該如何做呢?聰明家長要學會做到這3點。首先,家長以身作則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律的家長能教出自律的孩子,而懶散的家長的孩子也必然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