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逸:警惕大陸語言臺灣化

2021-02-06 崑崙策研究院

(點擊上方【崑崙策研究院】可關注)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後,中國就形成了兩個漢語的語言體系。一個是在毛主席領導下形成發展起來的大陸的漢語語言體系,一個是被蔣介石帶到臺灣去的所謂的「中華民國」的漢語語言體系。但這兩個漢語的語言體系並不是平等並列的,而是有高下之分的。首先,雙方的領導者及領導者群體的高下之分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學識、智慧、胸襟、格局、氣度都遠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另外,在敗退臺灣前,與毛主席及領導群體相比,即便蔣介石那幫人相差幾籌,好歹還有大陸的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裡的強大的氣場支撐著。而到了臺灣後,那樣一塊彈丸之地只能使這個「中華民國」的語言體系越變格局越小,越變越低下。這可以從生活在這個語言體系中的人物的表現得到印證,最好的例子就是臺灣當今的政治人物,不管是國民黨的還是民進黨的,他們競選時在公開場合所表現出的猥瑣、下作就可說明一切。陳水扁抱著他的瘸老婆竄來竄去令人作嘔,但這種拙劣的政治表演卻在臺灣贏得了廣泛的同情。這也說明了在這個語言體系下民眾整體判斷、鑑別能力的低下。

 

  所有的音樂作品都由七個音符的不同的排列組合構成,但有些排列組合是經典,有些排列組合則是垃圾。而改動幾個音符,就可能破壞整個音樂作品。語言體系也一樣。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也對語言的使用有過論述:「各種各樣庸俗民族主義的、小資產階級的辭句損害了綱領的表達效果。」所使用的語言和語言所要表達的內容是密不可分的。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近十幾年來出現了令人擔憂的現象,大陸的語言體系正不斷被臺灣的語言體系所侵蝕,大陸的語言體系裡的詞彙正在大量地被來自臺灣的詞彙所取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舍高就低,捨本逐末的現象呢?一定是有強大的勢力在暗中推動。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共產黨內有戈巴契夫,那麼黨內是否有李登輝呢?李登輝身為國民黨黨主席時,幫助民進黨打倒了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內是否有身居高位者,想幫助國民黨來打倒中國共產黨呢?種種跡象表明有這樣的人!因為這些人所做的兩岸統一工作並不是依託大陸收復臺灣,而是在幫助臺灣反攻大陸。使大陸語言臺灣化就是其重要步驟之一。因為真正的統一是文化的統一、思想的統一,語言則是文化的基因

 

  以下從幾方面列舉一些具體的例子:

 

  一、大陸語言體系中的詞彙直接被取代


  大陸說「思想、觀念、思路、想法」,這些都被一個來自臺灣的詞彙所取代,這個詞叫「理念」;大陸說「隊伍、團體、整體、班子、集體」,這些都被一個來自臺灣的詞彙所取代,這個詞叫「團隊」;大陸說「精確」,臺灣說「精準」,「精準」已基本將「精確」所取代;大陸說「考慮」,臺灣說「考量」,「考量」已基本將「考慮」所取代;大陸說「研製」,臺灣說「研發」,「研發」已基本將「研製」所取代;大陸說「交流、呼應」,臺灣說「互動」,「互動」已基本將「交流、呼應」所取代;大陸說「信息」,臺灣說「訊息」,「訊息」已基本將「信息」所取代;大陸說「反擊、回擊」,臺灣說「反制」,「反制」已基本將「反擊、回擊」所取代;大陸說「掌握」,臺灣說「掌控」,「掌控」已基本將「掌握」所取代;大陸說「操縱」,臺灣說「操控」,「操控」已基本將「操縱」所取代;大陸說「管理」、或「控制」,臺灣說「管控」,「管控」已基本將「管理」和「控制」所取代;大陸說「把握」,臺灣說「把控」,「把控」已基本將「把握」所取代(請注意,表達這類含義的詞彙,臺灣總是反覆使用一個字「控」); 大陸說「充滿信心」,臺灣說「信心滿滿」,「信心滿滿」已基本將「充滿信心」所取代;大陸說「關注」,臺灣說「關切」,「關切」已基本將「關注」所取代;大陸說「渠道」,臺灣說「管道」,「管道」已基本將「渠道」所取代;大陸說「吸引目光」,臺灣說「吸引眼球」,「吸引眼球」已基本將「吸引目光」所取代;大陸說「奮鬥」,臺灣說「打拼」,「打拼」已基本將「奮鬥」所取代;大陸說「振奮」,臺灣說「提振」,「提振」已基本將「振奮」所取代;大陸說「理清」,臺灣說「釐清」,「釐清」已基本將「理清」所取代;大陸說「支持」,臺灣說「挺」,「挺」已基本將「支持」所取代;大陸說「作弊」,臺灣說「出老千」,「出老千」已基本將「作弊」所取代;大陸說「露餡」,臺灣說「穿幫」,「穿幫」已將「露餡」所取代;大陸說「一輛汽車」,臺灣說「一臺汽車」,「一臺汽車」已基本將「一輛汽車」所取代;大陸說「競爭、較量」,臺灣說「PK(Play to Kill,這是臺灣在一種完全奴性心態下造出來的一個雜種詞彙)」,「PK」已基本將「競爭、較量」所取代;大陸說「憧憬、前景」,臺灣說「願景」,「願景」已將「憧憬、前景」所取代;另外,「擔當」一詞在大陸語言體系中是動詞,在臺灣語言體系中是名詞,大陸現在已將其臺灣化,即名詞化;……(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二、大陸語言體系中的詞彙被來自港臺的轉基因詞彙(殖民詞彙)取代: 


  更嚴重的是,港臺地區因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出現了一大批是漢字但不是漢語的殖民語言。現在這些殖民語言也大量湧入大陸。如「巴士」,這是英文單詞「Bus」的漢字表音,與這兩個漢字的本意毫無關係;如「派對」,這是英文單詞「Party」的漢字表音,與這兩個漢字的本意毫無關係;如「粉絲」,這是英文單詞「Fans」的漢字表音,與這兩個漢字的本意毫無關係;如現在大量使用的「秀」,這裡的「秀」是英文單詞「Show」的漢字表音,與這個漢字的本意毫無關係,如「脫口秀」,這是英文詞組「Talk Show」的漢字表音,與這幾個漢字的本意毫無關係;但現在已是這「秀」、那「秀」滿天飛、「秀」這、」秀」那滿天飛了;大陸說「做戲」(這也是正統漢語的說法)、或「表演」,臺灣說「作秀(Show)」,「作秀(Show)」已將「做戲」、「表演」所取代;大陸說「怎樣怎樣就可以了」,臺灣說「怎樣怎樣就OK了」。「怎樣怎樣就OK了」已將「怎樣怎樣就可以了」所取代。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NG(重拍)、威亞(Wire鋼絲)、擺POSE(姿勢)等等)。這實際上就是語言的轉基因,而這些詞彙就是轉基因詞彙。毛澤東時代是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為了維護漢語的純潔性,任何外來語都要根據其實際所指翻譯成相應的漢語。「Bus」翻譯成「大客車、大轎車」;「Party」翻譯成「聚會」;「Show」翻譯成「節目、表演、展示」;『Talk Show」翻譯成「談話節目」;「Fans」翻譯成「某迷(歌迷、影迷、樂迷、球迷等)」,或「崇拜者」,或直接翻譯成對應的純正漢語「擁躉」等等。

 

  三、譯名的臺灣化


  「Morgan Stanley」大陸翻譯為「摩根.斯坦利」,臺灣翻譯為「摩根.史丹利」, 「摩根.史丹利」已基本將「摩根.斯坦利」所取代;「Greenwich」 大陸翻譯為「格林威治」,臺灣翻譯為「格林尼治」 「格林尼治」已基本將「格林威治」所取代;「Amazon」大陸翻譯為「亞馬遜」, 臺灣翻譯為「亞馬孫」, 「亞馬孫」已將「亞馬遜」所取代;「Rolls-Royce」大陸翻譯為「羅爾斯·羅伊斯」, 臺灣翻譯為「勞斯.萊斯」, 「勞斯.萊斯」已將「羅爾斯·羅伊斯」所取代;「Facebook」大陸翻譯為「臉譜」,臺灣翻譯為「臉書」, 「臉書」已將「臉譜」所取代;……

 

  四、低級庸俗的垃圾詞彙


  近些年來湧入的還有許多嗲聲嗲氣的、低級娛樂化的臺灣詞彙,如:雷人,抓狂,賣萌,拉風,搏出位,發聲,嗆聲,大佬,狗狗等等。推動大陸語言臺灣化的人在離任前,還迫不及待地將許多低級庸俗的臺灣詞彙寫進了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

 

  五、從娃娃抓起


  另外,他們還使用了陰毒的一招——從娃娃抓起:國外的一些經典動畫片,如「米老鼠和唐老鴨」、「貓和老鼠」等,大陸都有非常優秀的翻譯和配音,但這些都被棄之不用,轉而電視臺播放的都是嗲聲嗲氣的臺灣版的翻譯和配音。

 

  六、解放軍軍服國民黨化:


  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解放軍的軍服越改越像國民黨。如果任由現在這種情況發展下去的話,總有一天「淮海戰役」會被「徐蚌會戰」這種說法所取代,「解放」也會被「淪陷」這種說法所取代。

 

  在娛樂至死的氛圍中,港臺語言已完全娛樂化、低級化、庸俗化。如若不加警惕和抵制,大陸的語言體系必將在潛移默化中陷落。到時,高貴美麗的漢語也終將全面被娛樂化、低級化、庸俗化。在這種語言氛圍中,我們的民族也勢必走向低級和庸俗。對此,人們應給予充分的警惕和重視。

 

  後記南京旅遊局已將「淮海戰役」改為「徐蚌會戰」,說是要照顧臺灣遊客的感受。何必這麼遮遮掩掩的呢?不如將「解放」一併改為「淪陷」好了,一步到位,豈不痛快。估計他們目前還沒有這個膽子,但他們絕不會放棄朝這個方向的努力。

 

  :另外,現在經常被提及和批判的一些概念應冠以「資產階級」或「資本主義」。如:普世價值、憲政、民主、自由、人權、公知、精英、專家、學者、自由派、新自由派等等。否則容易引起誤會和歧義,也容易讓右派漢奸混淆視聽、製造混亂。即:普世價值(應表述為「資產階級普世價值」)、憲政(應表述為「資產階級憲政」等。)。現實的例子就是羅媛將軍說「自由民主派」被右派拿來故意混淆、大肆攻擊。

 

  (來源:作者來稿,崑崙策研究院編發)

  【崑崙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崑崙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關焦點

  • 臺灣當局為抵制大陸居住證 搬出罕見詞彙:「內國化」
    原標題:臺當局稱大陸居住證是「內國化」 臺學者:絞盡腦汁搬出個罕見詞彙【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對臺灣同胞推出居住證,但臺灣陸委會卻回應說這是在搞對臺「內國化」,還批評大陸有所謂「政治圖謀」。不過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遊梓翔說,陸委會為了抵制居住證搬出了「內國化」罕見詞彙,但有問題的其實是「臺獨」工作者不斷搞的「外國化」。大陸9月1日開放申辦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持證者可以跟大陸居民享有同樣的就業及法律服務等權益。據臺灣《聯合報》 報導,陸委會1日對此聲稱,居住證跟中國身份證的18位編碼、格式設計一樣,有把臺灣「內國化」的政治圖謀。
  • 臺灣東元布局大陸 無錫、南昌、東莞為三大中心
    臺灣東元布局大陸 無錫、南昌、東莞為三大中心 時間:2003-03-18 11:29   來源:   中新社香港三月十七日電臺北消息:臺灣東元集團董事長黃茂雄十六日表示,東元上半年將完成大陸布局,重電以無錫、家電以南昌、空調以東莞為三大投資中心
  • 臺商創業在青島——動力東元 立足大陸
    對日本最大的廣播電視機構NHK來說,這個藉助臺灣管道進入大陸市場的模式,或將成為未來更多日本企業搶灘大陸市場的「試金石」。而對於年營業額超千億元的臺灣機電集團來說,在廈門建立餐飲渠道,只是其直面大陸消費者的開始。   據摩斯漢堡公布的數字,到2010年底,臺灣摩斯漢堡已擁有188家直營店。憑藉漢堡成為臺灣速食業的翹楚,這個奇蹟源於黃茂雄20年前的一個大膽決定。
  • 臺灣著名家電企業東元、聲寶重啟對大陸投資
    東方網7月1日消息:隨著非典疫情的基本控制,臺灣著名家電企業東元、聲寶宣布重新啟動對大陸的投資。東元將在江西南昌投資約合2800多萬美元的資金建立東元家電園區,聲寶則表示將投資2000萬美元擴建聲寶天津冰箱廠。東元董事長黃茂雄近日在臺北表示,大陸是值得拓展的一個重要市場。
  • 臺灣天主教的中國化與本土化
    本文試圖梳理臺灣教會在處理中國化和本土化的正反兩方面經驗,並進一步分析中國大陸教會在中國化過程中需要吸取的經驗教訓。     一、緣起大陸的教會中國化臺灣天主教會最早源於1626年西班牙道明會會士從菲律賓登錄雞籠(今基隆)傳教。
  • 消失的眷村 —— 警惕臺灣「去中國化」
    賴聲川和王偉忠聯合編劇、導演的舞臺劇「寶島一村」,講述三個眷村家庭的故事漸漸消失的眷村還殘留著和大陸連接的痕跡,而抹平這些痕跡不過是臺獨分子「去中國化」方略的一部分。在歷史課本中,臺灣與大陸的淵源自古已有,穿插在中國史的明末清初、1894年甲午戰爭前後、1945年後臺灣的「中華民國」等部分。
  • 浪漫七星潭:東臺灣最美的海灣
    原標題:浪漫七星潭:東臺灣最美的海灣   到了七星潭,有很多人會想要問,「潭」在哪裡?其實如今的七星潭是指那美麗的海灣。(實習記者 陳逸 攝)  七星潭,因可以看見「北鬥七星」而得名,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海岸線綿延20多公裡,海灘寬度約在100公尺左右。
  • 臺灣樂團闖大陸-虎嗅網
    與五月天「對立」的董事長選擇保持「在地」,繼續創作與本土化的音樂,在成軍二十多年後,今年接棒後輩草東拿到了「最佳樂團獎」,但在大陸他們基本沒有聲量。對於他們那一代樂團來說,主流或獨立,這是一個單選項。新團受大陸最直觀的影響表現在語言上。草東沒有派對、顯然樂隊、老王樂隊、告五人、傻子與白痴,或是較早出現的青春大衛等樂團,都曾被貼過「中國腔」的標籤。
  • 臺學者黃介正:大陸若奪東沙群島就是開戰 定拿下臺灣
    日本共同社日前引述消息人士披露,大陸正計劃8月在靠近海南島的南海區域,舉行以奪取東沙群島為想定的大規模登陸演習。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分析,東沙環礁演習的消息,就是政治意涵要警告臺灣,不排除對臺灣軍事行動。
  • 臺辦:臺胞免籤旨在便民非使「臺灣居民大陸公民化」
    臺辦:臺胞免籤旨在便民非使「臺灣居民大陸公民化」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24 14:0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趙博 查文曄)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4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陸將實施臺灣居民來往大陸免籤注以及年內實施卡式臺胞證,目的是便利兩岸同胞往來,並非使「臺灣香港化,臺灣居民大陸公民化」。
  • 為什麼越來越多臺灣樂隊開始唱大陸腔?
    曾在大陸音樂平臺「落網」任職的張永欣,經常要接觸來自不同地區的腔調。他認為,現行的「大陸腔」其實是以偏概全的印象標籤,多半僅透過「捲舌音」和「兒化音」來辨別。然而,單以口音判斷,他聽草東沒有派對,並不覺得那有任何「大陸腔」成分,相較之下,青春大衛的舌頭還比較卷。但後來聽到老王樂隊時,則驚訝他們是一組臺灣樂隊。
  • 臺軍包機折返令人意外,專家:大陸恐隨時斷臺灣與東沙群島聯繫
    對東沙群島臺軍包機折返事件,中國國民黨智庫防務組召集人林郁方說,兩岸對峙,大陸解讀臺灣靠向美國、甚至陪同美國對付自己,符合外國勢力介入臺灣,大陸就會設法報復;臺灣外島防務再堅強,但軍事態勢「易攻難守」。
  • 第六屆海峽杯帆船賽起航 10支大陸船隊今起趕赴臺灣澎湖
    第六屆海峽杯帆船賽起航 10支大陸船隊今起趕赴臺灣澎湖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5年06月10日16:04 據悉,此次從廈門起航的10支帆船隊將於11日抵達臺灣澎湖,與來自臺灣、香港地區的5支帆船隊會合後,參加於13日開始的澎湖場地賽、澎湖繞島賽,15日,所有參賽船隊將進行澎湖至廈門長航賽,預計於16日抵達廈門。 從事帆船運動已有5年的逸藍帆船隊隊員陳毅東告訴人民網記者,帆船運動象徵著健康、環保,海峽杯帆船賽的舉辦有助於兩岸民間交流,在兩岸之間傳遞一種積極的正能量。
  • 蔡英文勝選後就大肆抹黑大陸,專家:蔡當局「務實臺獨」值得警惕
    蔡英文在獲得選舉的勝利之後,馬上就開始了對大陸的抹黑,甚至一直自強調所謂的「臺獨」政策。沒有說是自己在破壞兩岸之間的關係,反而是在甩鍋認為是大陸一直在脅迫臺灣地區。但她其實想做的就是「臺獨」,蔡英文在去年就一直實行的「去中國化」,為的就是製造天然的「臺獨」。有專家指出臺灣地區那些急切的「臺獨」實力倒不可怕,而需要警惕的是以蔡英文為首的「務實臺獨」,他們想要將臺灣地區潛移默化地進行「臺獨」。
  • 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風格的差異化研究
    摘 要:隨著全民「娛樂化」需求的發展,綜藝節目備受關注。自1962年臺灣綜藝開播以來,綜藝節目便開始在中國電視熒幕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大陸綜藝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大量引進國外優秀節目,並進行本土化改造,已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
  • 馬英九前幕僚:大陸欲截斷臺灣與東沙群島聯繫?要關注
    臺灣立榮航空昨天飛往東沙群島的軍包機遭香港拒絕進入飛航情報區而折返,馬英九前幕僚、中國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聲稱,是不是大陸在搞小動作,或會否此後截斷臺灣與東沙的聯繫,這要請臺防務部門審慎評估、清楚說明,面對不管是東沙局勢,或其他空域,我們都需要高度關注,這次發生的事情是偶發或持續性的狀態,我們都要密切觀察,民進黨當局也須就未來的可能情勢做因應
  • 民進黨回嗆臺胞來往大陸免籤:臺灣被「港澳化」
    據臺灣「交通部」統計,去年臺灣民眾入境大陸多達536萬6千人次(觀察者網註: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數據,2014年,來往大陸臺胞達1073餘萬人次),按每次籤注收費新臺幣200元計算,免籤注後一年可省10億元新臺幣以上,加上登陸旅客尚須付給代辦旅行社手續費,則為數更為可觀。 民進黨:「港澳化?國內化?尊嚴?」
  • 臺灣人看大陸:西湖美 還是日月潭美?
    臺灣人看大陸:西湖美 還是日月潭美? 2013年03月25日 08: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警惕】堪比諜戰大片!臺灣間諜策反大陸年輕人設計「溫柔"陷阱
    陳小自與大陸多名學生勾連,最終進入國家安全部門的視線。陳小自有時也叫陳佑誠,真實姓名是陳泰宇,1988年11月出生,臺灣軍情局間諜人員,近幾年,陳泰宇在臺灣政治大學、淡江大學、國立中正大學等高校物色大陸學生,實施拉攏策反。
  • 臺灣專家:如果東沙群島、澎湖都被拿下,臺灣一定會崩潰
    臺灣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榮譽教授潘朝陽接受訪問時表示,在中美對抗的情況下,如果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繼續搞「臺獨」、升高兩岸對立,就會製造因果關係,只要中國大陸拿下東沙群島與澎湖,臺灣政經濟社會必定人心大亂,所以臺灣千萬別挑釁、不要去捅破馬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