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局為抵制大陸居住證 搬出罕見詞彙:「內國化」

2020-12-18 央視網新聞

原標題:臺當局稱大陸居住證是「內國化」 臺學者:絞盡腦汁搬出個罕見詞彙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對臺灣同胞推出居住證,但臺灣陸委會卻回應說這是在搞對臺「內國化」,還批評大陸有所謂「政治圖謀」。不過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遊梓翔說,陸委會為了抵制居住證搬出了「內國化」罕見詞彙,但有問題的其實是「臺獨」工作者不斷搞的「外國化」。

大陸9月1日開放申辦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持證者可以跟大陸居民享有同樣的就業及法律服務等權益。據臺灣《聯合報》 報導,陸委會1日對此聲稱,居住證跟中國身份證的18位編碼、格式設計一樣,有把臺灣「內國化」的政治圖謀。

大陸開放申辦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對此,遊梓翔9月2日在網上發表文章表示,陸委會為抵制臺胞居住證,絞盡腦汁搬出「內國化」這個罕見詞彙,但對陸委會而言,或許這只是句政治語言。他解釋稱,如果真把「內國化」視為專業用語,其在法律專家口中通常指將國際法規本地化,而其英文「Indigenization」和綠營很愛掛在嘴上的「本土化」英文相同。

不過他認為,批評大陸「內國化」的陸委會其實就是個「內國化」機構,因此有問題的根本不是所謂「內國化」,而是「臺獨」工作者違反「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不斷搞「外國化」。

遊梓翔稱陸委會為地址臺胞居住證搬出罕見詞彙(Facebook截圖)

遊梓翔說,居住證對於在大陸工作生活求學的臺灣人而言確實非常方便,而陸委會所說居住證是「名為惠臺、實則利中」的統戰措施其實是也政治語言,「臺獨」分子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斷把「惠臺」和「利中」對立起來。

遊說,與其猛搞「臺獨」,千方百計讓臺灣和大陸「外國化」,不如搞好兩岸關係,臺灣需要的是更多的兼容並蓄和自由開放,拼命「擋陸」不僅擋不住,只會更加顯現自己的缺乏信心。

相關焦點

  • 10天內2.2萬多名臺胞申領臺灣居民居住證
    安峰山說,臺灣居民居住證是臺灣同胞在大陸使用的身份證件,是為了解決臺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便利化問題,不涉及政治權利和義務的調整。臺灣居民居住證的申領不需要具有大陸的戶籍,也不需要放棄臺灣的戶籍。臺灣居民居住證的申領完全採取自願原則,是否申領完全由臺灣同胞自己決定,沒有任何強制要求。
  • 臺當局「抵制」居住證 洪秀柱:非常幼稚,自走絕路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大陸9月1日起開放臺胞申領居住證,蔡英文當局研議「修法」,擬對領取大陸居住證的臺灣民眾除籍、限制從事敏感公職、參政權等。對此,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表示,民進黨要用這種方式對付拿居住證的同胞,就是要徹底割斷、割除,把臺灣在大陸從商就學這些人,希望他們去了後不要再回來,把人才都送給人家,用這種方法是自走絕路,非常不智。
  • 剛辦理了居民居住證,就看到了臺灣當局的造謠恐嚇
    不出所料的是,隨著居住證的推行,臺灣當局一再用盡各種方式來「恐嚇」臺灣老百姓,甚至還推行各種類似以前「戒急用忍」的政策方式來抹黑造謠大陸的居住證政策。從最近的島內新聞分析,臺灣當局基本上採取三種方式來「恐嚇」想取得居住證的臺胞:第一種,臺灣當局大言臺灣同胞辦理居住證後,可能會失去人權與自由,並可能會被大陸監視隨意抓走。
  • 臺當局今公布申領大陸居住證人數,臺網友反應亮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 今天(1日),臺「國安局長」彭勝竹稱,大陸對臺灣民眾核發居住證之後,目前估計已經發出7至8萬人。然後,臺灣網友的反應「亮」了。臺「國安局長」彭勝竹(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聯合報》11月1日報導,今天(1日),在臺「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上,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質詢時問,臺胞居住證已經核發了多少?對此,臺「國安局長」彭勝竹回應,大陸對臺灣民眾核發居住證之後,目前估計已經發出7至8萬人。
  • 領居住證恐被臺當局罰10萬 臺青年:乾脆留大陸不回去
    圖為現居河北的臺青展示居住證和高鐵火車票中國臺灣網4月21日訊臺媒20日報導指,臺當局陸委會研擬下半年發布「行政命令」,規範領取大陸居住證的臺民眾須主動申報,否則就要開罰。有在大陸求學臺青表示,申領居住證是方便生活,但臺灣方面卻要管制恫嚇,讓自己心灰意冷,乾脆留在大陸,不想回臺灣了。島內學者表示,此舉顯示了民進黨當局對大陸的敵視和對本身的治理沒信心,非但無法嚇阻大陸臺胞申領居住證的現實需要,還會把民心越推越遠,讓臺灣變得更加孤立和邊緣化。
  • 臺灣民眾不顧阻撓搶領大陸居住證 場面壯觀
    《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9月1日起正式實施,大陸公安機關設立的6000多個受理點開始受理港澳臺居民的申請,各地符合條件的人士出現「搶頭香」的「壯觀場景」。相對於民眾的積極,臺灣民進黨當局仍在極力阻撓。
  • 前臺北縣長:大陸發臺胞居住證以大事小 臺灣有人「小鼻子小眼」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9月1日起開放臺胞申領臺灣居民居住證。對此,前臺北縣長周錫瑋認為,這是大陸「以大事小」的具體照顧。但他也提及,島內有些人「小鼻子、小眼睛」的動作故意挑起兩岸矛盾,沒有意義。據中評社9月7日報導,大陸9月1日起發給臺胞的「居住證」編碼形式採18位,領證者享有與大陸公民同等待遇。
  • 近九成臺灣民眾認同中華民族,主流民意臺當局懂嗎
    似乎「中國人」和統一都是大陸「鴨霸」、強加給島內民眾的選項。何者是島內民意主流?嘈嘈雜雜的謊言說多了,頗有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之態。但烏雲終難遮日,上述調查結果就是一次正本清源。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臺後,以代表臺灣「主流民意」自居。只披著所謂「維持現狀」的遮羞布,絕口不提「九二共識」。每當大陸善意提醒要築牢兩岸交流的政治基礎時,臺當局就顧左右而言它,拿出「主流民意」來做擋箭牌。
  • 臺灣改居留證是在學大陸?臺媒:可以學習,但別再汙名化大陸居住證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當局宣稱,為提升在臺居留外來人口的生活便利性,決議現行居留證的統一證號將比照臺灣人的身份證編碼格式。有島內媒體表示,這不禁讓人想到大陸針對臺胞發行的居住證。臺灣現行居留證的統一證號是「2位英文字母+8位阿拉伯數字」。據臺灣《自由時報》29日報導,臺「內政部」28日下午發布新聞稿稱,「為營造友善外來人口生活環境趨勢及落實政府積極推動吸引、延攬外籍人才政策」,當局決定將「外來人口統一證號」編碼格式,比照臺灣人身份證的編碼格式進行修正。
  • 大陸居住證「輸給」臺灣健保卡 有沒有道理?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9月21日,臺「立法院」本會期開議,蔡當局將大陸居住證的因應措施視為「國安問題」,並列為最優先法案,據稱,賴清德將以限縮臺灣民眾公民權的方式予以反制。關於反制居住證的爭議,預計將鬧一陣子,日後有什麼新發展再談。這一次我們聊下部分在大陸的臺灣民眾為何對申請居住證有所猶豫。
  • 大陸居住證「輸給」臺灣健保卡,有沒有道理?
    關於反制居住證的爭議,預計將鬧一陣子,日後有什麼新發展再談。這一次我們聊下部分在大陸的臺灣民眾為何對申請居住證有所猶豫。十分關心「居住證效應」的大陸民眾,前幾天應該也注意到臺媒《中國時報》一則不算起眼的新聞:《「立委」急啥?「國人」申請大陸居住證「觀望者多」,癥結點在此》。報導稱,癥結點在於,「我不會為了『中國居住證』,而失去臺灣健保卡」。
  • 臺抨擊大陸制發居住證是「統戰」 臺媒:冷戰思維、毫無說服力
    【文/觀察者網 尹哲】「居住證辦理流程非常簡便,不到兩分鐘就辦完。連表格都不用填,非常快。」開放申請港澳臺居民居住證首日(9月1日),申領的臺灣民眾說道。居住證申領發放效率之高,獲臺胞臺媒一致點讚。然而,據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1日報導,臺陸委會當天稱,居住證是大陸一連串「名為惠臺、實則利中」對臺統戰措施的一環。
  • 臺稱持大陸居住證不會註銷臺戶籍 網友:要統一
    臺灣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今日(30日)下午聲稱,申辦大陸居住證者,尚不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所以申請大陸居住證的臺商和臺胞們暫時「不會有註銷臺灣戶籍的問題」。該居住證將採用大陸居民身份證製作技術標準,為幫助臺胞更加快速地融入大陸的網際網路社會提供更多便利。屆時,符合條件的臺灣居民將同時擁有「臺胞證」和「居住證」,其中「臺胞證」用於來往大陸的旅行,「居住證」用於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對此,島內各主流媒體給予積極評價,民眾也一致點讚。
  • 臺當局將限制申領居住證臺胞考公務員 馬曉光回應:不得人心
    臺當局將限制申領居住證臺胞考公務員 馬曉光回應:不得人心 2018年10月17日 10: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人民政協報兩岸經合周刊記者:我們注意蔡英文前不久曾經說過居住證只是方便臺胞在大陸居住和活動的證件。但是日前臺灣當局卻修改了相關文件,明確限制申領大陸居住證的臺胞未來不能考公務員、軍警校,不能參加縣市長選舉和擔任其他公職,請問發言人針對臺當局的這一針對居住證前後表態的政策矛盾有何評價?
  • 未申報大陸居住證將被處罰 國臺辦:壞臺灣同胞好事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 (劉潔妍 田婉晴)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主持發布會並答問。 新華社記者提問:日前臺陸委會負責人稱,初步掌握有十萬人左右領取大陸居住證,未來會有一套登記機制,若未申報,擬罰新臺幣1到5萬元,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 臺胞居住證登記破10萬 臺當局「恐嚇牌」失效
    (觀察者網訊)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針對臺灣民眾申請大陸居住證,提出將設計一套登記機制,臺灣民眾若不申報就將開罰。這其實已經不是陸委會第一次威脅要對申領居住證的臺灣民眾祭出罰則,然而讓蔡當局難堪的是,這種恐嚇並沒有嚇到赴陸的臺灣民眾,反而申領居住證的人數還在不斷增長,陸委會自己就評估,目前約有10來萬臺灣人申領了居住證。
  • 臺媒:臺胞辦大陸居住證熱情不減
    2018年9月7日,重慶市領取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胞合影留念。(來源:中新社)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訊 據臺灣《旺報》報導,儘管臺當局三令五申,不惜祭出限縮「公民權」、強制申報等措施,仍擋不住在陸臺灣人辦居住證的熱潮,比起拼政治、拼意識形態,更多在陸臺人,圖的是民生和生活便利。
  • 東 逸:警惕大陸語言臺灣化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共產黨內有戈巴契夫,那麼黨內是否有李登輝呢?李登輝身為國民黨黨主席時,幫助民進黨打倒了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內是否有身居高位者,想幫助國民黨來打倒中國共產黨呢?種種跡象表明有這樣的人!因為這些人所做的兩岸統一工作並不是依託大陸收復臺灣,而是在幫助臺灣反攻大陸。使大陸語言臺灣化就是其重要步驟之一。
  • 港媒:居住證是便利性措施 臺當局過度解讀無益
    香港中評社9月5日發文稱,大陸9月1日起開放臺胞申辦居住證,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受訪時說,隨著選舉腳步的接近,民進黨承受了「獨派」很大的壓力,兩岸政策已經從重申「維持現狀」轉而往激進式的「回應大陸」的方向發展,不但不利臺灣人才競爭力,也加劇了兩岸的對抗。
  • 臺灣封殺愛奇藝淘寶慘了? 商總:大陸傳出開始抵制臺貨氛圍
    民進黨當局接連對大陸華為、愛奇藝、阿里巴巴等相關公司出招。對此,鄉林集團董事長、全臺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臺商對於臺當局這些所為非常緊張,因為大陸現在已經開始傳出抵制臺貨的氛圍。    臺經濟部門以明文禁止代理經銷大陸OTT服務,及恐在政治、社會、文化等敏感議題上影響臺灣內部為由,日前通過 「愛奇藝條款」,但因臺灣無法封網、下架愛奇藝,等同9月3日後愛奇藝還是照看,惟OTT卻無法營運,因而被收視戶譏為「自嗨式封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