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郵政集團」)的股權投資清理整合工作正在持續推進。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網站掛牌湖北天鴻保險代理有限公司100%股權,預披露信息顯示,轉讓方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根據郵儲銀行此前發布的招股書,郵政集團控制的14家經營範圍中包含保險代理/保險兼業代理/保險業務的公司中,包括上述湖北天鴻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在內的5家企業實際從事保險代理/保險兼業代理業務,不過產生的收入與該行相比極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郵政集團已在北交所掛牌轉讓4家保險代理公司股權,其中,河南省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100%股權、雲南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分別於12月2日,11月27日再度掛牌北交所,顯示此前交易未果。
轉讓多家保險代理公司
湖北天鴻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9月,經營範圍為湖北省轄區內代理銷售保險產品、代理收取保險費、根據保險公司的委託,代理相關業務的損失勘查和理培。
該筆股權轉讓方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湖北省分公司,轉讓批准文件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關於下達股權投資清理整合名單的通知。今年8月1日,郵政集團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開展股權投資清理整合工作,力爭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清理整合任務,包括「清理不符合發展方向、效益較低、前景不明、長期虧損的控股單位。」
郵政集團金融業務子公司包括郵儲銀行、中郵人壽等。業內人士認為,中郵人壽作為中郵集團在金融領域的核心投資板塊之一,其擁有天然的渠道優勢,郵政集團各分支機構以及郵政集團控股的郵儲銀行都開展保險兼業代理業務,在集中主業的發展思路下,有望獲得更好發展。
根據郵儲銀行的招股書,郵政集團控制的14家經營範圍中包含保險代理/保險兼業代理/保險業務的公司中,山西省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實際不從事其經營範圍中所述的保險代理、保險兼業代理或保險業務。
此外,包括湖北天鴻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在內,河南省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雲南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湖南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及中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實際從事保險代理/保險兼業代理業務。上述5家企業從事該等業務產生的收入與郵儲銀行相比極小,不存在實質性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中郵集團9月在北交所掛牌轉讓4家保險代理公司股權,包括內蒙古郵政保險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河南省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100%股權、雲南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和湖南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70%股權。
此前掛牌股權尚未成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幾個月前已經掛牌,但最新的掛牌信息卻顯示,河南省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100%股權、雲南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100%股權並未有交易結果。上述兩家保險代理公司股權分別於12月2日,11月27日再度掛牌北交所。
掛牌信息顯示,河南省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雲南郵政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分別為1001萬元、200萬元,對應掛牌價格分別為1100萬元、265萬元。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郝演蘇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此類股權轉讓的主要價值在於其牌照價值,不過,相對於保險公司牌照,保險代理公司的牌照資源並不是特別緊缺,市場價格也要低很多。
此次掛牌的湖北天鴻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也屬於小型保險中介。根據掛牌信息,湖北天鴻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為300萬元。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311.11萬元,淨利潤為0.31萬元。2019年10月31日財務報表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72.25萬元,淨利潤為0.72萬元。
「相對於全國性牌照,地方性的保險中介牌照較難成交。」一位熟悉保險牌照交易的人士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今年保險代理牌照價格有縮水勢頭,以其最近經手的一筆全國性保險代理牌照為例,註冊資本金5000萬、帶網銷資格的報價只有25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