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女畫家弗裡達:跌宕起伏的血色人生

2020-12-13 人民政協網

「她是藝術史上第一個女人,以全然魯莽的真誠以及安靜的殘忍,在她的藝術裡,潛心鑽研常見的,卻獨特的,僅僅關於女人的主題。」

——迭戈·裡維拉

弗裡達·卡羅,墨西哥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女性畫家。她一生與磨難為伴,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床上度過,但依舊成績斐然,作品價格更是高居全球女畫家之首。她信仰共產主義,她酗酒、雙性戀,她渴望重生又迷戀死亡,她以挑釁的神情掩蓋孤獨而沉重的靈魂,用支離破碎描繪絢爛人生。

《弗裡達》電影劇照

作為一位獨特、美麗的女性,她兩眉於前額連為一線,這種連心眉在傳統意識中代表著獨立、理性、倔強;由於毛髮較重,嘴邊的汗毛看似刮過的「鬍子」,但這無法掩蓋她性感紅唇的風採;烏黑的杏仁狀眼睛,稍稍向外睥睨,射出一絲銳利,令她的智慧、幽默隱藏其中,也借其表露……

跌宕起伏的血色人生

1907年,弗裡達·卡羅生於墨西哥城。6歲時的她患上小兒麻痺,致使右腿萎縮。其開明的父親,為深愛的女兒構思出理想的教育計劃,儘量給她最好的一切,在她小兒麻痺復原後,鼓勵她玩拳擊、摔跤等各種運動,助她堅強地抵抗寂寞及他人的嘲笑。

1922年,弗裡達被父親送入墨西哥最好的國立預科學校就讀,在此她遇到並迷戀上了極具個性魅力和才華的壁畫藝術家迭戈·裡維拉 (Diego Rivera)。那年,她16歲,他36歲。作為少女的弗裡達談到生活:「我的目標是為迭戈·裡維拉生一個小孩。有一天我會把我的想法告訴他的。」而裡維拉在自傳中說:「我做夢都沒想到,那個躲在柱子後面的聲音,會成為我的妻子。」

躺在床上依然作畫的弗裡達

1925年,18歲的弗裡達乘坐的公共汽車與一輛有軌電車相撞,斷了的扶手從她的身體裡穿過,她接受了平生第一次手術。雖然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但是終身不能生育,而且傷痛如影隨形,有時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捲菸來緩解肉體的疼痛。她告訴阿里亞斯(她當時的男友):「一到夜裡,死亡就來到我的床邊跳舞。」弗裡達在苦痛中用繪畫來轉移注意力,父親為她買了筆和紙,母親在她的床頭安了一面鏡子,透過鏡子她開始畫自畫像。她也畫死亡,並毫不避諱地調侃:「我逗弄並嘲笑死亡,所以它不讓我好起來。」

1927年,弗裡達再次邁入正常生活,並於1928年經朋友介紹加入了共產黨,在友人家裡她再次遇上42歲同是共產黨人的裡維拉。她敏捷而非傳統的頭腦吸引著他,之後二人戀情發展迅速,1929年8月21日走入婚姻。幾年後,裡維拉在美國成為「大西洋海岸最熱門的人物」,弗裡達是其最個性的陪襯。

1939年,藝術和經濟方面均已獨立的弗裡達,在巴黎成功舉辦展覽。更可喜的是,她的一幅自畫像被羅浮宮收購,她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作品進入羅浮宮的拉丁美洲畫家。

弗裡達與裡維拉

然而,弗裡達此時的婚姻狀況卻面臨著危機,她和裡維拉持續了10年的婚姻終在幾段婚外情風波後走向分離。可即便離婚的那一年,他們也沒有真正分開,仍是持續關心、幫助著對方。如弗裡達所說:「無論任何距離,所有我眼睛看到的,所有我自身觸到的,都是迭戈。」一年後,雙方在依然深愛對方的前提下復婚,直至 1954年弗裡達去世。弗裡達稱他們是「飢餓與食慾的結合」。無疑,二人是愛人,是同志,也是朋友。

1954年,弗裡達的右腿因為壞疽被切除膝蓋以下部分,這使她陷入極大痛苦。朋友們意識到她即將離去,共同幫她組織了生前在故鄉的唯一一次個展。醫生因她糟糕的健康狀況警告其不要參加,但她堅持到場,躺在備好的床上整晚唱歌、喝酒、開玩笑愉悅大家,她愛這樣的場面,疲憊而自在。她告訴記者:「我不是病了,我是碎了。但是只要我能畫畫,我便是快樂的。」當然,畫展很成功。

《大象與鴿子的結合》

同年七月,弗裡達最後一次出現在公共場所——共產黨的示威活動上,而之後不久,她睡著了,再也沒有醒來。「我希望離開是愉快的,我希望再也不回來。」這是弗裡達日記裡的最後一句話,與她最後一幅畫《生命萬歲》不相矛盾。是的,生活太美,也太痛……

獨特藝術風格的成形

一位評論家在《時代》周刊題為「墨西哥式的自傳」的文章中寫道:「要將她的生活與她的藝術分割開來是很困難的。她的畫就是她的自傳。」

不可否認,弗裡達的早期作品受到裡維拉的影響,像他一樣,描繪著墨西哥的社會和日常生活。裡維拉幫助她,使其才華得以施展,指點她:「你必須專心於自己的表達方式」。因此,弗裡達早期繪畫中採用的純樸民間風格恰好掩飾了其繪畫經驗的缺乏,後來這種原始風格成了她個性化的選擇。「她的畫顯露出旺盛的表現力,精準描述而又不失樸實,在原創性中沒有任何取巧,在坦率的造型中透露出個人特色,作品傳達一種生動的感性,其觀察力雖相當冷酷,卻極為敏銳,她的確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這是裡維拉對她的評價。裡維拉喜歡弗裡達的作品,是她的一大崇拜者;反過來,弗裡達也是裡維拉最可信賴的批評家。

《我和我的鸚鵡》

其後,弗裡達的繪畫藝術也受到了盧梭的影響。盧梭被認為是第一個使現實瀰漫著夢幻氣氛的畫家,他擅用交搭法來掩蓋自己對於空間透視表達的不足,這恰好和弗裡達祈禱畫中沒有強烈透視的畫法如出一轍。弗裡達喜歡將繪畫的背景從室內轉移到森林中去,在那些沒有焦點透視的植物描繪上運用具有「盧梭熱帶植物」特色的交搭手法,強調植物邊緣輪廓的勾畫,使葉子或其一部分伸到另一片葉子上,並且通過各種植物的不同形狀來層層遞進,以顯現叢林的茂密和最簡單的空間布局。這種手法雖然原始而單純,但用在植物題材上卻能形象、誇張地表達出植物葉片的自然狀態及裝飾性。不同的是,弗裡達捨去盧梭戲劇般的舞臺光影效果,以一種現代主義的裝飾性作為襯託,來豐富她對墨西哥傳統藝術的利用。

《Viva La Vida 生命萬歲》

關於「超現實主義」的標籤,弗裡達表示:「是別人告訴我,我是一個超現實主義者,但我不是,我從不畫夢,我畫的都是真實。」弗裡達的作品看似具有與超現實主義繪畫共同的特點,但實際上二者從屬於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淵源。她的繪畫完全來自於生活,作品中表達的是真實內容與情感,這不僅成為她尋找自我、盡情傾訴、獲得理解的方式,更促使觀者與之達成共鳴,對她融入切膚體驗的畫面過目難忘。然而,弗裡達之所以在畫面中引入超越常規的語言和自由不羈的表達,主要是源於墨西哥本土文化藝術的賦予。在拉丁美洲的古老藝術體系中,運用超越常規、富含隱意及象徵性等符號,均是常見的表現手法。可以說,弗裡達的作品中體現出與這一圖像體系一脈相承的特點。

另外,弗裡達不同於大多赴歐學習、研究歐洲現代主義大師作品的同時代畫家,她完全是在本土藝術的傳統中獲得靈感,其中墨西哥的祭壇畫對她的影響尤為深刻。祭壇畫冷靜而詳盡地記錄悲劇發生的過程以及肉體痛苦的情形,如同寫實報導一樣真實、富有戲劇性而不帶感情色彩。正是這種對痛苦詳細而冷靜的刻畫方式對弗裡達產生了重要影響。

《兩個弗裡達》

個性鮮明的自畫像

弗裡達一生經歷了大小32次手術和3次流產,最終癱瘓,依靠麻醉劑生活。但是,她從未停止繪畫,她畫自己流血、哭泣、破碎,將痛苦移植到藝術裡,集中體現鮮明的自我意識,讓「自畫像」成為她最著名的標籤詞,窮盡一生為自己畫像,詮釋著「如果我有翅膀,還要腿幹什麼呢」。

弗裡達的自畫像摒棄傳統肖像繪畫形式化的審美標準,而以旺盛而豔麗的熱帶植物,怪誕而神秘的猴子、鸚鵡、黑貓,痛苦而沉重的荊棘、鮮血、眼淚等物象創作,充分強調美好與痛苦、旺盛與險惡的激烈衝突,以及血肉淋漓的生存體驗。這種形象幾乎成為弗裡達自我寫照必不可少的象徵符號。

第一幅《自畫像》

弗裡達的第一幅《自畫像》,是送給阿里亞斯的,背景是暗淡的憂鬱。她成功地將自己畫成一個美麗、脆弱但有活力的女人。她身著浪漫的酒紅色天鵝絨服裝。畫中避免了放縱的風格,強調著她的女人味,脖子細長白皙,表情仍冷峻矜持。畫像兩邊的留白,襯託出絲絲孤單。長久以來,自畫像成為對弗裡達命運起關鍵作用的魔力護身符。

弗裡達的第二幅《自畫像》中,也是與迭戈戀愛後的第一幅。畫中窗簾作為道具是源自殖民主義的照相風格,民間藝術家常這樣運用,也是樸實的畫家(包括裡維拉)更好地將人物置於環境空間的一種方法。弗裡達鮮活的形象、注視的目光如鷹般明亮。

《與猴子一起的自畫像》

《與猴子一起的自畫像》,蘊含典型的個人自畫像特點,用色強烈,身上的衣飾及背景充滿墨西哥氛圍。猴子在墨西哥神話中雖是欲望的象徵,但它在弗裡達眼裡卻溫柔而具靈性。

《戴著荊棘項鍊與蜂雀的自畫像》

《戴著荊棘項鍊與蜂雀的自畫像》,畫中人物唇豐滿、眉如鷗,目光犀利,她敏銳而近乎殘忍地透視自己。她身旁有隻貓、一隻猴子,還有重要的荊棘項鍊、蜂雀。這些物體的象徵意義比臉本身告訴我們的信息更多:蜂鳥引發的自由和歡樂是由死亡支撐的,同時被其頸上的荊棘所桎梏。

《哭泣的弗裡達和她腦門上的丈夫》弗裡達的額頭有裡維拉的肖像,兩行淚珠似在哭訴感情的背叛,長發繞頸仿若窒息,而三隻眼的裡維拉仿佛全知全能的神,依舊統治著弗裡達的內心世界。作品不禁透露出裡維拉對於弗裡達的重要性,他作為她的第三隻眼睛,永遠佔據著其精神世界。如弗裡達所言:「我生命中遭遇過兩次巨大的災難。一次是被車撞了,另一 次是遇見我的丈夫。」

《破碎的豐碑》

《破碎的豐碑》與其大量自畫像不同的是,其中只有一個主體,沒有象徵墨西哥的玉米,沒有充滿民族符號的長裙,沒有畫家心愛的寵物猴子,亦沒有起頻好入畫的心愛丈夫。斷裂的脊柱、扎進全身的釘子以及默默流淌的淚水,均形成一種強大張力,在荒原和天空的襯託下,在黃、綠、藍的色塊衝擊下,弗裡達的孤獨和無助傾瀉而出。

《亨利·福特醫院 》

《亨利·福特醫院 》1932年,弗裡達懷孕,卻在三個月後流產,從此不能再有和孩子。這幅血淋淋的《亨利·福特醫院 》是其第一幅金屬板畫作,其中飽含她對生育的迷戀。

《venadito》

《venadito》與許多女人為留住男人而放棄自我的行為不同,弗裡達明白,想要留住男人,就必須保持自我,她用自畫像的方式將喜怒哀樂繪於畫布,形成了獨一無二的編年史。《venadito》中,她將自己創作為萬劍穿身的麋鹿,毫不掩飾對愛情的期盼,對背叛的失望。

莎士比亞說,女人啊,你的名字叫脆弱。可是對弗裡達來說,莎士比亞的論調猶如沙上建塔,那麼不堪一擊。傳奇女性的意義,或許就是來對抗某種不無偏見的女性觀。弗裡達不是膚淺的墨西哥女性,而是一個時代中自我突破的偉大靈魂。她向全世界證明,這就是弗裡達,世間僅有的弗裡達。

相關焦點

  • 《尋夢環遊記》亡靈世界的女神,傳奇的墨西哥女畫家
    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的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溫馨又感人,在亡靈的世界裡,有一位女子,插著鮮花的髮辮高高盤在頭頂,額前橫著一道濃密的一字眉,是眾亡靈心目中的「女神」,她就是墨西哥傳奇女畫家弗裡達卡羅。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墨西哥傳奇女畫家弗裡達卡羅( 1907年-1954年)。
  • 一生支離破碎卻又色彩斑斕:墨西哥傳奇女畫家弗裡達卡羅
    墨西哥最富傳奇色彩的女畫家:弗裡達卡羅。作為女人,她的一生支離破碎卻又色彩斑斕。作為名人,她集才女、蕩婦、酒鬼、殘疾、女同等多重身份於一身,極富爭議。(弗裡達卡羅的自畫像為時尚攝影師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曾登上過全球首屈一指的《VOGUE》雜誌封面)她的作品不是自怨自艾,反而充滿著力量,價格更高居全球女畫家之首。在上世紀,她擁有著全世界的崇拜者,甚至連畢卡索都曾主動宴請她,還說畫不出她那麼好的頭像來。
  • 以「亡靈節」菜譜展現弗裡達傳奇一生,F.G.哈根貝克:
    「我想讓魔幻現實主義回歸墨西哥主流」本報記者 趙妍 發自上海墨西哥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女畫家弗裡達?
  • 弗裡達·卡羅:傳奇女畫家的一生
    弗裡達於1907年7月6日出生在墨西哥科約阿坎區,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一個墨西哥人,弗裡達是一個典型的混血兒。六歲時,不幸感染了小兒麻痺症,疾病使她的右腿比左腿瘦弱,正因如此,啟發了她創作自畫像,自畫像底部寫了一句話,「外表可能具有欺騙性」。
  • 弗裡達在病床上畫出生命傳奇,馬蒂斯在輪椅上剪出另一片天地
    無論對於弗裡達還是米開朗基羅,繪畫都是他們挑戰命運以及自我實現的方式「痛苦沒有盡頭,它有具體的形式。有時,它是物質方面的凌虐,比如災難、疾病、命運多舛、人類的惡意。有時,它藏在人的內心。」法國著名文豪羅曼·羅蘭在《名人傳》中說。前一種痛苦,墨西哥傳奇女畫家弗裡達·卡羅可謂嘗盡了。
  • 他和她,兩個著名畫家傳奇的一生!「合尚故事匯」
    無聲的藝術是人生的語言表達有得人,一生都在創造藝術有得人,一生就是藝術2020.01.04今天和大家分享兩個畫家的一生。//電影推薦二林語堂|《人生自然的節奏》02·弗裡達|《弗裡達》墨西哥有一句話:「人人都愛弗裡達。
  • 弗裡達,20世紀最獨特的女性藝術符號,痛苦澆灌出的生命之花
    一位身材瘦小的墨西哥女子,不僅用全部的精力對抗了超過我曾體驗過的百倍的痛苦,還成為了可能是20世紀最具傳奇色彩和影響力的藝術家,她就是弗裡達·卡羅。即便如此嚴重的事故,也並不是弗裡達人生中最大的悲劇,她曾對一個人說,「我一生有兩次意外,車禍和你,你是最嚴重的」,這個人就是弗裡達的丈夫——迭戈·裡維拉。
  • 主演《弗裡達》,身高158cm的墨西哥一姐,勵志硬核薩爾瑪·海耶克
    對於我們來說,那些冗長的外國名字實在難以讓人一一記住,但是說到電影《弗裡達》,大家都會知道了,電影裡那位美麗的墨西哥畫家扮演者就是薩爾瑪·海耶克。薩爾瑪先後在劇院和一些墨西哥當地的電視劇中演出,1989年,23歲的她因出演墨西哥一部收視火爆的肥皂劇《特蕾莎》而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女明星。
  • 《尋夢環遊記》中的畫家,畢卡索自愧不如,死後願一直在地獄
    ▲因為無人拜祭而屢屢偷渡失敗的埃克託▲扮成弗裡達的米格撕掉「一字眉」埃克託企圖矇混過關時,cosplay的正是名滿天下的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 ·卡羅(Frida Kahlo de Rivera)。▲畫家、女性主義者,弗裡達 ·卡羅。一字眉和唇角的鬍鬚在她的筆下更加醒目饒有意味的是,冥界「海關」的系統中顯示無人在亡靈節上擺出弗裡達的照片供奉。為什麼會這樣呢?
  • 傳奇女畫家、「中國印象派第一人」潘玉良展覽成都博物館開幕
    2020年12月11日下午,在成都博物館三層臨展廳,「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的策展人通過直播方式為觀眾們做了一場生動的線上講解。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3月,面向觀眾免費開放。在極具藝術感的展廳中,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驚豔亮相,其中包括油畫、彩墨、白描、素描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不少為潘玉良的代表作,更有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眾展出。
  • 是誰,成為英國國家美術館2300件館藏中的最新女畫家?
    最顯著的例子是曼徹斯特美術館今年1月撤下一張或帶有色情內容的約翰•威廉•沃特豪斯的《海勒斯和水神》,但在廣泛爭辯中,一個月後畫作又重新掛上;本月,英國國家美術館再次出手,為2300件館藏迎來了第21件女藝術家作品;歐姬芙、弗裡達等女藝術家也從19世紀的歐洲視覺文化的「男性凝視」中掙脫出來,獲得學界和藏界的關注。
  • :弗裡達為何在疫情期間大受歡迎?
    土耳其的一面牆畫上了弗裡達·卡羅的巨幅肖像 圖片來源:Anadolu Agency/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1953年,弗裡達·卡羅奇蹟般現身墨西哥城現代藝術博物館,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場
  • 民國時期女畫家,有留學日本也有留學法國的,但他們殊途同歸
    在「女性解放運動」和「興女學運動」發起之後,女子美術教育應運而生,並且掀起了一股留學熱潮。她們一部分人選擇去日本留學,一部分選擇去歐洲留學(主要是法國),還有個別畫家先後去了這兩國留學。有人認同:「近代日本不僅是孕育中國近代民生革命領袖的搖籃,而且是中國近代新型的知識分子窺望和學習西方現代文化的驛站,留學法國的女畫家大多都選擇正統的西畫,尋求的是藝術上真正的解放而不是如何才能獲得解放」。無論哪種女畫家都有著自我意識的覺醒。
  • 解密著名畫家陳清泉的傳奇人生
    在中國的書畫界有一位倍受尊敬藝術大師,不管是在電視、雜誌、還是報紙上都會經常出現他的名字,他就是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院山水畫藝委會主任、著名畫家陳清泉先生。2011年的春天剛剛來臨、從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就傳來喜報,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院山水畫藝委會主任、著名畫家陳清泉先生的巨幅國畫《氣壯山河》被人民大會堂收藏。一位畫家,其作品被能為人民大會堂收藏,是其畫藝臻於相當高度的重要標誌,被視為很高的榮譽。
  • 《我的絕密生涯》央八將播 黃志忠身陷血色漩渦
    網易娛樂8月7日報導 從《潛伏》到《懸崖》再到眼下大熱螢屏的《春江英雄》,每一部諜戰劇的播出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成功塑造了新一代的英雄傳奇。日前,由著名導演董志強執導,黃志忠、左小青、吳剛、米學東、公磊等主演的《我的絕密生涯》搶灘央八黃金檔,力求打造全新的諜戰大劇。
  • 古言推薦:人物設定驚才絕豔,情節發展跌宕起伏,值得重複看!
    2.替嫁以後 作者:溪畔茶推薦理由:傻白甜女主混跡在宅鬥圈的故事!宅鬥背景,偏偏女主宅鬥廢柴,甚至是天真懵懂爛漫傻,本心來說,我不太喜歡這樣的女主。然而,隨著故事的展開,作者賦予女主惹人生憐喜愛的靈魂。女主一出場就很慘,但是故事本身很輕鬆,時而有爆笑的情節。男主也算得上文中一大亮點,殺傷力爆表。這是一篇娛樂休閒時一看就不能罷手的文。
  • 豆瓣9.0的冷門佳作,揭秘一個民間女畫家《莫娣》的愛與畫作人生
    悠揚的音樂,配合淡雅的畫面、純淨的心靈,整個影片看起來就像一部散文詩,沒有快節奏、嘈雜的故事情節,而是慢條斯理的講述一個安靜的佝僂著的女畫家與丈夫平淡而真實的一生。這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這是一個民間女畫家的傳記史,沒有華麗的吹捧和讚揚,沒有光鮮亮麗的作畫和開畫展的場景,只有一個平和的,嘴角時時露出微笑,樸素的像只白襪子的女人,在簡樸的小房子裡作畫,在門口兜售畫作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