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全國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杭州綜試區下城園區內,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物流負責人賈偉峰一邊向海關申報出口跨境電商包裹貨物,一邊對新政策連聲稱「好」。
與往常不同,今天是《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海關監管方案》的正式落地之日,這意味著杭州綜試區海關方面的15條優惠政策全部落地。
根據該方案,杭州綜試區將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B2B、B2C試點模式全覆蓋,同時申報模式將更加簡化,有利於拓展跨境電商業務領域,為促進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注入新動力。
跨境電商申報模式更簡化
「我們面對的是眾多的國外消費者,一筆訂單就會產生一個包裹,每天的包裹量在8000個左右,這麼多包裹一個個填海關編碼很麻煩,有時候弄不清楚還會填錯,影響了通關速度。」對於賈偉峰來說,此次新政策的落地最大的好處就是在申報模式的簡化。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與原來相比新政後每票通關時間節約4分鐘,全年算下來就為公司省了1460小時。「這次簡化了,我覺得很方便,既省了事又不用擔心違規。」
隨著綜試區海關監管方案的落地,杭州海關將對跨境電子商務實行「清單核放、集中納稅、代扣代繳」的通關新模式。做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生意的誠信企業將體驗到更加便利的通關流程。
「比如,對於不涉及出口徵稅、出口退稅、許可證件管理且金額在5000元以內的電子商務出口貨物,電商企業可以按照海關《進出口稅則》4位品目進行簡化申報。」杭州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孫華偉介紹,「這對於企業準確申報、提高通關速度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這份監管方案中,海關還為跨境電子商務「量身」設計了一套涵蓋企業備案、申報、徵稅、查驗、放行、轉關等各個環節的全程通關無紙化流程。
電商企業在進出口申報前,只需要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臺向海關提交訂單、支付、物流等電子信息,同時根據進出口模式的不同,分別向海關提交《進出口貨物報關單》、《進出境備案清單》或《貨物清單》的電子數據,無需遞交任何紙質單證即可完成海關進出口申報。
據了解,杭州綜試區成立以來(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進出口跨境電商商品28.77億元,其中保稅進口14.9億元、直郵進口2.57億元,出口11.3億元。
實現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模式的全覆蓋
除了簡化申報、全程通關無紙化,新政的落地也讓跨境電商和消費者嘗到甜頭。
跨境電商B2C企業及消費者可以享受到集中徵稅、代扣代繳等一系列便利。以B2C模式進口的物品如果總價達到應稅額的,消費者可以通過電商企業向海關繳納稅款,免去自己繳稅的麻煩。
同時,電商企業按月集中納稅也比逐票納稅更便捷。
「這份監管方案充分體現了國務院提出的強化部門間協作,實現口岸管理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大通關建設要求。」孫華偉說。
今年7月22日,杭州環宇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一批價值3.4萬美元的玩具、家具通過杭州綜試區「單一窗口」平臺向杭州海關申報出口,成為全國首批通過跨境B2B模式試點出口的貨物。
這標誌著杭州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模式從此前的B2C模式向B2B大貨模式延伸,有力地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業務發展。據統計,前3季度杭州市跨境電子商務出口11.5億元,增長247倍。在杭州海關備案的試點企業已由年初的306家增加到1957家,淨增了1651家。
「杭州從2013年7月8日在全國率先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試點以來,已先後試點開展了跨境電商B2C出口、B2C進口以及B2B出口三種模式。」杭州海關副關長田德明介紹,「隨著此次海關跨境監管方案的正式出臺,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支持綜試區開展跨境電商B2B業務,實現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模式的全覆蓋,支持杭州跨境電子商務放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