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中元,人和鬼,宜思念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今夕是中元,人和鬼一樣可憐

可憐,可憐七夕是碧落的神話

落在人間。中秋是人間的希望

寄在碧落。而中元

中元屬於黃泉,另一度空間

——余光中《中元夜》

今夕是中元,宜思念

南朝劉義慶的《幽明錄·新鬼》,他杜撰了一段故事:

有一個新到地獄的鬼,瘦弱不堪;在地獄中他遇到一個胖鬼,很是羨慕,於是就問他怎麼才能變得富態起來。那個鬼告訴他,只要到人間作祟,鬧出點動靜,人們一害怕,就會供奉東西給他吃。

瘦鬼於是高高興興來到人間,但他沒有調查摸底,就冒冒失失闖入一戶人家。見到廚房中有一口磨,搶步上前就推了起來。不巧,這家人很窮,自己都缺吃少穿,有哪有食物供奉他呢?主人聽到響動,到廚房查看,空無一人,而磨在轉,便感嘆道:「天都可憐我,派鬼來幫我推磨了。」結果,瘦鬼推了半天,不僅沒撈到半點吃的,還累得半死。據說這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來源之一。

這隻想要增肥的鬼,不僅沒找對人家,也沒來對時節,他該今時夜半出來。今天,正值中元節,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還要祭孤魂野鬼,他一定餓不著。

這是一則「鬼」玩笑,在我們的文化裡,「鬼」更多的還是一種避諱。所以,如今傳統節日逐步回歸,七夕喻思念,中秋表團圓,鋪天蓋地的廣告在各個媒介上出現。而中元節,更像是一個遠去的文化符號。

畢竟中元節——「今日,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這樣的畫風,本身就是帶有神秘和忌諱,不宜過度聲張。

而在其隱秘的暗流之下,這是可以是一個神秘而溫情的節日——

記事兒起,每逢七月半,外婆會招呼一家老少聚在家裡。一大早就備好一大桌飯菜,同過年一樣,雞鴨魚一樣不落,回鍋肉、紅燒肉、梅菜扣肉是標配……

快到飯點,她便將幾副乾淨的碗筷、湯勺,齊齊整整地擺在方桌邊。待一切妥當,三拜之後,她就像是面對一桌「客人」的女主人一樣,和那張桌子邊的「他們」拉家常,語氣不疾不徐,聲音清亮,細細將家裡的大事兒、好事兒,還有拜託「他們」的事兒,都一一講來--

「放心,我們都很好,越來越好了。」

「你小孫子結婚了,上個月生了個閨女。」

「你三兒子,去外地做生意了,要保佑他平安掙大錢啊。」

不時,還會停下來,如同招呼客人一般——

「有的是吃的,你們多吃點,多吃點!不要餓著、凍著自己……」

外婆在外招呼的「客人」時,其餘的人,都只能在裡屋。那時候小,虛著門縫看,趴在門框聽,總會捂住嘴,生怕笑出聲。

待外婆招呼完「客人」,大家挨著在桌前鞠三個躬,她不忘在一旁叮囑「有什麼願望,都可以給祖祖們說,讓祖祖們保佑你……」待大人、小孩都明著、暗著許完「發大財」、「考第一」的願望,再把桌上的菜再回鍋一熱。一瞬間,這就變為熱鬧的家庭聚會了,對於小孩來說,能許願是開心的,熱鬧也開心的。

時光漸長,那桌原本全是「陌生人」的桌上,增加了一位熟人--我外公。那年中元,正逢我馬上要去千裡之外的讀書,外婆特意在那個位置上放了一包煙,立在一旁給那個空位斟酒,一邊說——

「你外孫女要去很遠的地方讀大學了,你要看到,肯定高興……老頭子,你現在哪兒都能去,你要好好保佑她。懸崖峭壁要護她,河邊水邊要護她,火邊電邊要護她…… 

當時不覺鼻子一酸,在外婆心裡,去了另一個世界外公,就像擁有了超能力,能隨我到千裡之外,一旦我有危險,他都能暗暗護佑我。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因著七月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綿延在各個家庭中,這更像是在人間最富足的季節,一個陰陽兩界的團圓,告慰另一個世界的「人」——

人間繁盛,我們過得不錯;

人世多艱,我們還需要你的護佑;

人世熱鬧,我們對你仍是想念;

今夕是中元,宜思念。

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作者】蘇軾【朝代】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2

《夢微之》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3

中元夜

【作者】余光中

月是情人和鬼的魂魄,月色冰冰

燃一盞青焰的長明燈

中元夜,鬼也醒著,人也醒著

人在橋上怔怔地出神

伸冷冷的白臂,橋欄攔我

攔我撈李白的月亮

月亮是幻,水中月是幻中幻,何況

今夕是中元,人和鬼一樣可憐

可憐,可憐七夕是碧落的神話

落在人間。中秋是人間的希望

寄在碧落。而中元

中元屬於黃泉,另一度空間

如果你玄衣飄飄上橋來,如果

你哭,在奈何橋上你哭

如果你笑,在鵲橋上在你笑

我們是鬼故事,還是神話的主角?

終是太陽浸侵,幽光柔若無稜

飄過來雲,飄過去雲

恰似青煙繚繞著佛燈

橋下粼粼,橋上粼粼,我的眸想亦粼粼

月是盜夢的怪精,今夕,回不回去?

彼岸魂擠,此岸魂擠

回去的路上魂魄在遊行

而水,在橋下流著,淚,在橋上流

4

《比深心再進一步入門》

【作者】臧棣

最好的慰藉就是

我能確定自己在你生前,

並不總是低估你的年齡。

宇宙中不存在別的底牌,

也沒有任何一種時間

僅僅憑藉它自身的流逝

就能彌合這突然繃斷的

生命之弦。除了你的影子,

我再無其他的人生底片;

但我猜,假如我試圖

借著時間的力量來減輕

這悲痛中的哀痛,我就有負於

你曾對我有過的,任性到

純潔的依賴。在你我之間,

還會有什麼樣的信任

能勝過比神秘還平靜:

窗外,我們一起種下的柿子樹

依然油綠得像一座傘狀紀念碑。

我並不吃驚,我的目光中

突然會加入你的目光:

這無邊的悲痛其實也是

一種人生的果實,和此刻

鐵青在枝條上的果實的差別

並未大到我無法判斷──

雷雨的間歇,尖銳的蟬鳴

既是生活的傷口,也是記憶的粗鹽。

5

年輕時給母親的十四行詩

【作者】嚴彬

她是孤獨的

坐在門頭嘆氣

是一本小說的中間部分

有時候她給我錢,給我飯盒

有時候罵我——

她的憂傷看不到盡頭

月月坐在門口等我回來

遠處的草綠了

遠處的草黃了

遠處的草枯了

我認得她和木門構成的影子

她從不說孤獨,不說窮困

她只說每個月沒有錢

她的頭又痛起來了

6

《下雪的天堂》

【作者】劉頻

請原諒,當我寫到天堂的時候

抒情的速度就慢了下來

一片片雪花像夜色般飄落

我想起了那位早逝的親人

在天堂裡,他冷不冷

在下雪以前,他是否找到了另外幾個親戚

此時,他們是不是也圍在火爐邊,搓著手

輕聲地談話,隨一片片雪花

落下來

  ·End·  

文字之美,精神之淵。閱讀更多好書、好文章,請搜索關注鳳凰讀書微信公眾號(ID:ifengbook)

相關焦點

  • 中元節|今夕,宜思念,宜祈福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 詩詞丨中元至:思念寄明月,願惜眼前人
    而中元,中元屬於黃泉,另一度空間。——餘秋雨《中元夜》今夕中元至,正是哀思故人時。楊絳在百歲訪談中說過這麼一段話: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汙穢回家。在楊絳看來,生死等同於回家,百年歸土,歸的是家。
  • 大連育文中學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最經典的中元詩詞,寫盡思念
    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有不少抒寫中元的詩詞,今日分享其中八篇,謹以詩詞緬懷逝去的人。用最經典的中元詩詞,寫盡思念!《眼兒媚·中元夜有感》清代:納蘭性德 手寫香臺金字經,惟願結來生。蓮花漏轉,楊枝露滴,想鑑微誠。
  • 中元鬼節,你知道「鬼」怎麼吃飯嗎?哪些美食是屬於鬼的最愛?
    中元鬼節中元節的另一個稱呼叫「鬼節」。中元節放河燈說到中元鬼節,你知道「鬼」怎麼吃飯嗎?可能很多人會直接想到了《千與千尋》裡面的無臉男,或者是《聊齋》裡面挖人心肝的那些童年陰影。我不知道鬼是否喜歡吃豬頭肉,不過吃了這麼多年,沒生氣,沒發火,沒反抗,那說明還是接受的。
  • 中元節:中元寄哀思,燈下念故人,願天堂的親人一切安好!
    這一天,我們與先祖對話,感念終生難忘的哺育之恩,重溫血溶於水的凝重情感;也勾起了我們對已逝親人的追思……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禱逝者長眠闕。
  • 今日中元:中元寄哀思,燈下念故人
    這一天,我們與先祖對話,感念終生難忘的哺育之恩,重溫血溶於水的凝重情感,也勾起了我們對已逝親人的追思……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禱逝者長眠闕。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由來「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就這樣每年到了這一天,它成為了一個秋嘗祭祖又表達著祈禱祝福的華夏傳統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組成了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 鬼節話「鬼」,鬼中有「鬼」
    人為陽,鬼為陰,人在日間活動,鬼在夜間出沒,各行其道,各得其所。以前看鬼片,劇中一臨近天快亮,鬼就急著要走,又戀戀不捨,實在是難捨難分。每到此時,心裡也為鬼暗暗著急,怎麼還不走啊,不然魂魄一見陽光就該散了。當然,鬼跟人同,分好鬼壞鬼,還有不好不壞的鬼。鬼若好,做人時又是苦難纏身,你就不那麼怕鬼,對這些好鬼就多份同情。
  • 歲至中元祭祖先,皓輪寄淚化冥錢:祖先是神還是鬼?
    祖先既可以被尊為神,也可以被稱為鬼,神與鬼之間有一點是亙古不變的——祖先與子孫之間具有永恆不變的血緣關係和利害攸關的依存關係。正是為了表達子孫的感恩與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傳承下來。「歲至中元祭祖先,皓輪寄淚化冥錢。」
  • 中元節丨天地有中氣,第一是中元
    按照古人的觀念,人死後有另一種存在形式,就是通常說的「鬼」。鬼是純陰之物,大多數時候只能生活在陰界,很少能到陽間來,但是農曆七月是個例外。從祭祀活動形式看,表達生者對亡人的一種緬懷心理——思念,釋放著生者對過世亡靈的一種特殊的思念方式。前人做給後人看,後人留給後人悟,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直至今日。河燈璀璨,普渡慈悲中元節在民間常被稱為「鬼節」「七月半」。
  • 中元佳節,邂逅最美的中元詩詞
    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20世紀50年代,中元節依然熱鬧。但後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壽周益公 其二》宋代:李商叟昨夜微雲概太清,銀河映帶壽星明。
  • 30首中元節詩詞:中元不眠夜,詩詞寄哀思
    在中元詩詞中,祭祀、朝拜是主要的內容。許多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隱娘收集了30首中元節詩詞,中元不眠夜,詩詞寄哀思!
  • 全聯、松青等商超競相推活動 萌鬼出籠搶中元商機
    近年中元節在超市、量販操作下,多點可愛,各種萌鬼更成為賣場金雞母。全聯超市今年取得繪者水木茂授權,開賣餅乾、飲料等30款獨家鬼太郎包裝商品,另外用福利點2800點可換購鬼太郎餐具組,業者預估,這波鬼太郎商績可衝上億。
  • 中元節:詩詞裡的思念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 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中元詩詞小考
    一系列為祭奠先祖而設的節日,是保證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儀式寄託,中元節就是其中思念最甚者。讀懂了中元節,就可以對中國宗族文化有所了解。中元日贈張尊師【唐】令孤楚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元都未日閒。寂寂焚香在仙觀,知師遙禮玉京山。
  • 雲林縣虎尾中元文化季將開啟 孫悟空與牛魔王現場「神氣十足」
    華夏經緯網8月1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雲林縣「虎尾中元文化季」歷史悠久、規模盛大,享有「北基隆、南虎尾」美譽,虎尾鎮公所今年精心規劃鬼妝遊行、光雕燈光秀等系列活動,12日記者會眾人扮成「降妖聯盟」,邀請臺灣民眾一起來普度慶中元。
  • 消失的中元盛會!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中元節有感》 清·王凱泰王凱泰詩中寫到中元節盛況:道教中元節普渡,佛教盂蘭盆節救難,民間七月半祭祖。一般認為,中元節即為盂蘭盆節,也就是俗稱的「七月半」,其實這種認知有很大誤解。
  • 治癒系中元節:那些可愛的鬼故事
    周三是中元節,瘋粵選題組本著應節(懶)的原則,推出《老友鬼鬼過中元》。
  • 中元| 涼生霜氣清,月上燈火明
    相傳中元這天,正是地官校籍赦罪之時,並非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陰間的鬼魂也會放禁出來,到陽間接受人民的供養。佛教卻是稱這天為盂蘭盆節,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眾生,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