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心理學》|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2020-10-03 川頁書齋

卡爾·榮格說:「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你的意識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命運。」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電影中,松子有個體弱多病的妹妹,從小父親對妹妹關照很多,有一次松子做了一個鬼臉,然後父親就笑了,從那時開始,她就經常做鬼臉,設法讓父親回頭看他一眼,上父親讓她上的學校選擇父親讓她做的職業,但是,父親還是因為她談戀愛而疏於對妹妹的照顧,讓父女兩人徹底分道揚鑣。

這也讓松子走向了不歸路,她與立志成為暢銷作家的男友同居,之後,男友自殺,她當上了男友的朋友的情婦。事後知曉原來男友的朋友一直只是在利用自己,於是憤怒的松子開始自暴自棄當上浴室女郎,成為當地最有名氣的妓女。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浴室倒閉了,松子於是和找她搭訕的男子小野寺同居「撈大錢」。半年後發現小野寺的背叛,和他一起賺來的錢小野寺又欲獨吞,扭打之中將小野寺殺死,逃亡到東京。

很多時候我們是真心去愛的,是善良的,但是在我們不經意間卻在環境中,丟了自我,成了被利用,被操縱的那個人,即使這樣我們還是總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感化誰,卻不知自己一個人被自己固有的想法觀念操縱,又或者沒有思考沒有反省,成了被人操縱的人,讓自己在黑暗,混沌中,找不到新生,看不到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願意被操控,沒有人願意活在別人的利益裡,而往往我們就在無意識中失去了自己,成為了別人的一顆棋子,讓自己在黑暗的精神世界裡不斷地恐懼與失望。

你是否是一個容易被人操縱的人 ,在《操縱心理學》提出7個按鈕,也就是7個普遍的現象:

1、取悅他人的習慣與心態

2、對獲得肯定上癮

3、害怕怒氣、衝突與正面對抗,並且想要避開它們

4、無法堅決地拒絕

5、消失的自我:模糊的個人身份與不清晰的個人邊界

6、低自信

7、外控型人格:一個人相信,在他(她)身上發生的事,更多的是由於別人的控制或外部因素(比如說運氣),而非他(她)自己

以上這些特殊的需求與人格特點讓你很自然地就會變成操縱者的目標,並且在很大的程度上你沒有意識到,如果你已經意識到,並長久的持續下去,你在感情上就會更加脆弱,就會在現在與未來更容易被操縱關系所控制。

那麼我們如何去慢慢地改變這種操縱呢?在《操縱心理學》這本書的作者哈麗雅特·B·布瑞克將講解讓你成為被操縱者的7個弱點,概括了操縱者的9種類型,分析了操縱者的動機、目標和手段,還提供了心理測驗,讓你評估自己是否容易被操縱,是否處於操縱關係之中,並總結概況了抵抗操縱的關鍵7招,幫助你擺脫操縱關係,不做軟柿子,重掌人生的主動權。

作者哈麗雅特-B-布瑞克是擁有30年的執業經驗的臨床醫生、心理學博士。她創作了許多暢銷的心理自助類書籍,包括暢銷書《取悅證》。

不論男女,都有可能深陷操縱的泥淖,受他人的情感操縱、侮辱,被拖拽進操縱者蓄意或無意的心理遊戲中。而操縱者可能是上司、同事、下屬,也可能是伴侶、朋友和家人。這些「有毒」的人際關係會侵蝕自尊,摧殘心靈,虛耗人生。

卡拉的父親是紐約一名十分成功的電影導演,他接受了好萊塢的工作邀請,便帶著妻子和15歲的女兒卡拉搬到了加州,卡拉正好讀十年級。

卡拉的學校一直「走在流行的最前端」。她很想融入其中,可是她並沒有那麼順利的加入那些「酷」孩子一族。為了融入其中卡拉決定改變自己,母親帶她去商場購買最潮的衣服,上學時卡拉大肆宣揚了自己父親的名氣,讓大家知道她家很有錢,於是這些很酷的孩子決定讓卡拉加入她們的圈子,並非是真正的加入,只是為了讓卡拉幫她們買單。

卡拉的母親對女兒是有求必應,這也讓卡拉成功的操縱了母親,讓母親給她更多的錢來招待她的那些所謂的朋友,而她的母親卻不忍心告訴卡拉她被那些同學利用了,而是極力的鼓勵卡拉去結交其他的朋友。卡拉就覺得太晚了,於是繼續和這些「酷」孩子一族在一起,但是她們依然利用她。讓她開超級酷的派對,讓她們享受一整天的按摩、美甲和美容。

於是卡拉向父親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讓父親有內疚感,因為父親搬到這裡她才沒有朋友,同時發動了眼淚攻勢,於是成功讓父親內疚並支付派對的所有費用。

派對十分成功,但是派對過後卡拉還是被「酷」孩子一族成功的拋棄了,因為她們在卡拉那裡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後,卡拉就沒有價值了。

卡拉被殘忍地操縱了,她們隨心所欲地擺弄她,這就是這個團體的模式,並對很多人操縱過。而在這個過程中卡拉卻操縱了他的父母,為了讓自己受歡迎加入那個團體,讓父母滿足了她昂貴的念頭。

其實不止是學生之間,在工作中,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事情:

比如領導會說:「讓我看到你的價值,那麼六日我應該在辦公室看見你。」

比如你的愛人:「如果我不是因為你,也不會遠離故鄉,放棄工作,這裡沒有一個朋友......」

比如你的父母:「我們辛苦把你養這麼大,供你吃,供你喝,供你上學,我們付出那麼多,有多麼的不容易,你是一個不孝子(女),如果對方彩禮達不到我們的要求我們就不同意你們在一起。」

有許許多多類似的事情在我們當中不停地上演,而我們有時候都沒有發現是為什麼,只是一味的滿足對方,自己委曲求全不敢表露出來,心裡也非常地煩悶,看不到生活的樂趣。

一、當我們發現這一切的時候,我們要了解操縱者的行為動機是什麼?

1、為了滿足他們自己的目的、為他們自己個人謀取利益,讓別人付出

他們最愛說的話是:我做的事情都是為你好,或是告訴你他說的每句話都是「真誠的」,他會為你謀福利。

2、操縱者十分需要人際關係中獲得強烈的權勢感與優越感。

他們希望自己使用手段能夠控制對他人有效。而受害者的服從正是操縱者希望得到的反應。但矛盾的是,操縱者這種心理需求來源於其背後十分強烈的自卑感與低自尊感。他們將其隱藏,然後讓自己表現出極度的自信。

3、操縱者想要,也始終需要控制一切的感覺。

失去控制會讓操縱者極度焦慮。他們想要掌控一切,不管用什麼手段,自己要處於贏的位置。

當你了解操縱者的動機,你才能更好地理解、看清、認清所處的關係。尤其是這些權力與控制的運作方式。不會被他們的行為所影響。要提升與鑑別操縱者的特點與風格,保護好自己的邊界、選擇權與個人自由。最後把關注點放到自己身上,如果你是一個容易被操控的人,那麼努力改變你自身,關注於自己的選擇、你對自己行為、思想與感覺的控制。如果你屈從了操縱者,那麼你的行為就是在暗示你鼓勵他們操縱你。

二、被操縱者就像困在一張網裡,被人拉緊繩索,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被操縱者會抱怨,卻不研究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讓自己變得不開心、高度緊張、充滿擔心和焦慮。

容易產生以下幾種情況:

1、協定關係

在操縱者與受害者之間,往往有彼此默認的協定,不會直接說出這段關係的「法則」。尤其在權力關係和控制動態的溝通。暗示性威脅、脅迫與恐嚇,主要源於他們認為受害者的無能(或看起來很無能),因為很多受害者不想引發衝突或與正面對抗的威脅而沉默繼續下去。

2、操縱帶來情感的重創

被操縱意味著你將自己的感覺、行為甚至思維的控制讓渡給了別人。也許開始你可能有巨大收益,但最後會轉化成脅迫或其他的負面影響。

3、對操縱者的真實動機產生疑惑

操縱者的最終目的就是毫不在意其他人,僅僅提升自己的利益,實現自己的目的。

4、對這段關係的失望與不滿

被操縱者感覺自己無論多麼地努力,似乎也不會讓操縱者開心。操縱關係是為了滿足操縱者的需求,受害者會逐漸變得失望與不滿,時間一長,被操縱者的未滿足與日劇增。被操縱者就會變得更加有壓迫性。

5、不平衡的權利與控制感

被操縱者常常會對操縱者的動機與手段感到疑惑,感受到這段關係中的權利與控制機制非常的不對稱、不平衡。自己需求無處表達,不被承認,無法得到滿足。

6、低落的自信與自尊

操縱關係滿足了操縱者自己的需求,卻削弱了受害者的自尊。隨著操縱的持續,受害者原本健康的自主意識會被逐漸侵蝕。

7、對操縱的怨氣與怒火

在政治史中我們會看到操縱、控制、剝削他人最終引發的憤怒與反抗。

8、圈套與受害者思維

操縱關係會在很多方面給被操縱者帶來壓力,長期的壓力會扭曲被操縱者的認知、思維與判斷,並惡性循環。

9、逃脫操縱:相信你自己

操縱會使被操縱者削弱自主意識、激發恐懼以及思維方式走向負面。並影響到生理健康。相信你自己通過努力會看到改變與希望。

那麼我們如何做到改變呢?有什麼方法呢?

三、改變操縱的關鍵的7個步驟

1、緩兵之計

2、壞掉的「唱片」

3、降低自己對焦慮、恐懼和內疚的敏感程度

4、給操縱貼標籤

5、讓操縱失效

6、設置你的條款

7、妥協與協商

不管有多少種擺脫被操縱的方式方法,請記住一定要鼓起勇氣,邁出勇於對抗的第一步,帶著勇氣去面對,去擺脫,去找回自己。

小結: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對你說:我是為你好;聽我的話你就會得到我們的保護等等,就像不要相信任何人對你的評價一樣,你的內心要強大,你的思想要獨立,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 。

改變只能靠自己,不要去操縱別人,那是你人格上的不自信,精神上的極其缺乏安全感。不要被他人操縱,要讓自己有拯救自己的動力和能力,讓自己走出來,不要在任何以往的循規蹈矩和潛意識的誤區裡徘徊的傷痕累累。

你的自信與光明全部來自你自己,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認識自己與他人,更好的愛護自己。

本書的結尾作者送上了希勒爾,十二世紀的話:

若我不為己,誰又為我?

若我只為己,我為何物?

若不在此時,更待何時?

相關焦點

  • 大大用典【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各級領導到群眾中走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了解和熟悉他們工作和生活的狀況,就可以從根本上防止這種命令主義、官僚主義的弊病。我們提倡各級領導帶任務、帶問題深入基層,解剖麻雀。  ——摘自習近平著作《擺脫貧困·把心貼近人民——談新形勢下領導的信訪工作》,原文作於1990年3月  【原文】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應該怎樣解
    《論語為政篇10》章,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錢穆譯】先生說:「要觀察他因何去做這一事,再觀察他如何般去做,再觀察他做此事時心情如何,安與不安。如此般觀察,那人再向何處藏匿呀!那人再向何處藏匿呀!」
  • 《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從人的行為上看,從人的動機上分析,再考察他安心於何處。
  •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句話是何意,該如何理解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句話主要是告訴我們要真正了解一個人,不僅僅要看這個人當前所做的事情,還要綜合考察這個人過去所做的事情,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參考一下這個人做事是為了什麼、心安於什麼,這樣大抵就可以相對客觀地了解一個人了。
  • 論語解讀‖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說:「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了解他心安於什麼事情。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
  • 孔子的三步觀人法: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觀、察三重遞進。我們先來看「視其所以」。一個人做的好事,還是壞事,這一眼便明了。但是,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接著,我們來看「觀其所由」。所由,就是由哪條路來,這是觀察他採取的是什麼方法來做這件事的。比如,賺錢這件事,有的人踏踏實實,日積月累,有的人滿腦子想著的都是走捷徑。
  • 論語|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論語·為政》【譯文】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幹什麼
  • 親子國學課 | 讀論語 · 為政篇 第十節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2.10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譯文】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幹什麼,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注釋】 (1)所以
  • 《論語今釋》2.10 視其所以
    20200922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耳聽其辭,目察其色
    「耳聽其辭,目察其色。」這是胡石壁在「既有曖昧之訟則合勒聽離」判中所言。這句話脫胎於中國古代的一種聽訟藝術——「五聽」。  「五聽」之說,見於《周禮·秋官·小司寇》,其云:「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可見,聽「五聲」是為了「求民情」。那「求民情」又是指什麼呢?這可以從睡虎地秦簡中找到一些線索。
  • 一篇山右學人的文言雄文 日月其邁,清論斯文
    能記錄一地之人,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便是一地之人文,思想歷歷在目,精神寓含其中。
  • 聽言信貌 或失其真
    原文:何謂觀其所由,以辨依似?夫純訐性違,不能公正;依訐似真,以訐訐善。純宕似流,不能通道;依宕似通,行傲過節。故曰:直者亦訐,訐者亦訐,其訐則同,其所以為訐則異;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宕則同,其所以為宕則異。然則何以別之?直而能溫者,德也;直而好訐者,偏也;訐而不直者,依也。道而能節者,通也;通而時過者,偏也;宕而不節者,依也。
  • 文言文中所以的意思
    文言文中所以的意思     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聖人能知所以.」《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韓愈 《李花》詩之一:「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帀至日斜.」
  • 《論語》:觀其志,觀其行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說:「看一個人,他的父親在世時,要觀察他的志向;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如果他長年不改變父親所堅持的好的道德準則,這樣的人就可以說做到孝了。」北宋時期,有位有名的大臣叫司馬光。
  • 宇文所安:為中國古典詩歌而生的美國人
    其英文本名Stephen Owen,直譯應該稱作「史蒂芬·歐文」。他偏偏給自己取了中國字中的姓氏「宇文」,並且從《論語·為政篇》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中摘得「所安」兩字,作為自己的身份符號。而「宇文」是古代胡人的姓,所以這也是一個胡漢結合的名字。他常說搞不清自己是個漢化的胡人還是胡化的漢人。
  • 「觀其行知其人」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觀其行知其人,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 觀其形知其人,觀其樹知其果It's all well and good for these companies
  • 攝影心理學分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7條心理學法則讓你更懂構圖
    文章連結如下:今天,我們更近一步,來從心理學的層面分析一下構圖的原理。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學習構圖,一定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攝影是一種藝術,更確切的說,攝影是一種平面的、二維的藝術形式。攝影不僅僅是表現美,但美顯然是攝影的主旋律。
  • 辨聲識人,在於其喜怒哀樂,言行談吐——《冰鑑》裡的觀人術
    閱歷豐富觀人有術的相師或者領導者,通過人的聲音而判斷人的心性氣質,是聰慧愚笨、賢能奸邪往往就能了解個大概。數千年來,我們的文明,生產力以及科技都在不斷進步。但人之根性,今人與古人沒什麼不同。先輩們處世的智慧,至今仍是有效的。有句俗話「聽話聽音,鑼鼓聽聲」,是說聽話不可僅聽其表面,也不可「前耳進,後耳出」,一聽而過,而應聽其實質,聽其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