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僅有2%的抑鬱症患者承受過治療,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治,病情惡化,以至呈現自殺的嚴重結果。
另一方面,由於民眾缺乏有關抑鬱症的學問,對呈現抑鬱病症者誤以為是鬧心情,不能給予應有的了解和情感支持,對患者形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使病情進一步惡化。
抑鬱症需求與哪些疾病相鑑別:
——與神經衰弱的鑑別診斷。
輕性抑鬱常有頭暈、頭痛、無力或失眠等主訴,易誤診為神經衰弱,但神經衰弱起病前有一定心理要素,如長期慌張、用腦過度,情感以焦慮、脆弱為主,易興奮、易疲倦及肌肉慌張性疼痛。
自知力良好,病症動搖大,求治心切。
而內源性抑鬱症以心情低落為主,伴思想遲緩、自責、自罪、想死及生物學病症(如晝重夜輕,食慾、性慾降落)、自知力喪失、多不主動求治,抑鬱性神經症的抑鬱病症比神經衰弱更突出。
——與肉體團結症的鑑別診斷。
肉體團結症的情感不是抑鬱而是平淡或冷淡為主,表情呆板,情感 活動與內心體驗及四周環境不諧和,另外,其妄想內容較荒唐,多與心情無關。
慌張型肉體團結症與抑鬱性木僵類似,但當深化重複接觸抑鬱症患者仍有可能得到某些應對反響,患者可流露抑鬱心情。
——與反響性抑鬱的鑑別診斷。
雖表現心情抑鬱、意志低沉等,但其心情來源有較詳細確切的對 象、事情,心因體驗激烈,常重複向他人哭訴本人遭受的不幸,改動環境病症可減輕,病程較短,普通不復發。
而內源性抑鬱症除心情低落外,常有罪惡妄想,運動明顯減少,缺乏心因性體驗,對抑鬱心情的詳細來源常常搞不分明,另外,以往多有相似發作史,病症有晝重夜輕的變化規律,病程可拖延數月。
——與雙相障礙(躁狂--抑鬱症)的鑑別診斷。
絕大多數發病於50歲以前,重複發作傾向,普通兩次發作之間完整正常,每次發作持續3個月到半年不等。
——與單相障礙(只要抑鬱發作)的鑑別診斷。
發病於任何年齡階段,重複發作,重性抑鬱者約一半左右在初次發病後第二年復發,局部在初次後可能慢性化,值得一提的是,約有15%重複發作的重性抑鬱症患者最終因自殺身亡。
濟南神康醫院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山東省精神心理疾病專科醫院,山東省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疾病專科醫院。多年來一直探索於精神疾病的病因、臨床治療領域,逐步形成失眠、抑鬱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礙、精神康復、酒精依賴、心理諮詢與評估等診療科室,醫院擁有專業的醫療團隊,中西醫結合診治精神疾病,將中醫中藥、針灸醫學、物理療法、心理療法,融合現代西醫結合治療,使精神疾病臨床治癒得到提升,幫助患者回歸社會和家庭。
壹點號濟南神康醫院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