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急死了,誰能幫幫我的孩子……」9歲的軍軍聰明伶俐,卻有個吃手指的習慣。幾年來為糾正孩子這一習慣,家人給軍軍手掌抹過黃連水、指尖纏過紗布、甚至動手打過孩子。
20分鐘內五次吃手指
25日上午11時,位於長安南路一家屬院的家中,9歲的軍軍坐在寫字桌前,神態專注地拼貼著幾張硬紙卡片,不一會又拿出塑料彈珠扔來扔去,母親楊女士和奶奶坐在旁邊,看孩子的眼神裡卻充滿無奈。
記者看到,20分鐘時間內,玩耍中的軍軍前後5次將手指伸進嘴內,輕咬3至5秒後取出,神情正常。與此同時一有間隙他便兩隻手捏在一起,手指處來回揉搓,或者用油筆在指尖、手肘處畫出許多小黑點。
趁孩子睡著偷抹黃連水
楊女士說,孩子吃手指的習慣從兩三歲時開始,當初家長也沒太在意,想著長大便會改掉。不想上小學後,軍軍不論在課堂上還是在家中看電視時,吃手指的頻率越來越高,為此,老師曾多次打來電話,稱軍軍只顧吃手指不願寫字。
為了幫孩子改掉這一習慣,陳女士帶軍軍多次去醫院,卻未檢查出任何問題,「我曾趁晚上孩子睡覺時,偷偷將黃連水抹在他手上,也曾用紗布將他的手指纏起來,但作用不大。」陳女士說,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家裡人越來越著急。
在家人及鄰居眼裡,軍軍活潑懂事,做事、說話都和其他小朋友沒有兩樣,唯獨愛吃手指。軍軍告訴記者,自己知道這麼大還吃手指很不好,但是每次都控制不住。
「有時我還會把指縫咬破,還會邊咬邊用筆做上標記,」軍軍低著頭說。攤開小手,記者看到十個指尖處都有輕微的破皮及油筆畫痕。
專家:勿強行糾正
西安交大二附院兒科教授侯偉介紹,軍軍的行為許多孩子身上都有,可歸為兒童心理行為疾病的一類,與家庭關係、心情矛盾,焦慮、孤單等情緒有關,可給孩子適當補點鋅,必要時到醫院做心理治療。
西安清揚心理諮詢中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啟雄說,家長因焦慮不斷對孩子採用各種糾正方法,甚至打罵孩子,這種強行幹涉會物極必反,無形中對孩子心理上也是一種強化暗示,致使其吃手指的行為將更難改變。相反,家長應與孩子多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通過談心、轉移注意力等方式耐心尋求改變。本報記者 侯希
(責任編輯:UN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