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家住坊子王女士因為「胃潰瘍」在當地醫院做了胃大部切除手術。術後,王女士的肚子刀口附近鼓起了一個包塊,約有「雞蛋」大小,用手按壓就消失了,也就沒有在意。
一年來,肚子上的包塊時常鼓起,並伴有腹痛,但這些跡象沒有引起王女士重視,沒有就醫治療。這天王女士剛吃完早飯,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難忍,肚子上的包塊變大變硬,約「蘋果」大小,按壓疼痛加劇,包塊也不再消失。隨後就出現噁心、嘔吐,嘔吐完後腹痛稍緩解,但仍時有加重,家人立即帶病人到當地醫院就診,當地醫院發現是切口疝,遂推薦急來到濰坊市中醫院疝和腹壁外科就診。
腸子從破洞鑽出卡住,手術及時保住腸管
張錫忠主任接診病人,檢查後告訴王女士她這是腹壁切口疝並且出現了嵌頓,也就是上次手術的刀口處破了個洞,腸子通過這個破洞鑽出了並且卡住了,如果不及時手術治療,就會出現腸壞死,從而引起感染、休克等一系列嚴重併發症。王女士擔心的說「張主任,我現在肚子痛的厲害,請儘快安排手術吧」。
張錫忠主任立即安排急診手術,術中探查發現腹壁原切口下緣偏右側直徑有一個約3cm的缺損,一大段小腸從這個缺損疝出並緊緊的卡壓住腸管,腹腔內有了血性腹水,這是個不好的信號;張主任仔細的將腸管還納回腹腔,腸管已經因缺血變成紫色,難道這部分腸管保不住了?幸運的是隨著卡壓的解除,慢慢又恢復成紅色並且有了蠕動,腸管保住了,張主任鬆了一口氣。
嵌頓的腸管
腹壁缺損
隨後給王女士做了完全腹腔鏡下的切口疝修補術,術後王女士肚子的包塊消失了,肚子也不痛了,肚皮上也沒有新的刀口。
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是指發生於腹部手術切口部位的疝。主要表現為站立時切口處有疝塊突出,咳嗽或用力時更明顯。通常疝環較大,平臥後疝塊即自行回納消失。如疝塊較大有較多臟器和組織突出,可有腹部隱痛、牽扯下墜等不適。隨著腹部大手術開展的增加以及手術患者的高齡化,腹壁切口疝越來越常見,尤其在切口發生感染後,切口疝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可達10%-30%。切口疝「嵌頓」是一種急性併發症,疝內容物被疝環卡壓,時間長會引起缺血壞死,必須立即手術治療,否則會出現腸壞死、感染、休克等一系列嚴重併發症。
腹壁切口疝屬於比較複雜的腹壁疝,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濰坊市中醫院疝和腹壁外科採用「個體化」治療理念,對巨大或複雜腹壁切口疝應用微創腹腔鏡技術以及雜交手術技術(即小切口輔助腹腔鏡腹壁疝修補手術)修復腹壁缺損,具有創傷小、術後併發症少,腹壁塑性美觀,患者不適感輕,恢復快,復發率低等特點,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臨床上有些腹痛或噁心嘔吐也可能是由食管裂孔疝、腹壁疝或一些腹內疝引起的,這時候就需要到專業科室進行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