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對很多人而言,英國戰時首相邱吉爾振奮人心的英語演講可謂是字字珠璣,至今還令人回味。然而時過境遷,今天的美英首腦等領導人在發表講話時所用的英語表述方式卻是支離破碎,令人費解。英國一位資深新聞記者11月15日因此對美國總統布希和英國首相布萊爾提出批評,認為他們的講話對於英語這門語言來說,就是一種「致命的病毒」,布希和布萊爾兩人正在「破壞英語」。
據路透社報導,在很多公開場合,「兩布」都犯下了不少破壞英語的「罪過」:要麼在講話中「私吞」動詞,或是將名詞「挪用」為動詞,要麼乾脆不停地重複一個短語,一直到這一短語被外界「頂禮膜拜」之後才罷休。
對於政治領導人在講話遣詞造句上如此不負責任,英國資深政治記者約翰·漢弗萊斯感到深深地憂慮。他為此還撰寫了一本名為《詞語的遺失》(LostofWords)的新書,呼喚外界來挽救英語瀕危的命運。
在漢弗萊斯看來,目前英語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許多人在使用時喜歡用一些誇大事實或是完全憑空捏造的詞語短語。尤其是一些政治領導人,他們在講話時特別鍾情用一些毫無意義的短語,和生僻的陳舊老詞,來「解釋」自己的政策,或是為他們自己的責任開脫。布希和布萊爾就是其中的兩人。
作為一位從業已經45年的老記者,漢弗萊斯說:「一個好的、有生命力的民主制度的根本意義,在於任何人都能進行辯論。但遭到破壞的語言卻扼殺了真正的辯論。沒有人會站出來問『你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因為現在大家都已經承認了這種假設,那就是如果你不知道對方講話是什麼意思,那全是你自己的錯。」
漢弗萊斯表示,布希和布萊爾等政治領導人並不是將英語帶向消亡之路的始作俑者,那些所謂的商界精英才是。因為這些商業巨頭們都喜歡自己創造一些「荒謬」的短語或詞彙,來和自己的經商理論一起「打包銷售」。
雖然如此,像「兩布」這樣的政治家對於英語的破壞力卻更大。漢弗萊斯拿布希舉例說,他經常喜歡用「misunderestimate」這樣一個字典上可能根本找不到的詞語。漢弗萊斯因此調侃布希說:「很多時候布希說英語,就好像英語是他的第二語言一樣。」此外,布希還是一個「將語言進行政治處理的高手」,還喜歡忽略「自由」、「真理」和「民主」這些字樣之間的細微差別。在漢弗萊斯看來,布希說出這些單詞時的樣子,就像從嘴裡「射出達姆彈(一種殺傷力很強的子彈)」一樣。
除了布希,布萊爾的語言問題也不少。漢弗萊斯發現,布萊爾在講話中似乎非常「害怕」動詞,而經常用一些無動詞的短語來代替。比如說「對我們年輕人來說,一個更光明的未來」,就是不願意給動詞一席之地。
漢弗萊斯甚至指出,布萊爾之所以要如此說話,是為了逃避自己的責任。因為在英語中,正確達意地使用動詞表現的是講話者的一種承諾。動詞的作用是為了連貫整個句子的含義,因此政治家們喜歡誤用實在沒什麼可奇怪的。
漢弗萊斯同時還批評說,像歐盟這樣本應嚴謹的國際組織,在制定《歐洲憲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用詞錯誤。至於各國媒體,也要為英語標準的下降負責。他呼籲媒體要對領導人那些毫無意義的用詞勇敢地說不,並要他們為此做出解釋,以此來避免公眾最終受到誤導。(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