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是我們常吃的主食之一,日常生活中,我們做米飯的時候,很多人一般會稍微多做點,特別是家裡來客人了,做少了怕不夠吃,豈不是很尷尬,容易讓人誤會,但做多了吃不完的時候,就會留著下次加熱一下再吃,減少浪費。但有傳言說,米飯二次加熱後會致癌,讓不少人半信半疑,這到底是真是假?不能二次加熱的食物到底有哪些?看完記得提醒家人,事關健康。
米飯二次加熱後真的會產生「壞物質」嗎?
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是覺得米飯經過室溫存放很容易滋生細菌,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也會產生各種毒素,如果吃了就容易增加出現腹瀉、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的可能性,二次加熱之後也不會消除其中的毒素。
雖然米飯在存放的過程中的確會滋生細菌,但經過二次加熱後的米飯和該問題並無直接聯繫,這樣的觀點只能證明加熱不能消除食物中產生的毒素,和其他事情不存在聯繫。所以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
但不是所有的食物經過二次加熱之後都可以繼續食用,不會影響到健康的!以下幾種食物,最好不要二次加熱後再吃,以免給健康帶來隱患。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有人說溏心蛋的營養更豐富,很多人早餐就會做著吃,但其實雞蛋在沒有完全做熟的情況下,裡面是可能含有細菌的,溏心蛋的蛋黃仍然處於流動的狀態,其中本來就可能已經有細菌了,若是沒吃完放置在那,之後又二次加熱了,可能還會滋生更多的細菌,這樣的雞蛋最好不要吃了,建議大家還是吃全熟的更好,且全熟的細菌被殺光了,隔夜吃也是可以的。
各種海鮮類食物也不宜二次加熱食用,雖然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但隔夜之後,會產生蛋白質的降解物,如果是未完全煮熟的,其中更容易有細菌或毒素,吃了或會增加體內的速度,加重代謝負擔。不僅如此,對於海鮮,也最好完全煮熟了吃,且不能吃太多,畢竟其中的高嘌呤物質較多。
青菜、菠菜等綠葉蔬菜也不宜,最好是現炒現吃,且快炒,避免長時間的熬煮或保存,本來第一次就已經容易流失掉部分維生素了,若是二次加熱,營養流失更多,且還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而進入體內還會轉化為更不好的物質。
二次加熱食物的目的是為了不浪費,但這也要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不然就是好心辦壞事了,對一家人的健康都不好,建議大家在烹飪的時候要控制好量。
結語:米飯經過二次加熱後是可以吃的,但大家還是儘量吃新鮮的,口感也好,不過以上幾種食物最好別二次加熱別隔夜吃。很多食物本身是安全的,不安全的只是烹調的方式,建議大家儘量還是將其完全做熟了再吃,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