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的第一個周二被定為世界哮喘日,作為一項紀念活動,其目的是讓人們加強對哮喘的了解,增強公眾對該病的防治和管理。2020年5月5日,是第二十二個「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主題是「控制哮喘,珍愛生命」。
2020年1月份新型冠狀病毒爆發,蔓延全國,對人們工作、生活及學習造成嚴重影響。n-COV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在這種疫情形勢下,對於嬰幼兒反覆咳嗽、氣喘,如何識別高危支氣管哮喘患兒,進行早期有效幹預治療,減少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次數及避免交叉感染n-cov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一、支氣管哮喘定義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徵的異質性疾病,以反覆發作的喘息、咳嗽、氣促和胸悶為主要臨床表現,常在夜間和(或)凌晨發作或加劇。該病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是兒童慢性疾病發病率的首要原因。近幾十年來,我國的兒童哮喘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及增加家庭經濟負擔。
二、反覆喘息兒童具備哪些症狀特點時高度提示哮喘呢?
1、多於每月1次的頻繁發作性喘息;
2、活動(如運動、大哭、大笑)誘發的咳嗽或喘息;
3、非病毒感染導致的間歇性夜間咳嗽;
4、喘息症狀持續至3歲以後;
5、抗哮喘藥物治療有效,停藥後復發。
(如懷疑哮喘診斷,可儘早開始診斷性哮喘控制治療)。
三、哮喘給寶寶和家庭帶來的影響
1、身體發育:影響睡眠,經常疲勞、頭暈、做噩夢,不敢參加正常的體育鍛鍊等;
2、社會功能:缺課、學習成績差,易產生孤獨感,影響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
3、心理情緒:約25%的哮喘兒童易產生抑鬱、失望、悲觀、煩躁易怒、脆弱等不良情緒,自我評價普遍較低;
4、家庭關係:約5-10%哮喘兒童有家庭功能紊亂。長期的經濟負擔;父母親的心理負擔。
四、哮喘的治療
1、哮喘控制治療應儘早開始。首選吸入糖皮質激素控制氣道慢性炎症,在急性發作期,應聯合使用吸入性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快速解除症狀。
2、堅持長期、持續、規範、個體化治療。輕度哮喘急性發作和緩解期患兒家庭霧化成為了一個優選方案。中重度發作需及時醫院就診。儘可能與自己的主治醫生保持聯繫,獲得正確的指導治療方案,切勿自行決定治療藥物和方案,以免造成疾病的惡化。
五、哮喘的治療目標
達到並維持症狀的控制;維持正常活動水平,包括運動能力;維持肺功能水平儘量接近正常;預防哮喘急性發作及降低病死率。
六、除藥物治療外,日常護理也很重要
1、疫情期間雖減少外出能減少n-cov交叉感染,但如出現哮喘急性發作(輕度)不及時就醫診治易出現病情進展,甚至危及生命。避免近距離接觸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禮儀。兒童不亂摸,不要揉眼睛,摳鼻子。
2、環境要求:合理增添衣物,減少受涼感冒。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室內溼度<50%,避免刺激性物質如菸草、蚊香、油煙、霧霾、消毒劑、香水等汙染空氣,定期清洗床單被褥,移除地毯、毛絨玩具、布藝沙發,勿飼養寵物,在花粉季加強戶外防護等。
3、體育鍛鍊:在哮喘控制較好的前提下,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鍛鍊,增強體質。
4、心理護理:了解哮喘知識,幫助患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激動、緊張、恐懼、哭笑、生氣等極端情緒變化,保持情緒穩定。
5、早期預防:母親懷孕及嬰兒出生後避免接觸香菸環境,提倡自然分娩,鼓勵母乳餵養,出生1年內嬰兒儘量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
6、共存疾病的管理:胃食管反流、鼻炎鼻竇炎,鼻息肉可能誘發急性發作,如果患兒合併以上疾病,應當在相應科室控制好這些合併疾病。
對於兒童出現反覆咳嗽、喘息,需注意支氣管哮喘可能,其中約90%以上哮喘患兒在呼吸專科得到確診並規範治療,如果患兒有反覆咳嗽、喘息,請及時至兒童呼吸內科專科就診。
兒童呼吸科是江西省第二家、全省地級市第一家專業收治兒童呼吸疾病的科室,江西首屆省市共建領先學科。自2013年始在本市率先開展了小兒支氣管鏡診療技術,是目前全市唯一開展該檢查的科室。
科室技術特色:1、主要診治病種包括支氣管哮喘及其他喘息性疾病、慢性咳嗽、反覆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發育不良、閉塞性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病毒性肺部疾病、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積症、先天性氣道畸形、胸膜疾病等。2、小兒哮喘及慢性咳嗽的規範化診治及長期管理。3、小兒電子支氣管檢查及肺泡灌洗術、氣管支氣管異物取出術、小兒肺功能檢查、支氣管舒張試驗、過敏原及呼吸道病原檢查。
兒童呼吸內科諮詢熱線:0797-8088735
原標題:《世界哮喘日,讓我們攜手暢享呼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