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碗菜泡粥裡加了勺時令貨,竟然吃出了龍蝦飯泡粥的味道,賺到了

2020-12-23 麥子老媽的食味記

【這碗菜泡粥裡加了勺時令貨,竟然吃出了龍蝦飯泡粥的味道,賺到了】白米飯裡加點冷開水一泡,叫飯泡粥。白米飯加點水燒一燒,也叫飯泡粥。飯泡粥是我們小時候最常吃的早餐,配上一根油條蘸點醬油,就是一頓美味早餐了。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早餐的選擇越來越豐富,也就慢慢把它淡忘了。後來在飯店吃烤鴨剩下的鴨架,大廚幫忙做了菜泡粥,覺得飯泡粥也可以這麼好吃。再後來嘗到了龍蝦飯泡粥,真的被驚到了,想不到飯泡粥還可以這麼的高大上!今天一早起來,用昨晚剩下的米飯加了點青菜絲做了點菜泡粥,只是在粥裡加了勺秋季的時令貨自製的蟹粉。我家小吃貨一嘗馬上驚呼,吃到了龍蝦飯泡粥的感覺,太香了!

【蟹粉菜泡粥】

主料:青菜2棵、剩飯1碗、自製蟹粉適量;

輔料:鹽、白胡椒粉、雞汁;

做法:1、青菜掰開後,清洗乾淨;

2、把青菜切成細絲;

3、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和剩米飯;

4、再加入適量雞汁拌勻一起煮沸;

5、等飯泡粥煮沸後,加入青菜絲;

6、再次煮沸後,加點鹽調味;

7、再加入適量白胡椒粉拌勻即可;

8、這是提前自製的蟹粉;

9、舀一碗青菜飯泡粥,加入一勺自製的蟹粉;

10、吃的時候把蟹粉拌勻即可;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如果你有什麼美食建議可以給我留言。我是麥子老媽,一個上班族老媽,喜歡美食、喜歡旅遊的我,每天都會更新至少一篇美食內容,喜歡的請關注我吧!歡迎多多的點讚、分享哦!你的支持是我在自媒體創作路上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飯泡粥」——上海人的「一粥一飯」
    作為吃著和茶泡飯極其類似的「飯泡粥」長大的1970年代生上海人,今天就說說這「一粥一飯」。「飯泡粥」即上海人所說的「泡飯」,不是像潮汕砂鍋粥那樣把生米熬成粥,再加種種佐食,而是通常在剩飯裡加入小半碗開水,乾濕程度須適宜,太幹口感冷熱不均,太水衝淡胃液。「茶泡飯」炮製法與「飯泡粥」幾乎完全一致,區別只在多了一味茶葉。
  • 粥菜既講究清而不寒,下粥肉食的做法也格外刁鑽!
    私人以為,粥菜最偉大的成就,還屬泡菜——當然不是韓國的辣白菜。近年來這詞泛濫,連帶著一提泡菜就把滿世界思維都往朝鮮半島的辣白菜提,埋沒了四川泡菜的偉大。我去重慶、成都,都見過朋友家的泡菜罈子;家泡的菜,有自然發酵的獨特味道。比醬菜口感鮮嫩,而其味道甜香酸辣,幽深蘊藉,是時間釀造之功,勾魂奪魄。只有一個小小障礙:四川泡菜口味重時常偏辣,能過這第一關的人少。
  • 今天臘八節,一碗粥肯定不夠,分享30種粥的做法,做給家人吃!
    2.微波爐專用碗裡稱入燕麥。3.再加入牛奶。4.將碗放進微波爐裡。5.用高火加熱2.5分鐘即可。南瓜胡蘿蔔粥準備食材大米、南瓜、胡蘿蔔、油、鹽。3.泡好切好花菇及蝦米備用。4.將焯好的排骨入電燉鍋內,小火燉至六小時。5.燉出的骨湯香濃微白。6.將燉好的骨湯加到高壓鍋中,再將泡好的米一同下鍋,排骨夾出備用。
  • 沒有這碗清粥·小菜的夏天最難將息
    酸豇豆必須選那種細嫩的青豇豆,擇選清洗後,酸菜罈子裡泡上一天多,就可以吃了。我家的泡菜,出來後味道稍微偏酸,但就是這樣的,最適合拿來和肉末一起炒,作為下稀飯的小菜。用調羹把酸豇豆舀到白粥上面,嘴巴會自然而然地嘬尖了吹兩下,然後吃將起來。泡紫薑:菜市場的貴族也有人寫作仔姜,但紫薑這個稱呼聽起來挺雅的,還真是夏天獨有。
  • 美食菜譜之廣式粥:皮蛋瘦肉粥,乾貝窩蛋粥,烏梅冰粥
    將粥按照皮蛋瘦肉粥的步驟煮好後,把鍋放在電磁爐上端到桌上,用最小火保溫,以讓粥一直咕嘟咕嘟地沸騰著,然後把芹菜末、香菜碎,還有鹹菜丁、鮮蝦、火腿片、熟肉丸、肉鬆等不需要長時間烹飪的小料分別裝小盤擺在四周,隨客人自取放入碗中,然後盛一勺滾滾的粥燙熟,讓客人吃得舒服,也覺得很新鮮,很隨意,這算是最貼心的宴客菜了。
  • 老公隔三差五必吃這菜,每次做都能連吃3碗飯,補腎益胃安五臟
    最近天氣太熱,我家接連吃了2天粥。這不,今天剛準備繼續煲上一鍋黑米粥,老公卻不幹了,說什麼也不要喝粥了,非讓我給他煮上一鍋飯,再燒上幾個下酒菜。可是,家裡實在沒有什麼葷菜了,我就和他商量,要不就著花生米喝點得了。
  • 鹹骨粥家常做法,味道鮮美,滋補身體,烹飪簡單,把它分享給大家
    說到粥,哪裡人最會吃,非廣東人莫屬。廣東人喜歡喝粥,可以說是當作一種愛好去喜歡。每到早茶或者夜宵的時候,他們都會點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粥,裡面配點蔬菜、肉類、皮蛋等多種食材,端上桌的時候,配點醬油,非常入味鮮香。看似一道非常普通的粥,經過廣東人的手,卻能做出不一樣的味道,集「酸、甜、苦、辣、鹹」五味於一體,食之開胃。
  • 粥無定式,那麼,中國到底哪裡的粥最好喝?
    這碗小米粥,相對單純,應該只有小米。圖/網絡 喝剩的小米粥,除了被倒掉,還另有宿命,比如製成酸粥,或者和剩菜剩飯一起做成「chuan飯」。酸粥從賣相到味道都不算大眾情人,平時大家並不會放薄荷葉點綴。
  • 月嫂必看:進入秋季,常給寶媽吃這5種粥,滋陰潤燥還下奶
    粥裡既有穀物又可以加入各種肉類和蔬菜,味道鮮美,絕對是給滋補養身、催乳下奶的最好選擇。在秋季,可以多取一些白色食材,如蓮藕、山藥、百合等,或者有補血、調氣血作用的食材來熬粥。待粥煮至粘稠,用勺子不停翻攪,避免糊鍋。出鍋前10分鐘加入少許紅糖融化到粥裡即可。
  • 冬天多喝這8碗粥,香甜滋補好氣色,天再冷也不怕~
    冬天喝粥有什麼好處?中醫認為,粥有和胃、補脾、養心、益腎、清肺、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和安神等多種功效,幾乎把人體的五臟六腑都兼顧到了。 而從營養學的角度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第一條就是「穀類為主,食物多樣,粗細搭配」,而粥在這三個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體現。 今天和大家分享8碗驅寒保暖又特別滋補的粥,大家喜歡的話,一定要試試看,很適合冬天喝。
  • 喝粥沒營養?那是沒捨得下料,試試這款粥,營養味道不輸燕窩
    前段時間,網上瘋傳著這種怪事:喝粥沒營養、早餐別喝粥了等等。我忍不住要吐槽了,這才喝了幾早晨「牛的奶」,就忘記了把我們養大的小米飯、大米粥了。這也難怪,某柴人「吃母乳」的時候,還不記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數千年來,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守著這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 臺灣美食地圖-豐原粥狂海鮮粥
    這裡不僅有高檔海鮮粥,想吃平價又豐富的,最便宜只要100元就有囉,甚至食量比較大的還能免費加飯,但是要提前講!如果有特別喜歡的食材也可用單點方式幫自己加料,價格都不會太貴,花100元就可以多加10隻白蝦耶!
  • 百年粥店老闆透漏「秘方」,掌握這3個步驟,熬出的粥綿軟香滑
    百年粥店老闆透漏「秘方」,掌握這3個步驟,熬出的粥綿軟香滑在我們北方,一天早晚都要喝粥。特別是到了冬季,天氣乾燥,家家戶戶都會熬一些粥來喝。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快了,好多人一天三頓都在外面吃,因此大街小巷也開了很多的粥店,或者是早餐店。
  • 風摩倫敦的網紅燕麥粥,食譜我已經幫你找到了!
    像是燕麥,這個被多數人輕視的路人甲,在北歐人民手裡竟然變成了寶。在燕麥粥上鋪滿不同質感,味道的多層配料,瞬間就能把無味的燕麥粥變身成一個有深度的美食。 泡燕麥:燕麥片和水放進碗裡,泡過夜。
  • 普通的燕麥粥加點這個進去,直接變身高級甜湯,一口氣喝好幾碗呢
    燕麥粥儘管已經入秋了,但天氣還是挺熱的。比起吃冰棍喝冰飲,最健康和愜意的消暑方式還是喝上一大碗美味的糖水了,尤其再配上一顆顆黃澄澄的薯圓,真是當飯吃也沒問題啊,肯定會瘦的。燕麥粥家裡每次煮粥的時候,我都習慣加一勺燕麥進去,所以這次做這個消暑的薯圓糖水,也是加了一小碗進去熬出來的一大鍋,直接被家裡人喝光光了,可見燕麥和薯圓的搭配十分可口。
  • 去娘家吃晚飯,媽媽準備了菜、粥和豆包,都是花錢買不到味道
    去娘家吃晚飯,媽媽準備了菜、粥和豆包,都是花錢買不到味道! 曬一曬媽媽做的晚餐,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溫馨美味吃不夠! 昨天給媽媽打電話,晚上我想要帶孩子去吃飯,媽媽很開心。
  • 母乳、奶粉、米粉、蔬果、粥飯,嬰兒輔食什麼時候加?怎麼加?
    吃,是天大的事。從出生媽媽們就開始為寶寶的吃食操碎了心,我家寶寶現在九個月整,從最初的母乳、到混合餵養、到米粉、到粥飯,一路走來,還比較順利,特記錄下來。出生因為剖腹產,前三天沒奶,就先喝的奶粉,最初一兩個月經過努力追奶,沒有成功。
  • 自製一周吃多次都不膩、不上火的粥底火鍋,連湯都能吃乾淨
    這粥底火鍋的鮮美程度,真的秒殺海底撈,關鍵是健康、不上火、不怕胖,煮到最後連鍋底都能吃得乾乾淨淨~邊吃邊養生,這火鍋是真的絕!按這樣的順序吃完,所有食材的味道融合到湯底。變成了一鍋無敵鮮美的海鮮粥~吃完火鍋,一人來一碗海鮮粥。喝完,渾身暖烘烘的,不要太舒服!!而且最關鍵的是這種火鍋的成本真的很低!!我準備一大桌,有肉、菜、海鮮,甚至還有主食。
  • 煮皮蛋瘦肉粥時,別把皮蛋直接加粥中,少了這一步,難怪粥腥味重
    煮皮蛋瘦肉粥時,別把皮蛋直接加粥中,少了這一步,難怪粥腥味重!大家好~我是肉肉廚!想必大家也曾聽過「吃在廣州」這句話吧?身處廣州對於愛吃人士無疑是一種幸福。廣州本地人除了喜歡吃粵菜之外。還喜歡喝早茶。早茶當然就少不了各種的點心和粥點。退休後的老廣喝茶最愛的就是一盅兩件(就是一壺茶加兩碟點心)加一份報紙。或者和幾個老朋友聊天。這樣就可以在茶樓坐上半天。廣州本地人很喜歡吃粥,但僅限於早餐。廣州的粥名堂就多啦~有狀元及弟粥,艇仔粥,生滾雞粥,皮蛋瘦肉粥等等。粥煲的綿密濃稠,香味四溢。早餐來一碗,加一碟腸粉。
  • 上海:冬日裡來碗粥暖暖身,看似簡單,粥裡可都是真材實料!
    白粥食之無味,可加了作料的粥可不只是一碗簡單的粥啊~ ,所以也歸在這類裡。,自己將材料下鍋,吃起來更放心過程也更有參與感。,每當油膩的吃多了,就想去這家店刮刮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