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粥,哪裡人最會吃,非廣東人莫屬。廣東人喜歡喝粥,可以說是當作一種愛好去喜歡。每到早茶或者夜宵的時候,他們都會點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粥,裡面配點蔬菜、肉類、皮蛋等多種食材,端上桌的時候,配點醬油,非常入味鮮香。看似一道非常普通的粥,經過廣東人的手,卻能做出不一樣的味道,集「酸、甜、苦、辣、鹹」五味於一體,食之開胃。
廣東粥的品種很多,比較出名的像生滾魚片粥、皮蛋瘦肉粥、及弟粥、艇仔粥、鹹骨粥等,大街小巷都能見到它的身影。特別是這道鹹骨粥,挑選的是鮮嫩的豬脊骨,經過長時間的醃製入味後,下入滾燙的粥中,小火煲制1個小時左右,一道美味的鹹骨粥就算做成。有著」鮮嫩、滑爽、清香、鹹香「的口感,吃完一次還想著下一次。
》》如今的鹹骨粥,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分布於廣東各地。但是有一點不會變,那就是排骨需要醃製,做到鹹味入粥入骨。但是要做得好吃,還得在細節和方法上把控。
首先:米要是新米才好,這樣的米容易出膠,粥比較粘稠潤口,體現爽滑的口感。
其次:排骨醃製要充分入鹹味,保證新鮮,體現出鮮嫩鹹香的特點。
其三:煮粥的時候可以配點新鮮的乾菜,增加粥的清香。全程火候和細節控制好,才能做出香濃的鹹骨粥。
下面就進入製作時間,為大家分享一道【廣東鹹骨粥】的做法,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廣東鹹骨粥】---
【主料】豬小排500克,新粳米150克
【配料】生薑1塊,香蔥2根,花椒10粒,1把新鮮的菜乾
【調料】食鹽、油、料酒各適量
---開始製作---
第一步:醃製排骨
買回的新鮮小排用清水洗去血水,斬成2公分的小段裝碗,加2勺料酒,4勺食鹽,10粒花椒抓勻。用保鮮膜密封好。放於冰箱保鮮,醃製12個小時以上。當然時間上沒有嚴格要求,醃製的時間越長入味越好。
第二步:粳米潤油
● 將準備好的粳米倒入面盆,加適量的清水浸泡,簡單清洗掉雜質和灰塵。第二次加水,用手輕微搓洗兩遍,淘洗掉藏在粳米中的砂礫和雜質。第三次加水充足,將粳米浸泡20分鐘左右,讓其充分吸飽水分。
● 將泡粳米的水倒出,留著備用,瀝乾水分。在米中加2勺油,小半勺食鹽拌勻,讓粳米都完全裹上一層油。用溼面巾蓋好,防止變幹,醃製30分鐘左右。
第三步:煮鹹骨粥
米和排骨都醃製好了,煮粥和排骨焯水可以同時進行。
● 將米倒入砂鍋,用棉紗布將菜乾包好放入鍋中,倒入泡米的水。保證水量是米的10倍左右,水量不足可以適量添水。開大火,將水燒開。
● 在煮米的的時間裡,將生薑一份切片,一份切細絲,蔥葉切末。
● 另起鍋加水,冷水下入排骨,下入幾片生薑,1勺料酒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再煮2分鐘,中間撇掉浮沫的動作要勤一些,撈出排骨的時候在滾水中涮洗兩遍。
● 米煮開後,改為小火,將排骨趁熱下入米鍋。蓋鍋蓋,小火慢煮。期間記得要隔一段時間去攪動一下,防止「撲鍋」。當鍋中的水變成「米漿」的的時候,說明粥已經熬好了,將乾菜包撈起丟掉。繼續熬煮40分鐘左右,讓米漿保持在輕微沸騰的狀態。時間到,關火,加一些薑絲和雞精拌勻,鹹骨粥就做好了,喝粥的時候撒一點蔥花增香。
【成品圖】鹹骨粥粘稠入鹹味,吃一口綿軟潤滑,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道,那是菜乾散發出的鮮香,排骨鹹香適口,肉質嫩滑。喝粥的時候澆一點醬油,特別入味。
---內容製作之「答疑解惑」---
(1)為什麼排骨要醃製那麼長的時間呢?
鹹骨粥,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燉熟後的鹹骨粥排骨要入「鹹味」,不僅是肉要入味,骨頭也要入味。如果將新鮮的排骨直接放粥中燉煮,排骨是不能入味的,或者入味較淺。如果排骨處理不好,煮熟後的排骨反而還會有一股腥味。
為了讓排骨入味,達到更好的口感。廣東人在不斷改良的過程中,將排骨增加「醃製」這一步驟。用食鹽入鹹味,又快又好,而且鹽的量還比較大,才能讓排骨充分進味。時間夠長,才能讓鹽分充分滲入肉質和骨質中。當然,用鹹骨煮粥,排骨中的鹹味也會滲透到粥中,增加了粥的鹹香口感,後面不用再去加食鹽調味。整道鹹骨粥喝起來鹹淡適中,非常的適口。
(2)為什麼粳米還要用油醃製一遍呢?
大家平常在家煮粥的時候,用清水直接燉煮,這樣做出來的粥雖然也能達到粘稠的目的,但是粥還是不夠綿軟,而且花費在煮粥上的時間比較長。
將粳米用油醃製一遍後,米的內部和外層都充分吸飽了油脂,在燉煮的時候可以讓熱量更好的被粳米吸收,米煮熟就比較快,縮短燉煮的時間,而且煮出來的米「開花」效果好,不容易碎掉,非常的綿軟潤滑適口。
用物理知識解釋這個原理。水的比熱比油大,比熱越大,吸熱越慢。油和水分開加熱,在相同的加熱狀態下,溫度升高較慢的是水,而油的溫度升高得較快,往往油開了,而水還沒有開。將油和水混合,一樣能做到這樣的效果。
綜述一點:用油將米醃製一遍,可以加快煮米的時間,米吸收油脂後潤滑度好,香味濃,綿軟濃稠,相比清水煮口感上更佳。
(3)為什麼煮米要用菜乾煮呢?
在開頭的時候有講到,鹹骨粥的特點是鹹香,還有鮮香的味道。鮮香從何而來,那就是加了菜乾。這裡的菜乾是新鮮的,是直接曬乾的那種,沒有加鹽醃製,保留了蔬菜的原始鮮味。只要簡單的泡發,蔬菜的原始鮮味和清香味道就會滲透出來,溶解在水中,不僅給鹹骨粥增加營養,而且還能增加蔬菜的鮮香,食用特別的有營養,做到葷素結合,健康不油膩。
---廣東鹹骨粥製作之「技術TIPS"---
(1)做鹹骨粥所挑選的骨頭適合那種個頭較小的骨頭,像豬小排(豬肚上的骨頭)、豬脊骨(脊背上的骨頭)等,不適宜那種個頭大的骨頭,像筒子骨、豬腿骨等,因為個頭大的骨頭油脂多,做出來的鹹骨粥容易油膩。
(2)煮粥的米沒有特別的要求,但是建議大家儘量選新米,這樣的米膠質多,容易起膠,煮好的鹹骨粥比較粘稠,口感好。
(3)洗米的時候不建議用力去搓,這樣會將米的營養洗掉。一般洗三遍即可,保證米的營養流失少。最後一次泡米的水留下來煮粥,煮好的粥營養好。
(4)排骨的醃製時間要長一些,注意低溫保鮮醃製,最大限度保證排骨的新鮮。米在醃製前,要先將米泡發,後面醃製的時候才能吸收更多的油脂。
(5)燉煮鹹骨粥火不要太大,小火慢燉,保證粥不糊鍋,水不「撲鍋」,期間要記得多攪動幾次,讓米充分出膠。
--》》結語
其實做一道鹹骨粥還是蠻簡單的,只要掌握做這道粥的技巧和細節,你也能做出一道好吃的鹹骨粥。排骨要醃製,鹽要多,時間要長一些;米最好選新米,出膠好,粥粘稠潤口;煮粥小火慢燉,出膠充分。
我是布丁,一個美食愛好者,喜歡美食,也喜歡做菜。最後感謝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閱讀。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菜譜的製作技巧和方法。喜歡的朋友可以添加收藏,轉發和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