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扶貧一線見聞:脫貧路上的「冰」與「火」之歌(圖)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江西餘干12月23日電 題:江西扶貧一線見聞 脫貧路上的「冰」與「火」之歌

  作者 王昊陽 王成前

  隆冬時節,對於江西餘干縣的芡實種植戶來說,是小豐收的日子。被稱為「水中人參」的芡實已收穫完畢,養殖在池塘裡的大量魚類,當前正好起捕出售。

  鄱陽湖畔的餘干縣是聞名全國的「芡實之鄉」,全縣種植約10萬畝芡實,種植芡實的池塘裡散養著大量鱖魚、鯉魚、草魚、鯽魚等魚類,大一些的魚賣給水產市場,小魚就賣到冷庫,作為養殖黃鱔的飼料。

  在餘干縣鷺鷥港鄉方家洲村新勝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零下18攝氏度的冷庫內堆滿小魚,七八個人正忙碌著進進出出,將剛送來的新鮮小魚運進冷庫內有序堆放。

  冷庫裡寒氣逼人,頂棚上方布滿雪白的冰塊和晶瑩剔透的冰稜,貧困戶章志強身穿厚實的棉大衣,在工作崗位上幹得熱火朝天。

餘干縣鷺鷥港鄉方家洲村新勝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火龍果種植園內,貧困戶正在忙著鋤草。 王成前 攝

  餘干縣鷺鷥港鄉黨委書記胡佳潔告訴記者,新勝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由當地致富帶頭人盛平保發起,全鄉228戶貧困戶入股,共投資2000餘萬元,有大型冷庫、魚塘養殖、水果種植等扶貧產業。

  冷庫佔地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能存放5000噸貨物。新勝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盛平保告訴記者,冷庫裡現在冰凍著各類小魚,來年5月至10月期間銷售給黃鱔養殖戶,年利潤可達120萬。

  距離冷庫幾百米外有一片種植著火龍果的大棚,陽光照射下,尚未完全封閉的大棚內溫度達到十幾攝氏度,多位工人正在忙碌著鋤草。

  「大棚裡溫度高,草長得很快,每天都要安排人鋤草。」盛平保和技術人員查看著火龍果的長勢,「火龍果在氣溫為20攝氏度時生長最快,冬天要保證氣溫不能低於0攝氏度,否則它就會凍傷受損。」

  「大棚建設投入了300多萬元,今年4月初栽種了80畝紅心火龍果,明年夏天掛果,畝產可以達到6000斤。」盛平保稱,他種植火龍果一直採用的是羊糞等有機肥,口感很甜,火龍果成熟時,吸引遊客前來採摘,或直供超市,每畝純收入可達到7000多元。

新勝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盛平保(左)與技術員查看新栽種的火龍果長勢。 王成前 攝

  大棚不遠處,還有一片面積約400畝的魚塘。這裡主要放養著黃顙魚(俗稱黃丫頭)。盛平保說,「今年6月投放了魚苗,到了明年5月能長到半斤左右,再售賣到江浙水產市場。」

  「現在方家洲村扶貧產業發展得非常好。」餘干縣政協農業農村委主任、駐方家洲村扶貧第一書記姜風華表示,村裡原本沒有任何經濟產業,後來鷺鷥港鄉黨委政府牽線搭橋,引進致富能人帶頭建立合作社,將原本廢棄的村莊拆遷後騰出18畝地建成冷庫,再流轉數百畝土地和水面,用於種植、養殖產業發展。

  「村民把田租出去,一畝田每年能得到800元租金,貧困戶加入合作社每年能拿到2000多元分紅,另外貧困戶在合作社務工,每月還能領到3000至5000元工資。」姜風華稱,合作社每年為貧困戶發放工資近20萬,有效帶動他們脫貧。

  大棚裡溫暖如春,20多個貧困戶在忙個不停。「我主要幫忙做些雜活,搭棚子、施肥、除草,早上6點來,下午5點回家,每天管兩頓飯,工資按天結算,每天180元。」貧困戶劉火龍開心地說,「工作累一點不要緊,比以前種田強多了,這日子是過得越來越紅火了。」

  冷庫裡堆藏著來年的營養,大棚裡生長著溫暖的希望。在鄱陽湖畔的這個小小村落,這群人用勤勞與汗水在脫貧致富路上奏響了一曲創業創新奔小康的「冰」與「火」之歌。(完)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在一線」扶貧路上「姐妹花」
    韓城日報權威/主流/時政/綜合關注扶貧路上「姐妹花」韓城日報記者 王夢妮「仰望天空,腳踏實地」是金城辦城古社區第一書記胡文婷和工作隊員任偉妮寫在工作紀實本扉頁的一句話,扶貧路上,這對「姐妹花」用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內涵。
  • 「最火的校園歌曲」 是最動聽的教育扶貧歌
    「教育縣長」自編校歌成最火校園歌曲。被大家稱為「教育縣長」的馬自東之前不懂五線譜,但在2009年擔任臨夏回中校長時,他寫了一首校歌《我們不做一般的人》。這首校歌唱紅了,馬自東也出了名。(9月16日《工人日報》)  言為心聲,歌為心譜。「教育縣長」的「最火校園歌曲」,是一首用心書寫的「啟蒙曲」。
  • 【決勝2020】 「繼續在致富路上奔跑」——湘鄂皖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近年來,菖蒲塘村堅持將水果種植作為主導產業,依靠技藝傍身、科技興農、果業延伸、網絡銷售,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工作「樣本」。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一路走來,採訪團欣喜地看到,一批適合當地發展、行之有效、可持續的扶貧產業脫穎而出:——湖南省鳳凰縣把旅遊作為扶貧攻堅主導產業,通過政府主導、景區帶村、能人幫扶等方式,輻射帶動近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脫貧。
  • 「新春走基層 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小小燕麥的扶貧之旅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光明日報記者孟歆迪曹繼軍一斤燕麥價格1~2元,加工成葡聚糖之類的功能產品價格高達幾千元——為內蒙古武川縣燕麥鍍金的是上海理工大學教授管驍。從內蒙古農村地頭到上海的高校實驗室,從武川縣的企業走向市場——小小的一粒燕麥完成了一次扶貧之旅。以前,武川人手握「黃金」卻過著苦日子,戴著國貧縣的帽子。這主要是由於燕麥精深加工技術及裝備的缺乏,高附加值燕麥產品匱乏,行業經濟效益差,當地人不知如何變「廢」為寶。
  • 吟唱扶貧路上最美的歌(上)
    2018年深秋至2019年除夕前,平塘縣委、縣政府三紙調令,將全縣70%的幹部職工調往9鎮1鄉1街道121個行政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1832名幹部職工離開妻兒、父母,義無反顧奔赴脫貧攻堅主戰場,開啟了平塘縣史無前例、規模空前的脫貧攻堅「兵團作戰」。
  • 東方時評丨「最火的校園歌曲」 是最動聽的教育扶貧歌
    作者:左崇年 來源:東方網 選稿:鬱婷藶「教育縣長」自編校歌成最火校園歌曲。(9月16日《工人日報》)言為心聲,歌為心譜。「教育縣長」的「最火校園歌曲」,是一首用心書寫的「啟蒙曲」。唱出了教育扶貧的心聲。「教育縣長」認為,「在一所學校,必須要有一首好的校歌,校歌是學校的靈魂,更是學生樹立拼搏精神的最好源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勵志效益,起到傳統文化課達不到的教育功效。」
  • 萌萌噠天團新歌冰與火之歌歌詞介紹 冰與火之歌好聽嗎
    《冰與火之歌》專輯是由星路重金打造的中式萌系大型偶像團體「萌萌噠天團」推出的專輯。  由中國風第一才女製作人芊芊帶領著中國的萌妹子軍團「萌萌噠天團」開啟對日韓音樂的挑戰!  作為一個傳奇的偶像團體,「萌萌噠天團」主打中國風,以一周一首原創單曲迅速在社會各界引起極大關注,深受廣大歌迷的喜愛,被譽為國風第一團!
  • [圖]蘋果iBooks獨家發售《冰與火之歌》第一卷增強版電子書
    (原標題:[圖]蘋果iBooks獨家發售《冰與火之歌》第一卷增強版電子書)
  • 【脫貧攻堅在路上】扶貧路上「比翼飛」
    【脫貧攻堅在路上】扶貧路上「比翼飛」 2019-07-19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父女第一書記接力脫貧攻堅
    原晉城市陵川縣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為脫貧攻堅殫精竭慮,倒在扶貧路上;他的女兒郭子涵毅然放棄考研,繼任臺北村第一書記,繼續在脫貧攻堅路上奮進。請聽報導《父女第一書記接力脫貧攻堅》。一場大雪過後,記者陪同郭子涵前往臺北村入戶調查。腳下的這條公路,就是郭子涵父親郭建平生前修建的。
  • 冰與火之歌: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
    少東家今天分享的《冰與火之歌》,雖然是馬丁老爺子封筆多年後的復出作品,卻以厚積薄發之勢,徹底顛覆了文學界對於奇幻小說的認識與概念,是其創作生涯的巔峰之作,是當代奇幻文學一部影響深遠的、裡程碑式的作品,也是歐美奇幻文學主流「史詩奇幻」最高水平的傑作。
  • 扶貧路上 唱響「健康之歌」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四年的時間裡河西區為甘肅省莊浪縣送去醫療技術人才捐助先進診療設備投入大病補助資金將「河西經驗」與「河西溫情」留在當地惠及百姓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莊浪縣「強筋壯骨」在脫貧致富路上譜寫了一曲「健康之歌」韓店中心衛生院位於莊浪縣東部是一所一級乙等衛生院設有綜合門診和住院部保障著周邊近2萬名群眾的身體健康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河西區為這裡捐助了糖化血紅蛋白儀和口腔綜合治療儀等設備為當地的衛生服務補短板、填空白築牢當地群眾的健康保障
  • 宜都:點亮脫貧路上的「燈塔」
    脫貧路上,精神力量如汩汩清泉滋潤群眾心田,化作奮楫前行的巨大動力;如一座座明亮的燈塔,照亮山鄉脫貧攻堅之路。宜都通過大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進基層系列活動,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引領,著力引導貧困村扶志扶智扶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 ...奏響脫貧時代歌 ——紅山區凝心聚力做好產業扶貧脫貧「大文章」
    叩開幸福小康門 奏響脫貧時代歌 ——紅山區凝心聚力做好產業扶貧脫貧「大文章」 2020-12-11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語六級沒過 卻將《冰與火之歌》譯成中文
    從2002年開始翻譯《冰與火之歌》至今15年,35歲的屈暢不僅從卷一翻譯到卷五,還包括《冰與火之歌》的外傳——《七王國的騎士》及有「冰火百科全書」之稱的《冰與火之歌的世界》。 屈暢可能是在整個華語世界最了解《冰與火之歌》與《權力的遊戲》的人,在購書中心,這位80後譯者不但暢談了原著與電視劇的異同,還講述了作者「馬丁大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 戰「疫」保健康 戰「貧」奔小康——江西克服疫情影響決戰脫貧攻堅...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南昌3月13日電 題:戰「疫」保健康戰「貧」奔小康——江西克服疫情影響決戰脫貧攻堅見聞新華社記者郭強、熊家林三月,春潮湧動。在贛鄱大地上,一個個扶貧產業基地、工廠車間、項目工地陸續復工復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江西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兌現「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的承諾。
  • 三水幹部黃建偉:扶貧路上的追夢者 兩年助41戶貧困戶脫貧
    「是什麼改變了,我們的容顏,是匆匆流逝的華年,還是再沒歸來的燕……」這是電視連續劇《馬向陽下鄉記》的主題曲《追夢者》,也是黃建偉最喜歡的一首歌。翻閱他的微信朋友圈,在三水區對口幫扶遂溪縣出發的前一晚,這位來自白坭的扶貧幹部在朋友圈寫道:「做一個快樂的追夢者,我們一起來圓夢。」
  • 脫貧攻堅,我們一直在路上——天宮廟幼兒園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脫貧攻堅,我們一直在路上——天宮廟幼兒園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天宮廟幼兒園  賀薇,本站編輯 曾艾琳  2020-06-03 大 中 小
  • 《冰與火之歌》中文電子版登陸掌閱
    中新網1月12日電 在2016年11月首發《哈利 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中文版之後,數字閱讀品牌掌閱又迎來另一巨作,由世界奇幻大師喬治R R 馬丁所著的《冰與火之歌》紀念版的中文電子版全五卷共15冊登陸掌閱平臺,將帶領讀者進行新的奇幻之旅。
  • 「小慢車」帶出脫貧「高速度」——5639/40次扶貧列車見聞
    原標題:「小慢車」帶出脫貧「高速度」——5639/40次扶貧列車見聞   核心提示:一條往返於貴陽至玉屏間337公裡長、平均時速只有40公裡的「小慢車」線路,卻是沿線群眾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