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女員工被變相逼離職:職場女性,到底有多難?|百家故事

2020-12-17 她刊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文 | 灣灣

最近有一則令人氣憤的新聞,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身為職場女性的不易。

就在幾天前,某家具公司的一位員工朱女士,剛剛休完產假回來後,卻收到了hr這樣一封郵件。

郵件裡先是強調,讓她自覺加大工作強度,以匹配所支付的薪酬標準;

並要求她每天完成一篇銷售心得,要以每小時600字的速度來完成。

重點是,不允許出現任何一點錯誤:

一個錯別字罰款50元,一句重複句子罰款100元,晚交或漏交罰款500元。

還「體貼」地表示,考慮到哺乳期視力不好,特意安排她手寫。

如此「陰陽怪氣」的郵件,怕是誰收到都要被氣死。

每小時手寫600字,每天工作時長8小時,一天就至少要完成4800字。

這種無意義的高強度罰寫任務,明擺著就是變相逼迫員工離職,卻還要美名其曰成「工作復盤」。

朱女士作為年輕媽媽,同樣也是在「半木」公司工作過6年的老員工。

她剛生產完身體還沒恢復,再加上哺乳期奶娃已經夠受罪,

這樣被百般刁難,只是因為休完產假回去不同意降薪。

更過分的是,在此之前,公司就已經對她進行單向降薪,並扣除了生育津貼。

公司的剋扣和施壓,給朱女士造成了極大的精神負擔。

所幸的是,她的朋友在網上曝光了那份郵件,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在輿論的壓力下,公司雖然補齊了她的工資,

但最終雙方解約,朱女士還是丟了工作,只能另謀出路。

朱女士的遭遇,讓我們又一次看到了作為女性,

想要在職場中贏得一席之地的不易。

越來越多的女性出來為事業打拼,

但她們需要克服的困難與偏見,卻遠比男性要多得多。

每一位職場女性,從開啟事業生涯的那一天開始,

就註定了要時刻與各種無形的施壓做抗爭。

在很多人眼中,一個女人到了年齡就要懷孕生子,遠比事業有成更重要。

在之前的一期綜藝「心動的offer」裡面,藍盈瑩曾戳破這個殘酷的真相:

這個社會對待職場女性的態度,太不公平。

無論怎樣選擇,都會使自己陷於一種兩難的境地。

如果不生孩子,就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催生壓力;

但是當生了孩子後,又必然會影響工作。

每一位準媽媽,不僅要克服著身體上的不適,

同樣也承受著精神上巨大的焦慮。

而當休完產假,重返崗位後,要面對的,或許已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姚晨曾在「星光演講」中,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

2012年,她難得遇到了幾個好劇本。

正當自己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發現自己懷孕了。

於是,整個團隊偃旗息鼓,只能一起休產假。

後來她離開了大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小工作室。

當她再一次準備重整旗鼓的時候,結果又意外懷孕了。

隨著另一個漫長的產假到來,員工陸續離職,自己的工作室也被迫解散。

對於每位職場女性來說,

「生」還是「升」,都是一個並不容易的抉擇。

而註定的結果,是自己必然要有所犧牲。

最痛心的是,付出再多,也不見得真的會被人理解。

前不久,boss直聘曾展開過一次「職場媽媽生存狀態調查」,結果令人難受。

受訪者中,有大約4分之3的女性,生產後並不能休完產假;

而且有83%的丈夫,並沒有按法定時間休息陪產假。

關於職場媽媽的心理,毫無例外地,幾乎所有準媽媽都對小孩感到愧疚,

但僅有10%會考慮轉型為全職媽媽;

還有65%的職場媽媽,存在著潛在抑鬱的傾向。

當問及:沒有小孩的話,目前事業發展是否會更好,有90%的女性選擇了是。

但是,緊接著問大家是否後悔要了小孩,卻基本沒有人覺得後悔。

這次真實的調查結果,讓我們感受到了身為職場媽媽的要強和心酸。

幾乎所有的職場女性都如此:

她們雖然在工作上不甘落後,

但是因為孩子,卻不得不接受發展受限的現實;

她們雖然盡力做好媽媽的角色,

但是因為工作,卻難以避免少了家庭的陪伴。

面對這些困境,她們責怪的還是自己,

始終對孩子心懷愧疚,覺得自己並未盡到媽媽的責任。

然而,爸爸們呢?為什麼只有女性獨自承受內心的煎熬?

大家經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是,對職場媽媽要多一些包容。

但是,正如何炅所說:

她是去生孩子,又不是犯了個錯,為什麼要叫做「包容」?

在「奇葩大會」上,女老闆劉楠提過這樣一件事。

她曾經參加過一個論壇,和其他5位男性CEO一起接受採訪。

當時,男性CEO被問到的問題,都是:

怎麼做用戶增長?怎麼做更多利潤?

而到了她這裡,問題馬上變為:

你是怎麼平衡工作和生活的

平衡工作與生活,是很多女性都要面臨的問題。

奇怪的是,這種平衡的需要,似乎從來都和男性無關。

每一位職場媽媽,都有著雙重身份:

「職場人」與「母親」。

為了協調好自己的兩個角色,

她們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是不為人知的。

papi醬在節目中,曾經聊過兩件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情。

她有一個朋友,已經懷孕了七個多月。

但是,因為怕自己被換掉,就跟領導反覆承諾:

你放心,我生產前一刻,只要我還清醒,你發的每一條信息我都會回。

還有另一位朋友,是某公司的一位CEO,已經生了兩胎。

並且兩胎的情況都是,在進產房的前一刻,還在開視頻會議。

職場中,為了克服性別身份帶來的困擾,女性變得更狠更強,

大家恨不得練出三頭六臂,化身為一個個「拼命三娘」。

然而,即使越來越多的女人們看重事業,看重獨立,

她們卻從未真正地從家務壓力、養娃壓力中解放出來,

正是因為習慣了當「甩手掌柜」的男人們,並沒有回歸家庭。

身為妻子和媽媽的女人們,變得越來越能扛,肩上的負擔也越來越重;

身為老公和爸爸的男人們,依舊不懂得理解和分擔。

錢雖然是兩個人一起賺,養孩子卻還是被默認只是女方一個人的事。

正因如此,職場女性們明明更努力,更優秀,卻費力不討好。

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的是兩個人共同的承擔。

天平如果總是傾斜的,總有一個人會被壓垮。

「人生伴侶」四個字,不應該只是說說而已,

而是真正的相互理解,相依相伴。

Facebook 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說過:

全能女人是個神話,完成遠比完美更重要。

所以,在職場打拼的女性們要記得:

不要再過分自責,也不要再獨自吞咽所有的壓力。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事業和家庭本就不可能完美兼顧。

無需力求完美,只需盡力完成。

每一位職場女性,都值得活出自己的光彩。

相關焦點

  • 吸乳器成美國監獄的「新寵」:母乳餵養,對職場媽媽到底有多難?
    可惜的是,莫妮卡只是少見的幸運兒,全新墨西哥州,乃至全美,那些孩子尚在哺乳期的女囚們還都無法做到母乳餵養。從1980年到2014年,美國女囚人數翻了七番,可絕大多數監獄都沒有明確的母乳餵養政策。如果說囚犯本來就是戴罪之身、監禁期間,那麼獄警、護士、乃至其他職場媽媽們又如何?同樣的煩惱也出現在她們身上。
  • 哺乳期員工每日手寫心得,錯一個字扣50元!變相驅逐職場哺乳期婦女?
    並聲稱考慮其哺乳期視力不好,「給你安排手寫」。 有網友表示 自己就是這家公司的員工 女職工因孕期、產期、哺乳期等特殊的生理特點,在職場上時常受到不公平對待。
  • 孕婦入職3天被辭退,哺乳期被要求手寫心得……職場女性生育太難
    有人認為,楊女士明知懷孕卻未告訴公司不地道,也有一些人甚至認為有碰瓷的嫌疑。但也有人支持楊女士,認為職場對女性太苛刻,孕婦在職場地位總莫名很尷尬,懷孕並非不能工作。TIP:試用期內懷孕可以被辭退嗎?雖說國家對孕期女性勞動者的勞動權益給予了特殊保護,但並不是說用人單位就不能辭退懷孕的女職工。
  • 公司裁掉哺乳期女員工,另一個哺乳期嚇得自己辭職,HR:能省不少錢
    公司裁掉哺乳期女員工,另一個哺乳期嚇得自己辭職,HR:能省不少錢 在職場中,女性可以說非常不容易,尤其是隨著年齡越大,找工作將會越來越難,畢竟公司總是擔心高齡女員工,招進來之後就結婚生小孩,這是很多公司不能接受的,這也導致女性工作寸步難行,而且相比男性來說女性升職機會往往更小。
  • 法定「福利」難享用:職場女性維權顧慮誰之過?
    隨後不少媒體梳理發現,一些省份20多年前就已有此制度,但落實情況不佳,有關職場女性勞動權益保障的話題也再度受到輿論關注。職場女性究竟該享有多少特殊的勞動權益?這些權益都落實了嗎?維權到底有多難?這些問題在不少人心裡畫上了問號。資料圖:就業難、勞動權益維護難一直困擾著職場女性 中新社發 劉文華 攝  職場女性究竟該享有哪些權益?
  • 逼迫產假員工手寫心得是「職場霸凌」
    每小時600字,8小時4800字,還不能重複、錯字,也不能晚交或者漏交,否則一律罰款,最高罰500元,還說「因為出於哺乳期保護,所以手寫」,該公司的通知書,字裡行間透露出一股陰冷、蠻橫之氣。《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9條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與其的勞動合同。
  • 哺乳期內變相被迫辭職該怎麼辦 有人打起官司
    浙江在線04月02日訊對於職業女性來說,做媽媽是她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環,卻也是令很多職業女性望而卻步的一環。近年來,諸如《懷孕女白領成為「史上最貴清潔工」》、《哺乳期內被逼辭職引發勞動爭議》等新聞不斷見諸報端,雖然法律明文規定不能辭退孕期、哺乳期的女員工,不少單位卻採用種種辦法「逼」孕期、哺乳期女員工辭職。
  • 試用期坦誠懷孕被辭退,女性職場之路為何如此艱難
    這是一則典型的職場女性遭到歧視的案例。女同胞們在面試中你肯定也遇到過類似這樣的情況,面試官在最後環節必定會問及你的婚戀情況。當然這不是在關心你,只是想對你摸個底。一方面為了評估員工穩定性,另一方面則是儘可能不錄用有可能近期生孩子的員工。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女性職場之路如此艱難?
  • 《82年生的金智英》《到底有多難》:女性的一路奮戰
    同樣是以一個尋常女性為敘述主體,《到底有多難:一個中年母親的自我救贖》與《82年生的金智英》有某種相似性。《到底有多難:一個中年母親的自我救贖》講述一位五十歲中年母親的日常,近450頁的篇幅分設28章,每一章以時間為限,寫不同的時間點發生的比較具體的事情,對於整個故事來說這樣的成文方式有種很能拉近讀者的心理距離,像是一位住在隔壁的鄰居娓娓地向你講述每天的瑣碎日常,而在她的故作輕鬆或者埋怨的絮叨總是充滿了人到中年的悽涼與疲憊。
  • 女員工懷孕要排隊?三期女工待遇暴露企業格局…(附產假條例)
    做HR越久,越能感受到職場對於女性的不公。且不說很多崗位本身就偏向男性,女性求職者在HR眼裡很大程度上會被「另眼相看」:女性沒生孩子 = 以後請婚假 + 生兩個孩子產假;女性生育一個孩子 = 隨時會生二胎;女性已經生完二胎 = 照顧孩子,沒有精力工作。
  • 百度女白領自述:坐標Meg,吃相太難看,哺乳期媽媽汙名化被勸退!
    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女白領發帖怒斥到。我們公司只有20幾個人,但是有3個女員工懷孕了,還有一個去年5月份入職,2個月轉正後告知懷孕3個月了,1月份就休產假了,休完產假回來就離職了,我們都沒有辭退,工資照發。有三個績效確實差的辭退了,都是n加1補償的全額工資。你直接去勞動監察大隊吧,比較快,我太太哺乳期被裁就是去的勞動監察大隊,一周內解決問題。
  • 老闆為逼懷孕女員工辭職允許辦公室抽菸,員工一個動作,老闆傻了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 在職場中,女員工的生存比男員工都要艱難一些。不光是因為女性特有的柔弱以及不如男性強大的體力,更多的是因為女性懷孕期間都要休足足夠的產假。
  • 職場女性懷孕了怎麼辦?該如何保護自己?
    而其在新播出的律政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中,提到『職場女性不敢懷孕』,這一番話擊中了正在職場中奮鬥的女性朋友的心,也在微博上引發了話題討論「職場女性懷孕該不該離職?」筆者在本文中不提該不該,只針對職場中女性懷孕的權益保障入手分析:懷孕的職場女性所能享有的待遇和在面臨被辭退困境時的權利保障。
  • 生完二胎後卻遭公司辭退,員工索賠105萬後,法院這樣判……
    前段時間網上一則女員工哺乳期遭公司辭退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小劉是2011年入職公司,在公司任職了8年的時間,可以說是公司的老員工了,但是小劉卻沒想到自己生完二胎後,休完產假準備會公司上班時,但是卻收到了被公司辭退的消息,好好的工作突然就沒了,這讓在公司工作了8年的小劉感到十分委屈。
  • 如何看待延長產假一事,對職場女性來說是好消息嗎
    如果產假都休完,那相當於差不多半年到一年時間不在職場上,不在崗位裡,那麼你的工作需要同事分擔,有可能你做的很多努力就都是送給別人了。另一方面,產假中的生育補貼有時候還要公司補貼,但是收入不一定能有正常工作時候一樣多,現在都是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只給你基本工資,因為沒有績效了。生必定是女性才能生了,這個數字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育,也默認是女性的責任所在。
  • 公共場所設置母嬰室到底有多難?
    (5月20日《北京青年報》)  多位哺乳期的媽媽向記者表示,在北京的商場、火車站和機場等地方,母嬰室已經比較普及,可以滿足需求,但在公園裡卻還是常遇到哺乳難題。  窺一斑而知全豹,首都北京公園母嬰室設置狀況如此,放眼全國各地可想而知。關愛女性,關愛健康,不能僅僅成為一句耳詳能熟的口號式宣傳語,而應實實在在讓它落地生根,畢竟關愛女性,實則關愛的是我們每一個人。
  • 因懷孕被降工資調整崗位 職場女性生子如何維權?
    然而,不少職業女性為此苦惱不已。  為了把工作做好,職場「女漢子」們已經是蠻拼的了,可有時候偏偏還遇到一些讓人「心塞」不已的不公待遇。  比如,因懷孕生子被降低了工資、被調整了崗位。最近,有幾位職場「女漢子」因此受了委屈,撥打熱線求助。  別急,今天晚報君請來了美女律師陳微微給你「撐腰」,送您一份「職場女性生子維權寶典」,您可看好了。
  • 女員工休產假期間,收到領導的信息後,女員工無奈辭職
    現如今,對於很多職場女性朋友來說,大家在公司裡工作還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因為如果在成立家庭以後,往往這些女性朋友都會結婚生子,只是在懷孕或者是生了孩子以後,大家的話,就發現在公司裡的境遇會跟以往截然不同。
  • 每天享受一小時哺乳時間,對女性職場就業會有什麼影響?
    例如,在職場當中來看的話,女性就業將比男性更加的處於劣勢甚至更加激烈,畢竟,女性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假期,這樣的來的話,公司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會重點詢問女性入職後的打算,如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要孩子等等。如此一來,便加大了職場當中的不平等。
  • 「女經理」到底是個什麼梗?遇到職場歧視,女性該怎麼辦?
    要問這職場中有沒有歧視,筆者覺得吧,不僅有年齡歧視,還有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各種歧視。歧視現象是否嚴重?反正我覺得挺嚴重的。當然,職場歧視也是分種類的,第一學歷、性別、年齡、地域、婚姻等,今天筆者在這也要來做一番「歧視」,歧視的對象主要是哪些德不配位,薪資與能力不對等的老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