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竟無法區分中國網文裡的「門派」與「宗族」?

2020-12-11 網文閱讀生活

中國網絡小說,又特別是玄幻、仙俠類小說裡,往往都會有「門派」和「宗族」的設定。比如仙俠小說《誅仙》裡的青雲門、鬼王宗,或者《我欲封天》 裡的靠山宗、太行劍宗、三大道門等等。

一般國內讀者看到這些XX門、XX宗的名字,應該都不會去深究這其中的區別吧?不過網絡小說「出海」以後,有些國外的讀者看到仙俠小說中的這些「門派」或「宗族」的時候,居然會對「門派」與「宗族」的區別感到疑惑!

為了解答外國讀者對中國網文中 「門派」與「宗族」之間如何區別這方面的疑惑,專職翻譯中國網文的外國翻譯Deathblade特意製作了一期視頻,來討論這個話題。

Youtube視頻原標題: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ect and a clan?

視頻作者:DeathBlade,中國網絡小說翻譯網站wuxiaworld的籤約譯者,翻譯了耳根的《我欲封天》、《一念永恆》、《仙逆》等多部仙俠小說。

中國網文中「門派」與「宗族」的區別

大家好我是Deathblade,歡迎收看本期「關於中國網文的問答」視頻。

今天的話題是中國網文中Sect(門派)與Clan(宗族)的區別。

在開始討論之前,我要強調這個視頻並不是一個學術性的、對中文或者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視頻。但我在做內容之前的確是做了一些研究,我發現這個話題實際上遠比我想像中要複雜。

事實上,在中文裡,「門Sect」和「宗Clan」,在某些情況下是同義詞,或者說差別很小。所以再次重申這並非是一個可被學術論文採用的學術性研究。而僅僅是面向中國網文讀者的科普向視頻。

所以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兩者的區別非常簡單。

門派往往是一群有相同信仰,或者學習同一流派的武術和仙術的人聚集而成的。在門派中,往往會有一個特定的領袖負責將門派成員凝聚在一起,而門派成員之前一般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而在宗族中,成員是有血緣關係的,這就是門派與宗族之前最主要的差別。

網絡小說中「宗族」成員之間有血緣關係

那接下來我們就更深入探討一下這兩者的概念,先由宗族開始。

一般來說我們將中文裡的宗族翻譯成clan,它的含義與family家庭、家族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它翻譯成clan或者family都是可以的。我認為在英語中family指的是小家庭,clan指的是大家族,而在中文中差不多同樣如此。

而宗族與門派,或者說家族與門派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你可以脫離一個門派也可以加入一個門派,你可能同時是好幾個門派的成員。不過你不能改變你所在的家族,或者宗族。你可能會被你的宗族流放驅逐,或許你宗族中的每一個人都厭惡你,或許你是宗族的叛徒。但不管怎樣,你始終是這個宗族的一份子。

在中國網絡小說中你經常可以看到來自不同宗族的人加入到門派。可以即使他身處門派之中,這些人依然會被打上所屬宗族的標籤。

簡單來說,跟西方文化類似,在中國文化中,女性嫁人後,她們就離開了原來的宗族,成為了丈夫所在家族或宗族的一份子。但是與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在於,在中國文化中,中國女性嫁人後是不會改姓的。在西方國家中已婚女性一般會改變自己的姓,在她的名字中加上丈夫的姓。但在(現代的)中國沒有這種事情。

宗族中女性地位問題

而正是因為如此,她們實際上又並不是丈夫宗族裡真正的成員。對於已婚女性,也有好幾種稱呼的方式。人們可能會用她丈夫的宗族的姓,再加上一個別的稱呼來稱呼她。所以已婚女子既是丈夫宗族的一份子,但又不是丈夫宗族的真正成員。而她當然也不再屬於自己原來的宗族。順便這種情況可能也會反過來發生在男性身上(大概是指入贅),雖然不多見,但在中國文化中是有可能發生的。在小說中你可以看到一位男性入贅到女方家族中情節,同樣他不需要改姓,在參加慶典和行使權利時他被視為妻子宗族的一員,但他實際上並沒有改姓。

網絡小說中的男性入贅問題

如果你們看過《我欲封天》的話,你們可能會記得,主角孟浩,在某段劇情中遇到了一個類似的情況,一個強大的宗族正在為他們的一個女兒招親,但不希望女兒嫁入丈夫的宗族,所以他們打算招一個外人為女婿讓他入贅到女方宗族中。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理解,我還設計了一個例子。想像一下,現在有一個姓方的小夥子,他結婚了,因此他的家族成員就有他和他老婆兩個人。然後他們生了五個兒子,在這裡我們不討論女兒,因為之前說了女兒以後會嫁入丈夫的宗族,不再屬於原家族。所以方姓男青年和他的妻子、他的兒子們構成了一個7人小家族。之後五個兒子分別結婚,這意味著會有5個女性加入到這個家族,因此家族總人數變為12人。而5個兒子和他們各自的妻子,每對夫妻又生5個兒子,那就是25個孩子。然後這個家族,或者已經可以稱之為宗族了,他們已經有整整37名成員了。接下來這些孩子又會繼續結婚。這意味著又有25名新成員加入到這個宗族中來,整個宗族總人數增加到62人。接著這些新的夫婦又各自生出5個兒子,那就是125個孩子,這125人都是最開始方姓男子的曾孫。那麼當這些孩子都結婚以後,這個宗族就會新增125名新成員,那麼這個宗族的總人數就超過300人了。

數百人組成的大家族

所以你能看到這些宗族的壯大速度是非常快的。這就帶來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血統問題。許多時候,尤其是在仙俠小說中,你會看到一些龐大的宗族,他們的成員可能有百萬甚至上億人。甚至一個宗族就佔領了一整個星球。因此當宗族發展壯大以後,家族的分支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比如剛才舉例的方家宗族,他五個兒子各自的後代,有可能分別演變為宗族中不同的分支,許多年以後,可能這五支又演變為更多小分支。這些家族分支為了追求更大的權利可能就會互相爭鬥,各種勾心鬥角。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實際上都屬於同一個宗族,就是方氏家族。

接下來我們討論下門派的概念,以及為什麼他們被稱為「門派」。如果你在詞典中查找sect這個英文單詞的話,你會發現它一般是帶有宗教意味的。我覺得這是因為,再強調一次這不是一個學術性的討論視頻,我覺得這個是因為這種武林門派或者修仙門派的概念實際上來源於中國的歷史。通常練武或者修道的人,往往都是有宗教信仰的。我想大多數功夫愛好者都熟知的門派應該就是「少林寺」吧,少林屬於佛門,它當然是有宗教性質的。另外還有許多非宗教性質的門派,尤其是在中國網絡小說中,你會發現很多門派都跟宗教沒有關係。它們僅僅是傳授某種武學或者法術的類似學校一樣的組織。有許多詞可以用來稱呼這種組織,比如你可以稱其為society(某某會),school(學校)或者cult(某某教)等等。你可以用許多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樣中文裡也是一樣,除了「門」會被翻譯為sect的詞之外,你也可以用其他單詞來稱呼它。如果你讀的是英文版玄幻小說,你會發現對翻譯者的選擇真的非常重要。譯者會影響你對這個詞的理解。

少林寺

舉個例子來說,你們可能聽說過wu-tang clan(武當派)這個組合,他們是一個非常火的說唱組合。這個團體的名字取自現實中一個源遠流長的道教門派,武當派。武當派有自己獨特的武術招式,我認為把武當翻譯為clan(宗族)是不太準確的,因為武當派他們成員之間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他們只是一群聚集在一起練武修道的人。

我知道在以前的功夫電影中武當派常常被翻譯成wu-tang clan,雖然我也看了很多這種類型的功夫電影,但許多都是在我學習中文之前看的。所以我真的不知道wu-tang clan正確的中文名字應該叫什麼。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電影中它的中文名絕不可能叫「武當族」,他們可能會用類似school或者sect類似意思的中文詞語來稱呼。不過既然現在武當派已經被翻譯為wu-tang clan了,這自然會影響到你對它的認識。

(百度翻譯是Wudang School of Chinese boxing……)

「武當派」說唱組合

所以最後我要說的是,如果你要理解這些詞的真實含義,你必須持有懷疑的態度,仔細去分析它背後的每個故事。當然每個小說作者會在命名宗族和門派上有自己的喜好,所以類似的規律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小說。我很抱歉這並不是一個有現成答案的問題,這兩者在某些情況下並不是那麼容易區分的。即便在中文裡,這兩者的區別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你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同時心中有那麼一個大概的概念,就是clan(宗族)往往是有血緣關係的。

最後必須再提醒大家一點,如果你要與別人面對面討論這個問題,那麼在使用sect門派這個詞的複數形式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如果你說得太快的話,sects可能就會被別人聽成另一個詞,這會造成一些很尷尬的或者滑稽的誤會。

那麼我希望這期視頻討論的問題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我會繼續解答大家提出的關於中國網絡小說的問題。(Lazymark2 譯)

宗族的血緣關係

以上就是中國網文專職翻譯對於小說中「門派」與「宗族」之間區別的說明了。大家覺得這個老外對此的理解是否正確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中國網文在海外:爆款網文背後的「民間翻譯組」們
    網文不深,又有中國味道,剛剛好。」Wuxiaworld的創始人賴靜平對網文在海外的熱潮這樣歸納道。賴靜平有個圈內知名度更高的網名叫RWX,是「任我行」拼音的首字母。 1986年出生的RWX在三歲時就跟父母從成都移民美國,在英語環境裡長大,只有在家時才與父母說說「廚房中文」(意思是簡單的漢語生活用語),以至於十幾歲時連漢字都不識。
  • 獨家|中國網文在海外:爆款網文背後的「民間翻譯組」們
    2016年的最後一個月,「中國網文在歐美受捧」這一帶有顯著「獵奇」性質的新聞開始在網絡上引發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此同時,散落在全球各地的網文翻譯組也走入公眾視野,他們既是中國文化輸出最堅實的民間力量,卻也是侵權翻譯的免費勞力。
  • 令洋人窒息的中國網文
    「暗之光」今年20歲,正在瑞士讀大學,他進入網文翻譯圈不過兩年,但已經察覺網文在海外市場正處於「原地不動」的狀態。「國外的市場畢竟很小,按比例來說,外國人真正會去看中國網文的很少,大部分人會選擇紙質書或Kindle,不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看翻譯過來的網文,所以這個市場並沒有大幅度持續增長。」
  • 《將夜》《慶餘年》……你熟悉的那些網文,在海外火的一塌糊塗
    網文到底有多火?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的影響逐步溢出國境,有人將其與美國好萊塢、日本動漫、韓國電視劇並稱為世界四大文化現象。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55億,2018年重點網絡文學總體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
  • 卡牌對戰+「起點網文」《覓長生》能否成為修真遊戲的一塊璞玉?
    2019年11月,由國內獨立團隊Chalcedony Network(玉髓網絡)開發的修真題材卡牌遊戲《覓長生》在Steam開啟搶先體驗,同為模擬修真,與《了不起的修真模擬器》不同的是,在《覓長生》裡我們可以自己當主角,「親身」體驗一番凡人修真之旅。起點網文+卡牌對戰 如何讓玩家玩的爽?
  • 我混進外國人「修真聊天群」,看到了他們怎麼硬啃中國仙俠遊戲
    「仙俠」已經變成亞文化輸出案例外國人沉迷中國網文的故事,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最著名的例子,大概是幾年前那個「美國男子靠讀網文戒除毒癮的」,我們以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報導過國內網文在英文世界裡的現狀。但到了這個全是外國人的修真聊天群裡,我才意識到,「仙俠」已經是成熟的亞文化輸出案例了。
  • 我混進外國人的「修真聊天群」,看他們怎麼硬啃中國仙俠遊戲
    2外國人沉迷中國網文的故事,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最著名的例子,大概是幾年前那個「美國男子靠讀網文戒除毒癮的」,我們以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報導過國內網文在英文世界裡的現狀。但到了這個全是外國人的修真聊天群裡,我才意識到,「仙俠」已經是成熟的亞文化輸出案例了。
  • 我混進了外國人的「修真聊天群」,看到了他們怎麼硬啃中國仙俠遊戲
    2外國人沉迷中國網文的故事,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最著名的例子,大概是幾年前那個「美國男子靠讀網文戒除毒癮的」,我們以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報導過國內網文在英文世界裡的現狀。但很顯然,僅僅依靠詞典和網文,會出現很多無法理解的情況——畢竟不是所有的修真網文,都共用一套詞彙體系。「中文裡很多都是比喻性質的詞彙,完全沒有意義啊!」Sennek吐槽說,「還有一些——詩詞,是叫這個吧,真的很糾結。」比如遊戲中有一個道具,叫「李氏龍涎果脯」,中文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 沉迷於中國網文無法自拔?起點中文網專門給這些外國粉們做了個翻譯...
    這一下不得了,卡扎德完全陷入了中國網絡小說的奇妙世界。由於翻譯更新慢,他找到三個不同的翻譯網站,最高峰時同時追15部中國網文。過去我回家後只想著吸毒,現在我回家後滿腦子想的都是中國小說,它們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但至少不會傷害身體。就這樣,因為沉迷中國網文,但中國網友們紛紛表示,厲害了我的大兄弟,不過你這是染上了新毒品啊。卡扎德逐漸戒掉了自己的毒癮。
  • 你最討厭的中國詞語!國外網友對中國網文瘋狂的吐槽,笑噴了
    近些年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的不斷發展,國內小說迷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但你不知道的是中國網絡文學在國外也同樣有著龐大的讀者群體。這不近日國外論壇上關於中國網絡文學的討論越來越熱,其中便有這樣一個問題:讓我們一起看看外國讀者是如何大開腦洞瘋狂吐槽的吧
  • 老外沉迷中國網絡小說無法自拔 竟把毒癮給戒掉了
    這兩天,一則關於美國小夥沉迷中國玄幻小說不能自拔、竟成功戒掉毒癮的新聞刷屏網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大家還是先來認識一下新聞的主人公吧。但事情在2014年發生變化,那一年卡扎德第一次遇見了中國網絡文學。2015年,卡扎德在翻譯連載中國網絡文學的「武俠世界」(wuxiaworld.com)裡留言講述了自己的故事:I'll try to be brief, in 2014 I had a breakup with a woman I was with for 2 years.
  • 名門修譜:宗族和家族,差別有多大?
    家族宗族是新中國成立以前農村社會最主要的組織單位之一,時至今日宗族的影響依然隨處可見。宗族作為基層社會裡一股強大的勢力,到底該如何來解讀「宗族」的含義?很多人卻並不知其所以然。宗族最開始可以追溯到宋明清時期,在當時,城鎮農村還沒有區分得太明顯,但是很多人還是以務農為生,絕大多數人居住的還是比較偏遠。況且那個年代的交通並不發達,一個州縣官想要管理好自己轄區的普通百姓,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因此宗族系統也就在這個時候產生,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 全球網文,中國製造
    單從製作角度看,它確實體現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的可喜進展。但從內容角度看,作為一部被放在聚光燈下的獻禮片,它又成為了美式劇作思維與中國國情無法相融這一問題的極端展示,爭議由此而生。眾所周知,中國娛樂產業起步晚,影視、音樂乃至動漫產業,大多要經歷一個先學習、再趕超的過程,不斷向所謂的國際標準看齊。
  • 網文江湖格局已變
    此番言論一出,即在網文作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彈,一時間口誅筆伐者眾,將唐家三少推到了網絡文學免費和付費之爭的風口浪尖。在知乎,「如何看待唐家三少支持網文免費論?」的提問一度被頂到了熱門問題的TOP5;而在網文作家的大本營龍空論壇,更是像滾油裡濺入了涼水,輿論一下子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
  • 中國網文,火到海外!
    評論區熱火朝天,海外讀者愛看什麼: 文化的魅力就蘊藏在一個個極具感染力的故事裡 在起點國際平臺內,點擊量超千萬的網絡文學作品有近百部。
  • 泰國書店的暢銷書專區,半數是中國網文
    在酒徒的隊伍裡,一個穿著白色棉麻衣的大叔顯得格格不入,輪到他時還語出驚人:「我看著你的書長大的!」嗯,算一算酒徒已經寫了20年網絡小說了,這倒也不是不可能。  既有行業探討,又滿足了讀者,於網絡文學而言,確實是「過年」了。  而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周的主題被確立為「新時代、新起點、新使命」,順著這三個「新」字,我們不如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走出海外。
  • 美國小夥讀中國網絡小說戒毒癮!歪果仁眼中的中國網文居然是這樣
    這個美國小夥叫凱文·卡扎德,他曾經因為生活上的失意不幸染上了毒品,在讀了半年中國網絡小說後,成功地把毒癮戒掉了。專門搬運中國網文的外國網站spcnet,熱門帖子的瀏覽量都是20萬+的↓↓↓之前根據小說改編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雖然在國內身陷原著抄襲的爭議,但經過翻譯後,小說竟被國外觀眾打出接近5分(滿分)的高分!看起來武俠修仙和愛情結合的這種劇情,真的很受外國朋友歡迎啊!
  • 中國、日本、韓國人長相如此相似,外國人如何區分?其實就3點
    中國,日本,韓國同屬於亞洲的國家,我們古代的聯繫也十分密切,文化,文字上的相似性除外,還有一個點,就是大家也發現了,我們和日本人,韓國人的長相真的很難分辨,我們自己還好,仔細看的話還是能區分一下的,但對於外國人來講,這就是很難區分的了,但是,在日益與中日韓三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們也發現了幾個區分我們幾個國家人們的特點,那當然不是從長相上看了,他們總結出了以下
  • 什麼,中國仙俠文化居然是「最成功」的亞文化輸出?
    二外國人沉迷中國網文的故事,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最著名的例子,大概是幾年前那個「美國男子靠讀網文戒除毒癮的」,我們以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報導過國內網文在英文世界裡的現狀。但很顯然,僅僅依靠詞典和網文,會出現很多無法理解的情況——畢竟不是所有的修真網文,都共用一套詞彙體系。「中文裡很多都是比喻性質的詞彙,完全沒有意義啊!」Sennek吐槽說,「還有一些——詩詞,是叫這個吧,真的很糾結。」比如遊戲中有一個道具,叫「李氏龍涎果脯」,中文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 宗族的祠堂 錢杭
    全書主要介紹了宗族的結構、宗族的規模、宗族的譜牒、宗族的祠堂、喪服制度、宗族史研究參考書目等內容。作者簡介錢杭,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教授,從事中國社會史和中國宗族制度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