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閱讀:《錢鍾書》① 天才少年如何養成?

2020-12-15 奈曼旗新聞

梅子閱讀,開啟《人物傳記精華領讀》欄目,提煉人物傳記精華,帶你欣賞書中核心情節與內容,節省閱讀時間,建立對原書的閱讀興趣。希望通過這個欄目,為你淬鍊名家的思想經驗,獲得改變人生的力量。

《錢鍾書》① 天才少年如何養來自活力奈曼

00:00

12:52

今天我們開啟一本新書——《錢鍾書》。

《錢鍾書》是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湯晏所著的一部人物傳記,也是楊絳先生親自審閱並稱讚的人物全傳。

作者與錢鍾書夫婦書信往來達二十年之久,其查證之詳、用功之勤、文筆之暢,使得該書具有較高的真實性。

錢鍾書的一生簡單而又不凡,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青年時期的惜墨如金,中年時期的立說無著,晚年時期的時不我待,共同鑄就了他的文人風骨。

同時,他還是一位好丈夫,與夫人楊絳琴瑟和諧,情義始終。

但是,在光芒萬丈的美名之下,他的人生,也飽含著無可奈何的勞苦和無可言喻的靜默。

希望這本書,能帶您進一步了解錢鍾書的學識與品格。

今天的閱讀目標是原書的第1章和第2章,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無錫的錢家,是一個書香門第。這一代,有兄弟二人,長子錢基成,次子錢基博,而我們故事的主角錢鍾書便是錢基博的兒子。

兄長錢基成膝下並無男丁,但兩兄弟感情深厚,為了讓哥哥後繼有人,錢基博決定將新生兒過繼給兄長,以此延續香火。

就這樣,尚在襁褓中的錢鍾書,便成了自己伯父的孩子。

對於這個過繼來的孩子,錢基成十分疼愛。錢基成在文學方面並沒有多大成就,但這並不妨礙他對錢鍾書的教導與培養。

錢鍾書四歲時,錢基成便 開始教導他讀書寫字。與許多坐不住板凳的男孩不同,錢鍾書總是規規矩矩地坐在那裡,認真臨摹和朗讀。

這種有意無意的栽培,使錢鍾書很早的時候就對書籍學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不過那時,他還不知道讀書的巨大作用,只是單純地喜歡翻開書,稚氣卻專注地看著上面的一字一句,僅此而已。

直到錢基成無意中發現,這個孩子格外喜歡看書,仿佛真是應了他的名字,對書卷愛不釋手,鍾情之至。興奮之中的伯父隨意抽考了鍾書幾個問題,小鍾書竟然對答如流,顯然是在這方面極具天賦。

伯父欣喜若狂,在欣喜之餘,自然也就多了幾分縱容和溺愛。

而相比於伯父的溺愛,生父錢基博則顯得嚴厲多了。錢基博並沒有在將鍾書過繼給兄長後,就放棄對他的教養。相反,他一直都對錢鍾書進行著嚴厲的管教。

錢鍾書六歲時,錢基博便提出將孩子送到外面的小學去上學。

在這個問題上,一向兄友弟恭的兄弟倆第一次產生了矛盾,錢基成認為鍾書在讀書上甚是超前,家中的書他已經讀完了大部分,就算他一直在家裡讀書習字,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然而,錢基博卻覺得,應該讓鍾書去外面見識不同的學習方式,認識不同的小夥伴。

這個問題在經過不下一年的爭執後,還是行事剛健的錢基博獲得了勝利。不久後,錢鍾書被送到了秦氏小學裡讀書。

那一年,錢鍾書七歲。在秦氏小學的時光短暫得如同一場夢,很快就結束了。然而,對於錢鍾書來說,那依舊是一段值得銘記的時光。

秦氏小學是一所類似於私塾的學校,雖然打著「小學」的旗號,可教育方法和教學內容都算不上開明。

夫子是位老先生,很有幾分舊時書生的迂腐和偏見,一見錢鍾書便覺得這孩子不討人喜歡,一來是他比旁人大了一歲才來上學,二來是幼時的鍾書性情內向,沉默寡言。

出於種種主觀偏見,剛開始,老先生並不將這孩子放在心上,任由他自生自滅。

後來卻發生了一件事,令老先生對鍾書越發喜愛起來。

先生有一把戒尺,不知被哪個淘氣的孩子拿出去玩了,最終都沒有拿回來。在幾次詢問之後,老先生不由生氣,厲聲呵斥了一番。

孩子們個個都被罵得不敢抬頭。忽然,只見一個孩子站起身來,有理有據地反駁先生:

「古人曾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先生您也是當過孩子的,難道不知道孩子都是害怕懲罰的?若是您態度溫和一些,我們不害怕您,想必早就有人主動承認錯誤了。」

這一番話說出來,同學和先生都驚了,定睛望著教室中那個身板挺直的孩子。

他正是錢鍾書!

先生一邊驚訝著,一邊默默地想:莫不是自己平日裡竟小瞧了他,這孩子看起來毫不起眼,原來竟是個一鳴驚人的。

想到這裡,原本盛怒之下的先生,不知不覺中竟然露出了笑臉。

先生沒有被錢鍾書的學識所打動,他更欣賞的是鍾書臨危不懼時的氣度。知識可以積累,然而這份氣度,卻是與生俱來的財富。

自此之後,老先生越發看重這個學生,剛開始產生的偏見,早已不知何時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鍾書在秦氏小學的後期生涯,可以說是十分快樂的,然而,這種璀璨人生,在經歷了不到半年的時光後,就戛然而止了。

錢鍾書的身體一向不算健康,在上了半年學後,他大病了一場,一向溺愛孩子的伯父捨不得他遭罪,便將他接回家中休養。病癒之後,伯父仍舊不願讓他回到學堂,寧可自己將他帶在身邊,親自教養。

伯父的教養方式自然是十分寬容的,他格外放縱這個孩子,帶他出去喝茶時,知道他喜歡看書,就租一套他喜歡的《七俠五義》或《濟公傳》給他看。

生父錢基博看不得長兄如此嬌慣孩子,幾個月後,他讓鍾書同堂弟錢鍾韓一起去考東林小學。

這是一所名望極盛的學校,入學考試便能篩選掉一大批不夠優秀的孩子。

所幸,鍾書雖然被嬌養著成長,國學基礎卻是相當紮實,他毫不費力地就通過了這次考試,順利進入了東林小學。

由於錢鍾書天資聰慧,基礎又好,因此在東林小學也很有一番名氣。

漸漸地,不僅是學校的老師、同學都深知錢鍾書天賦過人,家裡的長輩也對這孩子刮目相看。

伯父去世之後,錢鍾書回到生父錢基博身邊。錢基博素來對孩子的教育十分嚴厲,對錢鍾書的要求更是近乎嚴苛。小小年紀的他在父親的敦促下,已經會背許多古文。

錢基博的友人中,有一位叫作林長的,聽說錢基博有位公子,過目不忘,即刻成誦,好奇之下專門來到錢家,指名要考一考小鍾書。

當林長來到錢鍾書面前,問他是否已經讀過書的時候。沒想到錢鍾書竟然回答說:「伯伯,我並不是讀書,我是在背書。」

小小年紀,便能夠回答出這樣的話。林長吃驚之下,更覺得這孩子日後必然會有一番大作為。

淵博的家學給錢鍾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錢鍾書在東林小學的學習,又讓他更加全面而系統地學習國學。他的文科成績,如同眾星捧月,十分突出。他不僅在國學方面卓越,他的外語亦是同樣優秀。

後來,已經成為國學大師的錢鍾書回憶:他在東林小學學習時,看到過兩箱商務印書館的《林譯小說叢書》。

在十一二歲時,他就已經將這些外國文學翻了個遍,那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同《聊齋志異》、《西遊記》等中國文學截然不同的新世界。

他不知道,多年後,年少時的這種嚮往能夠變成現實。到那時,他才真正明白,那個世界同自己古老而沉默的故國,是兩番天地。

結語:今天我們讀到了錢鍾書的童年學習生涯,無論是伯父、父親的培養,還是在秦氏小學、東林小學的學習,都使得錢鍾書受益匪淺。

但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雖然錢鍾書的國學和英文造詣極高,但他也有著致命的短板。

那麼,他的短板究竟是什麼呢?這個短板又會對他產生什麼影響呢?

讓我們期待下期的閱讀吧!

來源:奈曼旗融媒體中心

主編:秦玉梅

主播:秦玉梅

編輯:宋 宇

審核:李文靜

終審:王愛國

相關焦點

  • 梅子閱讀:《錢鍾書》② 做學渣的事,考學霸的分
    梅子閱讀,開啟《人物傳記精華領讀》欄目,提煉人物傳記精華,帶你欣賞書中核心情節與內涵,節省閱讀時間,建立對原書的閱讀興趣。希望通過這個欄目,為你淬鍊名家的思想經驗,獲得改變人生的力量。《錢鍾書》② 做學渣的事來自活力奈曼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湯晏的作品——《錢鍾書》。在上期的閱讀中,我們了解了錢鍾書的童年學習生涯。
  • 【梅子閱讀】《錢鍾書》⑧ 真正的高貴,是細微處的教養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湯晏的作品《錢鍾書》。上期我們讀到錢鍾書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收到了來自清華大學的邀請函,夫妻攜手重回清華大學任教,後來又一起被下放到幹校去,從此開始了改造生活。即使重回北京,也依舊生活得不太順心,甚至被外人趕出家門。
  • 「梅子閱讀」《錢鍾書》⑨ 當你老了,一定要沉靜優雅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湯晏的作品《錢鍾書》。上期我們讀到錢鍾書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代表團成員之一,參加了歐洲漢學大會,讓錢鍾書三個字名震一時,也推動了中華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回國之後的錢鍾書依然很低調,默默地研究著學問。就在這時,一股浪潮正向他湧來。
  • 吳興華:一位比肩錢鍾書的翻譯天才為何被遺忘 | 人物
    五卷本《吳興華全集》出版,追憶「被遺忘的天才」——他的寫作指示給他人奇異的夢由此不難理解何以學者夏志清感慨,陳寅恪、錢鍾書、吳興華這三代兼通中西的大儒先後逝世,從此後繼無人。而博學如王世襄也評論道:「如果吳興華活著,他會是一個錢鍾書式的人物。」
  • 錢鍾書的兒童觀
    寫《圍城》的時候,錢鍾書已是做了父親的人,但《圍城》凡涉兒童描寫,他所用筆墨有時候卻難以讓人接受,他何以要用這樣一種筆墨來寫「小孩子」?他不愛小孩子嗎?他不愛小男孩兒嗎?這是研究錢鍾書心理和人格時需要留意的。錢鍾書對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和小孩子的成長環境持完全批判態度,他寫中國小孩子的時候,實際上有一個西方小孩子教育和成長背景作參照。
  • 紀念錢鍾書誕辰110周年,學者聚談「錢鍾書的學術人生」
    我在看錢鍾書手稿時,一方面感受到閱讀的困難,另一方面震撼於一個人可以這樣廣博地讀書,很多書是前人很少讀到過的。「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錢先生做讀書筆記只是記錄自己的讀書感受,並不是為了發表。而我們震撼於這種讀書方法,他能在平日的讀書中達到我們無法企及的高度。致敬王水照先生。對錢鍾書先生的研究,王先生做了非常好的工作。
  • 錢鍾書是被神化了,還是被低估了?
    錢鍾書是被神化了,還是被低估了?或者,他是不是一面被神化,一面又被低估呢?這需要他的潛心研究者作解讀剖析,多少有點像當年李政道和楊振寧能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關鍵要看吳健雄如何實驗證明「宇稱不守恆定律」。
  • 劉寧:《錢鍾書選唐詩》是錢鍾書先生龐大學問冰山的一角
    紀念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暨《錢鍾書選唐詩》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左起:張劍、劉寧、葛曉音、臧永清、謝思煒、周絢隆、陳堅 《錢鍾書選唐詩》:錢鍾書龐大學問冰山的一角 文 | 劉寧(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據作者在分享會發言速記稿整理 錢鍾書先生是我們(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古典文學研究室的老前輩
  • 錢鍾書|論快樂
    錢鍾書(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在舊書鋪裡買回來維尼(Vigny)的《詩人日記》,信手翻開,就看見有趣的一條。他說,在法語裡,喜樂一個名詞是「好」和「鐘點」兩字拼成,可見好事多磨,只是個把鐘頭的玩意兒。我們聯想到我們本國話的說法,也同樣的意味深永,譬如快活或快樂的快字,就把人生一切樂事的飄瞥難留,極清楚地指示出來。
  • 《錢鍾書》② | 國學和英文造詣高,但也有著致命的短板
    領讀 | 不雨亦瀟瀟錢鍾書從小便是一個很有讀書天賦的孩子,但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雖然錢鍾書的國學和英文造詣極高,但他也有著致命的短板。那麼,他的短板究竟是什麼呢?今天的閱讀目標是原書的第3章,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 解志熙:臨危有節的錢鍾書、楊絳先生
    在艱難的淪陷歲月裡,錢鍾書在一家私立學院任教,業餘給一些仰慕他的大學生私下授課,收入微薄,家計艱難,楊絳先生不得不嘗試撰寫劇本、賺取演出費來貼補家用,但錢、楊二先生相濡以沫、相敬為國,絕不與敵偽妥協、絕不在敵偽刊物上發表一個字。那時,也有附逆文人來拉錢鍾書下水,被他嚴詞拒絕。錢鍾書作於此一時期的歌行體長詩《剝啄行》就透露了此中消息。
  • 「吃一塹長一智」如何翻譯?錢鍾書先生給出了標準答案
    1998年12月19日,我國著名學者、作家錢鍾書先生與世長辭。20年來,雖斯人已逝,但其學術代表作《管錐編》仍為學者的案頭書,其長篇小說《圍城》則吸引著一茬又一茬讀者。今天,逢錢鍾書先生逝世20周年之日,我們約請其生前同事撰寫回憶文章,撫今追昔,以寄思慕之情。
  • 青年錢鍾書的外文閱讀書單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的第一輯三冊,影印了錢鍾書留學時代共十本讀外文書的筆記。       前些年,有位師長說曾與錢鍾書昔年清華外文系同窗某先生晤談,提到錢的外語能力,那位老先生搖頭說:他沒有學過義大利語,他哪裡會義大利語呢。
  • 「吃一塹長一智」如何翻譯?錢鍾書先生給出了標準答案|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閱讀原文幾萬年前人類就有了樂器,音樂起源或與巫術有關(13版)閱讀原文「吃一塹長一智」如何翻譯?錢鍾書先生給出了標準答案(16版)錢鍾書與楊絳1998年12月19日,我國著名學者、作家錢鍾書先生與世長辭。20年來,雖斯人已逝,但其學術代表作《管錐編》仍為學者的案頭書,其長篇小說《圍城》則吸引著一茬又一茬讀者。
  • 錢鍾書是怎樣煉成的:前網際網路時代的知識管理術
    為什麼不會再有錢鍾書:知識範式的改變出生於1910年的錢鍾書是一個有趣的樣本。這些聲音實際上要置入一個更大的背景裡來理解,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對錢鍾書的很多批評,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是一種學術範式的轉移、治學理念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對錢所代表的傳統學問方式的祛魅。舉例說,錢鍾書的超強記憶力,在現在的知識體系裡,恐怕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 牛津大學英文系學生錢鍾書的求學時代
    他會在信中跟院長解釋說,錢鍾書是庚款獎學金獲得者;他也會簡要說明獎學金獲得者的選拔標準,即,一個初級學位(學士學位),以及至少兩年的研究、教學或實踐經驗。接著他會按照慣例,強調幫助這些學生充分利用在英國的三年時間,儘可能多學習一些東西,並安排其中的一部分進入牛津學習的重要性。西爾科克會告訴院長錢鍾書的出色表現,說他如何以最高分獲得了那一年英國文學方向唯一的一份獎學金。他還會提示錢鍾書的推薦人是誰。
  • 學者陸建德談《圍城》: 錢鍾書的語言功夫對現代漢語有貢獻
    在他的著作裡面對一些閱讀現象是持批評態度。比如他有一個概念叫「濫情」,他認為不管是閱讀還是創作,不能太濫情,不能動不動就被裡面一個人物感動地流眼淚,他視這種情況為不佳,分析得非常尖銳。錢鍾書學到這一點一個大學本科生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很不容易。他在清華的時候就給國內比較有名的文學刊物寫文章,筆墨非常老練,而且評論起人來一絲不苟,甚至不留情面。
  • 《錢鍾書選唐詩》:一份「錢選楊抄」的獨特唐詩選本
    今年為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最近,一部由錢鍾書選定、楊絳抄錄的唐詩手稿,經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排印成書,並正式發布。該書定名為《錢鍾書選唐詩》,是近四十年來未對外公布的一份「錢選楊抄」的文獻,同時也是一部可供大眾品讀唐詩的獨特選本,目前該書已全面上市。
  • 如何培養讓北大甘願降200分錄取的孩子?天才少年葉珈寧:從小閱讀
    來自浙江諸暨的天才少年葉珈寧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最近葉珈寧收到了來自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雖然他並沒有參加今年的高考。這個被譽為「連學霸都不足以形容的天才少年」能夠獲得如此成功,歸功於家庭環境的薰陶。同為銀行職員的葉爸葉媽,平時工作忙,對葉珈寧的學習和興趣從來不會過多幹涉,但是葉爸葉媽都非常喜歡閱讀,平時在家,沒事就是看書、寫字,工作認真負責,十年如一日。爸媽愛閱讀、愛學習的好習慣,成功地影響了葉珈寧。
  • 錢鍾書因翻譯問題與傅雷相輕,譯《毛澤東選集》出「名句」
    錢鍾書之有此「君子協定」,楊全紅解說道:原因可能很多,「不大相信《管錐編》可以忠實地譯作他國語言很可能是其中之一」。譯事維艱,錢老畢竟還是幫了忙。艾朗諾(Ronald Egan)所譯的《管錐編》選段,英文書名是錢老親自訂定的。我一向向「錢」看,自問與「錢學」(對錢鍾書的研究)有關聯;讀楊氏書,才知道自己錢學的不足。錢鍾書對中外翻譯的種種理論和實踐,常有褒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