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體育學院創建特色文化全面育人

2020-12-25 中國教育新聞網

給學校體育注入「文化」味道

 

——上海體育學院創建特色文化全面育人

 

  在日前結束的世界特奧會上,上海體育學院共有3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熱情參與,他們憑藉自身學科專長,在比賽期間奉獻出智慧和汗水,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同時,這個以「特奧志願者團」命名的高校社團已擁有註冊會員600多名,近3年來,為近萬名智障人士提供專業而成熟的志願服務。對此,上海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戴健認為,這是學校長期堅持「身心一統、德技相長、文理兼修、服務社會」的人才培養理念而產生的積極效應。


  11月9日,由上海體育學院設計籌建的中國武術博物館在古色古香的校園內落成,參觀者絡繹不絕。這是學校將理想信念教育滲透到人才培養過程的一條途徑。戴健認為,長期以來,學校結合體育特點,注重充分挖掘校史和中國體育發展史中為國爭光、頑強拼搏的典型,精心提煉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和教育價值,把體育中所特有的精神資源轉化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素材,使學生在體育項目的育人實踐中提升人生境界,陶冶愛國情操、樹立為國奉獻、振興中華的志向。


  近年來,學校為了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複合應用型體育人才」,從「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營造創新環境」三方面入手,積極鼓勵學生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大力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實現知識、能力和人格的和諧發展,實踐育人成為學校人才培養的一大顯著特色,一批個性鮮明、在某一專門領域富有特長的學生得以嶄露頭角。記者在剛剛結束的「首屆體育院校學生科創論壇」上發現,該校學生的創新實踐已涵蓋了從大學生創業計劃、專利發明到結合各類體育項目進行的創意實踐等各個層面,形成了「創新無處不在,成功皆有可能」的良好局面。


  與此同時,對於一所以「體育」命名的高校來說,倡導「體育乃人整個機體之教育」主張,形成具有體育特色的大學文化,體現了學校對「體育」的深層理解。戴健告訴記者,學院正大力推進「營造一種文化環境、生產一批文化產品、搭建一個文化平臺、培養一群校園明星、建立一套良性機制」的「五個一」工程,使人才培養的點點星光匯聚成璀璨銀河。(本報記者 沈祖芸)

 

  《中國教育報》2007年11月10日第2版



相關焦點

  • 上海體育學院形成一批學生思政特色項目
    上海體育學院緊抓體育特色,把體育所蘊含的優秀德育資源轉化為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力量,形成了一批思政特色項目。12月21日,上海體育學院召開2017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年會暨品牌項目展示會,15個基層單位思政工作品牌項目進行了展示交流。
  • 上海體育學院多方面部署推動中國特色一流體育大學建設
    近年來,上海體育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理念,牢牢把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主動對接國家重大任務,堅持以特色求發展,深入推進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體育大學。  堅持國內國外兩個資源統籌配置。學校主動對接「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戰略,主動融入上海「五個中心」和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規劃,有效整合全國和上海體育教育資源,服務國家「奧運爭光計劃」「全民健身計劃」和體育產業發展,服務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為學校建設世界一流體育大學提供了資源保障。另一方面,堅持國際視野。學校大力推進實施「國際上體」計劃,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廣泛拓展合作辦學,不斷擴大辦學國際影響力。
  • 特色學校創建方案:開闢5個途徑創建「和諧育人」德育特色學校
    一、創建主題經過學校精心論證,確定「和諧育人」為我校特色學校創建的主題。意為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構建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關係,營造和諧、優雅的校園文化氛圍,促使學校工作不斷向著至善至美的目標邁進。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以「六度」特色創建全國文明校園
    通訊員 劉和雲 謝柳 彭正華 報導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文明校園創建擺在學校工作全局的突出重要位置,在文明創建工作上抓早抓細抓實,形成了領導重視、及早規劃、制度保障、經費到位、主題引領、載體創新、品牌打造、師生共建的格局。
  • 上海體育學院「雙一流」建設2018年度進展報告
    一年來,上海體育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綜合改革,紮根中國大地,凸顯體育特色,全力推進世界一流體育大學建設,各項工作取得顯著進展。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 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上海交通大學在124年發展中,始終秉承「國強催生名校,名校服務強國」的理念,堅持「文化引領」,不斷豐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和「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建設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載體,積極發揮文化的凝聚、引領、輻射作用,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動力和思想保證。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上海交通大學在124年發展中,始終秉承「國強催生名校,名校服務強國」的理念,堅持「文化引領」,不斷豐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和「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建設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載體,積極發揮文化的凝聚、引領、輻射作用,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動力和思想保證。
  • 上海體育學院課程思政讓體育「以德服人」
    中國桌球學院開設的「明星課堂」,其實是上海體育學院融體育德育與專業教育於一體「課程思政」改革的一個縮影。學校緊抓體育特色,把體育所蘊含的優秀德育資源轉化為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力量,形成了一批思政特色項目。近日,上海體育學院召開2017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年會暨品牌項目展示會,15個基層單位思政工作品牌項目進行了展示交流。
  • 陽光學院:積極探索社會實踐育人新模式
    近年來,該校將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與開展社會實踐育人活動結合起來,組織上千名師生深入福建20多個鄉村,實施智力文化助農項目近100項,形成了具有「陽光」特色的社會實踐育人新模式。 「鄉村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歷史資源,但普遍缺乏人才智力,這成為了制約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
  • 以文化的力量鑄魂育人——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育人創新典型案例...
    樹理念  「特色」為筆 繪就「文化鑄校」畫卷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由7所院校合併組建而成,合併之初,校領導班子就深入分析校情,科學規劃發展,一致認為,合併後的學校要想凝聚發展合力,必須實現文化的更迭和創新,必須要樹立全新的理念,構建全新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複合文化體系,實現學校跨越發展。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結碩果
    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學校以「三色文化育人、四賽體系育才」為核心文化理念進行的探索與實踐——以紅色文化鑄魂、綠色文化培根、藍色文化強技,構建「校省國世」四級技能競賽體系,提升整體育人水平。學校立足贛南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特色,林業類、環保類院校的行業特色,確定高職學生「艱苦奮鬥精神培養、生態文明素養培育和創新創業能力提升」三個目標,沿襲「軟硬並舉,軟體建設和硬體建設相結合;知行兼修,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促進;內外交融,校園文化與社會服務相統一」三個思路,致力「環境化心、學賽化知、實踐化行」三方舉措,促進了學生集紅色基因、生態理念、工匠精神於一體的綜合素養形成,培養了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構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網絡思政育人體系,開創「1233」工職特色...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跟時代步伐,在深入分析新形勢下三全育人工作內涵,充分了解學生網絡生活的狀態的基礎上,嘗試利用網絡空間構建起「1233」具有工職院特色的網絡思想政治育人體系,「1」即圍繞塑造學生的理想信念為核心;「2」即形成「成工職·易班」、「工職青年」兩大網絡思政教育推手;「
  • 上海體育學院開「冠軍思政課」 沉浸式體驗獲好評
    作為新中國第一所體育高等學府,上海體育學院注重專業特點,緊抓體育特色,把體育所蘊含的優秀德育資源轉化為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力量,形成了一批思政特色項目。「冠軍思政課」是學院的一次主動創新,館課融合,打造「行進中的課堂」,大中小幼全受益,也是學院體育德育理念的又一次實踐。
  • 樹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文化育人工作,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價值觀融入文化育人,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文化支撐。聚焦這一主題,學院以鐵路文化為主線,以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為兩翼,樹立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建全方位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 樹立文化強校目標 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實效
    在近70年的辦學歷史中,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當前,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學院提出了「文化強校」的新要求,通過升級校園文化內涵、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和創建特色校企文化等方式,大大提升了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 上海體育學院迎65周年華誕,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發來賀信
    65年來,上海體育學院堅守「體育報國」的使命,屢開國內風氣之先,留下了諸多敢為人先的歷史第一和唯一,如編寫了我國第一本體育理論教學大綱;創建了國內第一個運動人體解剖實驗室;1962年招收了中國第一批人體解剖學、體育理論和體操專業研究生;是國內體育高等院校中最早獲得碩士學位(1981年)和博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的單位之一;開創了我國體育院校興辦體育新聞和體育保健康復等非體育類專業的先河
  • 新疆少數民族地區體育特色學校的創建探析
    ,為新疆少數民族地區體育特色學校的創建提供參考。全面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為全體學生掌握終身受益的體育活動技能和自覺參加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提供教育和引導,同時,發現和培養具有體育特長的中小學生,廣泛開展學校課餘訓練和各項比賽活動,為具有體育特長的中小學生提供展示、發展特長的平臺和成才的通道,為各級各類學校培養體育文化建設骨幹,為國家、省、市、縣(市、區)各級培養和輸送體育後備人才,是學校體育的一項基本任務。
  • 文化育人:構建 「質量·創新·融合」特色文化育人體系
    作為徐州地區唯一一所以工業命名、工科為主的高職院校,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認識到培養製造業緊需的大國工匠和創新型技術人才,應具有精益求精的質量意識、追求卓越的創新思維和兼收並蓄的融合能力,為此,學校凝練出了「崇德尚技、守正出新」的核心文化理念,構建起了從樹立質量意識、激發創新思維到發展融合能力一體化的工業文化特色育人體系,形成了以「質量立本、創新樹魂、融合賦能」的育人模式,貫穿價值觀培育、思維方式培養到行為能力養成全過程
  • 巴赫致信祝賀上海體育學院65周年華誕
    大 中 小     11月11日,上海體育學院迎來65周年華誕。    巴赫代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感謝上海體院為弘揚體育及奧林匹克精神所作出的持續努力和奉獻。他相信,依託上海體院和其他大學的共同協作,中國必將在世界體育舞臺上發揮更為重大的影響。    創建於1952年的上海體育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建最早的體育高等學府,是培養高層次體育人才的搖籃,也是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推進產教融合 發展協同育人丨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金剛 通訊員 馬曉敏 許文豪 劉偉東為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協同育人,12月11日,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儀式舉行,進一步著力精準培養應用型人才。德州學院作為德州的大學,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是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服務行業、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地方高校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