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例母親主動放棄監護權 民政為孩子開綠燈

2020-12-13 環球網

11月初,深圳一吸毒單身母親前往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她表示自己無力撫養仍在襁褓中的女兒,希望放棄監護權由社會福利中心收養自己的孩子。

這是全國首例主動放棄監護權的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家庭。

然而在具體操作中,由於目前法律政策存在空白,並未給這些放棄監護權的父母以合法渠道。現有法律只有原則性規定,沒有相關細則,對可以放棄監護權的條件做具體規定。

福利院收了「不該收」的孩子

「如果不管再出問題怎麼辦?」唐榮生擔心,會再次發生南京兩女童因吸毒的母親未歸而被餓死的事件。

最近一個月,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唐玉榮糾結極了,他遇到了一件讓他極為犯難同時又很詫異的事。

今年11月初,一個單身母親李葉(化名)找到他,希望福利中心能收留自己的孩子。

唐玉榮從未遇到過此事。大多數情況都是孩子被公安機關帶過來,或是強行扔在福利中心門口的,他從來沒見過哪個父母自己主動要求福利中心收留自己的孩子。

李葉向唐玉榮告知,32歲的她,已有近20年的吸毒史。

去年2月的一天夜晚,李葉在深圳的一家酒吧裡,認識了一個普通話講得很好很地道的男人,隨後李葉跟隨他去了出租屋。

不久,李葉發現自己懷孕了。她把這個消息告訴男人,令她想不到的是,對方很快換了手機號碼,搬離了出租屋。

2012年11月2日,李葉的女兒平安降臨人世。然而長期吸食毒品讓李葉的身體狀況極差,1.76米的個子,不到百斤的體重,滿口假牙,她幾乎抱不動出生的女兒。

李葉只得將自己的母親叫到身邊,靠著母親3000多元的退休金,維持三人的基本生活。

今年,李葉的母親查出患有乳腺癌,在做完手術後,已無力幫助女兒撫養自己的外孫女。

不得已,李葉和母親商量選擇把孩子送到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希望中心能收養自己的女兒,為她找到一個新家。

見到唐榮生後,李葉講述的經歷,打動了身為父親的唐榮生。然而作為一名社會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很清楚規定,福利中心只能收養被父母遺棄的棄嬰或棄童,同時還要通過公安審核、出具證明,才可以辦理手續收養。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四條規定:「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

貴州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陳會琪分析,在收養法中規定的收養人為自然人,社會福利中心作為法人機構,事實上不可以收養這個孩子。

「孩子的母親求到我們這裡,如果不管再出問題怎麼辦?」唐榮生擔心,會再次發生南京兩女童因吸毒的母親未歸而被餓死的事件。

最終,唐榮生決定,收下了孩子。

法律規定無可操作性

唐榮生不明白什麼是「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在實踐中他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收了孩子,意味著唐榮生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李葉的女兒屬於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這種情況是兒童父母雙方或一方仍然在世但無法、無力或不適合撫養兒童,即「事實無人撫養」。

可唐榮生不明白什麼是「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在實踐中我們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什麼是家庭無力撫養,這種概念性的東西,沒有先例可循。

同樣他又面臨著接二連三的困惑,這樣的孩子如何收養?誰能收養?法律手續由誰來認定、執行?

唐榮生找了律師、相關部門,把能諮詢的人都諮詢了,可沒有人能給他一個答案。

「不知道怎麼做,非常正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小軍表示,法律政策存在空白,並未給這些放棄監護權的父母以合法渠道,無論收養法或是民法通則,都只有原則性規定,沒有相關細則。

「可如果再等下去,孩子哪裡等得及」,唐玉榮說,自己親自前往李葉的出租屋看過她們的境況,「非常不好」。

臨走前,唐玉榮給李葉留下500元,明確交代李葉保持通訊暢通,不然事情會更難辦,同時也再三跟她說,不要再去買毒品。

民政部為孩子開綠燈

「送審稿尚未在全國正式施行,但特許深圳可以優先按此辦理李葉孩子的相關手續。」

對李葉能否放棄監護權,也是個未知數。

涉及監護制度的法律僅有兩部,一部是2006年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另一部是1986年出臺的《民法通則》。

陳會琪表示,事實上監護權是權利也是責任,不能放棄也不能約定放棄,只能轉移監護權。

對監護權的轉移,法律也做了規定。陳會琪說,「孤兒或者生父母無力撫養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親屬、朋友撫養。」但在這樣的法律順位中,親屬、朋友有優先順位,社會福利機構則在其後。

而且在司法實踐中,事實上也很少有變更監護人案件的判例。

「一方面親屬推脫不願承擔撫養孩子的責任,另一方面有可能出現親屬或朋友違心接受孩子,但對孩子撫養並不用心,很容易給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陳會琪解釋,因此司法部門在裁決此類案件時,一般不輕易審判。

就在唐榮生犯難時,民政部獲悉此事,向深圳市福利中心傳真一份《民政部辦公廳關於規範社會散居孤兒和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涉外送養工作的通知》,並表示:「雖然這份送審稿尚未在全國正式施行,但特許深圳可以優先按此辦理李葉孩子的相關手續。」

這通知讓唐榮生心裡多少有了底。一是按照通知,協助李葉辦理涉外送養手續,這辦法在他看來最穩妥,相對於國內收養來說,國外收養的政策法規較為完善。

另一種方式則是監護權的完全轉移,由福利中心收養李葉的孩子。

11月27日下午,李葉與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籤署了協議,約定李葉主動放棄親生女兒監護權,將由福利中心撫養和監護。

但唐榮生表示,其實他也不清楚這樣的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我們要儘快找公證處對此協議進行公證」。

不過,這在中國公益研究院兒童福利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員張柳看來,解決這個孩子問題的過程,很可能成為推動更多的人關注「事實無人撫養」這類困境兒童的契機。

張柳表示,國家應當有責任建立制度、設計程序去安置、照顧這類困境兒童,但事實上無論是立法還是機制建設,以及整個服務的監督評估上都不完善。

對深圳市開了先河之後,是否會有更多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父母放棄監護權,考慮將孩子送入福利院中?

「在兒童面對嚴峻的生活狀況時,國家應當在制度設計層面完善解決這類問題,而不是避免類似情況發生,以此作為不去推動這個程序的藉口。」張柳進一步補充道。

應首要考慮兒童利益

當孩子遇到包括家庭無力撫養、家庭暴力等問題時,國家應強有力介入。

全國有多少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兒童,童小軍表示,截至目前尚無確切數據。

一份來自中國公益研究院兒童福利研究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20日,全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總數「非常接近61.5萬的全國孤兒數目」。

這些困境兒童有的得到救助,而更多的是生活在關注視野之外。

唐榮生深有感觸。很多情況,由於沒有政府的強有力介入,孩子的權益保護基本上停留在嘴邊。

他舉例,在福利院中有一個被派出所「託管」的孩子,父親上訪聲稱無力撫養將孩子丟棄在派出所,公安部門無奈送入福利院。

還有一些遭受嚴重家暴的孩子,如果有了類似國外那種剝奪監護權的做法,孩子的命運或將改變。

唐榮生心生感觸,認為應當由社區、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共同合力評估生父母是否存在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情況。在他看來,家庭無力撫養未必是最低生活保障線,而應當以兒童利益最大化為前提,首先考慮孩子的需求。

曾任中國兒童福利和社會收養中心主任的張世峰,曾多次呼籲「兒童利益優先」這個國際社會共同遵循的原則。

他表示,在發達國家,當孩子遇到包括家庭無力撫養、家庭暴力等問題時,都有國家監護權的強有力介入。

童小軍也認同此觀點,面對困境兒童,國家應當儘量使這類孩子進入一個適合他生活的家庭。這過程,需要專業的評估人員。但在中國,這個環節是缺失的,不僅缺乏專業人員,也缺乏政策上的規範。

她表示首先政府應當認清自己的職責,了解怎麼做對孩子的利益才最大化。在此基礎上,應儘快出臺法律法規,明確政府責任,規範養育這些孩子的程序及標準,支持並監督專業的人員或機構落實這樣的程序。

「之所以大家都不管,是因為現有法律中,規定的都是集體責任,集體責任等於沒有責任」,張柳表示。

12月2日,李葉的女兒可能就會被唐榮生接到深圳市福利中心裡暫時代為撫養。

相關焦點

  • 深圳現首例母親主動放棄監護權 民政部為孩子開綠燈
    11月初,深圳一吸毒單身母親前往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她表示自己無力撫養仍在襁褓中的女兒,希望放棄監護權由社會福利中心收養自己的孩子。這是全國首例主動放棄監護權的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家庭。然而在具體操作中,由於目前法律政策存在空白,並未給這些放棄監護權的父母以合法渠道。
  • 閔行首例!撤銷監護權!
    閔行首例!撤銷監護權!民族的希望但偏偏有些父母在生育孩子後未能履行父母職責疏於保護與養育不配為父母!檢察官幫佳佳找「家」多方聯動綜合落實救助母親有罪,孩子卻是無辜的。母親的有罪判決並不能解決佳佳無家可歸的難題,檢察官每次看到佳佳趴在醫院病房的窗臺上渴望外面世界的眼神時,暗下決心一定要為佳佳找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
  • 武漢一位母親申請撤銷孩子父親監護權!
    青春武漢武漢青年身邊的團團關注導 讀孩子的母親要求撤銷父親的監護權,這樣的事情你聽說過嗎?來看看湖北首例由檢察機關支持其他監護人申請撤銷監護權的案件!2018年5月17日:黃陂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該起由檢察機關支持其他監護人申請撤銷監護權的案件,並當庭宣判:撤銷彭某某對孩子的監護權,指定小紅母親為孩子的監護人。
  • 母親入獄十年他成「失依兒童」常州檢察首例支持變更監護權訴訟成功
    經過一番努力,金壇區檢察院以支持起訴的方式支持路路的外祖父母向法院提出變更監護權申請。2020年4月8日,金壇區人民法院判決將路路的監護權變更為外祖母。至此,失依兒童路路的合法民事權益得以保障。母親入獄十年,失依兒童陷困境2016年8月18日,路路的母親路某甲未婚生下他,父親一欄信息空白,除了路某甲沒有人知道誰是路路的父親。路路自出生後一直跟隨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已形成感情上的依戀。
  • 丈夫打殘兒子妻子訴撤銷其監護權 為全國首例
    這標誌著該起全國首例夫妻間「奪權之訴」邁入法律門檻。  首例夫妻間撤銷監護權訴訟被法院受理  今年6月,剛剛出生兩個多月的男嬰樂樂被親生父親毒打致殘,隨後其父李某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批捕。丈夫給兒子造成重創,樂樂的媽媽程女士曾一度想為他開脫,但她最終決定選擇離婚,並起訴剝奪他對兒子的監護權。
  • 困境兒童維權之路-常州首例支持變更監護權訴訟
    經員額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決定支持二人的申請,由檢察院支持變更監護權訴訟。並及時與法院進行溝通聯繫,法院表示為首例變更監護權開通綠色通道。於是,我們啟程前往路某甲所在監獄,關於監護權的問題徵求她本人的意見。監獄中的路某甲看起來很平和,談及路路淚流滿面,她表示如果親戚願意收養她也同意,只是會捨不得孩子。如果親戚不收養,還是希望由自己的父母幫著照看,對自己服刑期間孩子監護權也表示願意變更為父母所有。臨近過年,我們再次來到路路家,路某乙病情加重,高某某表示親戚家因為顧慮不打算收養路路,她表示自己再苦也會撫養路路長大,等待女兒出獄。
  •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歸宿!我省首例引入兒童觀護員制度的監護權案件...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歸宿!我省首例引入兒童觀護員制度的監護權案件宣判!小明母親張女士孩子被診斷為腦癱,對我們打擊很大,後來我老公又出了點狀況,再加上家庭矛盾一些原因,導致我的離開。小明父親陳先生當年,我因為一些個人債務原因,就離家出走了。
  • 監護權被放棄,接下來該怎麼辦?
    監護權被放棄,接下來該怎麼辦? 2013-12-10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會賢放棄孩子監護權的吸毒母親與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籤署協議 近日,深圳市第一例「父母自願放棄孩子監護權案例」引起社會熱議。
  • 閔行首例!檢察院支持起訴,長期遺棄孩子的媽媽被撤銷監護權!
    年11月27日,佳佳(化名)因出生時患病被母親蔣某送往醫院救治,後經過治療已經康復,達到出院標準。母親的有罪判決並不能解決佳佳無家可歸的難題,檢察官每次看到佳佳趴在醫院病房的窗臺上渴望外面世界的眼神時,暗下決心一定要為佳佳找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
  • 閔行首例!長期遺棄孩子的媽媽被撤銷監護權
    嚴厲懲治失職母親被告人蔣某系來滬打工人員,在打工期間與異性同居生活,於2014年11月27日在本市某出租房內產下女嬰佳佳(化名)。佳佳因出生患病被母親蔣某送往醫院救治,後經短期治療已經康復,達到出院標準。
  • 10歲女孩遭生父性侵 母親遺棄父母監護權被撤銷
    4日,首例由民政部門申請撤銷父母作為孩子監護人資格的案件,在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法院依法進行了缺席審理。最終法庭判決支持了申請人銅山區民政局的申請,撤銷被申請人邵某、王某對女兒小玲(化名)的監護權,指定徐州市銅山區民政局為小玲的監護人。
  • 《民法總則》實施後成都首例:"不合格"父親撤銷監護權
    原標題:「不合格」父親,撤銷監護權   11月23日,成都商報記者從雙流法院獲悉,一起由共青團申請撤銷孩子父親監護人資格的案件在雙流法院開庭宣判。據了解,這是自2017年10月1日《民法總則》正式實施以來,成都市首例依據該法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案件。目前,孩子唯一的監護人是母親。
  • —— 福建省首例引入兒童觀護員制度的監護權...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歸宿!—— 福建省首例引入兒童觀護員制度的監護權案件!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福建省首例引入兒童觀護員制度的監護權案件在基層婦幹、關工委工作人員、「五老」志願者等50多名旁聽者的見證下,海滄法院當庭宣判:
  • 全省首例引入兒童觀護員制度的監護權案件在廈宣判
    全省首例引入兒童觀護員制度的監護權案件在廈宣判東南網12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吳舒遠 通訊員 海法)殘障兒童小明(化名)不到一歲時父母就「消失」了,這一「消失」竟長達六年。幸好,還有爺爺奶奶將孩子拉扯大。六年後,孩子父母回來了以後,爺爺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變更孩子的監護人資格。
  • 全國首例父母被撤銷監護權案宣判 民政局擔任監護人
    因受害女童的父親、被告邵某在監獄服刑,其委託代理人到庭參加了訴訟,而受害女童的母親王某經法院傳喚未出庭,法院依法對其進行了缺席審理。  合議庭經過庭審、合議後作出了判決,支持了申請人銅山區民政局的申請,撤銷被申請人邵某、王某對女兒小玲(化名)的監護權,指定徐州市銅山區民政局為小玲的監護人。
  • 填完一張表格,一位南京母親放棄了女兒的監護權
    都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母愛,也許只有母親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在南京的一起離婚案件中,夫妻雙方都希望8歲的女兒能跟自己一起生活。而在填寫完一張表格後,這位母親放棄了女兒的監護權……揚子晚報/揚眼記者萬承源離婚商議誰撫養女兒一直沒有結果李曉明(化名)和張婷(化名)曾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兩人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婚後,兩人一起為家庭忙碌。
  • 剝奪失職父母監護權?是真的!
    孩子生父早年去世,其母王蘭(化名)2017年就以「送養」為名交給這名罪犯。再尋王蘭,發現1年前她已因犯罪被收監,且這位母親長期無業、無固定居所、吸毒、患愛滋病。為安置孩子,檢察院聯繫臨時福利機構暫時安置王童。然而今年3月7日王蘭刑滿釋放後,仍拒不撫養兒子。彼時剛過完自己10歲生日的王童,就此淪為「事實孤兒」。
  • 女嬰墜樓事件反思:撤銷監護權不難 孩子後續安置不易
    孩子多處受傷,需住院治療,然而孩子父親卻放棄治療,稱「醫院細菌多」「回家養養就好了」。隨著媒體調查的深入,關於女嬰家庭的更多令人震驚錯愕的細節浮出水面。 撤銷監護權不難,孩子後續安置不容易 孩子與父母的監護關係以自治理念為核心,但是從法理上,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不僅是私法關係,也是公法關係。「如果父母有能力帶孩子送醫救治而拒絕履行義務,如果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情況,孩子重傷或死亡,則父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 喚醒「沉睡」的剝奪監護權制度
    親生母親拒養兒子   被法院依法剝奪監護權   「當嚴重失職的父母拒絕撫養孩子時,檢察機關必須擔負起應有的職責。」12月1日,璧山區檢察院二部副主任張瀚尹回憶協調第一起剝奪監護權案中孩子的撫養問題時,依舊心緒難平。
  • 失職父母監護權會被剝奪?是真的!
    親生母親拒養女兒 被剝奪監護權 孩子生父早年去世,其母王蘭(化名)2017年就以「送養」為名交給這名罪犯。 再尋王蘭,發現1年前她已因犯罪被收監,且這位母親長期無業、無固定居所、吸毒、患愛滋病。 為安置孩子,檢察院聯繫臨時福利機構暫時安置王童。然而今年3月7日王蘭刑滿釋放後,仍拒不撫養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