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只吃過春筍和冬筍?其實在粵東地區有一款夏筍也十分有名,而且味道不輸春筍。它就是汕尾的高美竹筍。
皮更薄肉更厚汁水更多口感更佳
「上桌菜必有筍,要吃還是高美筍。」這是陸豐市市長許偉明在一次直播間為汕尾特色農產品代言推介時說出的「金句」之一,可見高美竹筍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
高美鮮筍外觀綠色帶黃,猶如山包玉,個頭大小適中,對比普通竹筍,皮更薄,肉更厚,汁水更多,口感更佳,是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之一。
在海陸豐的民俗中,竹筍有「步步高」的寓意,逢年過節,結婚開業,都是酒席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餚。近幾年,高美筍借著網際網路和電商的「東風」,進一步擴大了知名度。
擴大種植面積為農民開闢增收致富新路
陸豐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適宜竹筍生長。
近年來,陸豐市把發展甜竹筍種植作為「菜籃子」工程的重點項目來抓,積極引導農民擴大種植面積,充分發揮基地龍頭作用,為廣大農民開闢了一條增收致富新路。
甜竹筍標準化示範區由陸豐市高美種養場負責實施,與福建農科院進行技術合作,由對方提供優良種苗和種植技術,生產培育出高產、優質、高效的農產品。
當地甜竹筍標準化示範區以「科技+基地+農戶」為運作模式,與周邊的農戶籤訂種植合同,為農戶提供種苗、技術,種植出來的鮮筍由該基地統一收購加工再銷往外地。
目前當地甜竹筍種植以城東高美種養場基地為中心,帶動了潭西、博美、內湖等20多個鄉鎮1300多戶農戶種植,種植面積達200多公頃,平均畝產量8000公斤,年總產量24000噸,年總產值4320萬元,戶均收入3萬多元。
煎炒煨燉無不佳妙 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人們往往把出土一尺來長的夏筍去殼削淨煮熟,然後用山澗溪水浸泡晾乾,經特製的木夾壓扁,再由炭火慢慢烘烤。這樣的竹筍,經過嚴酷的水煮火烤,歷盡了脫胎換骨般的磨礪,最後變成玲瓏剔透、雪白清香的筍片。
蔬食之美,在一個「鮮」字,竹筍煎炒煨燉無不佳妙,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各異。素炒筍絲細白纖纖、鮮嫩清脆,凸顯竹筍原始的鮮甜味。
竹筍對「伴侶」也不怎麼挑剔,可以是雞肉,也可以是鴨肉,魚頭也不錯,排骨也來者不拒。
在不少老饕心裡,筍粿獨佔一隅——把竹筍、香菇切粒,與蝦米和肉沫一起做成餡料,包在粿皮裡用大蒸籠蒸熟了,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