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心率慢的人壽命長,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醫生和你說清楚

2020-12-18 全科醫聊

有人問:「心率慢會壽命長,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心率決定壽命這個說法,不知道你從哪裡看到?我對它抱有很大的懷疑。

誠然,目前有很多的針對心率跟壽命的研究,這裡說的主要是靜息心率,有說法傾向於靜息心率低的人,要比靜息心率快的人壽命長,這裡有個前提,那就是排除疾病的影響,如果疾病原因影響到壽命,任何心率就無從談起了。

靜息心率慢的人可能會長壽,但是我們的心率收到很多的因素影響,日常不可能長期保持靜息心率狀態。

什麼是靜息心率?

靜態心率指患者沒有任何活動量,保持心態也非常平和的狀態下測量的心率稱之為靜態心率

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一直保持在靜息狀態下,很多的因素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心率。我們知道,我們成人的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日常心率因為種種原因是一直處於上下波動狀態的。

比如體位改變、體力活動、食物消化、情緒焦慮、妊娠、興奮、恐懼、激動、飲酒、吸菸、飲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另外感染,發熱,貧血,低氧血症,低鉀血症,甲狀腺功能亢進,休克,心功能不全等病理因素也會使心率加快。

而有些因素可以造成心動過緩,除了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運動員之外,有時甲狀腺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以及一些藥物因素等等,也會引起心動過緩。

通過上面看來,心率受到很多的因素影響,不僅僅病理因素,很多的日常生理因素都會造成心率波動,所以說,對於心率會決定壽命的說法,根本無從驗證。

上文說了,很多的研究或者追蹤調查顯示,靜息心率相對低的人,可能壽命要長。那麼是不是我們就需要像一些壽命長的動物一樣儘量不動,不要增加心率,這樣來達到延年益壽呢?

這麼做可肯定是不對的。

我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首先來說,運動降低靜息心率影響。雖然運動時,心率會增加,但是長期堅持正確的強度適宜的運動,會使心功能得到鍛鍊,心臟更加強壯,射血有力,從而可以減少心率時就可以達到有效供血,而很多時候,靜息心率能在50-65次,是健康心臟的標誌。

其次,合理的運動可以增加抵抗力,為運動有利於人體骨骼增長、肌肉的力量,還能夠鍛鍊心肺功能,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有改善調節的作用,所以能夠提高人體的抗病機能和適應能力,有效的預防疾病發生。

同時,合理的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身體的新陳代謝,消耗人體多餘的脂肪和糖分,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減少毒素在血管內沉積。減少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等基礎疾病發生,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所以說,積極的合理的運動,對於人體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既然靜息心率減慢有利於身體健康,我們怎麼來降低靜息心率?

日常我們可以通過力所能及的長期鍛鍊,可以達到減慢靜息心率的作用,那麼還有很多的方法也可以使靜息心率減慢,我們一起來看。

比如,注意飲食,清淡飲食,日常要限制咖啡因和尼古丁等興奮劑的攝入,比如濃茶茶、濃咖啡、吸菸等等。肥胖者要減肥。

再者,限制酒精攝入,因為酒精本身就可以增快心率。長期飲酒還可以引起心臟損害等,使基礎心率增快。

再者,要有充足的睡眠,長期熬夜,缺乏睡眠會帶給心臟非常大的壓力,導致心率增快。

另外,要學會緩解壓力,比如工作、家庭、經濟負擔等等壓力,要學會緩解,保持良好心情。

還有,對於很多疾病引起的心率增快,我們也可以採取藥物治療。常用的降低心率的藥物有倍他樂克、比索洛爾、普萘洛爾、胺碘酮等等藥物都可以降低心率,但是這些藥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那麼是不是心率越慢對身體越好?

答案也是否定的。

如果心率低於50次/分,有時會出現頭暈、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狀。而心率低於每分鐘40次以下,有可能出現頭暈、一過性眼黑、乏力、心悸、胸悶、氣短,有時心前區有衝擊感,嚴重者可發生暈厥等。

而心率過慢常常見於疾病狀態下,比如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或竇房結症候群、急性心梗、甲狀腺機能低下等等疾病。而這些疾病很多時候會非常嚴重,是需要及時幹預治療的。

做個總結:心率決定壽命,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而靜息心率相對比較慢的人,在沒有疾病因素下,會有助於長壽,但並非心率越低越好。同時並非不運動才能保持靜息心率慢而延年益壽,相反,通過積極的合理的運動才能讓靜息心率變慢。同時,也要通過其他積極的方式,減慢靜息心率,達到長壽目的。

我是@全科醫聊,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相關焦點

  • 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使人長壽?醫生科學解釋,你該了解
    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但是,最近有人卻提出:靜止使人長壽,千年王八,萬年龜,就是最好的證明。那麼,生命到底是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一起來聽聽醫生的科學解釋吧。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使人長壽?心率快的動物壽命比較短,比如老鼠,心率每分鐘450次,壽命只有一年左右。而心率慢的動物壽命比較長,例如笨重的大象,心率只有每分鐘30次左右,平均壽命達到了70年。而在研究了一些哺乳動物以後,研究者發現,動物的心率跟壽命呈負相關,即心率快,壽命短;心率慢,壽命相對來說比較長。
  • 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這道題太難了
    專家看我的核磁片子時說:「你膝蓋上有舊傷,跳繩用力過猛只是誘因!」沒有被撞或摔倒過呀,為啥會有舊傷?仔細回想,一定是走路走的!前年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走路18000步以上,後來走的腳踝發疼,才減到1萬步左右,應該是那個時候留下了病根。身邊有不少朋友,都因鍛鍊過猛有傷在身。
  • 究竟是「靜止使人長壽」還是「生命在於運動」?科學給出了答案
    人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並且也有很多人熱衷於運動。但也有人對此表示質疑,因為幾乎所有長壽的人都是不經常運動的,而且很多運動員也並不長壽,反而還有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那麼究竟運動和靜止哪一個能讓人更長壽呢?
  • 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哪種說法更靠譜?科學給出合理解釋
    有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於我們的身體有很多的好處,並且一直也非常熱衷於運動,但是也不免有很多懷疑的聲音出現,因為大部分長壽的人都不怎麼運動,並且有很多運動員也不長壽,反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哪種說法更靠譜?科學給出合理解釋經過研究表明,兔子、老鼠等小型哺乳類動物,心率快但是壽命一般不長,短短僅有幾年,而大型不如類動物,就如鯨魚心率每分鐘只有20次,但是壽命卻可長達幾十年。科學家們認為心率慢更長壽。
  • 微百科✎「生命在於運動」 的謊言,害了多少人?
    因為心率和壽命成反比,運動導致心率加快,新陳代謝就加快,細胞的分裂和老化也必然加快。
  • 壽命長短,心率先知?專家告訴你,什麼樣的心率水平,利於長壽?
    有人將心率和壽命的長短聯繫到了一起,有人認為心跳速度越慢,人越容易長壽,是這樣嗎?今天專家就來告訴你,保持怎樣的心率水平更有利於長壽。壽命長短和心率有關係嗎?壽命長短確實和心率有一定的關係,因為心率在正常範圍內,身體是比較健康的,如果是心跳速度過快或者是過慢,都會影響到身體,還可能會影響到壽命。
  • 「運動」和「靜止」對健康的益處,取決於兩者之間的平衡狀態!
    俗話說得好「生命在於運動,」縱觀所有生命體,無時無刻都在運動,而人類屬於一種高級動物,能夠對自己有著很好支配,適時運動、適時地靜止才能更好地保證自己健康。,是否存在著關係,到底是運動對身體有益,還是靜止對身體有益呢?
  • 心率影響壽命,一分鐘心跳多少次的人,和長壽更有緣?醫生告訴你
    人活著就會有心跳,儘管在平時的生活中,心跳經常不被我們注意,但是他對人體還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每分鐘心跳的次數都是不一樣的,在運動和靜止的狀態下,心跳的差異也非常大。研究顯示,在安靜狀態下,心率較慢的人會有患上心血管疾病,甚至過早死亡的風險,所以心理和壽命息息相關。
  • 心率怎麼才是健康的,經常運動,心率變慢了好嗎?
    《哈佛心臟信》報導,較慢的心率可以轉化為較長的壽命。你的心率每分鐘都在變化,這取決於你是站著還是躺著,走動還是坐著,緊張還是放鬆。當你靜下心來,心跳會平靜下來;這是你的靜息心率,而通過鍛鍊和減壓來減緩心跳速度可能會幫助你享受健康的心跳。
  • 心跳越慢越長壽?有什麼科學依據?心臟醫生說:這樣的心率長壽
    人的心臟跳動快慢和我們的壽命有關係嗎?當然有!您想想,心臟是我們的發動機,因為心臟跳動,我們才能活著,心臟一旦停止工作,我們就會終結。心臟跳的快說明心臟有勁,我們的壽命長?心臟跳的慢說明心臟工作少,我們的壽命長?
  • 烏龜不愛動卻長壽,所以「生命在於靜止」嗎?這個結論該被推翻了
    烏龜是長壽的象徵,而說到烏龜,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行動緩慢、不愛動,因此民間有這麼一個說法,生命在於靜止,長壽在於靜止,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 心跳越慢越長壽?有什麼科學依據?心臟醫生說:這樣的心率長壽!
    心跳與壽命長短是否有關係,這個問題也是多次討論過的,公認的更科學的說法是,心跳的快慢不等同於壽命的長短。很多科學家善於拿某種動物(比如說烏龜,心跳慢,壽命長)來做比對,但也有很多人持不同意見,人畢竟不能去和動物或小昆蟲去比的,所有生物的生命壽限它都是有它自己的一定的規律的。心跳越慢越長壽?有什麼科學依據?
  • 人到中年心率每分鐘80多次,快嗎?要降下來嗎?對壽命有啥影響?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人到中年心率每分鐘80多次,快嗎?需要降下來嗎?對身體健康和壽命有啥影響?因此,將心率保持在一定範圍內更有利於健康長壽,這個心率以不起過80次/分鐘為好,尤其是有高血壓的人更應如此;臨床實踐證實:如果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發生時,則心率還應控制在60次/分鐘以下才更有利於阻止與延緩病情的進展。可能有人會說,教科書上寫得非常清楚:心率60-100次/分鐘就是正常的呀。
  • 心跳快慢和壽命長短有關?心率在什麼範圍內易長壽?醫生告訴你
    平時比較細心的人,會發現,在體檢的時候,我們除了要測量血壓的高低以外,醫生往往還會用聽診器測試我們的心臟有沒有出現問題。有一個說法,是說心臟跳動的速度能夠影響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這個說法是不是準確呢?心跳快慢和壽命的關係如果一個人總是處在緊張或者興奮的狀態下,那麼他的心跳速度就會很快,這樣對於壽命的延長其實是沒有好處的。
  • 愛運動的人壽命更長,因為運動改變了他們的安靜心率!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緩和,生活開始回到正軌,大家復工的復工,複課的複課。但中小學複課的同時,也迎來了「報復性運動」。疫情期間普遍缺乏鍛鍊的孩子們,竟陸續出現了不少「應力性骨折」的學生患者。
  • 心率超過這「1數」,或有猝死危險!堅持做「4事」,心率慢壽命長
    上述這個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心率加快對我們的生命威脅很大,這位老人發病當晚,心率130已經嚴重超標,若沒有及時採取後面的措施,後面不堪設想。 我們常說的"心率",其實是在安靜的狀態下,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正常人的心率應該保證在60-100次/分左右,大多數人在70-80次/分鐘之間。
  • 心跳快慢與壽命有關?醫生:心率要保持在這範圍內,還能有助長壽
    我們也應該都知道,心臟的跳動也是生命的跡象,但是可能有很多的人都不明白心跳的快慢和我們的壽命都是有一定聯繫的,那麼在醫學上心跳快慢,那麼也就是心跳頻率了,簡稱為心率,如果想要長壽的話,心率也應該要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那麼今天不妨跟隨我了解一下關於心率和壽命的一些淵源。
  • 心跳快和心跳慢哪一個壽命長?如果達到這個頻率,就恭喜了!
    心臟是身體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器官,它主要的工作就是為全省分配和傳送血液,而且只要我們還活著,心臟跳動也不會停止,也許就有人發出疑問,大多數人的心跳頻率都有所差別,那麼到底是心跳快好還是心跳慢一些好呢?如今人類心率的參考值是60-100分鐘,也就是說在休息的時候,一如果一分鐘之內心跳的次數是60-100次之間,說明是正常的,但是針對不同的人群,心跳的頻率也不一樣,心跳快和心跳慢哪一個壽命長?如果達到這個頻率,就恭喜了!
  • 小聶:業餘跑者該如何獲悉自己的靜止心率和最大心率
    我們今天就談談心率訓練法中的靜止心率和最大心率獲悉方法。在五花八門的心率訓練法當中,獲悉自己的靜止心率和最大心率數值是首要條件。靜止心率獲悉方式比較簡單,早晨醒來,躺坐在床頭,讓自己靜止3-5分鐘,然後用手把自己的脈搏,按一分鐘數算所得出的數據,基本就能和自己的靜止心率是一致的。
  • 心跳快慢和壽命有關?醫生:心率保持在這個範圍內,有助長壽
    我們都知道,心臟跳動,是生命的跡象。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心跳的快慢跟壽命是有關係的。在醫學上,心跳快慢就是心跳頻率,簡稱心率。如果想要長壽,心率應該保持在合理範圍。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心率、壽命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