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有多牛?道家精髓全在兩句話!

2020-12-27 騰訊網

中國傳統道教以《道德經》為經典,其思想文化涵蓋了廣泛的智慧,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生活。

而《道德經》中有一句流傳最廣,被很多人所熟知的一句話,蘊含了道教的終極智慧。

這句話,即使是不了解道教,沒有接觸過《道德經》的人,也耳熟能詳。這句話就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認為,宇宙誕生,出於「無極」,也就是「一」,是一個混沌的狀態。

然後,「無極」也就是這個「一」,生出了」二「,即陰陽二極。

之後,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而產生出第三種物質,這裡的「三」是虛數,是一個變量。

三生萬物指的就是陰陽相濟,最後生出了宇宙萬物。

老子這種說法,實際上是對伏羲八卦和《易經》的進一步闡釋和總結。

一就是太極,太極生兩儀,也就是陰陽;兩儀生四象,就是太陰,少陽,少陰,太陽;四象生八卦,就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八六十四卦,涵蓋了萬事萬物。

所以,老子的思想和周易思想是一以貫之的。

有意思的是,老子的說法,和現代天文驚人地一致,俯視銀河系就像一個太極圖。

下一句「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為我們所熟知。

這一句反映了老子客觀主義世界觀,也蘊含著老子的大智慧,並且這個大智慧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這句話反映了老子是一個無神論者,力求從自然本身來解釋客觀世界。

他提出的了「道」的概念,取代了有神論者所提出的「上帝」「神」這些位置。主宰萬物的不是這些「神」,而是道。而道是什麼?

道從字形來看,一個「首」就是一個人,走之旁,就是一個人行走的道路。這裡可以引申為規律、法則的意思。

這個道被老子視為萬事萬物的本原。

但至於這「道」具體到底是指什麼,老子沒有具體到某一個事物,而把道描述成了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老子進而用高度抽象的思維,把客觀世界中的天地自然運行的規律運用到人道中來,提出了「無為而治」「與世無爭」等為人處世的人生理念,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老子認為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

這也是老子從天道運行規律中得出的經驗教訓。

因為「天之道」就是聽任萬物自然生長,所以人之道也應當效法天道,無為而治,無為而民自化,管理者不橫加幹涉,民眾自然安居樂業。

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公眾號:國學傳承

(id:gxchuancheng)

國學傳承

弘揚國粹

■ 本文轉自網絡,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精髓全在這句話上!
    孔子,老子,孟子等等偉大的先知,給我們創造了很多的財富,在這些財富中,給我們最大的一比來自於對我們精神上的影響,只有我們思想上覺醒了,才有後來的行動以及作為。而道家且恰恰是無為之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精髓全在這句話上!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成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李約瑟說:「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於道家思想。
  • 秘術坊:道家神醫,功家必備驗方——道家養生功法及藥功秘練
    其第二個恩師是湖北省武當山金頂三天門八仙庵道家全真龍門派第二十六代傳人,有道家神醫之美譽的唐崇亮道長。(1870——1985)張道長是唐崇亮的關門弟子。其師兄竇高寒,號稱道家「神針」。張高元號稱道家「神醫」。張道長多次在國內外中醫 藥論壇及世界性養生大會上發表論文,受到廣泛關注。道家主張遵循自然法則,按照自然規律處理問題,這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的一種表現形式。
  • 道家思想的十大精髓!
  •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與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為表顯一為裹藏之別而已。
  • 術數邏輯與道家思維
    最近經常有讀者跟我討論說很多玄學術數是道士所創的,那玄學術數是不是就起源於道家,我們在學習玄學術數之前要不要先精通道家思想精髓,這對學習術數是否大有裨益
  • 中秋之夜別人在賞月,修道人卻在做一件事,這才是道家長壽之精髓
    中秋之夜別人在賞月,道士卻在煉丹,這才是道家長壽之精髓道家修煉非常注重環境,所以修仙訪道之人為了修煉總喜歡隱居深山茂林,洞天福地。除了空間環境,時間因素也很重要,而中秋節就是修道人最為看重的一個時間,中秋之夜別人在賞月,道家修道人都不忘一件事,而這正是道家長壽秘訣。
  • 「道家」釋義
    (一)司馬遷《史記》中的「道家」用例1.當事人的自我言說如陳平稱:始陳平曰:「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3]2062觀陳平此語應當是晚年所言,陳平生年無從詳考,應當生於戰國末期,而陳平本非學者,早年寓居鄉裡家境貧寒不能自給,但是多與當時「長者」結交,到其投奔、遊說魏王咎之時,可能已經術有專攻。
  • 無為,道家的最高境界
    目前還存有爭論,不過老子的思想乃為道家思想之最,其一部《道德經》被歲月衝刷了數千年仍然光輝不減,可見其思想是多麼的深邃。道家的無為決不是提倡什麼也不做和不為,這裡的「無為」境界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其深層次內涵是絕不能逆道而為,指的是不要人為的去亂為、胡為,去幹預自然大道,甚至不能用未經過很好入靜修煉的常人乃至聖人之智去人為幹預宇宙大道的運行。
  • 道家美學的現代境遇與意義生發
    包含臺港及海外華人在內的中國現代最有影響力的六大美學家是王國維、朱光潛、宗白華、徐復觀、葉維廉、 李澤厚,大多數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其中差不多有一半可被歸入現代新道家行列。他們的美學建構,實現了道家藝術精神與西方現代美學的匯通。
  • 妖怪名單之前世今生:濃墨重彩的道家元素,道家披風不容小覷!
    動漫《妖怪名單》中蘊含著濃厚的道家思想與元素。如一直維護人類和平的道家,正是秉持著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利用陰陽陣保證人妖平衡,並未對妖怪一味獵殺;動漫中陰陽陣的設定也來源於道家的陰陽學說…這些濃墨重彩的道家元素為現代的妖名都市添加了一絲武俠色彩!
  • 《禪宗與道家》 ▏道家與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論
    我們現在要講的目的,偏重在秦、漢以後道家與道教的本身思想,所以對於這個專門的問題,不必多做說明,只是隨手舉幾個例子一談,做為講述道家與道教思想的開端。過去歷史上所謂「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政治形態,也多是不外此例,不必多講。總之,老子學術思想,被人誤解所造成的冤誣,也就因為他對人事現象,觀察得太透徹,作了一些深刻的言文,才會成這種冤抑。好在他已經說過:「不欲見賢」,那麼,在他本身來講,也就無所謂了。其實,真正以老子作代表的道家思想,也正同儒家所宗的《禮記》上《禮運篇》中的大同思想,是以德化政治為目的,甚之,更有過於此者。
  • 中國道家精髓!
    指出了經絡不通,氣血不通,人體中的某個部位就會出現疾患,在治療上可以用按摩的方法疏通經絡氣血,達到治療的作用。在這個時期出現了我國第一部足部按摩專著《皇帝歧伯按摩十卷》。  適當刺激各反射區,自然也會加快排除沉積在組織周圍的毒素和廢物,因而達到療效的效果,這就是現代醫學所稱的第三醫學:利用刺激細胞組織的再生能力,讓器官自我恢復並保持正常功能的理療法。
  • 心理學知識科普:道家思想是如何緩解焦慮的
    你為什麼會焦慮和不高興,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如意。你是怎麼緩解痛苦的,你了解道家思想嗎?@我們的老祖宗其實早就教我們很多緩解生活和心理壓力的方法,只是你 不知道而已,讓我們來看看道家的思想和心理有和關係吧
  • 道家的道和儒家的道有什麼不同?
    中國文化大致以儒家文化為主流,以道家和佛家文化為支流,他們共同組成了中華文化。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期,道家文化也會佔主流。所以有人說,天有三星日月光,地有三教儒道佛。這是很有道理的。談到道理,我們不妨來談談什麼是道。因為中國人喜歡講道。道有大道小道,有正道邪道等。
  • 「道學」涵括道家與道教
    「道學」為什麼可以涵括道家與道教呢?這是因為道家與道教既有各自的一些特質,也有共同的理論基石與經典,成為聯繫密切的文化系統。道家起源遠在老子之前道家起源於何時?向來有不同看法。20世紀以來,大部分中國哲學史教科書在介紹道家時基本上都從老子開始。但如果稽考早期歷史文獻,就會看到,古代學者心目中的道家遠在老子之前就存在。
  • 南懷瑾先生: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道家《清靜經》
    道家很會誘惑人,他不做蝕本的生意,「天地悉皆歸」,一投資就一本萬利,這還不幹嗎?!前天有一位同學寫日記,提到呂純陽《百字銘》中「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他對這一句解釋不通,在日記上提出要我解答。呂純陽「降心」兩個字採自《金剛經》,有意地把這個妄念空掉,有意就是有為,有為工夫是不對的。
  • 道家的意義治療智慧
    本文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心理、道德問題,發掘道家修德調心、心德互養的意義治療智慧,以圖為心理輔導和道德培育提供必要的文化資源。道家在這方面亦有非常深刻的論述,他們將「體悟大道」作為人生的目標,而「道」就是蘊含著真善美的最高哲學範疇。在此人生目標的引領下,道家主張不為物累,淡泊名利,認為物慾膨脹將導致嚴重惡果:「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對財富、權勢、感官享樂等欲望的無度追求將引來大的禍咎。
  • 揭秘道家房中術
    在歷代,道家的房中術都有不少傳人。漢、魏之際,房中術的流行達到一個高潮,那時首先應提到冷壽光,他和華佗是同時人,「年可百五六十歲,行容成公御婦人法,常屈頸鷸息,鬚髮盡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時」。又有前面說過的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三人,《漢武內傳》云:封君達,隴西人。初服黃連五十餘年,入鳥舉山,服水銀百餘年,還鄉裡,如二十許者,常乘青牛,故號「青牛道士」。
  • 現代新道家:湯用彤、蒙文通、胡適、陳攖寧、陳寅恪
    這是因為他的道教研究被其中國佛教史研究第一人的炫耀光環所遮蔽,不易彰顯,而系統性梳理總結亦有難度。筆者在校理湯用彤遺著的過程中,深感他於道學文化實有真知,並與蒙文通、胡適、陳攖寧、陳寅恪等名家交集甚多,他們都可謂現代新道家的代表性人物。故試作此文,期以引玉。
  • 道家及道教思想與中國文化的教育精神——南懷瑾
    關於道家與道教的學術思想,它影響中國歷史文化的巨大和悠久,實在源遠流長,普遍深入每一部分。例如以中國的宗教與哲學而言,佛教經典及佛學內容的翻譯,有許多名詞、術語,以及注釋與疏述,很多地方,都是借重道家學術思想的名辭和義理;當然,後來道家與道教,有很多是採納融會佛教學理的學術思想,那也是不容否認的事實。至於儒家學術,以及侈談玄之又玄的思致辨慧,更離不開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莊子、列子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