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很多壓力的父母都處於極度焦慮和極度的憂慮之中,體現在對下一代沒有自信,而在社會競爭中,幾乎是剛剛邁入小學的大門,就會被父母擰上了一根緊緊的弦。
反其道而行之的父母也並非就值得表揚,她們任孩子放任自流,或者替孩子做好一切,看似給孩子自由,實則從精神上控制孩子,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pua式育兒」的父母。
百樣米養百樣人,在不同家庭環境中長大,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未來面對社會競爭力的時候,也會反映出不同的表現,令人喜憂參半。
這三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走上社會才看出問題
一:母強父弱型「pua」式育兒家庭環境
代表人物:齊明月媽媽
看過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的讀者朋友應該都對劇中齊明月的媽媽有很深刻的印象。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橋段:媽媽帶著女兒到商場裡買衣服,女兒選了白色,母親看到後立馬責備女兒:「穿白色的你洗啊?」隨手拿起了粉色的:「這件怎麼樣?」
女兒說:可以,挺好的。
齊明月的媽媽白了女兒一眼:「你和你爸一樣,就不能有點主見嗎?」
類型分析一:像齊明月媽媽這樣的母親,既想讓女兒變得懂事聽話,又想讓女兒變成一個非常個性有特點的孩子。而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在母強父弱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往往也會陷入兩難的境地,面對母親的精神控制,父親的唯唯諾諾,孩子長大走上社會,也會逐漸消磨戰鬥意識,每每遇到困難就尋求父母的幫助,讓父母幫自己做決定,把自己的人生變成別人的人生。
二:隱形父母型「偽孤兒」式家庭環境
代表人物:季楊楊媽媽
電視劇《小歡喜》中季楊楊的家庭中,父母好像隱形了一般,孩子猶如置身在一個孤兒式的家庭環境中,在常年缺失父母陪伴的家庭中,孩子的性格就如同野生生長一般,心中有理想,想要衝破自己內心的困境卻發現自己很無力。
面對父親季勝利的大男子主義、開口「違規」,閉口「超標」,動不動就大聲嚷嚷,孩子也會在這樣的家庭中感覺到無力。
類型分析二:在走上社會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很大的理想抱負,但是現實通常會和自己的理想有很大的差距。
在一次又一次被理想打敗之後,孩子的自信心已經成為泡影。對於自我安全感的搭建再一次失敗,孩子很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
有時越是用力過猛,心中信念感十足的孩子,在走上社會往往會表現一時的趕超狀態,向父母證明了「我能行」後,就會表現出後勁不足,社會競爭力也會與日俱下。
三:一言不合就動手「暴躁」育兒式家庭環境
代表人物:江衛東的父親
電視劇《父母愛情》中的江德福相信給大家帶來很深的印象,一代軍人的幸福家庭故事,他對待兒子江衛東的態度就如同對待自己的兵。
完全不管孩子做的是對是錯,只要你不聽話我就打你。
在江衛東做出的反抗後,江德福還是為兒子包辦了前途,送兒子去當了兵。
類型分析三:這種暴躁型父母養育出的孩子,大多數在未來競爭力中要不然就是優秀到極致,要不然就會活在父親的陰影下,頂著父母的名頭過活。
就算孩子做出成績在父母眼裡都是遠遠不夠的。
真正好的教育,不是控制孩子,也不是打罵孩子,更不是不管孩子,而是在逐漸的教育中找到自己的方法,從而和孩子達成共識,才是真正好的教育。
你認同哪種教育方式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