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家庭環境中走出來的孩子,未來會缺乏社會競爭力,沒有安全感

2020-10-12 糯豆包媽媽

背負很多壓力的父母都處於極度焦慮和極度的憂慮之中,體現在對下一代沒有自信,而在社會競爭中,幾乎是剛剛邁入小學的大門,就會被父母擰上了一根緊緊的弦

反其道而行之的父母也並非就值得表揚,她們任孩子放任自流,或者替孩子做好一切,看似給孩子自由,實則從精神上控制孩子,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pua式育兒」的父母。

百樣米養百樣人,在不同家庭環境中長大,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未來面對社會競爭力的時候,也會反映出不同的表現,令人喜憂參半。

這三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走上社會才看出問題

一:母強父弱型「pua」式育兒家庭環境

代表人物:齊明月媽媽

看過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的讀者朋友應該都對劇中齊明月的媽媽有很深刻的印象。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橋段:媽媽帶著女兒到商場裡買衣服,女兒選了白色,母親看到後立馬責備女兒:「穿白色的你洗啊?」隨手拿起了粉色的:「這件怎麼樣?

女兒說:可以,挺好的。

齊明月的媽媽白了女兒一眼:「你和你爸一樣,就不能有點主見嗎?」

類型分析一:像齊明月媽媽這樣的母親,既想讓女兒變得懂事聽話,又想讓女兒變成一個非常個性有特點的孩子。而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在母強父弱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往往也會陷入兩難的境地,面對母親的精神控制,父親的唯唯諾諾,孩子長大走上社會,也會逐漸消磨戰鬥意識,每每遇到困難就尋求父母的幫助,讓父母幫自己做決定,把自己的人生變成別人的人生。

二:隱形父母型「偽孤兒」式家庭環境

代表人物:季楊楊媽媽

電視劇小歡喜中季楊楊的家庭中,父母好像隱形了一般,孩子猶如置身在一個孤兒式的家庭環境中,在常年缺失父母陪伴的家庭中,孩子的性格就如同野生生長一般,心中有理想,想要衝破自己內心的困境卻發現自己很無力。

面對父親季勝利的大男子主義、開口「違規」,閉口「超標」,動不動就大聲嚷嚷,孩子也會在這樣的家庭中感覺到無力。

類型分析二:在走上社會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很大的理想抱負,但是現實通常會和自己的理想有很大的差距。

在一次又一次被理想打敗之後,孩子的自信心已經成為泡影。對於自我安全感的搭建再一次失敗,孩子很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

有時越是用力過猛,心中信念感十足的孩子,在走上社會往往會表現一時的趕超狀態,向父母證明了「我能行」後,就會表現出後勁不足,社會競爭力也會與日俱下

三:一言不合就動手「暴躁」育兒式家庭環境

代表人物:江衛東的父親

電視劇《父母愛情》中的江德福相信給大家帶來很深的印象,一代軍人的幸福家庭故事,他對待兒子江衛東的態度就如同對待自己的兵。

完全不管孩子做的是對是錯,只要你不聽話我就打你

在江衛東做出的反抗後,江德福還是為兒子包辦了前途,送兒子去當了兵

類型分析三:這種暴躁型父母養育出的孩子,大多數在未來競爭力中要不然就是優秀到極致,要不然就會活在父親的陰影下,頂著父母的名頭過活。

就算孩子做出成績在父母眼裡都是遠遠不夠的。

真正好的教育,不是控制孩子,也不是打罵孩子,更不是不管孩子,而是在逐漸的教育中找到自己的方法,從而和孩子達成共識,才是真正好的教育。

你認同哪種教育方式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證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們要給予保護
    還有的孩子不愛上學,並不是因為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而是覺得自己在學校會處在不安全的環境中,所以拒絕上學。尤其是在陌生的環境中時,孩子會格外牴觸,這都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如果在開放的環境中生活,孩子就會比較開朗外向。
  • 心理學:為什么女人會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什麼,為什么女人總是喜歡強調安全感,而男人則沒有,女人缺乏安全感,其實是與這些因素相關的。在原生家庭這本書中中講述我們的依戀關係決定我們成年的人際關係,如果我們從小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那麼長大後,心理會更為健康,那麼一般就不會缺乏安全感。
  • 孩子缺乏安全感,會影響以後的性格,家長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而孩子獲得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家長,也就是說,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一定是家長的問題,家長應該從自身尋找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5、極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外表看上去沒有什麼異樣,但是當孩子遇到了一些事情時,情緒可能會在一瞬間爆發,讓周圍的人很難堪,遇到了困難時,孩子又會變得很膽小,特別想逃避,這種極端的性格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 心理學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遭遇什麼?一生卡在「彎路」上
    文|秘籍君都說家是孩子的避風港,如今,大多數家長都忙著在「家」裡避風,唯獨沒人願意給孩子當「港灣」,導致孩子對現實世界非常缺乏安全感。而一旦孩子對父母沒了底氣,出門在外就難免有不當之處,甚至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和人生道路。
  •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怎樣?
    安全感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建立對他人的信任感,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求。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存在不自信、害怕與陌生人接觸、脾氣暴躁、喜歡粘著媽媽、咬手指、不喜歡集體活動等一系列缺乏安全感的問題,那麼家長知道這些情況產生的原因嗎?
  • 戀愛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後來都是怎樣走出來的?
    談戀愛的人往往會發現,有時候對方的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個親切的眼神都會給自己帶來所謂的「安全感」,但往往與之相反。無論再怎麼去對一個人好,每天用心呵護,提心弔膽的關心,還是沒有所謂的安全感。「安全感是自己的,不是別人可以給的」很多人認為談戀愛,沒有安全感該怎麼去談,不能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安全,這個戀愛寧願不談;其實根本的原因在於:是你自己想離開了,不願意繼續談下去了,那麼無論對方做的多好,對於你而言永遠都是沒有安全感的。
  • 家庭中的夫妻雙方缺乏「安全感」,該怎麼辦?
    在二線城市家庭付款40萬元,有兩個兒子,家庭月薪不過萬,其實生活壓力還是很大的,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還有4老要贍養,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會缺乏安全感。現在的人說起自己沒有「安全感」,無法就是工資收入不高、還貸壓力太大、工作不穩定、孩子消費過高等等,其實本質核心還是錢少事多身體差。
  • 為什麼熱情和睦的孩子會變得冷漠和缺乏安全感?家庭的和睦很重要
    熱情和睦的孩子會變得冷漠和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在於孩子的內在特質。理想主義者型孩子更是這樣。不過,毋庸置疑,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家庭環境。NF型孩子往往對親人的情緒有一種極其敏銳的感知力,當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時,他們的心境便會處於一種平和的狀態之中;當他們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感到悲哀或沮喪時,他們的心情也會隨之跌入谷底。 因此,在充滿愛心和互助精神的家庭環境當中,NF型孩子可以自由地與家人保持強烈的情感共鳴,而他們也能夠更早地培養和更快地增強自已的自豪感。
  • 孩子膽小、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安全感是兒童的基本需求。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緒穩定,性格堅毅,能夠較好的融入群體,現實理智的處理生活中的難題。安全感缺失的孩子表現為情緒波動大,膽小怕事,社交迴避,性格孤僻,抗挫能力弱。(一)安全感缺失的原因1.早期的成長經歷孩子在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得到母親穩定而有規律的照顧,決定了其對這個世界的基本信任。這種基於對母親的信任所發展出來的安全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母親應儘可能地有規律地照料孩子,而不應將其簡單地交給別人餵養或過早分離。
  •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他們的童年成長經歷,即從懷孕開始到6歲的周圍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中給予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給予的是愉悅、溫暖和充滿愛的環境,那孩子就會獲得強烈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是壓抑、痛苦和缺乏愛的環境,孩子就缺乏安全感。
  • 缺乏安全感,是病嗎?
    就像缺乏維生素在身體上會有多種表現一樣,現代人不僅僅把焦慮、患得患失、悲觀與缺乏安全感相聯繫,似乎一切的負面行為、情緒和性格都可以用「缺乏安全感」來解釋: 孩子黏父母是缺乏安全感,但和父母不親近也是缺乏安全感; 女性依賴男人被看成是沒有安全感,但遠離男人也是缺乏安全感;
  • 孩子安全感認知誤區你還在犯?孩子怕生粘人,並非缺乏安全感
    文章/妮妮編輯/妮妮安全感會影響孩子對於事情的認知能力,也是孩子社會情緒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很多家長都對孩子安全感問題極為重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注重孩子內心安全感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很多家長都對安全感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
  • 孩子缺乏安全感,家長怎麼做才能成為孩子內在的「安全基地」?
    一個人能在幸福感和安全感滿滿的家庭中成長,那麼他會滿懷信心地接近這個世界,在面對有潛在危險的狀況的時候能夠有效地處理問題或尋求幫助。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容易哭鬧、不願與人交流、過度依賴父母,難以適應新的環境,而長大後容易出現自卑、不合群的問題,影響了適應社會發展和人際交往的能力。
  • 孩子畏縮缺乏安全感,嘗試更多的「地板時間」陪伴孩子
    但是我們卻常常看見孩子不願遠離父母,不願看見陌生人,不願結交陌生的朋友,遇到事情甚至會畏縮不前,過於依賴父母,那麼孩子的這種情況是缺乏安全感嗎?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做?第三種,孩子在媽媽離開和回來時都沒有任何表現,孩子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玩具世界中,看上去甚至有點冷漠。
  • 離開父母就會哭的孩子,真的是缺乏安全感嗎?這些你了解嗎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對於孩子可持續發展問題,很多家長都注意到了「安全感」這三個字。他們認為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那麼這個孩子就會變得敏感、脆弱、甚至是自卑。到了成年時期更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尋求其他方式來滿足自己。
  • 孩子無端愛哭 多半缺乏安全感
    看不見熟悉的人在身邊孩子們就會哭;第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總是沒法專心做事,他們前一秒很乖,很投入,下一秒可能就要找媽媽;第三,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顯得特別沒自信,人容易焦慮不安。他們在陌生人面前會神情緊張,會扯自己衣角,會局促不安;第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們晚上睡覺也會睡不踏實,容易輾轉反側,容易驚醒,還喜歡到處摸索,看爸爸媽媽在不在身邊!
  • 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了,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文 | 朗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孩子在剛來到這個世界時,對許多事物的認知能力都是很弱的,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多加注意孩子的一些舉動,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足夠的安全感,嚴重一些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往後的成長。
  • 孩子有這些表現,並不能說明他缺乏安全感
    還有的家長說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家長們不在家的時候也能夠獨自處理一些事情,不會整天擔心著媽媽不會回來了。但是不管怎麼樣,在家長們的心裡有安全感的孩子都是一個特別勇敢獨立,樂觀開朗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總是聽到媽媽或者爸爸在用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自己這是因為家長們都把別人的孩子看的太完美了,只看到了他們好的一面,而沒有看到他們不好的一面。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常常會描述到自己對於外界事物的感受。在這之中,安全感就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或許爸爸媽媽無法理解這種感情,但確實他又在人生活之中無形存在。一些兒童教育專家也表示:安全感對於孩子本身的成長較為關鍵。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注意安全感的培養,會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影響。
  • 孩子為何沒有安全感?三種行為是關鍵,父母想要補救得學會這樣做
    生活之中任何一件小事情,都有可能成為是否具有安全感的關鍵。在父母的想法之中,或許對於安全感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了解一下,安全感到底是什麼?缺乏安全感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作為父母又應該如何,讓孩子具有安全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