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了一檔育兒節目,一位媽媽分享說,「我女兒28個月的時候,我就讓她獨立睡一個小床了,當然前提是每天晚上都要給她講故事,只要一講故事她就會乖乖睡去。」這位媽媽說,現在孩子已經5歲了,之前分床睡的經歷,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較為獨立,在幼兒園跟小朋友相處也十分融洽。
說起分床睡這個話題了,這可是件讓很多媽媽都頭疼的事。多少孩子因為分床睡,每天晚上哭鬧不停,上演著「生離死別」的大戲……
研究表明:分床睡對孩子好處的確多
孩子跟父母分床睡首先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這是因為,從生理衛生的角度看,孩子與大人一起睡,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多,空氣不新鮮,尤其不利於孩子吸入新鮮空氣。另外從睡眠質量看,孩子和成人睡覺,不利於保障孩子的睡眠質量。
其次,從心理成長來說,分床睡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一個能自己睡的寶寶,對於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樣也不會弱。而一個環境適應能力差的寶寶,對媽媽比較依賴,可能跟同齡人關係不太好,也不願意跟陌生人交流。
孩子跟父母分床睡是個過程,不是個時間點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追問,「到底什麼時候才是跟孩子分床睡的最好時機呢?」於是乎,上網一查各種答案眾說紛紜,有的說3歲好,有的說5雖好等等。但是其實,小編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實,孩子分床睡是個過程,而不是個時間點。
什麼時候開始,要根據你家孩子的適應能力來決定,而不是到了3歲或者8歲就必須分床不可。一般來說,能在3-10歲這個階段內完成分床就算是比較合適。
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或者身體狀況不同,比如一些獨立性比較強的孩子,可能在3歲的時候就完成了分床,而有的孩子可能因為性格比較喜歡粘人或是身體較差,喜歡跟父母在一起不分開,即使到了七八歲也不肯分床,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家長們應更多一些耐心,給孩子一個慢慢適應分床睡的過程。
跟寶寶分床睡,除了「狠心」還需要小tips
「我已經狠下了心,不管孩子怎麼哭鬧,都決定要讓他獨立睡了」,每當看到一些父母忍痛這樣說的時候,小編忍不住也再多說幾句,其實讓孩子分床睡,除了「狠心」之外,一定要講究一些方法才行呢!
1.營造孩子睡覺的氛圍
在孩子睡覺前,可以給孩子洗個熱水澡,換上舒適的睡衣,然後給他(她)耐心地讀一個有趣的故事,幫助分散他們獨自睡覺的恐懼感。
2.藉助榜樣力量 心理暗示
買一些上面講述孩子一個人睡覺的兒童繪本,然後讀給他聽,潛移默化地告訴他,「自已一個人睡不是跟爸爸媽媽分離,而只是說明寶寶長大了,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3.布置舒適的環境
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臥室風格和床單,讓他對自己的臥室有新鮮感和歸屬感。比如購買小夜燈等,對有自己熟悉元素的環境,孩子往往能很快適應。
寫在最後:在孩子分床睡的時候,家長們要多一些鼓勵和讚美,讓他感受爸媽對他的認可。另外,為了不讓分床睡半途而廢,不妨和孩子做個約定,比如如果沒有生病等特殊的情況,便嚴格遵守約定,當孩子完成約定的時候,可以給予一些小小的獎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