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具代表的十大傳統樂器,其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

2020-12-11 中原文化家

在中國古代,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而彈奏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下面介紹最具代表的中國古典十大樂器。

1、鼓

鼓的出現比較早,大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古代,鼓被尊奉為通天的,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鼓作為樂器是從周代開始,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

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後來鼓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如戲劇、曲藝、歌舞等。

2、笙

笙是源自中國的簧管樂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是吹管樂器中唯一的和聲樂器,

也是唯一能吹吸發聲的樂器,其音色清晰透亮,感染力強。

笙還在少數民族流行,主要是貴州、廣西、湖南、雲南、四川等省區。在傳統器樂裡,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樂器如笛子、嗩吶的伴奏。

3、壎

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7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相傳壎起源於一種狩獵工具。

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為單純的樂器,並逐漸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最初壎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製的,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

4、琴

在古代,人的文化修養是用琴、棋、書、畫四方面的才能表現的,彈琴為四大才能之首。琴發明於伏羲時代,琴發明的地點在今豫東地區。

琴和笛、簫等其他樂器一樣,隔牆也能欣賞其樂聲。當面演奏是指其演奏的隆重性,它是為高貴賓客演奏用的高級樂器,賓客在聆聽琴曲時,必須正襟危坐。

5、瑟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它的出土地點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並且絕大多數出自東周楚墓。瑟是我國最早的彈弦樂器之一。

先秦便極為盛行,漢代亦流行很廣,南北朝時常用於相和歌伴奏,唐時應用頗多,後世減少使用。

6、笛

笛是一種管樂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笛,特點是無簧片。長期以來,對於中國竹笛是從什麼時候才有的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紜。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

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笛子也是比其他任何樂器都早幾代的、最原始的樂器。根據出土文物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

7、簫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目前出土文物中距今7000多年,古代人將鳥禽類骨骼中的骨髓抽掉,用中段肢骨製成骨簫。

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骨哨應該就是簫笛的鼻祖呢?因此稱它為「骨笛」。那麼用竹子做吹奏樂器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了。

8、編鐘

編鐘是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用青銅鑄成,編鐘最早出現在商代,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

商代編鐘造型橢圓形。西周時常用於宮廷宴會。秦漢以後,所使用的編鐘多呈圓形。到了隋唐時期,很少流傳民間。自宋以後,編鐘也漸被淘汰。

9、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稱奚琴,宋代稱嵇琴。一般認為二胡是由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二胡現在是獨奏樂器和大型合奏樂隊中的重要樂器。

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之一。

10、琵琶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被稱為彈撥樂器之王。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製成。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古代琵琶是圓形的,不同於現代梨形的琵琶。彈奏的方式自由無拘束,不必像演奏傳統樂器一樣正襟危坐,各種舞蹈節目演出時,需要琵琶的伴奏來助興。

這些古代的傳統樂器很多至今還在流傳,足以說明其文化價值,有的還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值得歷史考古學習去分析。你還知道哪些古代經典傳統樂器,歡迎留言!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中國樂器文化:古代中國十大樂器介紹
    中國樂器文化:古代中國十大樂器介紹在古時候,聲音是一種讓人絕美的享受,對於製造美妙的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也是因為這樣有了中國樂器文化,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走吧,讓我們進入古時候的樂器時代吧!鼓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
  • 中國古典樂器有哪些
    中國古典樂器有哪些?對於中國古典樂器的了解,我們從一些古裝電視劇當中就可以了解個大概,在古代,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而製造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那麼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去了解一下。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雄壯的鼓聲緊緊伴隨著人類,遠古的蠻荒一步步走向文明。2、笙笙 清笙,是源自中國的簧管樂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由笙苗中簧片發聲,是能奏和聲,吹氣及吸氣皆能發聲,其音色清晰透亮。
  •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琴瑟簫已然在列,編鐘二胡獨領風騷。
    琴,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代表著古老神秘的東方思想。琴發明於伏羲時代,為五弦之琴,或云為神農所作(《古史考》:伏羲作琴、瑟。《綱鑑易知錄》:伏羲斫桐為琴,繩絲為弦;綆桑為瑟。《說文》:琴,苞犧氏所作弦樂也。《帝王世紀》:神農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宮商角徵羽之音。歷九代至文王,復增其二弦,曰少宮、少商。)琴發明的地點在今魯西豫東地區(伏羲之都在今河南淮陽,神農之都在今山東曲阜)。
  • 泰山文化內涵博大與精深的體現:泰山皮影戲
    能用耳朵聽其演唱,還能用眼睛觀看,都是泰山文化的精髓,純樸而深摯的。在泰山幾百多年的傳唱,根據傳承譜系,山東籍的藝人在其中佔很大部分,都是家族傳承和師傅收徒的方式,代代流傳下來的。泰山皮影戲主要分布在泰安市區,再就是周圍的鄉鎮等地,並擴張到影響到了魯中和魯東等地區。泰山皮影戲最早出現在明代,泰山皮影戲汲取泰山文化的精華,劇目主要來自於泰山文化,演出的人物主要是以泰山石敢當為重點。
  • 盤點民族樂器,中國的獨特樂器,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琴,後加至七根弦(亦稱「七弦琴」;通稱「古琴」);某些樂器的統稱,其中不包括吉他、二胡等。在古代,人的文化修養是用琴、棋、書、畫四方面的才能表現的,彈琴為四大才能之首。《帝王世紀》:神農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宮商角徵羽音。歷九代至文王,復增其二弦,曰少宮、少商。)琴發明的地點在今魯西豫東地區(伏羲之都在今河南淮陽,神農之都在今山東曲阜)。琴和笛、簫等其他樂器一樣,隔牆也能欣賞其樂聲。
  • 中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七大樂器
    中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七大樂器中國古代,有很多的發明,在娛樂方面,如樂器,象棋等,我們今天不談別的,就來說說,中國古代最具有魅力的七個樂器。琵琶彈撥樂器之王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屬於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二胡弓弦樂器二胡 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
  • 古代十大樂器:看看古人用什麼演奏出美妙之聲
    由於青銅鐘質料堅實和耐腐蝕,至今雖已歷經兩三千年,仍能給我們留下古代真實的音響。 鍾在古代不僅是樂器,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王公貴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與日常燕樂中,廣泛使用著鍾樂。2.壎 壎是古代最流行的樂器之一,屬於吹奏鳴響樂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時期,壎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續至今。
  • 史上最全中國古代玉器,大開眼界
    原標題:史上最全中國古代玉器,大開眼界 在華夏文化裡,幾千年的玉文化博大而精深。玉石,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視為神玉,無比神聖。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更視為王權的象徵,承載高貴和權利的重量。
  • 古代嬰戲題材繪畫文化內涵:中國傳統社會習俗
    在繼承傳統人物畫技法和藝術成就的同時,中國古代嬰戲題材繪畫也表現出更為豐富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古代嬰戲題材繪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下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的社會習俗一直是中華燦爛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傳統文化簡述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簡單地說,中國傳統文化以儒佛道三家為主幹。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構築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這三家傳統文化之思想,在中國合稱為「三教」。
  • 中國十大樂器,你知道嗎?
    門道提示:農曆四月二十九在中國古代,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而製造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而隨著樂器的出現,也造就了中國獨有的一種音樂—古典音樂。那麼今天門道君就給大家說說在樂器中最有名的十種。
  • 中國傳統樂器的「樂之統」,流傳三千餘年,如今走向落寞
    古琴,又稱琴或七弦琴,是中國歷史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和審美情趣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琴棋書畫,文人的高雅藝術的表率,琴居其首。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屬於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
  • 盤點:古代民族鼓類樂器都有哪些,這些你都見過嗎?看完長知識了
    小鼓是壯、侗、彝、土家等族棰擊膜鳴樂器。流行於廣西、貴州、雲南、湖北、湖南等省區。小鼓多用於民間,過年時有用。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樂器,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在狩獵徵戰活動中,鼓都被廣泛地應用。
  •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及其背後的歷史典故
    中華古韻,有十大名曲一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由漢族傳統樂器演奏,聲音優雅,盡現中國韻味之美,是漢族傳統音樂的精髓。這些樂曲以歷史典故為旁襯,借古人之舊事以壯聲勢。大多數人並非行家,雖偶爾聆聽古曲,覺得好聽,卻不知其深刻內涵。今日知行君與大家共聽名曲,了解其背後的那些故事。
  • 誰最能代表中國文化?
    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是什麼?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屬於華夏文明,是中國56個民族文化的總稱。在世界上隸屬於「漢文化圈」,往往指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據此「概念」,中國文化往往是一個非常寬泛的體系及文化流派.
  • 逛城市,一個繼承和發揚中國十大文化元素的超級平臺,到底是什麼新...
    首先中國的十大文化元素具體有哪些,中華傳統文化不僅歷史悠久,蘊藏豐厚,而且組成元素龐多,涉及到政治、思想、精神、生活、信仰等領域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圖騰祥瑞文化主要有龍、鳳,麒麟、靈龜等。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龍也代表男性、皇權、陽剛。鳳則代表女性、母儀和美麗。龍鳳呈祥代表夫妻恩愛和諧。麒麟、靈龜都是龍族,祥瑞象徵。
  • 中國傳統文化中,音樂和樂器的發展
    中國傳統音樂融合了儒釋道思想的精華,注重通過有限的自然形態來傳達無限的生命意蘊,在虛實相生、有無統一、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基礎上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言外之意,強調雋永的韻味。在藝術形式上,中國傳統音樂崇尚中和、典雅之美,節奏舒緩、輕悠,曲調「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劍與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代表——(玉篇)
    雖然我很討厭日本人,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文化輸出是世界一流的可惜的是,中國的劍與玉卻只在儒家文化圈中流行,不在世界流傳,甚至國內很多人也只知道玉是中華文化的具體象徵,卻不清楚劍也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在中國被稱為「玉」的礦物種類十分龐雜,一般而言,符合美觀、堅硬、溫潤等特點的礦物皆可能被稱為「玉」。這塊玉豬龍的材質叫蛇紋石種,傳統文化中認為的玉就是這樣的。玉的定義有很多,《說文解字》裡說到:「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 樂器空間美文推薦:古箏悅耳、古琴悅心,共奏傳統文化樂章
    古箏悅耳、古琴悅心,共奏傳統文化樂章 作為傳統音樂文化的藝術代表,古琴和古箏是民族樂器中的瑰寶,有著悠遠的歷史、豐富的曲目和厚重的文化積澱。一曲古琴,音色古樸沉靜,如浴清風;悠揚的箏音,舒展著靈妙的雅致,扣人心弦。 它們同屬橫臥類的彈撥樂器,演奏姿態也很接近,但審美趣味、形制、音色、曲譜等卻大有不同。
  •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
    洞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洞簫,吹管氣鳴樂器。流行於中國民間的吹管樂器,簡稱作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多用九節紫竹製作,亦可用白竹製作。常用與古琴合奏或用於傳統絲竹樂隊中,也有用來獨奏的。把兩支簫分別刻上龍鳳來配對的稱「龍鳳簫」。獨奏曲目有《鷓鴣飛》、《妝檯秋思》、《柳搖金》等,琴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