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耳推新作《櫻花亂》,李敬澤:日本文化是塊「試金石」

2020-12-14 新京報網

撰文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又有其獨特的魅力。近年來,隨著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公眾的增多,有關於日本文化的圖書也頗為熱門。在作家蕭耳看來,生命的絢爛與短促一直是日本人的執念,物哀之嘆構建了日本人一生的情感格局,而日本的主流文化,則總是詠嘆萬物變移不定。

 

近日,蕭耳攜新作《櫻花亂》,做客北京SKP RENDEZ-VOUS書店,通過「花」和「刀」兩個關鍵詞,與著名批評家、作家李敬澤等,一同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生發於日本文學典籍閱讀,在奈良、京都的日常生活與行走,以及日本民族相關節日儀式中的思考。

 

在《櫻花亂》一書的代序中,蕭耳援引了木心的說法,「日本如浮萍,沒根沒底的。非常狡猾,頭頭是道,沒有下文。日本人不可以談戀愛,也不可做朋友。很怪,但終究是乏味的。」而在她看來,「我見過的說日本文化的,沒有比木心說得更妙的了。」而在當日的活動現場,蕭耳說:「《櫻花亂》對我來說就是一本生長已久的書。對我來說,這本寫日本文化的書關聯著我的前世今生,這裡有我個人對東方文化的探尋,對日本國民性的深究,有從幾百萬字的日本相關作家的著作中對藕斷絲連的中日文化淵源的追溯,還有自己血液裡與日本隱約的、難言的聯繫。」

 

「花落,刀落,跟清少納言談心——蕭耳《櫻花亂》新書分享會」於近日在北京SKP RENDEZ-VOUS書店舉辦。邢賀陽/攝。

 

十年前,李敬澤曾為蕭耳的作品《小酒館之歌》和《女藝術家鏡像》寫過序言。李敬澤注意到,今年十一長假期間,中國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就是日本,滿日本都是中國人,而這恰恰體現出大家對日本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種興趣。李敬澤說,中國和日本文化之間存在著一種親緣關係,但另外一方面,中國人很容易產生一種「日本我都懂、日本我很熟悉」的錯覺,「儘管我們有文化的親緣關係,但實際上中國和日本有著非常深刻的非常不一樣的差異。」在李敬澤看來,這些差異恰恰是最不應該忽視的,「那些差異是非常重要的。」

 

李敬澤認為,正是因為中國和日本的關係很複雜,因此才有必要互相認識,「我們要承認,日本的文化有它燦爛、優美、極具特點、極具魅力的一面,所以在這方面,他們和我們構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對讀、相互映照的關係。」從這個角度出發,李敬澤說自己特別愛看中國文人寫日本,他認為這能體現出一個人的見識、水平和感受力,幾乎是一塊試金石。李敬澤認為,蕭耳能夠掌握日本文化中的獨特之處,「用北京話叫『很擰巴的勁兒』……這樣的感受力用來寫《櫻花亂》,我覺得非常合適。」因此,李敬澤十年後再次為蕭耳作序,在《櫻花亂》的序言中,他稱蕭耳為「紫式部和清少納言的閨蜜」。

 

《櫻花亂》,蕭耳 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8月版。

 

李敬澤在《櫻花亂》序言中寫道:「花事無成敗,人事難免成敗。」李敬澤說,紫式部、清少納言的作品如果放在中國,可能會寫成《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因為我們和日本人對待同樣問題的看法和角度很不一樣。紫式部和清少納言筆下的宮廷,宮中之事,相比於《甄嬛傳》,就顯得很「沒心沒肺」,因為她們的心思不在心機或謀略上,而是她們對人生的看法,「什麼叫成功?成功是花開了,什麼叫失敗?失敗不過是花落了。」李敬澤認為,這是值得我們去回味的。

 

2007年,由蜷川實花導演,土屋安娜主演的電影《櫻花亂》在日本上演。這部作品之中,有日本文學中常見的刀、花、寂、豔等元素,而這似乎是對日本文化比較普遍的定位,類似於《菊與刀》。而在創作《櫻花亂》時,蕭耳也將該書分為了兩個部分:上卷名為《花落》,寫花;下卷名為《刀霜》,寫刀。

 

電影《櫻花亂》劇照,該片由蜷川實花導演。

 

「是日本人不懂得節制感情嗎?」蕭耳非常推崇《平家物語》,在她看來,這本書裡有著日本物哀文化的美和人性,「日本人悲痛起來,貴族也可以滿地打滾、匍匐在地,中國(式)的節制、中庸這些東西,在日本不存在,比如妻子和丈夫離別,平氏和原氏兩方打仗,平氏逃奔之後告別家人,全是貴族世家的哀。男女離別的時候體現了一種悽美,所有的悲痛、不堪,通通展現出來,痛哭流涕,不留任何餘地,這些東西非常打動我,很真實,不做掩飾。」蕭耳曾經讀過李敬澤有關清少納言的文字,她當時頗為震驚,覺得李敬澤是少有的能把清少納言文體中的陰柔之美描繪得淋漓盡致的男作家。

 

在《櫻花亂》一書中,蕭耳數次提到谷崎潤一郎,她表示自己很喜歡這種陰柔。谷崎潤一郎有一本隨筆集叫《陰翳禮讚》,蕭耳認為,谷崎潤一郎的惡趣味中有曖昧的東西,而這與日本的和式建築有關,這種陰暗的室內空間,決定了明治維新前足不出戶的貴族女子的情感方式,處理男女關係的方式。而這正好與蕭耳喜歡的另一位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形成了正反面,因此,《金閣寺》也是她熱愛的日本文學作品之一。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李永博

校對丨薛京寧

相關焦點

  • 李敬澤:《青鳥》,御風而行
    2018-04-22 08:4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陳淡寧 通訊員 馬正心 竹嫄李敬澤說,他已經連續六年,在這個季節來看到杭州。「但是今年的感覺不太相同。」確實,之前參加悅讀盛典,李敬澤都是評委的身份。這次,他是獲獎者。
  • 《狼圖騰》作者再推新作《天鵝圖騰》,白巖松、俞敏洪給出這樣的評價
    天鵝圖騰首發式首發式上,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投資人但斌等嘉賓齊聚Page One北京坊店,和讀者一起走進姜戎筆下的天鵝王國和草原世界。在他看來,「天鵝」與「狼」一樣,是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圖騰,是「剛柔相濟、相互作用的整體」。他坦言,讓人們能更全面地了解大草原和蒙古族人民,了解狼和天鵝各自象徵的精神風貌,讓更多人愛上草原,正是他寫作的意義。《天鵝圖騰》想要傳達的是,人生並不只有進取和剛勇,愛與美能夠讓靈魂變得更加圓滿。「補上了這個空缺,總算了卻我一生的夢想和追求。」
  • 李敬澤《會飲記》:「我」也可能是個複數
    李敬澤 羅曉光 攝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高凱)「我們每個人身上都住著一群人,這一群人不一定都是外人,還包括我們自己,有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乃至N個『我』,也就是說,『我』也可能是一個複數。」對於「我」,李敬澤坦言,自己在《會飲記》中最想說的是如何去認識。
  • 李敬澤,想和孔子聊聊天
    李敬澤對《環球人物》記者說。出於喜愛,他還將「詠而歸」三字拿來做自己新書的名字。 將古人的故事與現代的生活「縫」在一起《詠而歸》是讀經典之書,但不是解讀經典,用李敬澤自己的話說:「這是與古人相『親』的過程。」
  • 「名人大講堂」今晚由李敬澤首講杜甫 萬古江河鳥飛回!
    6名對國學及杜詩有研究心得的青年才俊,將擔任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習志願者,現場參與此次活動。他們將與李敬澤進行現場面對面的直接交流對話,一起感受歷史之美,思想之深。  萬古江河,飛鳥迴旋,「名人大講堂」公益活動現場將會怎樣走近真實而不朽的「詩聖」杜甫,將碰撞出怎樣的思想火花?值得期待。
  • 中國之文與當代散文寫作的變革:專家研討李敬澤散文創作
    復旦大學教授郜元寶認為,李敬澤的散文中有一種對於中國當代散文的思考,他取法先秦散文,回歸中國文章的自由、自在和多樣性。李敬澤有一顆靈動的「散文心」,他為中國當代散文創作現狀提供一種創作多樣性的可能。南京大學教授吳俊認為李敬澤的散文具有文辭之美,彰顯了中國文章的傳統。
  • 李敬澤《青鳥故事集》:編織出逝去年代錯綜複雜的圖景
    [書籍信息]    書名:《青鳥故事集》    作者:李敬澤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月10日  書號:9787544766005  定價:53.00元      [作者簡介]  李敬澤,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原《人民文學》雜誌主編。
  • 春風悅讀·評委李敬澤▏站在讀者視角,他點了幾本翻譯類作品的名
    李敬澤(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是悅讀盛典的老朋友了。從第一屆到第七屆,他一次不落的參與了所有獎項的評選,親眼見證了每年不同的榜單和閱讀潮流的變化。拿到今年的榜單,李敬澤形容「有些眼花繚亂」。
  • 李敬澤對話賈樟柯:我們所信的、所期待的,構成了江湖
    著名批評家、散文家李敬澤日前在與著名導演賈樟柯的一場對談中如此形容自己心中的江湖。 這場「江湖與柏拉圖——李敬澤、賈樟柯對談《會飲記》」日前在朝陽大悅城曉島舉行,李敬澤與賈樟柯就「江湖與柏拉圖」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的哲學與世事的思考。
  • 張天翼×文珍×李敬澤: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 ——《粉墨》首發
    嘉賓:張天翼、文珍、李敬澤   時間:2017年4月15日19:00-21:00地點:單向空間·愛琴海店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七聖中街 12號   愛琴海購物中心 3 層3025 室   主辦:新經典·琥珀、單向空間、   噹噹、鳳凰文化
  • 李敬澤、梁鴻等開講南方周末N-TALK「文學之夜」
    李敬澤的演講題目是《跑步、文學、鵝掌楸》。 李敬澤有跑步的習慣,每次跑完,都要停下看一會兒鵝掌楸,這是一種從白堊紀留下來的樹種,非常珍貴,但由於適合做家具,面臨亂砍濫伐,反而成了珍稀植物。 曾有一位古地質學家對李敬澤說,現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正在變暖,憂心忡忡地提出口號要拯救地球,其實地球是不需要拯救的,地球的歷史上溫度比現在高、二氧化碳比現在高的時候多得是,不用替地球操心,問題的實質在於,地球存在的問題很多都是人類造成的,因此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拯救人類,因為地球會永遠會在那裡。李敬澤想到,他對鵝掌楸的擔憂也是如此,「我們是何其的渺小,在它的面前,我們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狼圖騰》作者16年後再出新作,《天鵝圖騰》講述草原上的「愛」與...
    在姜戎看來,「天鵝」與「狼」一樣,是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圖騰,是「剛柔相濟、相互作用的整體」。這部新作的完成,意味著他「完成了生命中另一塊重要的拼圖」。 在李敬澤看來,「浪漫主義的AB面」在姜戎的這兩部作品中有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浪漫主義的A面是講生命的含義,講強大的、原始的生命意志。B面是講美與愛,美好與纖細的事物以及我們對於故鄉、精神之根的回望。」李敬澤說,《狼圖騰》是「激勵性的」,在中國經濟騰飛的21世紀初,它映照著當時人們所懷有的「欲望和決心」,和那個時代形成了呼應。
  • 卞毓方新作《日本人的「真面目」》正式發布
    8月24日,灕江出版社在2016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推出著名散文家卞毓方的新作《日本人的「真面目」》,卞毓方出席發布會並與現場讀者交流。  《日本人的「真面目」》是一部生動描繪中日兩國愛恨情仇的關係史、情感史,發掘文化子母國之間如何碰撞交會的文化嬗變史的作品。書中包含歷史故事,文化掌故,風情民俗,藝術品評。富士山、巖流島、太宰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這些有代表性的日本文化符號信手而至,瀟灑犀利,妙趣橫生。作者對於日本這個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特性,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勾勒和解析。
  • 華雲文化聯合錢報讀書會與作家路內共赴青春
    夜半微風之老鬼(二排右一)與文化咖合影留念7月7日晚上7點30分,浙江華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錢江晚報聯合舉辦的「華雲·文化咖X錢報讀書會」邀請到著名作家路內,做客杭州兩岸藝術空間,與讀者分享了他的新作《十七歲的輕騎兵
  • 一周文化講座│轟動日本的中國漫畫——《鏢人》
    社會設計綜合整合環境、社會、經濟以及文化問題,並試圖提出能夠滿足人類需求,同時又能保護自然資源的創新型解決方案。徵服日本漫畫界的中國漫畫,一部重現隋唐江湖的熱血故事!作家)、蕭耳(作家、媒體人)身為都市中人,中產階層的愛情與婚姻、生活與夢想何去何從?
  • 《狼圖騰》作家姜戎出新作:寫完「天鵝」了卻一生的夢想與追求
    首發式上,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投資人但斌等嘉賓齊聚Page One北京坊店,和讀者一起走進姜戎筆下的天鵝王國和草原世界。在他看來,「天鵝」與「狼」一樣,是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圖騰,是「剛柔相濟、相互作用的整體」。他坦言,讓人們能更全面地了解大草原和蒙古族人民,了解狼和天鵝各自象徵的精神風貌,讓更多人愛上草原,正是他寫作的意義。《天鵝圖騰》想要傳達的是,人生並不只有進取和剛勇,愛與美能夠讓靈魂變得更加圓滿。「補上了這個空缺,總算了卻我一生的夢想和追求。」
  • 網絡紅歌手唐磊新婚復出 《丁香花》後再推新作
    網絡紅歌手唐磊新婚復出 《丁香花》後再推新作 劉帥曾獲得過2004年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最佳身材獎和模特大賽最佳才藝獎,也曾多次代表中國到國外參加中國歷代服飾的文化交流演出,去過巴西、南非、墨西哥、馬來西亞等眾多國家,並且至今仍是豐田汽車的御用模特。  (郝巖)
  • 訂婚後,他換了一張臉:看清婚姻裡的第一塊試金石
    背道而馳的兩個人把幸福越推越遠,最終只得以離婚收場。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近幾年我國的離婚率高的驚人。根據各個省、市、自治區2019年中國離婚率數據統計,80後、90後的離婚率遠遠超過了60後、70後的離婚率。在全國起訴離婚案件中,根據裁判結果統計,80後90後起訴離婚而最終離婚的比率達到了61%。
  • 賈平凹小說《高興》英文版首發 李敬澤點讚
    之後,亞馬遜跨文化出版事業部(Amazon Crossing)主導完成《高興》英文版的翻譯工作,並在2017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為其舉辦全球首發儀式,這也是亞馬遜第一次為華人作家的作品英文版舉辦全球性的首發活動。
  • 弘明帶你英文看展——自然金與試金石
    中文:在您面前的貴金屬展櫃中部展示的是自然金與試金石。自然金是自然產生的金元素礦物,產於熱液成因的石英脈或黃鐵礦脈中的稱為脈金;產於砂礦中的稱為砂金,塊狀自然金主要產自砂礦中。自然金的顏色和條痕為金黃色,具有強金屬光澤,延展性強,密度大,硬度在2.5到3之間,一般呈散粒狀或不規則樹枝狀集合體,個別塊體可重達數十公斤。有的自然金因形狀酷似狗的頭,又名「狗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