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翼×文珍×李敬澤: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 ——《粉墨》首發

2020-12-16 騰訊網

  嘉賓:張天翼、文珍、李敬澤

  時間:2017年4月15日19:00-21:00

  地點:單向空間·愛琴海店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七聖中街 12號

  愛琴海購物中心 3 層3025 室

  主辦:新經典·琥珀、單向空間、

  噹噹、鳳凰文化

  活動介紹

  朱自清散文獎得主張天翼(筆名「納蘭妙殊」)對當代社會文化有一種難得的親切和清醒,顯示了同齡作家罕見的胸襟——直面人生殘酷的細節,從凡俗生活裡寫出了花朵和人性的微涼。小人物蕪雜的生活、沉重的命運,在她筆下生發出帶淚的微笑。她的文字幽默詼諧,讓人捧腹,頗有王小波的風範。

  4月15日19:00,作家張天翼攜新書《粉墨》蒞臨單向空間·愛琴海書店,與讀者分享她對北漂生活和故鄉的感悟。活動現場,主辦方新經典·琥珀還邀請到老舍文學家得主文珍、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敬澤和張天翼一起聊聊那些「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令人啼笑皆非的租房經歷,漸行漸遠的故鄉,急速老去的父母、理想與世俗的碰撞……

  嘉賓介紹

  張天翼

  作家,曾用筆名「納蘭妙殊」。做過影評人、電影記者、編劇,現為自由職業者,以寫小說為生。熱愛鬱金香、秋天的雨、電影、童話、跑步、足球、螃蟹、海島和丈夫。已出版散文集《世界停在我吻你的時候》《愛是與水和星同行的旅程》,小說集《黑糖匣》《荔荔》《性盲症患者的愛情》,有作品改編為電影。曾獲年度華文最佳散文獎、朱自清文學獎、中國文學創作新人獎、在場主義散文獎等。

  文珍

  作家 ,史上最年輕的老舍文學獎得主,已出版小說集《十一味愛》《我們夜裡在美術館談戀愛》《柒》等。

  李敬澤

  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顏色的名字》《為文學申辯》《致理想讀者》《青鳥故事集》《詠而歸》等。

  相關圖書

  張天翼 著

  新經典文化 / 2018年4月

  每扇窗後面都有一卷悲歡,一番生老病死。

  這本《粉墨》,就是屬於我的那扇窗戶。

  ——張天翼

  朱自清散文獎得主張天翼的最新散文集。小人物蕪雜的生活、沉重的命運,在她筆下生發出帶淚的微笑。

  《粉墨》收錄了張天翼迄今為止最優秀的散文佳作,分為三輯:《地下的鐵》《出行記》《從透明到灰燼》,講述了作者的私人生活以及親人的故事。《租房記》描述了作者二十餘年的租房史,《從透明到灰燼》則講述了姥姥從家族權威到「透明人」再到化為灰燼的過程。

  張天翼記錄自己的生活妙趣橫生、流蕩多姿,書寫親人的離去深沉輾轉、催人淚下,而講述電影圈軼事時又筆帶辛辣、犀利爽脆,她筆下的人生真實、清醒而富有張力。

  正如作者所言:那些關於親人和故鄉的回憶,是環繞著荊棘的果實,是我的珍寶,也令我痛苦。只有把它們講出來,敷粉著墨地畫在紙上,我才感到我馴服了它們,達成和解,獲得平靜。

相關焦點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既不能把它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相比較,也無法使其完美之後再來復活。那麼我們將如何選擇生命的過程呢?沉重還是輕鬆?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慘?而輕鬆便真的輝煌嗎?輕與重的對立最為神秘,也是模稜兩難。沒有比較的基點,因此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檢驗何種選擇會更好些。
  • 稱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內容提示:電影《布拉格之春》就是以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承受著不該承受的句子和說說 那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只要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總是要背負著一些東西前行的,那些無法放下的包袱和不該承受的的痛苦總是讓我們疲憊不堪。   我們都在時光流逝裡承受著不該承受的功過是非,痛心於不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懼,淹沒於所謂人情冷暖之中。
  • 重慶小升初語文名著經典語錄積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重慶小升初語文名著經典語錄積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6.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Es muss sein!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的作品,該小說通過描寫託馬斯與特蕾莎、薩比娜之間的感情生活,把我們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愛與恨以及生與死等的哲學問題。小說中的男主人公託馬斯是一個外科醫生,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他擁有眾多的情婦。特蕾莎是託馬斯的第二任妻子,在她的愛情觀中,追求靈與肉絕對的統一。她盼望逃離兒時在她母親身邊的生活,去尋求能給她依靠的男人。直到遇到了託馬斯,讓她感受到生命帶給她的奧妙。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節選】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If eternal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愛情裡不可享受之重
    ,大家或許更熟悉原著的名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導演菲利普·考夫曼,最擅長的就是拍攝潑辣大膽但又不豔俗的性場面,比如《情迷六月花》中展現出來的愛與欲。在《布拉格之戀》中,導演的拍攝手法也十分直白,對「欲」的展現信手拈來,毫不遮掩。
  • 佳句欣賞|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05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06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 專訪作家張天翼:乘坐地鐵的小癖好
    十多年前,張天翼第一次隨父母來北京看親戚,親戚家的兒子告訴她坐地鐵的規矩:要穿皮鞋。多年過去,這段故事成為她的散文《地下的鐵》裡的開篇軼事,收錄於散文集《粉墨》中。在這篇文章中,張天翼寫下莫斯科、巴黎、北京、西安等不同城市的地鐵樣貌,寫下對地鐵的種種遐思。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作文經典語句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實存在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她是一個被人放在塗了樹脂的籃子裡順水漂來的孩子。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
  • 翻譯家高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譯名並不恰當
    出版過《米蘭·昆德拉傳》《布拉格,那藍雨中的石子路》《東歐文學大花園》等專著和隨筆集;主編過《詩歌中的詩歌》《小說中的小說》等大型外國文學圖書。2012年起,開始主編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和「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項目「藍色東歐」系列叢書。主要譯著有《凡高》《黛西·米勒》《雅克和他的主人》《安娜·布蘭迪亞娜詩選》《我的初戀》《夢幻宮殿》等。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高中作文升格指導與實例訓練)
    【升格】生命不能承受之輕①有人說:人生是自己擁有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好好利用,這實在可惜。人生就像是一年四季,稍縱即逝。但花謝了可以再開,青春過去了還會再來嗎?人生上路的時候,一定要準備好行囊。因為人生之路都是直播,沒有彩排。②物質的東西是必備的。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除了布拉格之戀,還剩下什麼?
    不知道怎麼,語文老師跟我們談起了壓力是好是壞的問題,她就說起了輕鬆未必是什麼好事,有一本書就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應該是韓少功譯本),後來看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許鈞譯本),譯者不同,後者更容易讀到。
  • 5分鐘讀經典——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簡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4年。1988年,美國導演菲利浦·考夫曼將其改編成電影《布拉格之戀》。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 【專訪】作家文珍:小說應當如實地呈現各種人生可能抵達的困境
    《十一味愛》講述了十一個平常人的愛情故事,收錄了文珍的畢業小說《第八日》和「老舍文學獎」獲獎作品《安翔路情事》。文珍在後記中寫到:「《桃花扇》裡的唱詞道:「『暗紅塵霎時雪亮,熱春光一陣冰涼。』但願自己能寫出生命裡的暗和光,又寫出那況味的熱與涼。」 三年後,《我們夜裡在美術館談戀愛》出版,依然是9個與愛情相關的故事。與《十一味愛》不同的是,文珍開始更自覺地關注「她者」。
  • 小鞋子|天堂孩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現實主義鏡頭下的美麗人生
    很多時候,生命甚至不能承受一雙鞋子的重量。《美麗人生》講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一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獎。在同年同獎項的角逐中,另一部與孩子有關的電影,講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它就是《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
  • 致彼得潘綜合症患者:成年人的百無聊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任何人都逃不掉,也無法阻止,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心態。面對,處理,放下,和解。有的人希望自己永遠停留在孩子或者少年(少女)時代,即使已經很老了,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彼得潘綜合症」,這很容易導致精神抑鬱症和神經病。
  • 米蘭·昆德拉十句經典語錄,句句耐人尋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昆德拉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生活在別處》、《玩笑》東等等,尤其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是昆德拉非常重要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在1984年,這本小說很受讀者喜愛,小說也表達著一定的哲學思考和對命運的關注。表面上是明白無誤的謊言,底下卻透出神秘莫測的真理。
  • 賈平凹小說《高興》英文版首發 李敬澤點讚
    當日,亞馬遜宣布在其全球14大站點同步首發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小說《高興》英文版Happy Dreams,而且是紙質書和電子書同步發行。  據公開資料顯示,《高興》為賈平凹歷時三年的心血之作,期間曾六易其稿。這本於2007年出版的小說,描寫了一個名叫劉高興的陝北民工進城打工的故事,為讀者呈現了生活的五味雜陳。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與中國
    在90年代末,在中國讀書界有一場「昆德拉、哈維爾之爭」。余杰當時寫《我們選擇什麼?我們承擔什麼?》,認為哈維爾比昆德拉更有承擔意識,更有犧牲精神,更沒有犬儒主義,換句話講昆德拉是一個逃避的犬儒主義者。這就掀起了一場公案,許多著名的文化界人士都參加了這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