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作者16年後再出新作,《天鵝圖騰》講述草原上的「愛」與...

2020-12-18 騰訊網

2004年出版的小說《狼圖騰》曾打動眾多讀者,時隔16年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這次他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長久生活在草原上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在姜戎看來,「天鵝」與「狼」一樣,是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圖騰,是「剛柔相濟、相互作用的整體」。這部新作的完成,意味著他「完成了生命中另一塊重要的拼圖」。近日,在《天鵝圖騰》一書的首發式上,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主持人白巖松、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等嘉賓與觀眾分享了他們閱讀此書的感想——從黑色的狼圖騰到白色的天鵝圖騰,姜戎為讀者呈現了浪漫主義的AB面,也在烏託邦式的草原世界中書寫著人們對於真善美的永恆追求。

▲《天鵝圖騰》一書書影。

「浪漫主義的AB面」

11年的內蒙古插隊生涯給姜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原是他創作的重要源泉,也使其作品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呈現出獨特的風貌。同樣是寫草原,《天鵝圖騰》開闢出了與《狼圖騰》截然不同的風格。與《狼圖騰》的熱烈、激昂不同,《天鵝圖騰》平和而柔軟,正如姜戎自己說道:「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狼圖騰象徵著自由和剛勇,天鵝圖騰象徵著愛與美。」

在李敬澤看來,「浪漫主義的AB面」在姜戎的這兩部作品中有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浪漫主義的A面是講生命的含義,講強大的、原始的生命意志。B面是講美與愛,美好與纖細的事物以及我們對於故鄉、精神之根的回望。」李敬澤說,《狼圖騰》是「激勵性的」,在中國經濟騰飛的21世紀初,它映照著當時人們所懷有的「欲望和決心」,和那個時代形成了呼應。《天鵝圖騰》則是「撫慰性的」,姜戎「架構了一個烏託邦」,在那裡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白巖松更將《狼圖騰》和《天鵝圖騰》分別比作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前者激蕩,後者淡雅且貫穿著美與愛,仿佛成人的童話。

▲《天鵝圖騰》首發式上李敬澤發言。

「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是可以像《狼圖騰》那樣做一個強者,做一個在天地中以我們的強力去取得那一片天地的人。但是真正難的一件事是什麼?是真正沉浸於或者沉浮於天地的大美之中,在它面前顫慄乃至拜服——而這正是這本小說打動我的地方。」李敬澤說道。

大自然會指引我們從生命和彼此身上尋找一切存在著的美好和善良東西。 在《天鵝圖騰》萬物有靈的童話世界裡,人們感受到是另一種具有力度的美與更廣闊的愛。「在草原上,愛這個概念早已被我們拓寬。你要知道,草原上最關鍵的兩個詞是美和愛,此外就是對生命平等的尊重。」白巖松說道,「在草原上,對生命缺乏平等尊重是不可能的,狗會幫助你,馬會幫助你;親人走了人們會哭,馬離開這個世界時人們哭聲是一樣的,對真正的蒙古族人或是草原上的人的來說,生命真的是平等的。」

▲《天鵝圖騰》首發式上白巖松發言。

「文學教我們正視生命裡的否定性因素」

《天鵝圖騰》中不光有愛與美,也有主人公直面困境的勇氣與智慧,比如應對大自然災難與命運的不公。俞敏洪表示自己「在《天鵝圖騰》中讀出很多創業中的概念」,小說主人公巴格納創業奮鬥的歷程讓自己心生共鳴。巴格納所具有的超前眼光、冒險精神、合作能力、資源調動能力等,都是其能夠做好事業的重要原因。巴格納的坎坷經歷與堅韌個性對當下的年輕人也具有啟發意義。通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推動自己的事業、家庭、生活走向更加光明的道路,「是我們在生命中真正能夠展現自己價值的機會」。

▲《天鵝圖騰》首發式上俞敏洪發言。

白巖松認為自然固有其殘酷的一面,但只有經歷了苦難和壓力,喜悅才會由此而生:「草原上的春天格外不一樣。因為當雪化了,第一株野草長出來,到初夏有第一朵野花綻放時,人們就會珍惜它。由於人和人之間距離很遠,『貓冬』的時候大家十裡八鄉見不到遠方來人,所以到了春天、夏天有遠方來人的時候,蒙古族人會格外熱情。因為人和人有時候被迫要相隔甚遠,所以相聚時才格外貼近。如果你度過了嚴酷的冬天,春天會在前方等你。」

▲參加《天鵝圖騰》首發式的觀眾。

李敬澤也認為,如果拿掉小說中那些苦難因素,這本關於愛與美的《天鵝圖騰》也就不成立了。 「文學能教給我們的是,要面對、正視生命裡必然會有的否定性因素。」 李敬澤說道,「任何一個人活在世上,都永遠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否定性因素。說到底,一個人的一輩子,到最後肯定還是要面對天大的和根本性的否定因素——死亡。而我們活著,這是最大的肯定。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如何活著就極其重要。所以文學也好,小說也好,故事也好,實際上講述的就是這樣的道理。用黑格爾的話說,人要學會與這樣絕對的否定性共存,在絕對否定性身邊棲居,然後才能開始他的精神徵程,我想《天鵝圖騰》就是這樣的。」

作者:本報駐京記者 彭丹

供圖:新經典文化

編輯:陸正明

責任編輯:江勝信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狼圖騰》作者再推新作《天鵝圖騰》,白巖松、俞敏洪給出這樣的評價
    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前晚,《天鵝圖騰》首發式舉行,低調的姜戎一如既往地沒有到場。
  • 草原上的「愛」與「美」(新書薦)——品讀姜戎新作《天鵝圖騰》
    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他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對姜戎而言,這部新作的完成,意味著他完成了生命中另一塊重要的拼圖。
  • 狼圖騰作者寫「天鵝」,白巖松這樣點評
    作者:馮婧禕11年的內蒙古插隊生涯給姜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草原的深厚感情曾促使姜戎創作出了小說《狼圖騰》。2004年,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被翻譯成37種語言,走向海外。時隔16年,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
  • 《狼圖騰》作家姜戎出新作:寫完「天鵝」了卻一生的夢想與追求
    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前晚,《天鵝圖騰》首發式舉行,低調的姜戎一如既往地沒有到場。
  • 《狼圖騰》作者再出新書 豆瓣評分為何高達9.1?
    這是最近的熱門長篇小說《天鵝圖騰》的開頭。  《天鵝圖騰》是作家姜戎繼《狼圖騰》之後,暌違16年,為讀者帶來的一部關於「愛與美」的至情至性之作。截至目前,這部小說在豆瓣上獲得了9.1分的評分,也有不少讀者紛紛回想當年追讀《狼圖騰》的日子。  小說《狼圖騰》、《天鵝圖騰》的策劃人安波舜則表示,在《天鵝圖騰》中,姜戎首次書寫了愛情,此外,這部小說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真實」。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幾十年來,我把別人閒聊天、玩遊戲、打麻將、看電視(如今是短視頻)的時間,全都用在這兩部長篇小說上了,這才一點點地把這兩部「圖騰」完整地豎立起來。記者:您曾說,寫作狼是因為自己有在草原上與狼共舞的經歷,相當於一個半自傳體式的作品,那這次您是怎麼想到去寫天鵝的,是什麼契機促使您開始寫這部作品?您和天鵝之間有怎麼樣的故事嗎?
  • 在《狼圖騰》裡看見剛勇,在《天鵝圖騰》裡看見美與愛
    圖說:天鵝在水草豐饒的烏珠穆沁草原生息繁衍 主辦方供圖「蒙古草原的愛與美,是每年早春北歸故鄉的天鵝帶來的。」這是曾經寫出了《狼圖騰》的作家姜戎沉澱16年後寫出的第二部長篇作品《天鵝圖騰》的開篇。這本由十月文藝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天鵝圖騰》中,一切真摯的文字,只為還原作者記憶中,溼地草原上那個恢弘的天鵝王國。姜戎在北京介紹這部作品時,動情地說:「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狼圖騰象徵著自由與剛勇,天鵝圖騰象徵著愛與美,兩個圖騰像太極圖般交融。補上了這個空缺,總算了卻我一生的夢想與追求。」
  • 讀創讀書|16年磨一劍,姜戎新作《天鵝圖騰》面世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編輯 劉悠揚2004年,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小說《狼圖騰》的小說出版後一度風靡,16年之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
  • 《天鵝圖騰》首發式:傳奇未完
    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了。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 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他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
  • 老俞閒話丨《狼圖騰》之後,為什麼還要《天鵝圖騰》
    書中所描述的不屈不撓的狼群精神,草原上人與狼之間互相衝突又互相依存的關係,撞擊了很多中國人的心靈,還被很多企業家作為創業必讀書來看待。我讀《狼圖騰》的時候,還不認識姜戎。後來因為《狼圖騰》英文版的緣故,張抗抗聯繫上了我。她是我年輕時喜歡閱讀的女作家,不少她創作的中短篇小說我都讀過。後來她和姜戎一起來見我,我才知道他們是一對夫妻。
  • 一曲愛與美的「天鵝之歌」——讀姜戎新作《天鵝圖騰》
    從《狼圖騰》到《天鵝圖騰》,姜戎對草原騰格里(長生天)的致敬,也從地到天,上下貫通。而手捧兩部遊牧民族精神圖騰的作品,姜戎意猶難平,痛感無法告慰蒙古草原、天鵝、蒼狼以及他那自由孤獨的靈魂。
  • 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草原的愛與美,是每年早春北歸故鄉的天鵝帶來的。」姜戎新著的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以此開篇。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內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狼、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
  • 草原上的「愛」與「美」(新書薦)
    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他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對姜戎而言,這部新作的完成,意味著他完成了生命中另一塊重要的拼圖。
  • 小月書評|蒼茫的天,草原的狼,一個民族的靈魂——《狼圖騰》
    ——《狼圖騰》《狼圖騰》,是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戎。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作者簡介:呂嘉民(筆名姜戎),漢族,1946年4月生於北京,籍貫上海。曾任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師。
  • 《狼圖騰》95%場面系真實 草原狼「本色出演」
    這聽起來雖有些「高大上」,但因有了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內地當紅小生馮紹峰、竇驍,特別是一群「狼演員」的加入,讓這部電影既不缺作者電影的人文厚重,又有了商業大片的強大氣場。  導演阿諾也曾有「知青」經歷  1967年,北京知青陳陣和楊克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來到了內蒙古額侖大草原插隊,結識了蒙古族牧民畢利格一家,也見識到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的動物——狼。在與狼的接觸過程中,陳陣對這一物種有了強烈的興趣。就在此時,一群外來人貪婪地掠奪了狼群儲存過冬的黃羊,打破了狼群和牧民之間的生態平衡。
  • 《狼圖騰》中的草原邏輯
    沒有狼的訓導和磨礪,大字不識一個的成吉思汗,就不會成為舉世聞名的軍事家。狼是天下第一兵家。」狼,究竟是如何在草原上生存的呢?狼,為什麼能夠成為遊牧民族膜拜的圖騰呢? 我帶著疑問和獵奇的心理,閱讀了姜戎寫的《狼圖騰》。
  •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讀《狼圖騰》有感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讀狼圖騰有感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狼圖騰》,這本書以陳陣下鄉到草原當知青的所見所聞為主要線索,記敘了我國內蒙古草原由興盛轉向衰敗的大起大落的歷史進程。真是「狼為自由故,生命也可拋。」讀完作者姜戎寫的《狼圖騰》後,掩卷深思:原來立場不同、角度不同,人們的觀點也炯然不同。我們的語文書中的草原是從漢人角度編寫的,而不是從客觀自然角度,或蒙古人民角度編寫的。而《狼圖騰》使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草原。
  • 《狼圖騰》英文版昨全球同步首發
    本報記者路豔霞  昨天,明媚的陽光照亮了英文版《狼圖騰》全球首發式。這個在故宮舉行的意味深長的儀式,讓人們獲得了幸福感,這份幸福來源於生長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信,還有一本拿起來並不重的書所創造的奇蹟。
  • 《狼圖騰》中的草原美食一覽:哪種是你的最愛?
    《狼圖騰》是姜戎創作的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是看了電影《狼圖騰》之後才想要了解小說的。原文如下:畢利格老人和烏力吉,直接握著一條黃羊腿在火上轉烤,烤熟一層就用刀子片下來吃一層,再用刀在肉上劃幾道口子,撒上鹽、蔥花和一點點辣椒麵繼續轉烤。」
  • 作家批《狼圖騰》:宣揚狼精神是法西斯思想
    矛頭  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  郭雪波發表在微博的聲明稱,「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這是一漢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禍蒙古人的偽文化!蒙古人最早信薩滿後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