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作者寫「天鵝」,白巖松這樣點評

2020-12-24 北晚新視覺網

1967年,熱愛自由的姜戎自願來到錫林郭勒盟東烏旗滿都寶力格牧場插隊。當時,整個東西烏珠穆沁兩旗的大草原,還保持著千年遊牧的原貌,姜戎有幸成為了蒙古原始草原遊牧生活的親歷者,對於曾經天堂般美麗的邊境遊牧草原,終生愛戀並深深懷念。

作者:馮婧禕

11年的內蒙古插隊生涯給姜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草原的深厚感情曾促使姜戎創作出了小說《狼圖騰》。2004年,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被翻譯成37種語言,走向海外。時隔16年,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這次,姜戎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

《天鵝圖騰》的故事圍繞一段純粹濃烈的愛情展開:草原女歌手薩日娜命途多舛,將守護天鵝視為畢生信仰;鍾情於薩日娜的草原漢子巴格納,為心上人排除萬難,不離不棄。在愛情故事之外,作者還細膩描寫了天鵝這一不為人熟知的草原生靈,再現了神秘的天鵝湖,並採用人鵝交融、人鵝不分的方式刻畫了愛與美這一主題。在一場百年不遇的雪災下,一段動人的傳奇就此走向高潮。

草原是姜戎創作的重要源泉,也使其作品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呈現出獨特的風貌,同樣是寫草原,《天鵝圖騰》卻開闢出了與《狼圖騰》截然不同的風格。與《狼圖騰》的野性相較,《天鵝圖騰》的精神內核是愛與美。勇敢動人的愛情故事、熱烈蓬勃的草原生活在四季流轉中生長,呈現出了草原上的柔情。對姜戎而言,這部新作的完成,也意味著他完成了生命中另一塊重要的拼圖。「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狼圖騰象徵著自由與剛勇,天鵝圖騰象徵著愛與美,兩個圖騰像太極圖般交融。」近日,《天鵝圖騰》的新書首發式在京舉行,冬日的寒風並未阻擋眾多讀者前來,他們齊聚Page One北京坊店,一起走進姜戎筆下的天鵝王國和草原世界,共同探討小說對於當下的啟示。

著名主持人、作家白巖松出席了這場分享會。作為一名「純蒙古族人」,白巖松表示,在姜戎的作品中,他看到了「草原的AB面」:「《天鵝圖騰》特別柔軟,它是草原的另一面。」對許多人而言,草原自然有它一望無際、歡快的面向,然而紮根在草原上的人們卻總能看到它的另一面,比如草原的「憂傷」。白巖松說,這種憂傷不是「受傷」,也無關感情,而是一種生命在大自然面前,看著一望無際的地平線時的渺小感。「即便活一百歲,你也是很倉促的過客,你走了,下一個生命來,草原一直在這兒。」白巖松還談到,《天鵝圖騰》中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比如姜戎讓女主人公薩日娜一次次歌唱。「從草原上走出來的人知道,歌聲在草原上太重要了。」白巖松說,「蒙古族人為什麼要歌唱?不歌唱怎麼和人說話,不歌唱怎麼和神說話,不歌唱怎麼跟自己說話?」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只有「長調」這種音樂形式才能將歌聲送往更遠的遠方,它與姜戎的兩部作品相契合。在白巖松的眼裡,《狼圖騰》與《天鵝圖騰》就是姜戎的「長調」。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則從浪漫主義文學及精神的角度,對姜戎的作品做了剖析。「浪漫主義的AB面」在姜戎這裡也得到了完滿的體現,李敬澤認為,《狼圖騰》是「激勵性的」,在中國經濟騰飛的21世紀初,它映照著當時人們所懷有的「欲望和決心」,和那個時代形成了呼應。《天鵝圖騰》則是「撫慰性的」,姜戎「架構了一個烏託邦」,它象徵著「美」與「愛」以及「對於我們懷想的故鄉精神之根的回望」。

兩本書的策劃編輯、知名出版人安波舜在現場回憶起出版《狼圖騰》的故事,談到《天鵝圖騰》,安波舜感慨,這部小說是在今年冬天出版的,又恰逢疫情。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閱讀《天鵝圖騰》,他「絲毫沒有感覺到寒冷、孤獨、慌亂」,而是因作品所呈現出的人與自然的和諧而倍感溫暖。對《天鵝圖騰》,作者姜戎也有很大的期待,他曾如此闡述這次寫作:「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能更全面地了解他們幾乎完全不了解的內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內蒙古的狼,內蒙古的天鵝那種自由剛勇的姿態和愛與美的風貌、性格。我相信更多人會愛上他們,這次寫作的全新意義就在於此。」近20年過去,《狼圖騰》可謂見證、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這不禁讓人期待,《天鵝圖騰》這部再寫草原生靈的作品,又將帶給更多讀者走出人生低谷的溫暖和智慧。

原標題:姜戎出版《天鵝圖騰》 再寫草原生靈的動人傳奇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u004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狼圖騰》作者再推新作《天鵝圖騰》,白巖松、俞敏洪給出這樣的評價
    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前晚,《天鵝圖騰》首發式舉行,低調的姜戎一如既往地沒有到場。
  • 《狼圖騰》作者16年後再出新作,《天鵝圖騰》講述草原上的「愛」與...
    2004年出版的小說《狼圖騰》曾打動眾多讀者,時隔16年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這次他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長久生活在草原上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在姜戎看來,「天鵝」與「狼」一樣,是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圖騰,是「剛柔相濟、相互作用的整體」。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蒙古狼、蒙古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愛上他(它)們的,並從中吸取和補充精神營養。我只寫了兩部書,但我花費的時間和心血,要比別人寫十幾本書所花費的還要多。」
  • 老俞閒話丨《狼圖騰》之後,為什麼還要《天鵝圖騰》
    12月2日晚上,在北京坊的PageOne書店,和白巖松、李敬澤一起,為姜戎的新書《天鵝圖騰》做了一場對談直播,現場聽眾也到了100多人。姜戎大家應該很熟悉。一部《狼圖騰》紅遍了中國,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響,被翻譯成了幾十種文字。
  • 《狼圖騰》作家姜戎出新作:寫完「天鵝」了卻一生的夢想與追求
    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前晚,《天鵝圖騰》首發式舉行,低調的姜戎一如既往地沒有到場。
  • 《天鵝圖騰》首發式:傳奇未完
    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了。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 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他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
  • 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我只寫了兩部書,但我花費的時間和心血,要比別人寫十幾本書所花費的還要多。」談到《天鵝圖騰》寫作的全新意義,姜戎對本報記者這樣說。在姜戎創作《狼圖騰》《天鵝圖騰》兩部「重頭」作品的背後,有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本報記者近日對姜戎進行了專訪。
  • 草原上的「愛」與「美」(新書薦)——品讀姜戎新作《天鵝圖騰》
    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他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對姜戎而言,這部新作的完成,意味著他完成了生命中另一塊重要的拼圖。
  • 白巖松讀《狼圖騰》:不要罵中國人人性差
    ,此次文化盛典邀請央視名嘴王小丫主持,10年前參與《狼圖騰》首發座談的白巖松、張抗抗、潘石屹、趙忠祥、李敬澤,電影製作方代表導演阿諾、主演馮紹峰等重量級嘉賓悉數到場,現場解讀狼圖騰文化背後,對狼、對人、對社會的感悟。
  • 讀創讀書|16年磨一劍,姜戎新作《天鵝圖騰》面世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編輯 劉悠揚2004年,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小說《狼圖騰》的小說出版後一度風靡,16年之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
  • 在《狼圖騰》裡看見剛勇,在《天鵝圖騰》裡看見美與愛
    圖說:天鵝在水草豐饒的烏珠穆沁草原生息繁衍 主辦方供圖「蒙古草原的愛與美,是每年早春北歸故鄉的天鵝帶來的。」這是曾經寫出了《狼圖騰》的作家姜戎沉澱16年後寫出的第二部長篇作品《天鵝圖騰》的開篇。這本由十月文藝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天鵝圖騰》中,一切真摯的文字,只為還原作者記憶中,溼地草原上那個恢弘的天鵝王國。姜戎在北京介紹這部作品時,動情地說:「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狼圖騰象徵著自由與剛勇,天鵝圖騰象徵著愛與美,兩個圖騰像太極圖般交融。補上了這個空缺,總算了卻我一生的夢想與追求。」
  • 《狼圖騰》作者再出新書 豆瓣評分為何高達9.1?
    這是最近的熱門長篇小說《天鵝圖騰》的開頭。  《天鵝圖騰》是作家姜戎繼《狼圖騰》之後,暌違16年,為讀者帶來的一部關於「愛與美」的至情至性之作。截至目前,這部小說在豆瓣上獲得了9.1分的評分,也有不少讀者紛紛回想當年追讀《狼圖騰》的日子。  小說《狼圖騰》、《天鵝圖騰》的策劃人安波舜則表示,在《天鵝圖騰》中,姜戎首次書寫了愛情,此外,這部小說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真實」。
  • 一曲愛與美的「天鵝之歌」——讀姜戎新作《天鵝圖騰》
    從《狼圖騰》到《天鵝圖騰》,姜戎對草原騰格里(長生天)的致敬,也從地到天,上下貫通。而手捧兩部遊牧民族精神圖騰的作品,姜戎意猶難平,痛感無法告慰蒙古草原、天鵝、蒼狼以及他那自由孤獨的靈魂。
  • 《狼圖騰》英文版昨全球同步首發
    本報記者路豔霞  昨天,明媚的陽光照亮了英文版《狼圖騰》全球首發式。這個在故宮舉行的意味深長的儀式,讓人們獲得了幸福感,這份幸福來源於生長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信,還有一本拿起來並不重的書所創造的奇蹟。
  •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讀《狼圖騰》有感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讀狼圖騰有感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狼圖騰》,這本書以陳陣下鄉到草原當知青的所見所聞為主要線索,記敘了我國內蒙古草原由興盛轉向衰敗的大起大落的歷史進程。真是「狼為自由故,生命也可拋。」讀完作者姜戎寫的《狼圖騰》後,掩卷深思:原來立場不同、角度不同,人們的觀點也炯然不同。我們的語文書中的草原是從漢人角度編寫的,而不是從客觀自然角度,或蒙古人民角度編寫的。而《狼圖騰》使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草原。
  • 《狼圖騰》:野性與文明的雜糅!
    總之,圖騰,連接了社會性和自然性。在本片中,狼圖騰僅僅是一個代表,其展現的恰好是進入現代社會後,人類在社會性和自然性之間的選擇,或者說,圖騰已然成為這兩者分裂的見證。影片中將狼群和人群的活動對立,激發矛盾的同時,讓人更容易看清野性與文明的碰撞。作為萬物靈長,人類總是自詡文明,是進步的。大自然的生物在人類看來無疑不是自己利用的對象,便是敵人。
  • 姜戎堅持"狼就是蒙古族圖騰":曾親赴蒙古國考察
    其中以蒙古族作家郭雪波挑起關於「狼是否為蒙古族圖騰」的質疑最為惹眼。面對諸多爭議,許多人都希望《狼圖騰》作者姜戎發聲表態。昨日,姜戎終於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稱自己面對這些質疑「非常憤怒」,並對此詳細列出了多條證據,堅持「狼就是蒙古族的圖騰」。
  • 小說《狼圖騰》遭爭議 被指虛構蒙古族信仰崇拜
    電影導演阿諾說,「小說是原著作者姜戎的,電影是我的。」 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狼圖騰》既不是歷史,也不是紀錄片,可以允許虛構存在,包括蒙古民族精神與狼性。  羊年春節伊始,大熒幕上就闖進了一匹狼——《狼圖騰》票房近日突破6億。
  • 作家批《狼圖騰》:宣揚狼精神是法西斯思想
    長沙晚報綜合消息 近日,姜戎小說《狼圖騰》改編的電影《狼圖騰》票房已經破億,電影熱映之際,  原著小說的一些爭議內容再度被提及。  矛頭  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  郭雪波發表在微博的聲明稱,「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這是一漢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禍蒙古人的偽文化!蒙古人最早信薩滿後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