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雙螺旋之父」詹姆斯·沃森被剝奪一切榮譽頭銜,聲稱「智商...

2020-12-15 SME科技故事

整理 吳非

現年90歲的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又遇到了麻煩。

這位在25歲時就與弗朗西斯·克裡克(Francis Crick)共同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偉大科學家,卻在晚年時因涉種族言論屢屢受到抨擊。近日,沃森所在的冷泉港實驗室發表聲明,決定收回沃森的所有榮譽頭銜。

2015年,在俄羅斯科學院演講時的詹姆斯·沃森(圖片來源:IVAN SEKRETAREV/AP)

這份由冷泉港實驗室董事會主席瑪麗琳·西蒙斯(Marilyn Simons)和執行長布魯斯·斯提爾曼(Bruce Stillman)共同署名的聲明寫道,冷泉港實驗室明確反對沃森在最新紀錄片《美國大師:解碼沃森》中發表的關於種族與基因的言論。這些毫無科學依據、不計後果的言論應當受到譴責,並且不代表冷泉港實驗室、實驗室董事會、教員、學生的觀點。為此,冷泉港實驗室決定剝奪沃森的所有榮譽頭銜,包括名譽主任、名譽Oliver R. Grace教授和名譽理事。

這已經不是沃森第一次因為種族言論而遭受猛烈批評了。2007年,沃森在接受《星期日泰晤士報》採訪時表示,他「對非洲的前景感到悲觀」,因為「對非洲國家的社會政策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即黑人與白人智力相當,但事實並非如此。」他還表示,儘管人們希望所有人都擁有平等的智商,但「與黑人僱員接觸的人都會發現,事實不是這樣。」

此番言論一經發表,立即引起軒然大波。冷泉港實驗室立即解除了沃森的主任職位。但在同年的自傳中,沃森不僅沒有收回他關於種族的觀點,還將矛頭直指女性,認為女性在科學上表現不及男性,是先天能力的差異所致。

沃森不恰當的種族、性別歧視觀點讓他在公眾中的形象一落千丈。面對口誅筆伐,沃森曾多次公開道歉,承認自己言行不當。不過,在這部今年剛剛上映的紀錄片中,沃森卻直言,他對此前的涉種族觀點「一點都沒有改變」。

沃森在紀錄片中說道:「我希望我的觀點改變了,或許有新的研究認為後天培育要遠比先天重要。但我沒有看到這樣的研究。我看到的是黑人與白人IQ測試平均水平的差異。我認為這樣的差異就來自基因。」

但沃森的言論顯然缺乏科學依據。尚且不論他的IQ測試結論是否成立,用IQ值代表智力水平以及與智商相關的基因,也是很不專業、不負責任的做法。西蒙斯和斯提爾曼在聲明中寫道:「沃森在紀錄片中的言論與我們的使命、價值觀完全相悖,因此我們決定終止他在冷泉港的剩餘頭銜。」

對於此次事件,沃森的家人向《紐約時報》表示,由於在去年10月的一起車禍中受傷,正在接受治療的沃森目前尚無法給予回復。需要指出的是,該紀錄片中的採訪是在去年夏天完成的。

1953年,年僅25歲的沃森就與克裡克取得了那個跨時代的發現。此後,沃森先後在哈佛大學、冷泉港實驗室任職。他還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重要推動者。然而,與其在學術上的傑出成就相對應的,是沃森多次發表的不當言論。除了種族、性別歧視,他還對同性戀、肥胖者發表過歧視言論,並認為「愚蠢是一種病」。此外,對於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這位在發現DNA雙螺旋結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女性科學家,沃森也發表過及其不尊重的言論。

參考連結:

https://www.cshl.edu/statement-by-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addressing-remarks-by-dr-james-d-watson-in-american-masters-decoding-watson/

https://www.statnews.com/2019/01/11/lab-james-watson-racist-remarks/

https://www.statnews.com/2019/01/03/where-james-watsons-racial-attitudes-came-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jan/13/james-watson-scientist-honors-stripped-reprehensible-race-comments

https://www.nytimes.com/2019/01/01/science/watson-dna-genetics-race.html?action=click&module=RelatedLinks&pgtype=Article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huanqiukexue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人種決定智商」?DNA之父屢屢禍從口出終跌落神壇
    記者 | 肖恩以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美國人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毫無疑問是當代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但這位被譽為「DNA之父」的科學家卻因多次發表有關種族主義的不當言論最終跌落神壇,被曾任職的實驗室剝奪了榮譽頭銜。1月2日,在美國公共電視臺(PBS)播放的一部名為「美國大師:揭秘沃森(American Masters: Decoding Watson)」的紀錄片中,沃森對採訪者表示,導致白人和黑人在智商測試上有不同表現的主要原因是遺傳因子。
  • DNA之父沃森被剝奪榮譽頭銜,家人朋友稱其不是種族歧視主義者-虎嗅網
    2019年伊始,現已90歲的詹姆斯•沃森因為在一部名為《美國大師:解碼沃森》的紀錄片中發表了有關「種族基因歧視」的言論,而徹底惹惱冷泉港實驗室,被取消了所有榮譽頭銜。沃森聲稱黑白人智商不同是由基因導致早在2007年,他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就曾表示「對非洲的前景感到悲觀」,因為他認為「所有的社會政策都建立在『黑人與白人智力相當』的前提之上,但是科學研究卻證明這個前提不正確」。言論一出,隨即就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 ...雙螺旋|萊納斯·鮑林|詹姆斯·沃森|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莫裡斯...
    雙螺旋裡的明爭暗鬥 1953年,劍橋大學的卡文迪什實驗室的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裡克向《自然》提交了該雜誌發刊以來最著名的論文——《脫氧核糖核酸的結構》。
  • 遲來的綻放,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背後的黑暗女士,沒有被歷史遺忘
    1953年4月25日,在《自然》雜誌上,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裡克博士發表了一篇論文《脫氧核糖核酸的結構》,首次揭示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這是科技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它的發現使人類認識到生命遺傳的本質,開創了分子生物學的時代。
  • 智商究竟是什麼?這些「智力題」至今依然難解
    近日,曾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有「DNA之父」稱號的美國著名學者詹姆斯·沃森因在節目中公然宣稱,基因導致了黑人和白人在智力方面的差異,涉嫌種族歧視被其就職的研究所剝奪了榮譽頭銜。由此,關於人類智商的討論也再次升溫。智商究竟由哪些因素決定?這些因素各自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智商有沒有極限?這些待解的謎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 沃森與DNA雙螺旋 | 附清華演講直播預告
    與遺傳學和DNA均有淵源、且發生在1928年的另一件大事是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的誕生。1928年4月6日,沃森出生在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當時沒人能夠想到,這個男嬰未來揭開DNA結構之謎,進而改變了遺傳學乃至整個生命科學的面貌。童年時期的沃森並未顯示出明顯過人之處,和大多數學生一樣按部就班完成學業。
  • 90歲DNA之父沃森發表基因「歧視言論」,已被冷泉港實驗室「掃地...
    2019 年的第一個月,就有著名科學家捲入到爭議事件中,這位科學家就是大名鼎鼎的「DNA 之父」、諾獎得主沃森(James Watson)。 事情的起因是一部紀錄片。本月 PBS 製作的一部名為《解碼沃森》(Decoding Watson)的紀錄片中,沃森明確表示,基因會導致智商測試中黑人和白人之間的平均差異。
  • 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 DNA分子模型的搭建
    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 DNA
  • 雙螺旋升級了:人體首次發現四螺旋DNA
    眾所周知,DNA是生物體發育和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的大分子,其結構為雙螺旋。但是這一結構有時會加倍。如今,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人體細胞中發現了四螺旋DNA結構。此前研究人員曾在一些癌細胞和實驗室的化學實驗中發現四螺旋DNA,這是第一次在健康的人類活體細胞中發現這種結構,而且它是由正常細胞過程產生的穩定結構。「毫無疑問,我們已經證明了四股DNA可以在活細胞中形成。這迫使我們重新思考DNA的生物學特徵。」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Marco Di Antonio說。
  • 從右旋DNA說起——DNA雙螺旋為什麼大多是右旋?
    作者 | 內含子 如今,即使非生化專業的人對DNA雙螺旋的形象也很熟悉了。不過,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DNA雙螺旋的「手性」,包括我國很多科普媒體的小編,他們用的雙螺旋圖幾乎兩種手性是一半對一半的。 螺旋的手性是什麼呢?通俗地說,就像飲料瓶口的螺紋。
  • 別讓「抗幽門螺旋桿菌牙膏」收割了「智商稅」
    最近,市場上出現一種聲稱可以抑制甚至殺滅胃癌頭號「元兇」幽門螺旋桿菌的牙膏。據商家聲稱,這款「抗幽門螺旋桿菌牙膏」可以抑制甚至殺滅胃癌頭號「元兇」幽門螺旋桿菌,且一支即可見效。商家如此「宣傳」,怪不得有那麼多患有幽門螺旋桿菌疾病的患者大方地「掏腰包」爭購。  但這款價格是普通牙膏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抗幽門螺旋桿菌牙膏」果真如商家聲稱的那樣有如此「奇效」嗎?
  • 雙螺旋DNA進一步扭曲而成的超螺旋稱為DNA的三級結構
    Z構象是唯一存在的左手雙螺旋構象。DNA鏈上的四種鹼基也非均勻分布,因而產生了一些特異的序列。迴文序列是許多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調控蛋白的識別位點;富含A/T序列則是許多分子遺傳學過程所不可缺少的;嘌呤和嘧啶的排列順序對雙螺旋的穩定性也有重大影響。DNA在熱或其他變性劑的作用下,雙螺旋結構遭到破壞,雙鏈發生分離,即變性。
  • DNA複製的過程
    為了了解真核生物的dna如何複製,科學家們首先以大腸桿菌這樣比較簡單的原核生物作為研究模型。一旦複製叉形成就需要許多酶來協助才能進行DNA的複製。這個是dna解螺旋酶,它負責將DNA的雙鏈結構解開,分開的單鏈被單鏈結合蛋白(dna結合蛋白)所穩定。拓撲異構酶,釋放解開DNA螺旋時的張力。一旦複製叉結構穩定,dna聚合酶就會催化新的核苷酸添加到子鏈中。
  • 女王只有將哈裡梅根判為「叛國者」,才能合情合理剝奪他們頭銜!
    雖然兩人已經不屬於英國王室在職成員,但他們仍保留著象徵王室成員身份的「蘇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頭銜,導致他們的行為依舊會對王室整體形象造成影響,這讓王室粉絲和眾多英國民眾要求女王徹底剝奪他們的頭銜,不希望他們繼續給王室「抹黑」。
  • 腦力達人頭銜怎麼獲取 頭銜智商獲取技巧攻略
    很多玩家非常看重遊戲中的頭銜。那麼這些頭銜要怎麼獲取呢?頭銜和智商有什麼關係呢?接下來就和18183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腦力達人智商對應頭銜介紹: 遊戲中不同的智商擁有不同的頭銜,具體情況如下: 原始人,智商需求:1 古代人,智商需求:40 現代人,智商需求:90 天才博士,智商需求:150 科學怪人,智商需求:240 諾獎得主,智商需求:380
  • 美共和黨議員要求英政府剝奪哈利和梅根的公爵夫婦頭銜,稱他們幹涉...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傑森·史密斯將於本周五下午向英國駐美大使卡倫·皮爾斯遞交一封公開信,要求英國政府和女王取消哈利和梅根蘇塞克斯公爵夫婦的王室頭銜,聲稱他們利用這些頭銜影響選民,「幹涉」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
  • 央視熱評:剝奪榮譽博士學位對何君堯就是一種榮譽
    央視熱評:剝奪榮譽博士學位對何君堯就是一種榮譽 英國安格裡亞魯斯金大學10月29日剝奪了香港建制派議員何君堯在2011年被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
  • 非雙螺旋!科學家發現新DNA結構
    ▲DNA雙螺旋結構在許多人的認知當中,DNA是以雙螺旋結構存在於細胞當中的,甚至許多人並不了解這個。對於新的i-motif結構,科學家們並不確定它的功能是什麼,但他們懷疑它涉及「讀取」DNA序列並將其轉化為有用物質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