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研究與論文寫作》2020學年第三講:何海波老師談小心細緻做引注

2021-03-01 北京大學法學院招生教學信息平臺

導言:引注是怎麼來的?頁下腳註是時下最為常見的引注格式,但是引注一定要採取這種方式嗎?

1.法學引注的產生

何老師以朱熹集注為例,指明從古代時已經存在引注的先例。而當下引注方式與古代不同,具有鮮明的與時俱進的風格。如北大法律信息網在正文附加超連結,以此來索引引注內容,或者如《哈佛法律評論》將引注置於文章的左右側欄,言而總之,網絡時代的引注方式,正向更加便利閱讀的方向在發展。

2.走向統一的引注體例

引注被廣泛使用後,就需要有統一的引注格式作為規範指引,《芝加哥手冊》就是這一方面的經典例證。因Bluebook的繁瑣厚重,《芝加哥法律評論》編纂了作為獨立適用的法學引注手冊,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不統一的注釋體例給作者和編者都造成了諸多不便。而目前《芝加哥法律評論》已經宣布放棄原用規則,從2021年開始適用Bluebook的引注體例。

就此,何老師富有深意地指出,在引注體例的問題上,完善的體例是好的,而統一的引注體例則是更好的。如同「車同軌,書同文」之理,在引注問題上,我們也要「書同文,注同例」。

3.當代中國法學的引注體例

反觀國內的引注體例,長期以來都面臨雙重「不統一」的問題:一為法學刊物的注釋體例都不盡相同,二為法學刊物和出版體例也不一致。引注體例雖然不是學術研究中的大事,而不統一的體例卻耗費了作者和編者大多的精力。為此,多家法學刊物、出版社、資料庫聯合制定了《法學引注手冊》,標誌著中國法學界朝著統一的引注體例邁進了一大步。

若對《法學引注手冊》簡單概括的話,何老師認為應當是「當代中國法學的引注體例」,接著,從解釋學意義上對「法學」「中國」「當代」等三個關鍵詞展開了詳盡的說明。

首先,在何種意義上,《法學引注手冊》是法學的?

法學文章除了學術文獻之外,還有諸如法條、案例以及其他作為補充說明的注釋,若引用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解說的一套引注方式,就要同時交替使用文後注和頁下注,極為不便於閱讀。因此,與其他學科相比,法學有其獨特的引注體例,也需要有自己的體例,在此意義上,《法學引注手冊》是法學的。

其次,在何種意義上,《法學引注手冊》是中國的?

Bluebook中文章標題以引號標明為例,何老師表示此處的引號使用方法既不符合我國標點符號使用規範,也不符合日常使用習慣。由於不同國度的讀者、作者群體在知識背景上的差異,實際上,引注體例無法照搬國外的規則,應警惕食洋不化。

最後,在何種意義上,《法學引注手冊》是當代的?

國外的引注體例中要求標明出版社所在城市,而在我國當代的出版語境中不標記也並不會引起誤認。相比與此,在網際網路時代怎麼引用網絡文獻更為重要。對於較為流行地標記「最後訪問日期」的引注方式,何老師反思道,不能發揮其應然的擔保學術誠信的功用。在此基礎上,強調應改變觀念,要做符合當代需要的引注體例。

相關焦點

  • 王健:尋找法學引注體例的最大公約數
    「手冊」由我國24家法學專業期刊、9家法學或綜合出版社和兩個知名網絡平臺共同研製,以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名義向全國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和出版機構推薦使用。這是一本「關於法學的」書,是有關法學寫作中如何引證和怎樣注釋的操作指南性質的書,被認為是「迄今為止中文法學領域一個比較完善的引注體例」,期待「成為中國法學引注的標準藍皮書」(張新寶語)。
  • 中國法學引注藍皮書《法學引注手冊》正式面世,35家單位聯合制定、法學期刊研究會推薦使用
    第三,查閱方便。手冊正文以條為基本順序,輔以節和項,前有示例、目錄,後有編寫說明。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中文法學領域一個比較完善的引注體例。為此,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予以大力推薦。我們希望,這份手冊能夠給法學論文和書籍的寫作者、出版者帶來便利。歡迎更多的法學教育機構、研究機構和出版機構採用這份手冊。
  • ...藍皮書《法學引注手冊》正式面世,35家單位聯合制定、法學期刊...
    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中文法學領域一個比較完善的引注體例。為此,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予以大力推薦。我們希望,這份手冊能夠給法學論文和書籍的寫作者、出版者帶來便利。歡迎更多的法學教育機構、研究機構和出版機構採用這份手冊。也希望這份手冊能夠不斷修改完善,成為中國法學引注的標準藍皮書。
  • 《法學論文寫作》的60條乾貨摘要
    律師偶爾也有寫論文的需求,但是法學論文如何寫卻鮮有人總結,以前梁慧星教授寫過一本論文寫作的書,但總覺得太過理論。
  • 【筆談】法學SSCI論文發表經驗談
    我個人發表論文不多,SSCI期刊發表尤其少,只有一篇。有時候我們覺得有意義的題目在國外可能並非如此。近來中國國力漸增,外國對中國的興趣也在逐漸增長。因此,以中國為題的文章常見於很多重要期刊。但這裡就要結合餘教授的看法,就是寫作及研究方式需要與目標期刊的文風接軌。比如國內的一篇論文二三十個注通常已經挺多了,但是國外的文章往往都是一百個注以上。 王傑:對,我也插一句。
  • 中國法學引注藍皮書《法學引注手冊》面世
    引注信息的主要功能是方便讀者查核,不是記錄參與者的版權和貢獻。所以,「副主編」不是必要信息,不建議寫;翻譯作品的校對者,也不要求寫。1.2 出版社地址。以前信息不便,寫明出版社所在城市是必要的。但在網際網路時代,這一點已屬多餘。尤其在中國,出版社數量有限,其所在城市也廣為知悉,再寫地址純屬多餘。1.3 出版月份。
  • 法學論文的「神」與「形」
    於老師言道,張文顯教授近日在《光明日報》發表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法學體系》一文,其中「立足國情與本土資源」一節精要地闡明了中國法學論文要求的中國性和現實性要求。於老師同時認為,受法學研究「西學東漸」的影響,中國性與現實性的觀念雖獲得學界認同,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讀。現行的法學學術體系是以我國現行法律體系為基礎,以西方國家法律體系為參照而構建的。
  • 乾貨法學論文寫作的60條攻略
    1、劉南平博士說:「簡單地講,它應該是貫穿整個博士論文的中心論點,是你試圖在論文中探討或論證的一個基本問題(generalissue)或基本觀點(general position)。2、在初步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可以擬寫一個寫作提綱。提綱可以澄清思路,也可以使作者一目了然地看出自己的思路是否前後一致。還可以列一個參考文獻目錄,使自己明白要看和要找的資料。
  • 收藏|法學論文寫作規範引注操作指引(摘編)
    文獻信息標註的具體內容,可以根據引注體例並結合文章主題、寫作對象和論述需要酌定。第 4 條 引注信息的排版4.1 注釋內容採用頁下注,另有規定的除外。4.2 引注符號使用阿拉伯數字,可以帶圓圈或者六角括號,也可以不帶。
  • 【方法】黃源盛: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主講人為臺灣輔仁大學法律學系黃源盛教授。講座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長陳景良教授擔任主持人。黃源盛教授指出,學院體制內的研究生,做學院內的論文,需要一定的方法,因此寫出一篇優質的學位論文就成為研究生最重要的關卡。
  • 擷英拾粹丨黃源盛: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主講人為臺灣輔仁大學法律學系黃源盛教授。講座由本校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長陳景良教授擔任主持人,來自本校法學院的蔣楠楠老師及眾多法科學子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伊始,陳景良教授對黃源盛教授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向與會者宣布黃源盛教授已正式受聘為我校「文瀾學者」講座教授,隨後黃源盛教授便正式開講。
  • 法學論文寫作自救指南,請查收!
    此後,不管你再熬幾個通宵,從知網下載多少篇相關論文,為了湊字數,東拼西湊成一篇初稿,但質量可想而知。毫無疑問,你的論文會得到導師這樣暖心的答覆。當下法學院大多重視法律基礎知識的灌輸與考核,對於如何開展法學論文寫作的課程,少之又少。每一次肝論文的深夜,法學生都秉持著「我要悄悄熬夜,成為地中海,然後驚豔所有人」的宗旨,翻閱著法條,搜集著案例,撰寫著文獻綜述.
  • ...與法學院向新疆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全體教師贈送《法學引注手冊》
    為進一步豐富石河子大學法學類圖書館藏資源,助力石河子大學法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北京大學出版社與北京大學法學院聯合向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的師生及圖書館捐獻70餘冊最新出版的《法學引注手冊》,政法學院院長湛中樂教授代表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及圖書館接受捐贈。
  • 學術論文中的注釋規範
    1.標題注釋標題注釋,也叫「題注」,指對該論文寫作起因、發表情況、所受資助指導情況、致謝等相關情況所做的簡短說明。與之相反,每頁重新編號,儘管不易使人對文章的注釋量一目了然,但可以規避這種技術問題,如《中國社會科學》、《法商研究》採用的就是這種編號方式。每節重新編號,一般用於使用分節符的章節型寫作(如碩博論文或著作寫作)和期刊對論文的編排過程。2.尾注尾注指將全文的注釋放在全文(或章節)的結尾位置。
  • 這篇20000字長文,說清楚了法學論文寫作需要的能力和可快速掌握的技巧 | 收藏版
    它有賴於經驗、總結和對法科生論文寫作痛點的深刻洞察。吳澤勇教授,他把20多年的論文寫作經驗,全部濃縮在了這篇20000字的長文中,吳老師主要從兩個方面分享:法科生論文寫作應當具有的能力;穿插分享直接可用的寫作技巧。吳老師特別強調,法學論文寫作最核心的事是:多寫、多改。
  • 臺灣大學王澤鑑教授:法學的訓練在於寫作和案例研究
    法學的訓練在於寫作和案例研究1960年代我在臺大念書的時候,臺大和德國考試的內容完全不同,到德國念書的時候考實例題,上課的時候老師講一個題目:有個人去打電話,那邊有一個電話亭,結果他就投一個錢進去,後來機器壞了,錢跑出兩個出來,他還拿錢四望無人,就去買東西,他問當事人之間法律關係如何?傻住了,為什麼呢?
  • 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
    第二個層次:研究方向讀書計劃。研究生入學就有專業方向,專業方向對研究生從事科研工作來講畢竟太大,還要細化為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第二個學期至遲在第三個學期要儘快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要在專業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需要擬訂研究方向的讀書計劃。第三個層次:學位論文的科研讀書計劃。
  • 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區別是什麼?
    這個是學位條例規定要這麼做的,教育部規定先要寫學年論文,逐步逐步積累經驗以後,在畢業的時候撰寫畢業論文就不會成為一件太難的事了。但是有很多學校沒有把學年論文當作是一個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一個途徑或者是工具。那麼,臨近畢業的時候,學生還不知道畢業論文該怎麼寫。當然還是有相當一部分高等院校,特別是重點院校是很注重學年論文的撰寫的,因為只有訓練學年論文的寫作才能順理成章的過渡到畢業論文的寫作。
  • 陳聰富:民法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技巧 | 方法
    「真正形成主題的理由是論文成功的預測」,也就是當同學在找一個論文題目時,你要去預測這個題目未來是可以寫成功的,而不是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後,卻失敗告終。今天的主題要談個人研究的方法和經驗。不同於學術專題講座,本次演講內容是以我自己的經驗來和各位同學談談研究方法與經驗。這些方法都會因人而異,同學們也可以發現留學不同國別的老師,寫作和研究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 何海波:行政訴訟法研究3.0
    2018-10-31 11:12:19 | 來源:人民法院報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何海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