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論文寫作》的60條乾貨摘要

2021-03-01 法律出版社


律師偶爾也有寫論文的需求,但是法學論文如何寫卻鮮有人總結,以前梁慧星教授寫過一本論文寫作的書,但總覺得太過理論。後來看到何海波教授的這本《法學論文寫作》一書不覺眼前一樣,書中很多觀點就具有實務指導作用,因此我也做了一個摘要,如下:

-我是寫作有道的技巧分割線----

原文載於《法學論文寫作》,何海波/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4年3月版

本文節源自知識所微信公號(ID:nj_zss)內,轉載敬請註明。


      讀完下文大約需要10分鐘 收藏本文僅需0.3

1、劉南平博士說:「簡單地講,它應該是貫穿整個博士論文的中心論點,是你試圖在論文中探討或論證的一個基本問題(general

issue)或基本觀點(general position)。

2、在初步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可以擬寫一個寫作提綱。提綱可以澄清思路,也可以使作者一目了然地看出自己的思路是否前後一致。還可以列一個參考文獻目錄,使自己明白要看和要找的資料。與人討論自己的論文構思,也是一個好辦法。

3、需要強調的是,問題是否成熟不完全在於這個主題下已經有多少篇論文了,而在於問題是否被人看到了、解決了。

4、如果你僅僅檢索、參考和引用論文,你只能在一個狹隘的圈子裡說話,而且往往還無甚新意。

5、如果你要梳理一個制度的來龍去脈、溯源一個概念的生發演變,那些故紙堆裡的東西可能正好是你要找的,那些變化的細節也許正是值得你關注的。

6、可以這麼說,一手資料是金,二手資料是銅,三手資料是垃圾。

7、一個初入門者,可能會藉助作者身份、期刊或者出版社、發表(或者出版)的時間(版次)、被引用乃至下載次數等外在因素去判斷。這些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一個權威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可以假定比一個三流刊物上同主題的文章要靠譜;一篇被頻繁引用或者大量下載的文章,總比一篇沒人引用的同主題文章要好一些;一 本幾次再版或者多次印刷的教科書,大體上是品質的保證;你所了解的一位名聲在外而素來嚴謹的學者寫的東西,永遠值得重視。

8、在我看來,文獻質量取決於三個因素:

一是思想的原創性或者出處的原生性;

二是論證的嚴謹性或者報導的準確性;

三是影響力。所謂思想的原創性或者出處的 原生性,指一個學術概念或者觀點最早是誰、在哪裡提出的,或者一個事件最早是誰報導的。思想的原創性通常只有閱讀了大量文獻,理清思想的脈絡以後,才能作 出準確的判斷。

9、以美國為例,主流的Law Review,差不多每個法學院都有,其中最有名的當數《哈佛法律評論》(1887年創辦)、《耶魯法律雜誌》、《哥倫比亞法律評論》。

10、網際網路上的信息,必須查到它原始的出處;沒有找到原始出處,都屬於道聽途說。

11、國家統計局網站則提供了各種官方統計數據或者數據連結,www.stats.gov.cn。

12、所謂「內事不決問百度,外事不決問谷歌」也。

13、查找文獻有兩種方法:一是確定範圍、全面排查,即確定檢索範圍、檢索方式和檢索詞,進行地毯式的檢索;二是順藤摸瓜、延伸閱讀,即根據已有文獻提供的線索做進一步檢索。這兩種方法應當交替並用,只用一種還不行。

14、下面著重講四種比較常用的方法,即現場觀察、深度訪談、問卷調查和文獻分析。

15、描述狀況的具體方法有好多種。下面著重討論舉例說明、統計數據和類比說明三種方法。

16、要注意的是,用於類比的事物與類比對象不一定有實質上的同源性,其類比也不見得精確合理。

17、屬性分析在教科書中是相當常見的。每講到一個重要概念,教科書都會給出一個定義,指出它的屬性。

18、所以,如果大家都是從自己定義的概念或者自己奉行的教條出發,以不具有共識的觀點作為論證的前提,就無法進行有意義的學術討論。要真正解決前面所說的行政合同一類的問題,恐怕需要回到原點,把它放在現實情景中重新探討它的屬性。

19、理想類型則是在對紛繁蕪雜的現象進行整理、提煉所得的典型。它不完全對應於經驗事實,不是對現實的精確描繪,但又基於經驗事實,抓住了現實的一些基本特徵。

20、法律條文作為論據也不是所向披靡的。它作為論據的有效性取決於幾個因素:一是法條含義的明確性,二是法條自身的有效性,三是法律條文與論證主題的相關性。

21、體系解釋,指根據相關條款在法律文本章、節、款、項中的位置來解釋該條款的含義。這是文意解釋的延伸,但仍然是在法律文本。

22、運用學說作為論證根據,要注意分析其內在理路,避免簡單地「耍大牌」或者「數人頭」。你搬出梁慧星,我抬出王澤鑑;支持你觀點的只有兩位學者,支持我觀點的有五位學者……這都不是理性討論的態度。

23、清華大學自恢復法律系、重建法學院以來,歷任的主任、院長無一例外姓「王」——王叔文、王保樹、王晨光、王振民。

24、據說,義大利一個城市鼠患嚴重,為了鼓勵市民滅鼠,政府對滅鼠的市民給予獎勵。獎勵的辦法是,市民拿一條老鼠尾巴,政府給多少錢。施行以後,市民踴躍交送老鼠尾巴,但鼠患未見好轉。調查之後發現,原來一些市民專門在家裡養老鼠,剪下尾巴兌獎勵。

25、標題的功能有兩種:一是表明論題(subject),二是表明命題(thesis)。梁慧星教授曾提出,標題「必須是動賓結構的短語,不能是句子;只確定研究對象,不表達作者觀點」。

26、「考」,多用於事實問題的考證。「批判」,則火藥味較濃,宜慎用。「論綱」,多指問題很大,現在只能說個綱要;

27、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應當是:與你的研究主題相關的重要的學術文獻。

28、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是,用自己的語言把相關文獻做一個概括敘述。要敘述,而不是羅列。

29、其次,對相關文獻的敘述應當有詳有略。相對研究主題來說至關重要的文獻,宜於在正文中直陳其作者、文獻名乃至出處,簡短概括其觀點或者方法。一般重要的文獻,可以總而言之,作者、文獻名和出處放在腳註中即可。不太重要的文獻,不必一一提及。

30、一般來說,文獻綜述需要交代前人已經研究了什麼、還有什麼懸而未決或者基本忽視的。你的研究是針對那些懸而未決或者基本忽視的,文獻綜述也應當指向這些問題。歸納現有研究的不足之處,也就暗示了你所做研究的意義所在(niche)。這是文獻綜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1、文章中的「注」有兩種:一種是標註文獻出處的,即「注引」;另一種是解釋相關概念、觀點的,即「注釋」。

32、概而言之,引注有三個基本問題,這裡先簡單作答如下:

(1)什麼情況應當引注?引證重要觀點和資料來源,讀者可能需要查核和延伸閱讀,而又不便在正 文中敘明的,應當以引注的方式標明。

(2)引用誰的文獻?應當引用相關的、重要的、原始的文獻,並保證引用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3)如何引用?保證提供引 證文獻的必要信息,力求文字簡省、意思連貫。這三點也可以說是引注的三條基本原則。

33、論證中所涉及的關鍵環節,包括涉及的重要觀點和關鍵概念,應當援引相關文獻並標明出處。

34、對中國讀者來說,通常不必詳細標明哪年哪月哪日由幾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幾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幾號發布、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等信息,更不必標明載於哪個出版社的哪本書上;否則,就太「老外」了。

35、實踐中,存在一些不恰當引用的現象:一是就便引用,即對相關文獻不做系統檢索,就便引用自己手頭的一兩本著作。二是「名家引用」,即專門引用名家的 著作,而忽略了那些不太有名(包括尚未成名)的年輕學者、學生的文獻。三是不當自引或者「友情引用」,即專門引用自己的著作或者學術親朋的著作。

36、有的學生喜歡引用人家著作中提到的印象深刻的事例或者貌似精妙的話語,卻不注意該著作的核心觀點。這樣的學生大概還沒有學會引用。

37、援引前人觀點,不遺漏重要的觀點。

38、同一觀點有多人表述的,應引注最早的著作,或者同時引注其他有代表性的著作。「普遍認為」、「主流觀點」,原則上應當援引至少三種權威文獻。

39、目前,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等出版物轉載或者摘登已經在法學刊物上發表的論文。這些工作為讀者了解學術動態、查閱論文提供了一些方便,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學術評價的作用;但它們都是二手文獻,不宜直接引用。

40、作為一條原則,作者有義務查檢文獻是否發表;已經發表的,就應當標註發表的信息。

41、同一篇文章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後再收入文集的,一般只引注學術期刊信息,不引文集。這也是對學術期刊首發權的尊重。

42、法學論文採取篇末尾注很少見,採用頁下腳註才是「國際慣例」。

43、引注符號用阿拉伯數字,有的還加圓圈或方括號。對整句話的引注,引注符號置於句後標點符號外;其餘情形,引注符號一般放在句中標點符號前。引注整句話的,可以在引注符號之後空一個字符,以使版面疏朗美觀些。

44、比較通行的有這樣幾種:一是《中外法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多家刊物所使用的體例(其中略有不同),姑且稱為「法刊體」。二是高校文科 學報上統一使用的體例,姑且稱為「學報體」。此外,還有《北大法律評論》開創的搬用《哈佛法律評論》的體例,姑且稱為「哈佛體」。這種體例有些 「食洋不化」,現在很少人用了,連《北大法律評論》自己也改了。

45、直接引用文獻的,省略引領詞「見」。間接引用的,一般要求加引領詞「參見」;但也可以不加,因為從引文上是能夠看出直接引用還是間接引用。如顯示其他支持性文獻,可用「另參見」;其他不同見解或者否定性文獻,則加說明性字句,例如「不同的觀點,參見……」。

46、我國早在1987年就制定了《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1987),作為國家標準施行。目前施行的是2005年修訂的版本(GB/T7714—2005)。

47、作者必須時刻牢記,他要努力引起讀者的注意並保持讀者的興趣。聽眾出於禮貌得把講演一直聽完,而讀者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放棄閱讀。而一旦他放棄閱讀,作者毫無辦法讓他回頭。

48、人說話要好聽,必須去掉那些廢話;滿口「然後」、「然後」,聽起來就不舒服。學術論文要好讀,必須去掉廢詞;太多的介詞、連詞和助詞,讀起來也不舒服。

49、如果一個句子連著出現兩個「的」,最好能夠去掉一個;如果一個句子連著出現三個「的」,你一定要想辦法去掉一個。

50、又如,一些作者習慣「但是……卻……」連用。語法學家認為,這是個語法錯誤。我倒不覺得絕對不可用,一些時候可以舒緩舒緩語氣;但兩者連用,畢竟不那麼利落,還是慎用。

51、類似的連接詞非常多,這裡只舉幾個常見例子。表示並列的,如:

「首先、其次……最後」、「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乾脆「(1)、(2)、 (3)」;表示比較的,如「同樣」、「類似的」、「相反」;表示轉折的,如「但是」、「儘管如此」;表示讓步的,如「當然」、「誠然」、「固然」;表示實 情的,如「其實」、「事實上」;表示因果的,如「由於」、「正因如此」、「之所以」;表示推論的,如「可見」、「據此」;表示總結的,如「總之」、「綜上 所述」,等等。

52、太多的「但是」、「由於」、「總之」,也會讓文章變得滯澀。

53、正文用宋體,小四號字,1.5倍行距,每段開頭縮進兩字。

54、小標題的序號,有兩種標法。

一種是,用「一、二、三」、「(一)、(二)、(三)」、「1、2、3」依次標明序號;論文篇幅特別長的(如碩士、博士 學位論文),有的還分章節(或者章),章節之下再「一、(一)、1」。目前常見的是這一種。

還有一種是,用「1、2、3」、「1.1、1.2、1.3」、 「1.1.1、1.1.2、1.1.3」依次標明序號。這一種在法學論文中尚不多見。

55、在前述第一種標法下,標題序號與標題之間往往用頓號(、)連接。

56、文章標題用宋體或者標宋,小二字號,加粗,居中。有人把標題用大號字加粗、居左,也可以。各章標題(如果需要)用宋體三號字,加粗,居中;各章分頁 (用分頁符隔開)。各節標題(如果需要)用宋體小三號字,加粗,居中;各節之間空一行。節以下的一級標題,即「一、二、三……」,使用宋體(或者黑體)四 號字,加粗,與正文對齊(縮進兩個小四字符);一級標題上面,空一行。 節以下的二級標題,即「(一)、(二)、(三)……」,使用宋體小四,加粗,與正文對齊;二級標題上面,也可空一行。 節以下的三級標題(如果需要),即「1、2、3……」,使用宋體(或者楷體)小四號字,不加粗,與正文對齊。

57、腳註用宋體小五號字,一倍行距,開頭縮進兩字。

58、思來想去,在學術文章(以及正式學術會議)上,稱「×××教授」之類的學術頭銜還是一個比較得體的稱呼。

59、一是,不要貶低他人的智商。二是,不要否定他人的人格。三是,不要輕率推翻他人觀點。四是,不要光抓人家小辮子。

60、《社科學術規範》對學術引文提出兩項明確的要求:

(1)引文應以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原則。凡引用他人觀點、方案、資料、數據等,無論曾否發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均應詳加注釋。凡轉引文獻資料,應如實說明。

(2)學術論著應合理使用引文。對已有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和注釋,應力求客觀、公允、準確。偽注,偽造、篡改文獻和數據等,均屬學術不端行為。 

- END -

相關焦點

  • 乾貨法學論文寫作的60條攻略
    1、劉南平博士說:「簡單地講,它應該是貫穿整個博士論文的中心論點,是你試圖在論文中探討或論證的一個基本問題(generalissue)或基本觀點(general position)。2、在初步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可以擬寫一個寫作提綱。提綱可以澄清思路,也可以使作者一目了然地看出自己的思路是否前後一致。還可以列一個參考文獻目錄,使自己明白要看和要找的資料。
  • 論文摘要寫作攻略
    一篇論文的摘要,就是論文的縮影。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除了實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摘要可用另頁置於題名頁(頁上無正文)之前,學術論文的摘要一般置於題名和作者之後,論文正文之前。論文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
  • 法學論文寫作自救指南,請查收!
    此後,不管你再熬幾個通宵,從知網下載多少篇相關論文,為了湊字數,東拼西湊成一篇初稿,但質量可想而知。毫無疑問,你的論文會得到導師這樣暖心的答覆。當下法學院大多重視法律基礎知識的灌輸與考核,對於如何開展法學論文寫作的課程,少之又少。每一次肝論文的深夜,法學生都秉持著「我要悄悄熬夜,成為地中海,然後驚豔所有人」的宗旨,翻閱著法條,搜集著案例,撰寫著文獻綜述.
  • 收藏|法學論文寫作規範引注操作指引(摘編)
    文獻信息標註的具體內容,可以根據引注體例並結合文章主題、寫作對象和論述需要酌定。第 4 條 引注信息的排版4.1 注釋內容採用頁下注,另有規定的除外。4.2 引注符號使用阿拉伯數字,可以帶圓圈或者六角括號,也可以不帶。
  • 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技巧
    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技巧,一篇優秀的論文各方面都做得完美,細節決定成敗,對於一些論文審核老師比較喜歡抓論文的細節,來摳你一些不足點的也有,因此建議各位學員們還是多注意一下好點,儘量少讓老師找到茬。一篇論文的摘要也是一個小細節的體現,也是比較重要的。因此,今天papercrazy讓我們談談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技巧。
  • 論文寫作學術論文摘要的規範表達示例
    文章針對目前眾多學者在論文摘要中有待完善的問題 ,站在學術論文作者的角度,去探討寫作高質量學術論文摘要的方法。
  • 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特點及寫作
    英文摘要的規範化寫作將有助於我國科技學術界的國際交流,從而有利於擴大我國科技成果的影響。本文將根據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文體特點,從選詞、時態、語態、句型等方面概要闡述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特點、模式及摘要寫作中應遵循的原則。 一、摘要的文體特點科技論文英文摘要是位於論文正文前面的一段概括性文字。
  • 科技論文摘要寫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因此,科技論文摘要的寫作顯得尤為重要。下面。醫刊彙編譯對科技論文摘要寫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並提出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摘要類型選擇不當。根據科技論文類型、研究內容和寫作方式的不同,其摘要可分為報導性、指示性和報導-指示性摘要3大類。一般來說,論文類型不同,對摘要的寫作要求也不同。
  • 科技論文摘要寫作的要求與存在問題
    摘要恰似論文的一幅精美縮影,高度概括論文正文中敘述的實質內容,突出正文的重點,應力求向讀者提供論文的主要信息,使讀者能從中準確地把握作者的創新所在。在寫作格式上,論文摘要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具有相對獨立性和自含性,儘量從第三者的角度,客觀地寫成報導性文摘。摘要一般不需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化學符號和非公知、公認的符號或術語,也不宜引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
  • 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的指導性建議
    摘要是對學術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英文摘要一般是中文摘要的轉譯,其報導和檢索功能非常突出。下面,藍譯編譯對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範式、詞彙文體特徵、時態、語態以及寫作應注意的問題進行簡要說明,從而為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及翻譯提供指導性建議。
  • 法學論文的「神」與「形」
    (四)理論提升 理論提升意指論文寫作的學術創新,要求研究成果具有創新性和學術性。 「創新性」即指知識增量,常見的創新形式有五種,一是填補空白型研究,指發現、提出前人尚未研究過的新問題,進行開創性研究。
  • 論文摘要寫作說明書&小技巧
    讀者不讀論文全文、僅讀摘仍然可以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作者的新觀點和想法、課題所要實現的目的、採取的方法、研究的結果與結論。3、準確摘要的內容與論文的內容要對應、相稱,不要在摘要中傳達論文未涉及的信息,也不要讓摘要丟失論文的重要內容,以保證摘要準確無誤地傳達論文的主旨。
  • 碩士學位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研究述評
    但是關於研究生學術論文的英文摘要寫作能力培養以解決英文摘要寫作問題的研究卻少之又少。本文分別從學科視角、寫作者身份和摘要的寫作方法三個方面綜述現有的碩士學位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的研究情況,以期為碩士學位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提供參考與建議。一、學科視角不同學科對學術論文寫作的要求不同並受學科自身特點的影響。
  • 乾貨 | 研究生SCI論文寫作步驟來啦
    對於初次嘗試SCI寫作的我們,沒有任何寫作和投稿經驗是SCI發表難得原因之一。是先定標題,再寫內容?還是先寫內容再定標題?是先將全文寫完再寫摘要,還是先寫摘要再寫全文。下面介紹一個常用的方法和步驟:(1)Result:將所有的試驗結果整理成圖和表,盡力挖掘圖和表中的信息,越多越好。
  • 實例剖析論文摘要寫作技巧
    規範的摘要是一篇論文的濃縮與精華,即使讀者不閱讀全文也能獲得必要的基本信息,且便於文獻檢索機構對論文學術水平的評析,有利於論文的收錄,增加論文被國際著名資料庫檢索的概率,使論文的學術價值得以體現。 小編在對多年編輯實踐進行總結之後,發現在同學們的論文中,雖然有較好的研究內容,創新點也不錯,研究的方向也明確,但是摘要的寫作卻不規範,直接影響了整個論文的閱讀體驗。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論文,摘要是一項必須存在且必須規範的一個部分。今天,我們以實例來解析論文摘要的寫作技巧,以供同學們借鑑和參考。
  • 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基本要領分析
    信息全面、寫作規範、邏輯嚴謹、論述精闢、學術價值高的科技期刊英文摘要,有利於吸引讀者的關注,提高科技論文的轉載率,同時非常有利於中文科技期刊被國際權威檢索系統收錄和摘引。為此,醫刊彙編譯就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寫作的基本要領作以下分析。一、文體獨立且內容自明。
  • 論文寫作:如何寫好文章摘要?
    在你開始寫作之前讀兩三遍,正確地理解期刊的要求。如果作者指南中沒有具體說明,通常情況下,你的摘要應該控制在200-250字之間。摘要是對文章進行總結,應該簡明扼要,結構嚴謹。儘量不要使用長描述性的句子。記住——編輯、審稿人和讀者最初都是根據摘要來判斷你的文章的。
  • 英文SCI論文摘要的寫作要點
    英文論文摘要,是撰寫SCI論文的重要環節,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要求扼要地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終結論等,具有高度概括性
  • 「畢業論文/職稱寫作必看」經濟法學論文的寫作技巧
    經濟法是法學論文中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經濟法專業的畢業生,還是在工作中要參評職稱的人,都需要進行撰寫,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經濟學法學論文的寫作技巧。經濟法學論文的寫作技巧,選題要根據自己的興趣,而且選題要小,如果題目太大的話,能力不夠,就會導致物極必反。二、寫作前期準備1、收集材料。與其他專業相比,經濟學法律論文更需要嚴謹和科學,所以收集資料時也更謹慎。
  • SCI論文摘要寫作的方法技巧
    在一篇論文中,摘要是很重要的,它可能是你的研究論文中最重要的部分。首先,摘要是期刊編輯在決定是否提交稿件以供審閱時閱讀的第一部分。同樣,當你的研究論文發表時,它也是讀者接觸的第一部分。讓我們討論如何寫一篇好的英語摘要和一些需要注意的關鍵部分。1.先寫一篇論文一些作者會告訴你,一旦你完成了這項研究,你就應該寫一篇摘要。然而,你的項目很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所以你的研究的全貌在你的腦海中可能並不清晰。先寫一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