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17批次不合格食品
金羊網訊 記者馬燦報導:豬肉、鯇魚檢出氯黴素,燒鴨、雞蛋腸粉檢出沙門氏菌……10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17批次不合格食品的通告,其中,餐飲食品不合格5批次。目前,不合格食品,已採取召回和下架處理,並依法予以查處。
根據2018年國家和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該局近期組織對全省範圍內生產經營的9大類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工作,具體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乳製品、酒類、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蜂產品、餐飲食品等共88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866批次,不合格樣品17批次。
糧食加工品不合格1批次。名單顯示,湛江市潤民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2018年1月24日購進、規格為散裝稱重的玉米粉,玉米赤黴烯酮檢出值為197μg/kg,超標2.28倍。
酒類不合格1批次。佛山市順德區容桂信惠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示為吳川市梅泉酒業有限公司2017年8月3日生產、規格為610ml/瓶,30%vol的紅米酒,酒精度檢出值為27.5%vol,未達到標準規定。
餐飲食品不合格5批次。中山市新成海港大酒樓有限公司2018年5月17日銷售的豬肉和山坑鯇魚,均檢出氯黴素;中山市南海漁村大酒樓2018年5月16日銷售的鯇魚,檢出孔雀石綠。
權威專家稱,孔雀石綠可在魚體內長時間殘留,通過食物鏈可能對人體產生致畸、致癌和致突變等危害。我國農業部明確規定所有食品動物禁止使用孔雀石綠。
值得關注的是,惠州市惠城區小肥鵝茶餐廳2018年5月22日銷售的明爐燒鴨,檢出沙門氏菌;餓了麼網銀佳腸粉店(蘿崗萬達店)2018年5月28日銷售的雞蛋腸,檢出沙門氏菌。
記者了解到,沙門氏菌是全球範圍內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編輯: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