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部被稱為「法扎」的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成為現象級演出。上海24場演出場場爆滿,前8場提前半年就售罄。二輪開票時,觀眾通宵排隊,連刷10場以上的觀眾比比皆是,還有不少人從日本、韓國、俄羅斯、烏克蘭打飛的過來看戲。2月22日至3月10日,該劇還將來到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
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之所以被叫做「法扎」,是為了區別德語版音樂劇《莫扎特!》以及英語版音樂劇《莫扎特傳》等版本。這幾種版本並非用不同語言去演繹同一部劇,而是各版本都有自己詮釋莫扎特的角度,並且每一版都有大量鐵粉。
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為什麼這麼火?這和如今熱門法語音樂劇的幕後操作方式有很大關係。一般的美國百老匯音樂劇,基本都是實體演出一段時間,再出原聲大碟。但法語音樂劇反其道而行:先出歌,先打榜,先造勢,等歌紅人紅後再把熱門歌填到劇情故事中,等到音樂劇首演時,就不缺歌迷捧場了。這個「套路」已經成為法語音樂劇的操作慣例。
2009年9月22日,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帶著三項音樂大獎和銷量達56萬張的鑽石專輯所擄獲的大量粉絲,在能容納4000人的巴黎體育宮首演,座無虛席,並且一直駐演到2010年1月3日,引起巨大轟動。被多家媒體譽為「對整個音樂劇界的一次真正顛覆」。之後,該劇又在全球颳起旋風,在日本、韓國、烏克蘭、俄羅斯各地巡演,都大獲成功。對於很多中國「法扎」迷和音樂劇發燒友來說,很多人都是因為先看了網絡上傳的演出視頻為之著迷,甚至特意到國外去看該劇演出。
「法扎」去年和今年在中國各個城市演出時,很多粉絲都盛裝到場,現場洋溢著如同節日一樣的熱烈氣氛;大幕拉開,每一個重要人物出場、每首歌響起之前,觀眾席都會爆發出心照不宣的掌聲和歡呼聲;演出中,演員們也多次飛奔到觀眾席中邊舞邊唱,更是引發陣陣尖叫和歡呼。散場後,還有很多粉絲懷抱著鮮花、禮物、相機、節目冊……在凜凜寒風中守候在演職員通道,等待著籤名合影……
《搖滾莫扎特》中,音樂的底色是莫扎特的,劇中有多達20餘首樂曲,或是引用自莫扎特本人的經典作品,或是對莫扎特作品做了現代配器二次改編。而有了搖滾風格,當代年輕觀眾可以分分鐘跟上節奏起來嗨爆。經過精心改編的音樂在古典與搖滾之間自由穿越,古典美與未來感相結合的視聽覺體驗,吸引著全年齡段的觀眾群體為之瘋狂,也體現了「莫扎特就是當時的搖滾明星」這一核心表達。正如《搖滾莫扎特》主演小米所說:「莫扎特當初帶來了歐洲音樂前所未有的革新,而我們的演出也是對舞臺的一種創新,希望能夠引爆大家內心的呼喊。」
不光是音樂,在這裡還可以看到誇張、明快、絢爛的舞臺色彩與前衛的服飾美妝處理,大量實景與投影光的巧妙組合……在大膽的故事、大膽的人物、大膽的音樂的配合下,舞臺呈現的視覺站在當代藝術的流行巔峰,「法扎」稱得上代表了當代法語音樂劇最高舞美水準。
所以,「法扎」的魅力,不僅在「莫扎特」,而是因為,這是一場「復活莫扎特靈魂」、「打通莫扎特與當代人心靈」的狂歡盛宴。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王潤
流程編輯 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