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音樂劇成為演出市場一大熱點。音樂劇在中國的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速度卻不可忽視。年初,一檔綜藝節目《聲入人心》不僅讓鄭雲龍、阿雲嘎等兼具偶像氣質和實力才華的音樂劇演員一舉成名,也吸引了不少粉絲因此走進劇場觀看音樂劇現場演出。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經典作品的引進上演,原來屬於小眾,局限於大城市的音樂劇,終於「出圈」走向大眾市場。無論藝術水準,還是產業規模,都已成為一個被廣泛關注並值得思考的領域。
長期以來,從美國紐約百老匯和英國倫敦西區引進的原版音樂劇一直是中國音樂劇市場主力。這其中多次來華的《貓》《芝加哥》《吉屋出租》等就是英美音樂劇的代表。
從2018年開始,法語音樂劇的熱度上漲。2019年,《搖滾莫扎特》《巴黎聖母院》《搖滾紅與黑》《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一系列別具風格的法語音樂劇演出,在中國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熱潮」。
法語音樂劇的「粉絲效應」為演出帶來火爆的票房,僅《搖滾莫扎特》《巴黎聖母院》兩部作品的票房就已過億;各種周邊文創衍生品也暢銷熱賣。
法語音樂劇之所以異軍突起,一是因為其音樂旋律很有特色,常常融入古典、搖滾、電子、流行、歌劇等豐富多元的音樂形式,雖然有時劇情略顯單薄,但現場效果卻如同演唱會一樣火爆熱烈。二是因為法語音樂劇的推廣傳播模式與百老匯有所不同,往往在演出前就提前發布單曲、發行唱片,打造歌手知名度,積累粉絲人氣,對提高演出的關注度和票房很有效果。國內負責運營《搖滾莫扎特》《巴黎聖母院》等項目的九維文化也一直以擅長宣發推廣著稱。另外,中國網生代年輕人在網絡上的助推也起到了極大作用,很多法語音樂劇首先通過網絡渠道進入中國觀眾視野,官方攝影版視頻、劇中精彩唱段和幕後花絮等各種內容,成功吸引很多網友注目;他們在網絡上自發聚集起來形成龐大粉絲群體,探討問題,組織觀劇,影響力不可小覷。
除了法語音樂劇,日韓音樂劇在中國也有不少粉絲觀眾。引進的日語音樂劇代表作品包括《陰陽師》《NARUTO-火影忍者-》《美少女戰士Sailor Moon》等;根據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懸疑小說改編的中文版音樂劇《信》《白夜行》等也大受歡迎。韓國音樂劇則主要以漢化版形式出現,代表作包括《我的遺願清單》《洗衣服》《梵谷》等。德語音樂劇在上海也有了一定的市場。不同國家和地區在發展音樂劇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演出劇目的多元化在豐富音樂劇市場產品供應的同時,也為中國原創音樂劇尋找定位和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鑑。
2019年上半年,來自美國百老匯的韋伯音樂劇《搖滾學校》在中國巡演99場,讓一群玩搖滾、組樂隊的「學校少年」風靡全國;下半年,來自倫敦西區的音樂劇《瑪蒂爾達》又讓一個叉著腰、昂著頭的「奇蹟女孩」橫掃全國音樂劇市場,巡演140場。這兩部都以兒童為主角,但所涉及到的教育問題、社會問題卻絕不像兒童劇那麼簡單,契合了不同年齡層次、社會身份的觀眾內心需求,讓無數觀眾產生共鳴,被認為是特別適合全家觀看的音樂劇,大大拓展了音樂劇演出的觀眾圈層。
和《搖滾學校》和《瑪蒂爾達》相似,都以優質的劇本、經典的音樂、深入人心的主題和兒童演員擔任重要角色而著稱,並且都曾被拍成電影、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大量粉絲觀眾的音樂劇《音樂之聲》《放牛班的春天》,也被《瑪蒂爾達》的引進方七幕人生公司製作成了中文版,在全國巡演大深歡迎。這些不依靠明星和噱頭,但叫好又叫座的優秀音樂劇,對培養音樂劇市場起到了重要作用。
家庭音樂劇《素敵小魔女》和《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也都同時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在2019年分別都超過了百場演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推出的《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和《火光中的繁星》等原創音樂劇,無論在製作水準還是在社會反響上都贏得讚譽。
相比起各種原版引進的音樂劇和外國音樂劇的中文版,2019年,國產原創音樂劇的數量雖然有顯著上升,但在藝術水平上,仍然處於摸索階段,難得見到真正引起行業驚喜的原創精品之作。繼根據周杰倫作品改編的音樂劇《不能說的秘密》之後,根據黃舒駿、李宗盛等歌手經典名曲創作的音樂劇《馬不停蹄的憂傷》《當愛已成往事》,因為有大量粉絲基礎,成為市場熱門。
雖然大量的音樂劇劇目和極具粉絲流量的明星音樂劇演員,讓音樂劇市場和觀眾人群迅速擴大,中國音樂劇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階段,但音樂劇創作和製作人才的培養卻不是一蹴而就的,依然處於專業人才緊缺狀態。為此,由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主辦、四季歡歌(北京)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協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為指導單位的首屆音樂劇製作人及舞臺監督培訓班應運而生,邀請了十餘位國內外行業資深人士進行授課培訓,培養專業人才。而上海文化廣場則推出「2019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以不足200萬元的投資「孵化」了77個劇本和3部新劇《對不起,我忘了》、《生死籤》、《南唐後主》,希望推動原創力量的崛起和華語音樂劇的長足發展。
為了解決音樂劇產業化問題,2019年,一些具有音樂劇平臺性質的機構、組織相繼成立。中國音樂劇協會創作專業委員會在北京舞蹈學院正式成立,並舉辦了首屆「中國原創音樂劇邀請展演」。上海市崇明區政府與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也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國內首家音樂劇產業平臺公司——「演藝大世界·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也正式成立,越來越多具有國際視野、演出行業背景的複合型人才也正在加入到音樂劇的隊伍當中。
觀眾因為被某作品或某演員吸引而成為粉絲,被稱為「入坑」。某一領域內的熱門事件、人物、演出,因為過於火爆而受到大眾關注,被稱為「出圈」。2019年《搖滾莫扎特》《巴黎聖母院》《搖滾學校》《瑪蒂爾達》等多部熱門音樂劇都成功吸引大量觀眾「入坑」;諸多熱門事件和當紅人物,也使音樂劇這一原本被認為小眾藝術的演出形式「出圈」爆紅。
原創新形態聲樂演唱節目《聲入人心》第一季推出了36個音樂專業的年輕男歌手,由於節目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錄製,於是網友們自發給這群男生起了組合名「梅溪湖36子」。節目自播出第三期進入二重奏階段起,又接連衍生了不少搭配默契的組合,例如阿雲嘎、鄭雲龍組成「雙雲組合」最受粉絲喜愛和關注。二人也成為2019年最炙手可熱的音樂劇演員。
2019年4月,音樂劇《白夜行》到寧波進行第18次巡迴演出時,觀眾入席後,主演韓雪哽咽登臺,表示自己突發急性聲帶炎,無法正常演唱,與劇組討論後決定使用此前的錄音代替自己劇中演唱部分。此舉引起網友憤怒吐糟,也使「韓雪公然假唱」被頂上微博熱搜。
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將首登北京,在北京和武漢兩地演出200場以上。這是《獅子王》本次國際巡演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站,創下國際音樂劇在中國巡演的最高場次記錄。北京保利劇院將為該劇進行劇院改造,費用高達千萬元。
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