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又傳捷報:巴西「海上油氣工廠」投產!美國也尋求合作?

2020-12-10 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中國製造已經聞名世界,如今中國處於往高端製造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高端的工業設備都亟需生產,而最近中企又完成一項油氣設備製造的成就,就連美國也需要放開海域,讓中企前去幫助該國海上油田建設。

1、中企承包巴西「海上油氣工廠」投產,中國海上油氣開採技術居全球前列

據新華網報導,巴西石油公司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P70船日前在巴西成功產油,這個大型「海上油氣工廠」正是由中海油旗下海油工程總承包和自主集成的,這意味著我國已掌握海上開採油氣的核心技術,並有餘力走出國門獲得海外訂單。

據介紹,該「海上油氣工廠」將服役於巴西桑託斯盆地鹽下油田,排水量及生產能力均位居世界最大FPSO之列,其作業水深2200米,原油處理能力為每天15萬桶,天然氣處理能力為每天600萬立方米,是海上開採油氣必不可少的設備。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加上2018年交付的P67,兩艘35萬噸世界級「海上油氣工廠」的交付和投產,標誌著中國在超大型FPSO領域的自主建造和集成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海洋油氣開發已經成為全球油氣資源接下來的重要戰略,在此情況下,海上石油先進設備技術也將越來越重要。而我國海上石油開發技術近三十年來實現了一個從無到有,再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突破。

我國於1956年發現海上油氣開採的可能性,但當時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裝備,到1960年之前中國海上探明地質儲量僅4000萬噸,年產原油不足9萬噸。但中國海油在1982年至2019年的37年間,走完了西方石油公司上百年行進的路程,從而打破了國外石油公司的技術壟斷,站在了世界同行的前列,讓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個具備獨立開發海上高溫高壓油氣的國家。

2、為發展海上油田,美國求合作使用中企技術

中海油於聯交所的公告顯示,2020年的淨產量目標為5.2-5.3億桶油當量,而2019年淨產量將約5.03億桶油當量。首次突破5億桶油當量,創歷史最好水平。此外,2021和2022年淨產量目標分別約5.55億桶和5.9億桶油當量。

中國的技術已經走向世界,美國墨西哥灣、英國北海,在一個個國際能源富集區提供著中國方案,帶動這個聯繫越來越緊密的世界共同發展。正由於海上油氣田的技術領先地位,美國也不得不前來求助中企進行合作。

為發展海上油田,美國公布了2019年至2024年外大陸架油氣發展計劃。根據這份計劃,美國將向油氣開採行業開放美國超過90%的外大陸架區域,並出租阿拉斯加沿岸、墨西哥灣、太平洋、大西洋等水域的47處潛在油氣區域。其中中海油在美國墨西哥灣的Appomattox項目於2019年5月23日提前安全投產。

據了解,Appomattox項目距美國路易絲安那州東南約128公裡,水深約2200米。該項目為超深水海上開發項目,是墨西哥灣深水Norphlet地層第一個已投產的商業發現,中海油佔有項目21%的權益,預計高峰產量約為17.5萬桶/天。

除此之外,中海油去年還有5個新項目投產,分別是奈及利亞的Egina油田、中國海域的惠州32-5油田綜合調整/惠州33-1油田聯合開發項目、渤中34-9油田、曹妃甸11-1/11-6油田綜合調整項目和文昌13-2油田綜合調整項目。

消息領先一步,財富更近一步。關注「金十數據」,第一時間了解國內外財經大事件!

相關焦點

  • 中國產大型「海上油氣工廠」在巴西正式投產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6月27日電(記者陳威華 趙焱)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油)旗下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工程)總承包和自主集成的巴西石油公司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P70船日前在巴西成功產油,標誌這個大型「海上油氣工廠」正式投產。
  • 2020年我國海上油氣年產量創新高
    近日從我國海上最大油氣生產商——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傳出消息,2020年我國海上油氣產量突破6500萬噸油氣當量,創歷史新高,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我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基地——渤海油田實現穩產3000萬噸目標;南海東部油田創下歷史最高油氣產量紀錄,超出年初計劃產量100餘萬噸,穩居國內海上第二大油氣田;南海西部油田油氣產量比計劃超產74萬噸,創歷史新高。 早在今年1月,中國海油就確定了「國內原油產量增產150萬噸,天然氣增產20億立方米」的增儲上產目標。
  • 外媒:巴西總統宣布將對中國遊客免籤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李曉驍】據路透社等多家媒體25日報導,正在中國訪問的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周四宣布,將取消中國和印度兩國遊客和商務人員入境巴西的籤證要求。他25日在同中國領導人會談時也表示,歡迎更多中國遊客赴巴西旅遊並給予免籤待遇。
  • 韓華新能源美國喬治亞州1.7GW光伏組件工廠建成投產並完成首次交付
    韓華新能源美國喬治亞州1.7GW光伏組件工廠建成投產並完成首次交付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韓華Q CELLS & 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執行長金熙喆(Charles.Kim )先生表示「這一聲明標誌著我們對美國市場的貢獻以及我們對在美國供應高品質太陽能組件承諾的踐行,同時對美國喬治亞州經濟產生積極影響。」韓華Q CELLS美國公司3月1日宣布其位於喬治亞州道爾頓市的製造工廠完成建設。該工廠是西半球最大的太陽能組件製造工廠,年產能為1.7GW。
  • 千億工業高質量發展再傳捷報 重慶綠康豆製品有限公司本月底投產
    千億工業高質量發展再傳捷報。近日,記者從縣招商引資服務中心了解到,又一家招商引資企業——重慶綠康豆製品有限公司將於本月底投產,為「千億工業」添磚加瓦。公司投產後,豆製品日產量可達60噸,年總產值7000多萬元。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松下否認與特斯拉合作在3號超級工廠投產電池計劃
    11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三,松下否認了與特斯拉合作在「3號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投產電池的計劃。據悉,松下不僅為特斯拉的Model S和Model X供應電池,還與特斯拉合作在內華達州的「1號超級工廠」(Gigafactory 1)生產Model 3所需的電池。此前,有傳言稱,松下將與特斯拉合作在中國生產電池,但松下社長津賀一宏對此進行了否認。他表示,目前並沒有為特斯拉中國業務在中國新建電池工廠的計劃。
  • 再傳捷報!泛亞科學集團與中石化化工銷售籤訂供銷合作協議!
    廣州開發區「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再傳捷報!5月15日,中沙產能合作首個項目——泛亞科學石油化工化纖一體化項目投資方泛亞科學集團與中石化化工銷售公司籤訂供銷合作協議,通過合資成立銷售公司為該項目提供原料供應和產品包銷。
  • 中船廣西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項目開工 填補廣西大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中船廣西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填補我區大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能力的空白11月26日,廣西首個海上風電裝備製造項目——中船廣西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項目在欽州開工建設該項目的開工建設,填補了廣西大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能力的空白,對推動北部灣地區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的發展,促進廣西能源經濟協調發展和提升廣西高端裝備製造水平具有重大意義,標誌著欽州加快海上新能源基地建設進入嶄新階段。
  • 關閉在華電視工廠,三星製造在華有退有進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該電視機廠的停產可能與三星電視近年來在中國銷量持續萎縮有關,由於三星電視在華及周邊國家銷量訂單已不足消化三星天津電視工廠的產能,隨著三星電視海外訂單向印度、越南、巴西、墨西哥等地流失,這座工廠的運轉終於變得舉步維艱。三星製造在華有退有進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三星正陸續關閉在華的製造工廠。
  • 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群投產 高峰年產量可達420萬方
    該油田群的建成投產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水油氣開發工程技術體系,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新動力。流花16-2油田群位於南海珠江口盆地,距香港東南約240公裡,包括流花16-2、流花20-2和流花21-2三個油田,平均水深410米,創下我國海上油田開發水深最深、水下井口數最多的紀錄。
  • 川普跟班威壓越南:必須遏制轉運中國商品,並開放海上油氣項目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連任無望,其賴在白宮的時間也已進入倒計時,但是川普內閣對中國的立場沒有絲毫改變,對南海的攪擾也依舊沒有停止。據美國媒體彭博社報導,從當地時間11月20日開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先後出訪了南海周邊國家越南和菲律賓。
  • 奔馳北京工廠兩年內將再投產三款電動車;希爾頓中國市場第300家...
    今日看點:梅賽德斯-奔馳北京工廠兩年內將再投產三款電動汽車。希爾頓中國市場第300家酒店開業。2020年半導體設備的全球銷售額達到689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六款車型新投產:梅賽德斯-奔馳的電動豪華轎車--EQS將於2021年上半年在德國辛德芬根(Sindelfingen)的「56號工廠」投產。純電動緊湊型SUV--EQA已於德國拉斯塔特(Rastatt)工廠投產,並將於2021年在中國北京工廠投產。純電動緊湊型SUV--EQB將於2021年在匈牙利凱奇凱梅特(Kecskemét)工廠和北京工廠投產。
  • 盤點2019中國石油海外及國際能源新聞
    作為開展全球油氣國際合作和技術推介的最重要、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平臺之一,本屆大會還舉辦了8場專題分會、1場四大行業學會主席會議、4場專家分會、4場項目分會、70場技術分會、青年領袖論壇等。  中國石油舉行第二屆「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圓桌會議  4月28日,由中國石油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圓桌會議如約舉行。
  • 重慶工廠竣工投產,折射的是長城汽車全球化的決心
    長城汽車重慶永川工廠竣工投產合影長城汽車重慶工廠圍繞「綠色環保、精益高效」的理念,以打造全球領先的智慧工廠為目標,為中國製造智能化升級提供值得借鑑的範本,加速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的進一步發展,成為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支撐。
  • 高通谷歌合作擴展安卓系統支持 工廠暴力有預謀組織「印度製造」再...
    工廠暴力有預謀組織 印度製造再蒙陰影12月15日,蘋果代工廠商緯創資通周二表示,其在印度的iPhone生產工廠遭遇員工打砸暴力事件後,造成了712萬美元(約合4700萬元人民幣)的損失,生產設施的破壞程度沒有媒體報導的那樣嚴重。
  • 海上鑽井平臺建造,中國自主設計實力究竟如何
    在中國,對於海上油氣鑽採主要還是集中於淺海地區,向深海進軍也僅是最近幾年才剛剛開始,側重於東海與南海區塊,但是在東海的某些地段因為「爭議問題」,所以開發進程較慢,目前還是以南海深水油氣開發為重點。,可在水深大於1000米的深度進行工作在全球範圍內從事海上鑽探的公司中,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Pemex)擁最多的海上鑽井平臺,其次是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
  • 華晨中華智能製造工廠:中國汽車工業智能化的新高度
    中國的製造業也經歷了相似的歷程,從最初的「世界加工廠」到如今的「世界工廠」,中國已躋身世界製造大國、製造強國,而作為製造業標杆的汽車工業,中國的汽車製造業的技術實力和體系能力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比如最近被科爾尼評為「最佳工廠」的華晨中華智能製造工廠。
  • 14億美元項目,SK海力士M8工廠投產
    這是鎧俠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發布的第二份工廠聲明,表明該公司對未來幾年3D NAND快閃記憶體需求的增長充滿信心。如果鎧俠的擴張計劃按計劃進行,兩個新的晶圓廠將在2023到2024年的某個時間上線。鎧俠和它的合作夥伴西部數字正在日本巖手縣北上縣的K1工廠加速96層BiCS 3D NAND內存的生產。按規模計算,Fab K1是世界上最大的合資工廠,其無塵室將分四期建成。
  • 菲律賓重啟南海油氣勘探,偷採中國資源?別擔心,已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實際上早在2001年這個馬蘭帕亞油氣田就已經投產,還是當時菲律賓最大的工業項目,開採出的天然氣足以滿足呂宋島一半的電力需求,菲律賓政府更是能每年獲得十幾億美元的特許開採權費,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