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拼刺刀!戰鬥機頭部那個尖兒是刺刀嗎?拼刺是不是用它?

2020-12-25 谷火平觀察

在飛機的機頭或機翼上一般都會有一根細長的、方向朝著飛機正前方的管子,這就是空速管。它主要是用來測量飛機速度的,同時還兼具其他多種功能。

空速管測量飛機速度的原理是這樣的:當飛機向前飛行時,空氣流過飛機表面會形成氣流,氣流衝進空速管後,壓迫管子末端的感應器形成動壓。飛機飛得越快,動壓就越大。再將空氣靜止時的壓力即「靜壓」和動壓進行比較,就可以知道機身氣流的速度有多快,也就是飛機飛得有多快。比較靜壓和動壓的工具是一個用兩片很薄的金屬片製成的,表面帶波紋的空心圓柱形盒子,稱為膜盒。膜盒是密封的,並用一根空心的管子與空速管相連。如果飛機速度快,動壓便增大,膜盒內壓力增加,膜盒會鼓起來。再用一個特殊小槓桿和齒輪等組成的裝置,就可以將膜盒的變形測量出來,再把這個測量值用指針顯示在儀錶板上,這就是飛機空速表。

現代的空速管除了正前方開孔外,還在管的四周開有很多其他的小孔,並用另一根管子通到空速表內來測量靜止大氣壓力,這一壓力稱靜壓。而由於膜盒完全密封,裡面的壓力始終保持相當於地面空氣的壓力。這樣當飛機飛到空中,由於飛行高度增加,空速管內的靜壓就會下降,膜盒就會鼓起來,通過測量膜盒的變形即可測得飛機的飛行高度。因為空速表內膜盒的變形大小,本身就是由膜盒外的靜壓與膜盒內動壓的差別決定的。這種高度表稱為氣壓式高度表。

所謂的「空中拼刺刀」絕對不是飛機和飛機之間撞擊或者刺殺的作戰。因為現代噴氣式戰鬥機速度非常快,交戰時雙方相對速度都在1600~2000公裡/小時以上,眨眼的功夫就可能飛出去數百米,所以在空中拼刺刀是不可能的。所謂的「空中拼刺刀」是特指在韓戰時期,志願軍空軍和美國空軍之間的戰鬥。

韓戰時期的空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噴氣式戰鬥機之間的交戰。在當時還沒有空對空飛彈,而且機載設備也很簡陋,雙方戰鬥機的主要武器是小口徑航炮和大口徑的航空機槍,而航炮和航空機槍的射程通常都在數百米之內,而且航炮和航空機槍都是固定設置,只能攻擊飛機機頭正前方的目標,所以雙方的戰鬥機都需要儘可能拉進距離,並且還要佔據高度和速度的有利優勢,把機頭對準目標,才能有效攻擊對方的戰鬥機。而由於志願軍空軍是剛剛組建,即使最有經驗的飛行員,在噴氣式戰鬥機上的飛行時間也不過20個小時,所以對於空戰的戰術和戰略完全不懂,再加上當時飛機武器射程又近,特別是志願軍的飛行員大多是陸軍部隊選拔出來,所以在遭遇美軍之後,就像陸軍發起衝鋒一樣,直接加大油門以機群方式直接衝上去攻擊敵人。

而美軍由於從來沒見過這種戰術,所以在戰爭開始時反而被志願軍打得四散奔逃。一位參加過韓戰的美軍退役飛行員在其回憶錄中曾經寫道:關於中共(志願軍)空軍的戰術,我們研究了很久,也做了很多針對性的調整,一直到很久之後,我們才意識到,原來中共(志願軍)空軍沒有戰術。同時,這位飛行員也承認:他們(志願軍)的戰法非常有效,雖然看起來是一窩蜂的衝上來,但是有先有後,有主有次,很有章法,這種衝擊往往打得我們四散逃命,對於衝散隊形非常有效。

所以,戰鬥機機頭尖尖的細管並不是刺刀,戰鬥機也不能「拼刺刀」,但是那股不怕死的戰鬥意志,是我們不能丟的傳家寶,是我們能夠在極端惡劣條件下戰勝強敵的核心法寶。(利刃PRINS)

相關焦點

  • 李乾仁:拼刺刀,勇者勝
    原標題:李乾仁:拼刺刀,勇者勝 老人拿起一根竹子當作「刺刀」,雙手緊握「刺刀」,演示起那段抗戰中最深的記憶。 「這是拼刺刀時受傷的,這是被地雷炸傷的。」李乾仁指著自己的頭部和左腳,回憶他19歲參加抗日戰爭時,日本鬼子給他留下的創傷。他說,頭頂受傷的地方70多年了一直長不出頭髮,左腳這塊疤痕有10釐米長,遇到陰冷天時受傷的地方會隱隱作痛。 1944年,年僅19歲的李乾仁加入國民革命軍49軍79師236團3營7連三排七班當戰士,先後在江西、浙江對日作戰。
  •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早期的木柄手榴彈威力並不大,殺敵效果很可憐,還不如冷兵器,而且西北軍中20響也少得可憐,還是以半自動毛瑟為主,手槍隊的比例一個旅才一個連,這比例也構不成各個西北軍戰士都能靠遠程武器對付日軍的了,對付進攻陣地的鬼子,或者收官肉搏的時候不用大刀難道要用槍託掄和手槍去砸?所以,拼刺刀就顯得尤為重要。
  • 土耳其又生事端,戰機逼近鄰國防長專機,愛琴海上演空中拼刺刀
    疫情的爆發給各國的經濟和軍事方面都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如今全球都在為疫情忙前忙後,但也有一些國家選擇在這個時候「搞事情」,比如說美國就很不安分,為了趁機打壓俄羅斯,不僅頻頻駛入對方敏感海域,還經常派戰機進行挑釁,就在兩國結束空中激烈的交鋒後,土耳其和希臘又上演了空中拼刺刀的驚險畫面
  • 日本中學生要練「拼刺刀」!軍國主義要「復活」?
    「拼刺刀」訓練或重回日本中學校園「刺槍術」俗稱「拼刺刀」,原本是二戰時日軍日常訓練的主要項目之一。不過當時練拼刺刀的不僅僅是在軍隊,在軍國主義教育下,日本學生也接受「拼刺刀」訓練。訓練時,要用木製「刺槍」來刺擊對手咽喉、左胸等要害部位,非常危險,需要全身佩戴專用防具。
  • 1950年的長津湖之戰,雙方軍隊拼刺刀,美軍水平怎麼樣?
    一直以來,很多人以為,美國軍隊擅長依靠空軍和炮火的火力掩護,美國軍隊不擅長近距離作戰,更不擅長拼刺刀。其實,美國軍隊並非不會拼刺刀,而且自身有更多的選擇,根本沒有必要拼刺刀。例如在1950年的長津湖戰役中,雙方軍隊曾經上演了拼刺刀。那麼,美國軍隊的水平到底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拼刺刀的問題。在火器逐步取代了冷兵器以後,經常出現雙方軍隊對射的情況。
  • 中部戰區空軍飛行大隊長侯兵林:敢空中「拼刺刀」
    中部戰區空軍某旅飛行大隊長侯兵林——敢於空中「拼刺刀」近日,華北某機場碧空如洗,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兩批戰機呼嘯升空。「嘟嘟嘟……」正在警戒巡邏的兩名飛行員,突然聽到「敵」跟蹤的告警,作為對手的飛行教官、一大隊大隊長侯兵林駕機悄然出現在他們側後方。
  • 老兵回憶說:日軍刺刀拼不過大刀片,發明鐵圍脖,效果反而更差
    日本軍方自從建軍以來就非常注重士兵拼刺訓練,新兵一律接受嚴格的刺殺訓練。日軍向來以步槍精確射擊和拼刺二大技藝作為武士道精神的體現。除了部隊嚴格訓練以外,日軍為了在拼刺中佔到上風,還特地設計了新式的30式刺刀,單單這個刺刀就長達0.53米,極為鋒利。加上三八式步槍1.2米的長度。全槍連刺刀長度超過1.5米,為全世界同類槍械中最長的。
  • 抗戰時,日本人和中國人拼刺刀,卻為何不敢和美國人拼刺刀?
    抗戰時,日本人和中國人拼刺刀,卻為何不敢和美國人拼刺刀? 歷史背景推移到世界第二次大戰之前,世界上各個國家軍事化水平顯著提高。尤其美國日本。借著戰爭的名義,大發戰爭之財富。然而就是這樣的軍事水平下,日本這個國家首先選用的武器竟然是白刃,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刺刀。
  • 被誇大的武士道精神,拼刺刀前卸除子彈,日軍真的這麼「善良」?
    被誇大的武士道精神,拼刺刀前卸除子彈,日軍真的這麼「善良」?然後很有趣的是,我們在抗日劇中都能看到,為了節目效果都會有近身搏鬥的時候,中國大刀對陣日本刺刀。甚至經常能看到日軍圍困八路軍英雄的時候都卸除子彈拼刺刀獲得勝利或者被打敗。小編就覺得很奇怪啊,都已經熱武器時代了,為什麼還要冷兵器作戰呢?查閱資料發現,有兩個小故事能告訴我們答案。
  • 這支部隊誕生於抗日烽火中,打破八路軍拼刺刀拼不過日軍的神話
    在眾多抗日題材電視劇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當我軍發起衝鋒,與日軍拼刺刀的時候,電視上的演員總是一個人打三四個日本兵,這一點其實是有違事實的。 聶帥曾經回憶過抗戰時期拼刺刀的場景:「抗戰初期在和日軍拼刺刀的時候,只要3個日本兵背對背防禦起來,就算周圍有10個八路軍戰士都很難取勝。」
  • 「拼刺刀」入選日本中學體育課(圖)
    新華社東京4月6日新媒體專電日本文部科學省在3月的最後一天公布新版日本「學習指導綱要」,在中學的體育教育章節中新增科目「刺槍術」(日文為「槍劍道」),激起社會熱議。「刺槍術」成為當天日本「yahoo!現在話題」的「最熱關鍵詞」。
  • 日本中學拼刺刀課納入體育課中 這是要做什麼?
    據新華社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日前宣布,中學新版的「學習指導要領」在體育課程中加入了「槍劍道」,也就是俗稱的「拼刺刀」。而在日本軍國主義時期,這正是日軍作戰訓練的重要科目。在和平和發展為主流的當代文明社會,卻讓中學生學習軍國主義時代的作戰訓練科目,日本這是要做什麼?
  • 「銃劍道」(拼刺刀)是如何成為日本學校體育課標配的
    那麼,人們不禁要問,時隔75年,日本又開始教中學生練習「拼刺刀」,到底這是幾個意思呢?拼刺刀被寫入中學《學習指導綱要》「銃劍道」(拼刺刀)的歷史「劍」在日本一般通常是指「刀」,而本文裡所說的刀,則為安裝在步槍槍頭部的「刺刀」。因此,所謂的銃劍道應該理解為「槍刀術」,好像國內過去叫它為「刺槍術」。其實,銃劍道也好,刺槍術也罷,說白了,就是指我們在抗日電影裡常看到的「拼刺刀」。
  • 和我軍拼刺刀,誰能贏?
    當年的抗日戰爭中,就不乏拼刺刀的戰鬥,尤其是當時,我國又窮又落後,武器彈藥都是很缺的,所以只能想辦法,彌補自身的不足,所以當時,就專門訓練了拼刺刀的技術,最後讓日本人,也讚嘆不已。後來隨著我國慢慢的發展,工業發展的進步,國力的提升,我們的武器彈藥也都能跟得上,所有對此拼刺刀這一技術,訓練的就相對少了,雖然當時在對越反擊戰中,也有拼刺刀,但是用途並不是很大。不過在越南戰場上,拼刺刀這事還是有的,當時越南的軍隊,就準備和我軍的戰士們拼刺刀,結果發現不是對手。
  • 日軍子彈打光後拼刺刀,為何我軍會主動配合,而不是拿槍掃射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中國和日本作戰的時候,中國的武器裝備較為落後和寒酸,且數量不足,很多時候都不能滿足人手一支槍,而每個人分發到的子彈也是非常有限的,為此在對日作戰中中國軍隊通常在子彈打光後,只能和日軍進行白刃戰,但是日軍的條件就比中國要好很多,他們不僅武器裝備非常精良,彈藥充足,其還專門訓練過拼刺刀,那為什麼在戰場拼刺刀的時候
  • 淘寶特賣區上線 與拼多多「拼刺刀」
    與拼多多正面「拼刺刀」,淘寶打出的不僅是低價牌。此前流出的招商材料顯示,特賣區入選商品除了滿足「90天最低價」,商家還需籤署全場包郵、正品保障、48小時發貨、7天無理由退貨、退貨險全覆蓋等服務承諾。  為吸引商家,淘寶給出的承諾則是,加入特賣區後,商家們將享受平臺流量扶持,以更低的運營成本和獲客成本,更好觸達淘寶數以億計的目標消費人群。
  • 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刺刀整體磨得太鋒利,實戰中容易刺入人體太深,難以拔出來,在一瞬間定生死的白刃戰時,每一秒鐘的停頓及遲滯都是致命的,這才是老兵根本不磨刺刀的原因。因為刺刀很多是沒有血槽的,磨得太鋒利,刺入敵人身體太深,因為產生真空很難拔出來,甚至根本拔不出來,對方肌肉本能收縮,刺太深拔不出來!沒見過殺豬嗎?
  •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的步槍為什麼很少看到有刺刀的?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原標題: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的步槍為什麼很少看到有刺刀的?
  •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的步槍為什麼很少看到有刺刀的?*
    其實不只是國民黨軍刺不過日軍,就連人高馬大頓頓離不了肉的美軍一樣刺不過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白刃戰的時候,日軍能把美軍刺的嗷嗷跑。為什麼很多國家的士兵都刺不過日軍呢?除了軍隊士氣,單兵素養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的三八大蓋配上刺刀,實在是拼刺刀的最佳武器。
  • 中日兩軍互拼刺刀,日軍士兵都會先退彈,真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我們在觀看抗戰劇時,往往會看到這樣的劇情,當中日兩軍互拼刺刀時,日軍士兵都會先退彈,那麼真實的情況果真如此嗎? 事實上,在抗日戰爭期間,這種兩軍互拼刺刀時,日軍士兵往往會動一下槍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