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多名年輕女子跪在臺上互扇耳光的視頻熱傳,聲響噼裡啪啦,後面背板上還用大字寫著「狼性團隊」。據悉,這是一家美容機構,相關負責人稱,這是「一個特意試的過程,不是說扇耳光」,目的是打造團隊凝聚力。
其實,這類奇葩的事件在國內已發生過多次,不管公司是出於什麼目的,這樣的做法肯定是欠妥,也讓大家無法接受,同時此舉也涉嫌違法。
江蘇:新員工睡路面親吻垃圾桶
2016年1月12日晚,南京一市民廣場,10餘名年輕男女躺在廣場地面上,一會兒鼓掌,一會兒爬起來跺腳,一會兒聲嘶力竭地叫喊;甚至還親吻垃圾桶,或主動擁抱過路女性。據現場領頭人、自稱公司總監的男子稱,他們這是組織新員工在勵志——擁抱路過女性只是鍛鍊膽量,並沒有騷擾的意思;親吻垃圾桶也不是舔垃圾桶,沒那麼誇張。因涉嫌擾民,被出警民警告誡制止。
江蘇:要實習生洗廁所喝廁所水
2015年3月,常州武進一學校女生發帖爆料稱,她在學校的安排下前往大喜來食品公司進行為期一周的培訓。兩天文化課後,公司竟要求實習生洗廁所,檢驗洗得是否乾淨的標準是:看是否能把洗廁所的水喝下去,「後來又說用廁所的水洗臉。」
該女生與兩個同學拒絕了,企業工作人員當場表示不照做就馬上走人。媒體介入後,該企業回應:這只是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養,沒有強制員工真喝廁所水。
四川:高管當街爬行女員工剃眉
2014年7月6日下午,烈日當頭,達州市西外一大型裝飾城門前路上,三名男子手膝著地,在地上爬行。
這是一家裝飾公司因沒有完成計劃經營任務,公司高管帶頭實施自我懲罰,在裝飾城商場外爬行三圈,共900米。爬完後,三人均有虛脫的跡象,有一名男子甚至無法站立,被公司員工抬了回去。
該裝飾公司一負責人介紹,公司制定的懲罰還包括打掃衛生、「差請優吃飯」、女生刮眉毛、男生剃光頭、爬大樓等內容。就在三人爬行的過程中,總經理的夫人和業務主管悄悄颳了眉毛,還有幾名男員工剃了光頭。
廣東:未完成任務被罰鬧市「裸奔」
2013年7月,每到下午5點左右,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華輝大廈總會有一群男子魚貫而出。他們身穿紅、黑、白等顏色內褲,光著上身,還跑著穿過斑馬線,嘴裡還大喊「完成任務!」。
「裸奔」男子是附近健身俱樂部的業務員,自稱因完不成公司布置的拉客任務,就必須在「裸奔、下跪、吃苦瓜、乞討」等多種懲罰方式中選擇一種。
俱樂部負責人表示,這是對員工的一種鍛鍊方式。
單位對員工處罰不能「任性」
據法律界人士介紹,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勞動關係,兼具人身性和財產性特徵。基於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人身隸屬性,用人單位有權對勞動者進行用工管理、有權監督勞動者的工作;而勞動者則必須服從用人單位的安排,遵守用人單位的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用人單位可以基於管理者的身份,「任性」對員工施以各種管理和處罰。所謂的新鮮「管理」手段,判斷和衡量其是否合法的標尺很清晰:
其一,依據勞動合同法第80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二)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三)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四)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汙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其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從程序方面,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用人單位應與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協商;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應予公示、告知。在內容方面,規章制度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資料來源:環球網、光明網、澎湃新聞、北京時間、四川新聞網)
女員工互扇耳光就能打造「狼性團隊」?
近日,一段多名年輕女子跪在臺上互扇耳光的視頻熱傳,聲響噼裡啪啦,後面背板上還用大字寫著「狼性團隊」。據悉這是一家美容機構,相關負責人稱,這是「一個特意試的過程,不是說扇耳光」,目的是打造團隊凝聚力。(12月18日中國網)
世間事,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見過員工培訓不達標喝廁所水,見過完不成業績跪地爬行,也見過新員工睡地面吻垃圾桶等等奇葩事,本以為已經可以對企業「折磨」員工的諸多手段見怪不怪,可看到員工跪地互扇耳光,聽著「啪啪」直響的耳光聲,心裡仍有一陣痛感。
突然想到小品《賣拐》中的一句臺詞「沒病走兩步」,真不知道該機構負責人到底是受了培訓機構老師的蠱惑,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病態的惡趣味,才會想到「互扇耳光」如此「高大上」的培訓手段,或許,他更應該走上臺,好好示範一下被扇耳光的正確姿勢。
首先必須申明一點,筆者並不認同該機構負責人所謂「打造團隊凝聚力」的解釋。員工之間都已經打得眼紅臉腫、互拼手勁了,還能指望她們打完就相安無事?顯然並不現實。即便員工能夠互不記恨,但內心深處恐怕對企業也多少有些怨恨,這樣下去,他們能對企業有多少歸屬感、認同感?更別提團隊的凝聚力了。
有點必須承認,這樣「互扇」之後,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員工的「狼性」,但這種「狼性」只有盲目的「逞兇鬥狠」,卻完全沒有「狼群」應有的團結協作、彼此信任等精髓,說到底就是「偽狼性」。要想用這樣的手段打造一支「狼性團隊」,實屬異想天開。況且,在員工跪地互扇的背後,我們實在很難看出她們對狼性有多少認同,更多應該是對工作的渴望和對現實生活的折腰。因此,對該機構負責人的說辭,我們不妨一笑了之,筆者更願意相信這就是一場有預謀、有計劃的炒作。
當然,就算「互扇耳光」是員工的配合演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完成一場炒作,那也絕不能就這樣輕易放過。依據《勞動合同法》第80條規定,「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行政執法部門可以依法給予用人單位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該機構推行的「員工互扇耳光」顯然已經超越了法律允許的底線,帶有極其明顯的侮辱和體罰性質,或許有關部門也該有所行動,讓類似想賺噱頭的培訓亂象就此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