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高校的錄取結果已經逐漸下發,很多同學甚至也都收到自己的錄取通知書。不知道大家現在是否已經開始為開學做準備了?
而現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擺在了大一新生和家長面前:大學每個月要給學生多少生活費?
在很多家長看來:生活費給得太少會讓孩子受苦,但如果給得太多又容易讓學生花錢沒有節制,確實不容易決定。
所以今天小編就來談談大學的消費問題,看一下大學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
生存基本要求
首先是一日三餐問題,如果學生不訂外賣、不外出聚餐,每天都在學校餐廳和學校周圍的小餐館吃飯。
那麼每天二十五元基本可以吃飽,一個月大概是750元。
而且每月不能只吃飯,不吃一點水果吧。要不然容易營養不良,這又是一筆費用。
除了前兩筆支出,像電話費、理髮費、生活和學校必需品(衛生紙、紙、中性筆等)也是每月固定的支出。
這些支出是維持大學生活的最起碼要求。
粗略算一下,每月大概需要近千元。而且這些支出是以小編所在的廣東某三線城市物價為依據的,如果在一二線城市這筆錢怕是還要上漲10%左右。
基本生活要求外的費用
這一類費用相比前一項就沒有統一的標準,不能一概而論了。
不同的生活習慣、家庭條件在這一項上的消費並不相同。
有同學一雙鞋子幾千塊,每逢周六周日就要出去看電影四處玩。
有同學在路上渴了,去奶茶店買杯檸檬水也要猶豫一會。
你說這兩類同學消費差別大嗎?
寫在最後
夠不夠花,多少夠花,自己才最清楚。
每個月1000元,學生可能花錢小心翼翼的,但也沒聽說有學生被餓死。
每個月3000+,學生周六周日出去玩玩,平時多逛逛淘寶,也不是花不完。
全國有四個一線城市,十五個新一線城市,三十個二線城市,無數的三四線城市,你在哪裡?
2956所高校,39所985,116所211,無數的一二本雙非,你又在哪個?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消費觀念,對於這個生活費的問題怎麼可能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我們只要明白:對學生而言無論你有多少生活費,那基本都不是你獨立賺來的,你可以不去過分節省,但要明白珍惜。
對家長而言,該花的錢不能心疼,但也要提醒孩子不能隨意浪費。
最後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大學生活,如果喜歡小編,記得點點關注奧!
對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校園貸不能碰!不能碰!!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