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醫院這些科室學生扎堆,你的孩子「光顧」了幾個?

2020-12-23 荔枝網新聞

  
  下周一(9月3日),中小學生就開學了,回顧暑期生活,孩子們日程滿滿。其實,醫院也是他們暑期生活的重要一站:趁著暑期,做個雙眼皮來個美麗蛻變,再配個眼鏡、整個牙;也有孩子健康遊玩去,帶著傷病歸……暑期裡,醫院哪些科室,學生扎堆就醫呢?

  【燒傷整形科】整形作高考獎勵 醫生忙翻天

  燙傷:每天都會收到燙傷的患兒

  孩子放假了,燒傷整形科異常忙碌。中大醫院燒傷整形科於冰主治醫師介紹,6--8月,門診幾乎每天都會收到燒燙傷患兒,主要是學齡前的小朋友,一般在3--6歲。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好奇心比較重,加之夏天穿的少,皮膚裸露在外,易發生燒燙傷這類意外。今年收到比較嚴重的燙傷患兒只有3歲左右,一屁股坐到熱水裡,造成屁股和大腿的深二度燙傷。

  醫生建議,孩子放假在家,家長應將熱水瓶、燒水壺等遠離孩子們能觸及的範圍。若不幸發生了燒燙傷這類意外,切不可聽信一些偏方亂塗亂抹,一定要選擇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耳再造:耳再造患兒佔整形科住院數近一半

  記者在燒傷整形科病房發現,住院的有近一半是做小耳再造的孩子。據介紹,因為耳再造兩次手術間需一定時間間隔,6歲至9歲患者施行耳再造手術最佳,耳再造手術不宜長久拖延,太晚手術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對這些適齡或者上學的孩子,選擇利用暑期進行外耳再造的非常多。

  整形:美麗蛻變 迎接新學期

  中大醫院整形美容中心王磊主任告訴記者,7月初到8月中旬,正是整形外科接診的高峰期,就診量是平時的兩倍,學生是暑期整形的主力軍。大學生暑期整形熱已延續許久,把「做雙眼皮」、「墊鼻子」、「瘦臉」作為高考獎勵的現象屢見不鮮。現在醫院整形美容科已不再是女性的專場,整容的男生呈現出增長態勢,整容的男女比例已接近1:3。

  王磊主任表示,整形本質是安全,它是所有愛美人要遵循的前提。所以一定要去正規機構就診,杜絕選擇不規範單位整形。同時,一定要選擇具有執業資格證的有資質的醫生進行醫學整形,抵制「無證醫生」和各種所謂的「國外專家」。

  【眼科】暑期看「眼」多 佔門診八成

  很多學生家長趁著假期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中大醫院眼科魏春惠主任醫師介紹,學生人群約佔到眼科門診八成左右。除了近視患者,大部分孩子是因為斜視、弱視等來就診。

  暑假來就診的孩子很多都是假性近視,看書沒有科學用眼,長時間對著電腦、手機玩遊戲,久而久之傷了眼睛。專家稱假性近視可通過治療逐漸恢復正常,家長別急著給孩子配眼鏡,應該教育孩子科學用眼,積極配合治療。給孩子配眼鏡前一定要進行正規的散瞳驗光,建議去大醫院眼科就診。孩子還在生長發育期,眼球發育也快,根據孩子視力的情況,在醫生建議下可佩戴角膜塑形鏡,延緩近視度數快速上升。為預防近視,讓孩子多一些戶外活動,少看電子產品。

  對於斜視,通過矯正可以大幅度恢復視力,如果不儘早治療可能導致視力發育不良造成弱勢,且總是歪頭看東西會影響孩子骨骼發育。因此,家長發現孩子眼睛異常應儘早帶孩子就診。

  【口腔科】吃了甜食不刷牙 齲齒的最多

  中大醫院口腔科主任李斌副主任醫師介紹,暑期來看牙的孩子不少,除了矯正牙齒、窩溝封閉外,其中不少都是因齲齒而來,這主要還是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5歲的樂樂(化名)喊牙疼,去醫院看了之後發現有蛀牙,蛀牙發展為牙髓炎,導致疼痛難忍。原來樂樂最愛吃甜食,寵溺孫子的老人總是買一大堆糖果、蛋糕和飲料,加上沒有家長監督刷牙漱口,蛀牙迅速發展成牙髓炎。

  專家指出,甜食很容易誘發齲齒,吃過甜食之後應及時用清水漱口。刷牙能有效去除牙菌斑,減少齲齒發生。對於學齡前的兒童,專家建議孩子刷一遍牙,家長再幫刷一遍。學齡期後的孩子,家長要在旁監督,讓孩子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建議孩子一歲前進行一次口腔檢查,一歲後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如果牙齒上出現齲洞,應該及時修補,以防越拖越嚴重。

  除了齲齒外,還有一部分是來矯正牙齒的,建議最佳年齡是12歲以後,但如果是地包天,建議能早診早治。

  【兒科】孩子感冒發燒 都是吹空調惹的禍

  這炎炎夏日,「命是空調給的,病也是空調給的」。中大醫院兒科黃莉副主任醫師介紹,近期在門診遇到了一些「空調病」的寶寶,出現嗓子紅腫、感冒發燒的情況。小孩子發燒主要還是和空調開得低、房間不注意通風有關,有的患兒吃冷飲沒有節制導致嗓子紅腫而發燒,而大孩子主要是因為暑期和父母出去旅遊,旅途勞累免疫力下降加上火車、汽車上空調吹過了頭,導致感冒、發高燒。   

  醫生指出,炎炎夏日不開空調並不現實,但要注意掌握注意事項。提前做好空調的清潔,避免空調風直接吹到孩子,睡覺吹空調時要記得用毯子把肚子蓋好,免得著涼,空調溫度要以皮膚不感到冷為適宜,室內外的溫差控制在5-7度,不要在空調房裡待過長時間。

  【皮膚科】遊玩一遭 曬紅了皮膚咬傷了身

  記者在皮膚科門診碰到了12歲女孩毛毛,前些天毛毛和爸媽去海島旅遊,回到南京發現身上大面積脫皮,暴露在太陽下的皮膚都起了泡。沒過多久,一位8歲男孩佳佳由於經常抱著寵物狗玩而導致皮膚過敏也被送到中大醫院診治。

  中大醫院皮膚科王飛主任稱,烈日當空照,很多人選擇去水上樂園戲水降暑或者去海島度假,殊不知這樣的「烈日浴」很可能造成皮膚的損傷。同時,夏季是蚊蟲叮咬的高發期,會出現瘙癢、起疙瘩,嚴重的還有出水皰的症狀。

  專家建議,夏季在烈日下暴露時間太久會造成肌膚急性損傷,出現脫皮和水泡。寵物身上有寄生蟲,小孩子抗原性較差,最容易因蚊蟲叮咬過敏。專家提醒,夏天出門應做好防曬措施。皮膚暴曬以後,先用幹毛巾擦去汗液,再用涼開水毛巾冷敷片刻。

  (來源:江蘇教育頻道/楊惠 編輯/趙夢琰)

相關焦點

  • 海南:暑期學生扎堆看牙 口腔醫生加班診治
    8月10日上午10點多,海南省人民醫院口腔門診外的走廊,坐滿等待看診的患者。記者 王洪旭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12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 張沁)「隨著暑假的到來,看牙的學生也增多了。」近日,記者走訪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口腔醫院等多家醫院發現,暑期迎來學生看牙的高峰,口腔醫生加班看診。
  • 直擊上海多家兒科醫院暑期就診:普通感冒扎堆少專科增長顯著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攝門急診量仍在上升,普通內科患兒數量下降在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新華醫院並稱「四大兒科」,去年曾一度出現患兒扎堆、動輒掛號候診五六個小時的就診無序局面。而隨著氣溫的升高,兒科門急診的季節性上升,這類情況是否改善,澎湃新聞記者走訪了一些兒科專科醫院。
  • 兒童醫院10大科室延時增號 應對暑期門診高峰
    每年暑期,不少學齡期孩子都會集中前往醫院就診,北京兒童醫院再次迎來暑期門診高峰。昨日,北京晨報記者從院方獲悉,醫院啟動了門診應急方案,包括增加出診人員、延長工作時間、開放更多號源等。兒童醫院去年就診量前10名科室皮膚科、眼科、神經內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醫科、普外科、口腔科、骨科、血液腫瘤中心和泌尿外科。延長門診時間數據顯示,皮膚科、眼科等科室是去年暑期兒童醫院門診量大戶。
  • 青少年暑期扎堆割包皮
    (原標題:青少年暑期扎堆割包皮)      本報記者
  • 暑假學生扎堆醫院看眼科 網上流行的近視矯正方案靠譜嗎?
    8月6日,在重慶大坪醫院眼科,工作人員小汪感嘆。數據顯示,進入暑假以來,各大醫院眼科學生就診量比平日增多三成左右。暑假期間,學生為啥會扎堆眼科?趁放假集中看眼科學生病號成暑假「主力軍」「眼科號已經掛完了!」
  • 北京兒童醫院10大科室延時增號 應對暑期門診高峰
    每年暑期,不少學齡期孩子都會集中前往醫院就診,北京兒童醫院再次迎來暑期門診高峰。7月15日,北京晨報記者從院方獲悉,醫院啟動了門診應急方案,包括增加出診人員、延長工作時間、開放更多號源等。院方同時提醒家長,除部分小兒疾病需按門診指定時間就診外,一些如普通感冒等兒童常見病請儘量錯峰就診,減少不必要的擁擠和交叉感染機會。
  • 溫州各大醫院迎學生寒假就診潮,這兩個科室最熱門
    1月15日,記者從各大醫院了解到,涉及五官、生長發育的科室最熱門。小患者就診數激增這兩天,市區多家醫院的門診大廳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孩子包皮有點長,暑假太熱,想趁寒假給他做掉。」溫醫大附二院小兒外科的醫生異常忙碌,不少家長「組團」帶孩子來看包皮,這半個月的門診量同比增長82.19%。
  • 「圈內人」告訴你醫院科室該怎麼選擇
    距離21考研還有104天百分之九十的同學決定考研都是為了以後的發展前景,因此同學們除了關心備考、擇校擇專這些事之外,也很想知道關於附屬醫院、科室這些與今後的就業前景息息相關的事情。醫院科室的選擇同學們在擇校擇專業時,應該把「醫院科室」這一因素也考慮進去,因為你現在選擇的專業大概率就決定著今後你的就業科室,所以!選擇專業一定要慎重,得先了解一下這個科室以後的工作內容是什麼?進入這個科室以後可能會面臨什麼困難?未來會有什麼機遇?
  • 合肥暑假學生扎堆做近視手術 探訪:有人凌晨2點到醫院排隊掛號
    隨著暑期的到來,從方便舒適的角度考慮,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暑期「摘下眼鏡」。7月8日,通過探訪合肥包河區一家眼科醫院發現,近期前往眼科醫院接受雷射矯治近視的學生明顯增多,眼科門診號供不應求,專家提醒,勿盲目跟風接受近視眼矯正手術。
  • 【重磅】廣東344個「最強科室」榜單出爐!絕大多數在廣州!
    入選榜單的42個科室類別中還包括了 乳腺科、創傷骨科、肛腸外科等8個亞專科, 對就醫的指導性更為精準。 「2017廣東最強科室推薦」廣東地區42個醫院科室類別中的344個專科,入選了「2017廣東醫院最強科室推薦」。
  • 「呼嚕娃」暑期扎堆 扁桃體、腺樣體肥大是主因
    「孩子總是打噴嚏、流鼻涕,晚上睡覺打呼嚕、張口呼吸……」你家娃娃是不是也有這些小毛病?近年來,兒童鼻炎的患病率日益增高,已成為僅次於近視的兒童第二大健康問題。 同時,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兒童看病難問題日益凸顯出來。
  • 北京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迎來暑期第一個小高峰
    記者走訪發現,為了應對擁擠的人流,各醫院都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醫務人員放棄休息加班加點、試運行日間手術室、加開小夜班……從今天起,本報推出「暑期門診觀察」系列報導。「讓北京的專家看看才放心」暑期開啟。
  • 高考結束,男女生扎堆醫院做雙眼皮手術,網友:家長有點「開放」
    於是,一個奇怪的現象發生了,男女生居然扎堆去醫院做手術,網友看了直呼:「家長有點開放!」,進入暑期之後,來做「雙眼皮手術」的接診量暴增,是平常的4倍多。目前,全國醫美黑市商家超過10個,是正規機構的10倍。因此,變美之前的準備功課務必做好,選擇專業的醫生和正規的醫院十分必要。
  • 暑期駕考學生扎堆,濟南啟用科目二新考場,還有定製化駕考套餐
    學生群體暑期學車成標配最近幾年來,學生群體暑期學車成了標配,選擇在高溫天氣下練車,成了很多學生一族的暑期必選項。建議:暑期駕考學生扎堆,上班族不妨禮讓下暑期學生不要扎堆學車,七八兩個月正值大學生的暑假時間,也因此集中了大批大學生們利用暑期練車,導致這個時間成為全年學車、考試的最高峰。據統計,每年十月份以後,學車及考試的學員大幅減少,且氣候條件比較適宜,是全年學車考試的最佳時期。
  • 學生暑假扎堆醫院 眼科口腔科內科最打擠
    在大坪醫院眼科,學生成了「主力軍」。(大坪醫院供圖) 本報訊 (記者 李珩)7月25日,記者從各大醫院了解到,進入暑假以來,醫院已迎來第一波學生就診潮,就診量持續走高。其中,眼科、口腔科、內科等科室最打擠。
  • 溫州市中醫院有個「熱門」科室
    跟往年一樣,7月跟8月他沒有安排任何出遊,即便家裡兩個娃兒都放假,他也還是要等到整個三伏貼工作結束之後,再考慮帶孩子出去玩。「不止我一人,整個科室的人都已為接下來火爆的三伏貼做好了準備,一切事情都要為三伏貼『讓路』。」葉必宏笑著說,接下去的兩個月對他們來說是場「硬仗」,不過因為每年都如此,流程、區域劃分,也都走得比較順了,無需過於操心。
  • 南陽醫院現扎堆生孩子現象 為讓孩子早上學
    前幾天七夕節時,不少人扎堆兒登記結婚,而9月1日前,醫院又出現了扎堆兒生孩子的現象。「8月29日當天,在我們醫院出生的孩子達到15名,比今年平時多了一倍。」臥龍區婦幼保健院產一科主任柴春梅告訴記者。其實進到8月份,尤其是月末這幾天,醫院的產婦比之前明顯多了,而選擇在在8月31日之前做剖宮產的就更多了,這與往年的情況相比來說差不多,基本上都是為了讓孩子上學方便些。市民袁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外甥女今年二胎,本來預產期是9月9日,但就是為了不影響孩子上學,打了兩次催產針,把剖宮產手術選擇到了8月28日。
  • 醫院最累科室排名,這個科室竟居榜首!
    可見兒科、急診科已成為醫院中苦累和窘境的代名詞,聞之色變。但要說兒科、急診科是醫院兩大最累科室,病號最多的心內科又該往哪排? 那麼,醫院最苦、最累科室排名到底如何?本文給出了一個來自網絡的排名,非官方意見,僅供參考。 第七名:精神科 入選理由:遇到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常被人身攻擊,職業風險大。
  • 北京兒童醫院多科室門診延時增號
    原標題:北京兒童醫院多科室門診延時增號   京華時報訊(記者馬金鳳)每年暑期,北京兒童醫院都會迎來門診高峰。昨天,記者從北京兒童醫院獲悉,該院已在多個科室增設小夜特需門診號源,中醫科增設「三伏貼」門診,眼科增設近視門診等。
  • 今年同仁醫院的暑期高峰情況如何?近視眼的病根是什麼?
    眼科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的一面「金字招牌」。學生是近視高發人群,每到暑期,以學生群體為主的患者就會從全國各地湧到同仁醫院。高峰時,僅醫院眼科每天就要接診超過3000名患者。比平時增加將近15%的患者量,時常讓這裡的大夫忙到「水都不敢喝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