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感覺自己無能為力,該怎麼辦?

2020-12-17 人生贏家

生活的真正意義就在於引發別人的關注和興趣,並與他人進行互惠合作。

01

前天,我夢見自己回到了學生時代。

學校很大學生很多,一個班上有五六十人。似乎是高三,又似乎是大三。

當時的我在為前途擔憂,在為未來拼搏。

然而作為一個學生,又能做些什麼呢?在現實面前,除了認真讀書之外,就已經無能為力了。

夢中我似乎有意識到其實自己已經畢業多年了。但是產生這個意識之後,我卻沒有多少欣喜的心情。似乎有一點解脫的感覺,但心情卻依然很沉重。

02

如果真能時光倒流回到學生時代,我會願意嗎?

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但我估計,我猶豫了之後還是會拒絕。因為回到學生年代,我也不一定能夠有更好的機會。

我想這是把生活,把現實中的焦慮,影射到了夢中吧。

所以當我醒來的時候,夢境的內容已經記不得,但是那種焦慮和沮喪卻依然有印象。

現實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所產生的焦慮,都有可能在夢中的映射。

那種脫離掌控的感覺,而讓自己倍感壓力。這種感覺很熟悉。

之前我分析,這就是因為我的自我效能比較差。

而現在我回憶起昨天看了一本書,卻有了不同的理解。

03

如果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一個人感覺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

自卑情緒會有很多表現形式,比如眼淚、憤怒、歉意等。

因為自卑感會讓一個人感到焦慮,因此,他就會尋找優越感來補償自己的情緒,但是,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將真正的問題掩藏起來。

於是,他的活動受到了限制,他會致力於如何避免失敗,而不是努力解決問題。

困難所帶給他的只剩下彷徨、猶豫和退卻了。

自卑是人類的通病,也是很多人失敗的根源。

04

原來我是因為自卑嗎?我似乎略有所悟。

人類本就脆弱而渺小,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一出生就沒有理由不自卑。

所以自卑本身不是什麼問題,它很普遍,問題是我們怎麼面對它。

你看,「為了獲得安全感,他們建立了各種團體;……為了防風避雨,他們建造房屋;為了抵禦嚴寒而穿上衣服」。

更何況,人生苦短,困難重重,未來總是無法預知,我們總會遇到無數我們無法克服的難題與障礙,但這一切,並不能成為你自卑下去的理由。

沒有人能夠長久忍受自卑情結的侵擾,它會讓你變得彷徨、頹廢、退卻,更有甚者,還會因無法承擔內心的壓力而走上極端。

只有克服自卑負面影響,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才會成為真正的強者。

05

那麼如何才能克服自卑的負面影響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一個人非常喜歡他的工作,且能從中獲得令人稱讚的成績,他的愛情非常完滿,他的社交圈廣泛且朋友眾多。

那麼,我們可以斷定他一定會認為生活是充滿希望和創新的,時時都有機會,困難都是暫時的,總能有辦法克服。

生活對於他來講,其意義在於和夥伴並肩同行,同時,作為群體的一部分,要為整個人類的幸福奉獻一定的力量。

有些人之所以被稱為失敗者,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缺乏興趣,且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他們在處理友情、戀情及自己的職業時,並不認同以合作的形式來解決問題的觀點。

他們眼中所謂的「生活意義」只是屬於自己的:通常情況下,他們的目光只聚焦在自己的身上,認為沒有誰能夠通過達到目標而獲取某種利益。

對於他們,成功是針對個人而言的,這樣的目標實際上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個人成就感。

真正的意義,只有在與他人產生聯繫的時候才切實地存在,個人所認為的「意義」,實際上是虛幻縹緲的。

06

生活的真正意義就在於引發別人的關注和興趣,並與他人進行互惠合作。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行為會被同伴的興趣所影響,每當他遇到挫折時,都會找到最合適的方法,那就是避免和他人發生利益上的正面衝突。

倘若一個人面對「生活意義」這個問題,想要為他人貢獻自己的力量,並以此為個人目標,他會知道該如何塑造一種令自己滿意的人格,並時刻處於為他人利益、社會利益著想的情境中。

他會以社會感覺來調整自我,並訓練自己,從中獲得應有的技能。

到這裡,我們可以說他已經真正克服自卑的負面影響了。

您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點擊下面連結即可閱讀

強者有恆心

那眼神,堅定又明亮

地產中介的人生逆襲

成功的創業者應該有什麼樣的特質

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有時候你可能需要點反人性

「感覺自己很有用」,有多重要?

聽說,你想辭職創業?

你為什麼會一事無成?

疫情之下,企業該如何自救?

成為頂級人才的奧義

相關焦點

  • 生活中感到無能為力時,該怎麼辦?
    問題「當感覺到無能為力時除了選擇順其自然還能怎麼辦?」圖片來源於網絡回答生活中,對於一些事情感到無能為力是很平常的,也是很正常的,無論是什麼身份,有多少資源,都會遇到一些事是自己無能為力的。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無能為力的感受呢?其本質原因是無法實現自己對於事情期待的結果。如果沒有期待的結果,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能或無能為力,也自然不會產生這樣的感受,而有了期待的結果無法實現,我們才會在這種落差中產生無能為力的感受。
  • 心悸心慌該怎麼辦 孕婦焦慮心慌怎麼辦
    心悸心慌該怎麼辦很多時候,當我們身邊有人因為低血糖而暈倒時,我們肯定會嚇得不知所措吧,其實,在這種時候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及時為病人提供良好的急救措施,從而防止病情加重。在這裡,小編就要為大家講解一下「低血糖的處理方法」,大家可要認真學習奧。
  • 感覺自己焦慮了怎麼辦,看看這裡教您如何緩解焦慮
    ,想要擺脫卻很難控制自己,焦慮讓患者束手無策,影響著患者生活的每一分鐘,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焦慮症呢?有的慢性焦慮症的症狀表現為預期性焦慮,患者有的表現為運動性不安,有的則表現為植物神經亢進症狀,甚至還有人表現出警覺性增高、感覺過敏、怕光、失眠等,這些都是焦慮症的診斷依據。
  • 工作中的你,突然感覺人生很迷茫,你會怎麼辦?
    網友留言:工作中的你,突然感覺人生很迷茫,你會怎麼辦?放棄之後換其它行業,還是堅持下去?遇到這種情況,確實挺為難的,不過心態一定要當好,不用太過焦慮。想要改變現狀,卻又無能為力,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感覺整個工作沒有任何意義。一位做餐飲的朋友同樣如此,他也非常不喜歡目前所從事的工作,不喜歡被人呼來喚去,想要離職脫離目前的工作狀態,卻又不知道離職之後能做什麼工作。也就是說,由於職業的限制,你所想要選擇的工作行業也會得到相應的限制。
  • 焦慮怎麼辦?分散焦慮
    焦慮怎麼辦?(1)積極的運動鍛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運動過後自己反而會有一種更加輕鬆愉快的感覺,其實這與運動當中多巴胺激素的分泌有關,能夠幫助大家趕走不良的情緒,驅趕孤獨感針對焦慮怎麼辦這個問題,建議有焦慮症狀的人群,在平時堅持適度的運動鍛鍊,只要長期堅持不僅能夠大大提高身體的抗病毒能力,同時也能夠治癒情緒障礙問題。
  • 神經緊繃,焦慮,我該怎麼辦?
    偶爾的一個廣播,或者說住宿登記啥的就很容易讓自己緊張,害怕搞錯了什麼,住都沒地方住。如果說神經衰弱,那麼我當時應該也和你一樣,記得一開始上課,不太適應那種教學方式和外語授課,一堆專業名詞聽著很懵。下課再問老師的時候,老師重新講一次,其他同學的細碎討論,感覺別人都在議論自己,感覺自己好沒用,學習好難。
  • 「我很慌,但是我也無能為力」:面對時代的焦慮感該何去何從?
    這段時間,經常會聽見身邊的朋友吐槽抱怨:怎麼辦?要畢業了,但是我既沒有考上研,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感覺大學四年一事無成,就這麼度過了四年,我現在真的好慌……我想,這個人的感受也許代表了一群人的感受。選擇到陌生而繁華的城市闖蕩,哪怕在競爭中爭得頭破血流,也不忍心向父母訴說現狀,選擇撒下善意的謊言;很多人勤勞節儉,吃泡麵,住地下室,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不是個別,而是很多人真實的寫照;很多人穿梭在人海中,卻不知未來何去何從,因為在外面經歷了太多的艱辛與不易,知道夢想之所以叫「夢」「想」,可能是因為它更像是夢中的一種想像;很多人為了擁有一個安身的房子,奮鬥了幾年,十幾年……面對這些現實,很多人感到心裡很慌,但卻無能為力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不涉及焦慮症狀,但有調查表明,超過半數的抑鬱症患者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焦慮。 抑鬱狀態中,患者常表現出自罪、自責,認為自己不夠好、做什麼都沒有意思、未來一切都沒有希望,行為上也會感到做事困難、想要迴避過去顯得簡單或有趣的活動。
  • 工作壓力大,孩子學習差……,經常感覺焦慮怎麼辦?
    相反,如果平時沒有好好學習,也沒有認真複習,那麼一旦面臨考試,就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因此,當一個人感覺自己有些情緒焦慮的時候,也是進行自我檢討的時候,這樣可以找到產生焦慮的癥結所在,那麼這個導致焦慮的癥結,一定是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如果加以改正,那麼今後再遇到類似情況,就不會再有焦慮了。
  • 當你感到無助,無能為力的時候,又能怎麼辦?
    當我感到無助,無能為力的時候,又能怎麼辦?一個人在這個滾滾紅塵是很弱小的,猶如螻蟻,感覺無助,無能為力的時候,並不鮮見。祈求上蒼,祈求上帝,那是沒有用的。找父母幫忙,父母養兒育女,這一輩子就夠辛勞的,況且他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找朋友,這世上,能有幾個真心朋友幫你。仔細想一想,靠誰也不如靠自己。
  • 面對疫情有些朋友會非常焦慮,天天感覺自己被感染了,該咋辦?
    發生焦慮情況的人群當中,有2/3是女性,很多人反映在日常生活當中是感到無端的恐懼,或者是感到困擾,嚴重的幹擾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否正常,如果長時間的不能出門,不能正常的運動是否會影響自己的身體,這也是導致焦慮的很重要的一個來源。
  • 感覺自己考不上大學了,怎麼辦?
    隨著高考的臨近,一些同學看著不理想的成績和飛速流逝的時間,心底不免升起了「感覺自己考不上大學」 的念頭。這些心懷憂慮的同學,有的同學目標是清華北大等「老牌985」高校,有的同學目標是是」老牌211」高校,還有的同學目標是普通本科院校。看著這些情緒焦慮的學弟學妹,不禁想起,當年我們面對高考,何嘗沒有這樣的憂慮呢?
  • 我的生活多了句,無能為力!
    無能為力,好像給人的感覺是自己自暴自棄,不去努力的感覺,說實話,以前我也這樣認為的,有什麼事做不了的,無能為力就是藉口,可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是當事人你又不會知道其中的艱辛,就不應該隨意評論,這也是我切身體會後的感想,不要輕易去評判,學會堅強,少說話,做好自己就好!
  • 《改變自己》:焦慮是一種可以戒掉的習慣
    慢性不愉快——就像心理學家盧西亞尼博士在這本溫暖詼諧又乾貨滿滿的《改變自己》裡所指出的:焦慮和抑鬱只是一種壞習慣——一種能改掉的習慣。 從自我訓練的角度來看,焦慮源於受到不安全感驅動的習慣化思維。就像任何一種習慣一樣,當涉及到不安全感時,你的任何一種與此有關的行動只存在助長它和削弱它兩種結果。
  • 有些人哭是因為感動和幸福,有些人哭是因為自己無能為力
    有人說是因為感動和幸福,有人說是太過無能為力,有人說是真的控制不住……行吧,其實多數人哭,還是在哭自己吧。哭自己無能為力,哭自己孤立無援,哭自己那麼乖巧懂事都沒能活得更好,哭自己那麼善解人意都沒能被人喜歡……這樣的人啊,從未被真心喜歡過,從未被堅定的選擇過,從未被小心地捧在手心裡,也從未得到過自己想要的……我身邊很多人都是幸福的時候哭泣,我很羨慕他們
  • 教育資源不同讓家長無能為力,多項政策出臺也不行,如何緩解焦慮
    舅舅家的孩子今年該上初中了,雖然只是小縣城,但是孩子上學問題也是萬般困難。而且家裡在農村,教學質量比較差。因此,要上好一點的學校就得去縣城。但是現在大家都是劃區入學,所以村裡的孩子想要上一個教育資源較好的學校越來越困難。對於入學困難這個問題,小縣城尚且如此,大城市就更不必說了。
  • 容易緊張、焦慮的人怎麼辦?
    容易緊張和焦慮的人怎麼辦?積極的心理暗示      總的來說,緊張和焦慮是屬於一種情緒,這是可以通過人的主觀意識得到控制的。俗話說「心病得需心藥醫」,對於這種由心裡的意識所引發的症狀當然當然最主要的就是需要自己的調節。在遇到一些可能會引發緊張的事情之前,先不斷地告訴自己:你能行,你可以的,這點事情都不算什麼。
  • 21考研,複習到現在好焦慮,該怎麼辦?
    現階段在白熱化的努力備考中,不經意間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焦慮、壓力、孤獨這些負面心態都找上了你,那麼該如何緩解考研備考期的焦慮心態呢?可是你不知道的是,每個人複習的習慣與節奏和擅長的方向甚至心理素質都不同,拿別人的尺子衡量自己,除了耗費時間精力還給自己徒增壓力之外,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考研只要你堅定目標,堅守自我,堅持到最後,你就是王。三、焦慮、孤獨怎麼辦?
  • 心慌胸悶焦慮,感覺整個人要崩潰是怎麼回事?
    說完,她焦慮地玩起了手機,試圖緩解她的焦慮。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到,焦慮的本質,其實是一種對「失控」的恐懼。許多完美主義者都患有焦慮症,因為他們不允許自己犯錯。當事情有稍微失去掌控的可能,他們便會開始焦慮,甚至恐懼地想著:「萬一我搞砸了怎麼辦?」。萬一搞砸了,代表著他再也不完美了。
  • 有「社交焦慮」,該怎麼辦?
    那些確實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都知道,當你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時,沒有什麼比這種感覺更糟糕的了,你會臉紅,你一直在腦子裡準備要說什麼,結果卻錯過了機會……社交焦慮在患有社交焦慮的人傾向於在社交場合中產生無價值感;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夠聰明,不夠漂亮,不夠有趣。與此同時,他們也相信聚會上的每個人都會特別關注他們,觀察和評判他們的一舉一動。現在重要的是,什麼時候這些思想是你的朋友,什麼時候它們是你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