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素質透露出家長的修養,4個方法培養有教養的孩子

2020-08-04 春花育兒

家長的自我修養,影響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都說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的鏡子,很多時候家長的舉動在無意中都會被孩子模仿,從而影響到他們行為處事的思維和原則。對於孩子來說家長是他們最初的老師,也是終身的榜樣,不管自己心中是如何想的,最後一定多多少少會有父母做事的樣子和影子。

就拿最簡單的禮儀禮貌來說吧,孩子懂不懂禮貌和家長平時的教育密切相關,雖然近些年強調要多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不強迫不責罵,但自由並不等於為所欲為,而是要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讓孩子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時刻都處於與他人的關係之中,想要得到自由,首先要學會自律。在界限範圍之內的自由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家長不要以孩子還小為理由,就讓他們為所欲為,基本的修養都是從點滴小事,從孩子很小開始就要教育和約束的。

只不過教育的方式要科學,而不是錯了就大罵,對了就給買好吃的好玩的,這樣的獎懲方式對於現代孩子來說可能已經有些不適用了,家長要不斷學習,才能升級教育理念,從而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孩子的素質透露出家長的修養,4個方法培養有教養的孩子

那麼家長如何通過自身的修養,教給孩子那些最基本的禮貌禮儀呢?

1.用敬語

話誰都會說,但是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給人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的,孩子如果從小能夠使用敬語,說出來的話可能會更優美,談吐也更文雅。

語言個人禮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一種藝術,不管對方是否是自己熟悉的人,都要運用恰當且禮貌的用語。「請」「謝謝」「不客氣」要掛在嘴邊,這是開啟良好人際關係的大門的鑰匙。

如果平時在家裡孩子能經常聽到這些話,他們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自然也會習慣運用禮貌用語,繼而成為個人熟悉而自然的語言。

當孩子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家長就要叫他們說請和謝謝。

孩子的素質透露出家長的修養,4個方法培養有教養的孩子

2.不主動怎麼辦

有些孩子在外面見到陌生人會認生,不喜歡主動打招呼叫人,這種情況家長要知道是他們的個性使然,沒有必要強迫孩子改變。

家長首先要起一個好的榜樣作用,自己對長輩謙恭,喜歡見人就打招呼,孩子自然就會模仿。

如果孩子見了人還是不喜歡主動打招呼,怕別人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懂禮貌,就會強迫他們開口說話。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適得其反,家長要明白,孩子的個性有的就是比較內向,相比於主動他們更喜歡更加自然地融入,強迫孩子只會讓他們在面對外人的時候更加害羞和不自然。

或許今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接觸到了更大的集體環境,就會有一些改變,但也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改了,家長最好順其自然,可以引導但不要強迫。

可以在見面之前,提前告訴孩子,一會見到了××,要叫××。告訴他們要如何稱呼和該說些什麼,剩下的就讓孩子自己發揮,能說最好,不能說也不要批評。尤其不要當著外人的面指責孩子,可以在孩子開口之前,家長先說問候語,熱情打招呼,給孩子做個榜樣,讓他們鼓起勇氣開口。這樣的教育更自然也更有說服力。

如果孩子表現得還不錯,就要及時稱讚他們,給孩子下次繼續這樣表現的動力。

孩子的素質透露出家長的修養,4個方法培養有教養的孩子

3.出口成髒

有的孩子會模仿周圍大人說髒話,學起來容易,改口就難了,所以在語言敏感期家長最好不要說髒話,不僅是這個時候,在孩子面前儘量控制自己用詞造句,作為大人要在孩子面前控制好情緒。

在發現孩子說髒話之後,要及時阻止並且告訴孩子這樣說是不對的,但不要過分指責,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態度讓孩子自己反省,當他們問父母為什麼不理自己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說「說髒話的孩子是不值得被回應的,因為沒有人喜歡聽髒話。」然後告訴孩子用什麼方式去表達,不管是生氣還是情緒激動都不能出口成髒。

除了說髒話,隨便插話,打斷別人說話都是不禮貌的行為。不過一般來說孩子插話大多數是因為沒有學會等待,急於表達導致的,家長要從根源入手,讓孩子學會靜心等待,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要讓孩子知道在別人說話的間隙,什麼時候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什麼時候不能。

而且不要在孩子打斷自己說話的時候回應他們,這樣就等於變相告訴孩子「你可以隨時打斷別人。」有的時候家長越是不理,孩子鬧得越歡,這就需要給他們講道理,說出為什麼不理的理由,讓孩子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

可以在談話告一段落的時候主動問問孩子,你想要說什麼,給他們合適的機會,讓他有機會表達,滿足他的需求。

孩子的素質透露出家長的修養,4個方法培養有教養的孩子

4.餐桌上的禮儀

正所謂食不言寢不語,不僅是為了健康著想,更是尊重自己和別人的禮貌,如果連大人自己都做不到,吃飯時間不講話,不玩手機,不看電視,那就不要強迫孩子做到。

吃飯的時候首先要教孩子正確的坐姿,不要歪著側著,給孩子一張舒適的兒童椅,適合他們用的餐具,當孩子真正有了參與感的時候他就會努力學著像大人一樣吃飯。

要讓孩子知道飯桌上不是玩耍的遊樂場,不能自己不吃去影響別人。教會孩子如何拒絕不喜歡的食物,要讓孩子直接說「不,謝謝」而不是將頭扭到一邊,或者直接吵鬧大哭。

孩子專注力時長有限,他們不喜歡安靜地坐著,可以在孩子進餐完畢但大人還沒有吃完的情況下,讓他們離席去玩別的。

孩子的修養都是在生活小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大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對他們的影響,做好榜樣。

相關焦點

  • 湖南家長課堂|如何培養出一位有教養的孩子?先做有修養的父母吧
    孩子有教養有人說,最貴不過教養,最難不過修養。有教養是最沒門檻的美德,也是最為難得的美譽。對於孩子來說,亦是如此。做有修養的父母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總能從細節中體現出來。一個坐在後座的孩子,把酸奶盒隨手扔出窗外,爸爸下車把酸奶盒撿起來並對孩子進行教育;在坐飛機前,媽媽善意的給乘客送去一份糖果跟道歉信;一個媽媽牽著女兒過馬路,在車輛停下讓行之後,女孩在媽媽的提示下,向行車鞠躬致謝。這些有修養的背後,都給不少的家長做了好的榜樣。
  •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修養的人?
    當孩子們玩得正愉快的時候,一個稍大的孩子想要參與進去,這時有幾個家長一把將孩子摟回來,並示意自己的孩子不要跟這個孩子玩。原來這名大孩子是出了名的「調皮鬼」,爸媽們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其「帶壞」。小孩子們剛開始是懵逼的,不明白為什麼家人不允許自己跟這個大哥哥玩。
  • 智慧家長課堂|想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一般父母都有這四個特點
    這時候,孩子的父母毫不在意的說道:「小孩子有尿憋不住很正常嘛,你拖一下就好了。」說著就把孩子抱走了,店長看著拖把,又看了看離開的一家三口,嘴裡嘟囔著:「這都是一家什麼人啊!」目睹這一幕的我,忍住想果然孩子沒教養的背後一定有個沒教養的父母。小孩子還小,沒有學會憋尿,尚可理解。但是作為家長,看到孩子尿在別人店裡,是否應該說一聲「對不起」?
  • 「他還只是個孩子!」——孩子沒教養,責任全在家長
    記得上一次是拿著掃把把孩子的腿打出一條紅槓槓,半個月才消了腫。我本以為同學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就沒當回事。這次又來欺負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看來必須得找對方家長談談了。一、一件小事,見證家長的素質回家之後,我在家長群裡找到了那個同學的家長,打算加上微信聊一聊。
  • 有教養的孩子,一般表現為這四種行為,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的素質
    現在文明社會,有教養的孩子是非常受歡迎的,沒教養的孩子不但不讓人喜歡,而且對將來的人生也有一定的影響,這位寶媽更該擔心的,是孩子的將來。討厭的小梅子說起小梅子,梅子媽非常愁,因為梅子媽現在根本沒有臉面帶著梅子見朋友。
  • 你的修養,就是你孩子的教養
    果然,兩位小朋友不再大範圍攻擊了。可或許是剛才的爭吵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也可能是小孩父母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公憤。一位老大爺又站了起來,指著她們說:「那兩位女同志,糧食多可貴,小孩子這樣糟蹋你們也不管,他們不懂事,你們也不懂事?」或許剛才就已經覺得自己憋了火,開始那位母親立馬回擊:「浪費你家的了?我交錢了不隨我?多管閒事!」
  • 有教養的孩子,一般身上都有這三種表現,能直接反映出家長的素質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張臉,孩子在外邊的表現,一定程度反映著家長的素質。如果家長素質很好,孩子的教養往往也不會太差。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寵著孩子,孩子做了錯事,別人還沒開口,家長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讓對方沒有心情和你辯解。可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對孩子成長沒有益處,還會讓孩子變得任性蠻橫不講理。
  • 父母的修養,孩子的教養
    孩子的教養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父母的修養,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修養的父母會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在一個充滿關愛又不乏規則的環境裡成長,這樣的孩子肯定也是善良而向上的。而有修養的父母也會懂得拓寬孩子的眼界,擴大孩子的格局,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對如今的我們來說,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裡路,跳出限制自己的舒適圈,畢竟目之所及,心之所向。孩子能成長到什麼樣的程度,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終都是看他自己,父母能做的就是讓他們看到更廣的世界,容得下更大的天空。
  • 孩子有教養才會受歡迎,這些關於教養的誤區,很多家長都中過招
    然而,很多家庭在孩子的教養問題上卻存在著很多誤區,比如以下幾個:誤區一:有教養會壓抑孩子性格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矛盾,既想讓自己的孩子有教養,又在內心深處覺得這樣可能不符合當今社會的複雜環境,還有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壓抑甚至吃虧。
  • 培養有教養的孩子,父母請經常跟孩子說這幾句話,不是客氣是尊重
    說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就是最高級別的炫富。略略對於這句話是深信不疑的!什麼是教養,言行舉止中無時不刻都透露著素質和修養。這不是兩三天就能達到的,是需要長期的培養。都說培養一個紳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那麼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也需要父母耐心的堅持做到言傳身教。如何做到正確的言傳身教?
  • 孩子有沒有教養,帶孩子坐一趟地鐵,素質一目了然
    在現代社會,大家都十分注重教養問題。教養就像是一張隱形的名片,初識之時無法分辨,但會在以後的日常交往中逐漸暴露出來,從而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地鐵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每天都有故事發生,就像是一個小的社會縮影,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當然,我們要看孩子有沒有教養,帶孩子坐一趟地鐵,通過乘坐地鐵,孩子的素質一目了然,甚至可以看到社會的未來。
  • 國慶高速上三個孩子的教養差異立現,有教養的孩子到哪都能成焦點
    那麼,孩子的素質教養不足,主要是因為那些原因造成的呢?1)家長經常對孩子發脾氣人都是有情緒的,家長也不例外,但是好的家長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釋放不好的情緒。但是,很多家長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負面情緒對孩子造成影響,常常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將自己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 音量大小控制好,孩子溫文爾雅有教養,「音量表達」培養得重視
    反而有些孩子會觀察注意場景的不同,在安靜的說話會小聲一點,顯得溫文儒雅有教養,當在需要大聲講話的說話就會提高音量,顯得十分有氣場。其實有些時候小朋友還不能分辨出大聲說話和小聲說話的分別,他們不知道大聲講話是怎樣的,或者說小聲講話是怎樣的,即使我們教他們,他們也不懂什麼場合應該怎麼控制自己講話的音量。
  • 兒子商場打翻粥,媽媽一句話被怒贊:父母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
    不同的選擇,背後反應的其實是家長不同的修養,以及孩子不同的教養。這裡是文章圖片\2.jpeg智慧的父母知道,教育孩子的根本,是教會他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有教養,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起跑線。02有一次,去逛童裝店,遇到父母帶著個三四歲的孩子。
  • 你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複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錯,一定是「原件」出了錯。如果,你希望孩子長大後,才能出眾,就要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示範。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實現有價值的人生,首先父母先修正自身,給孩子做個表率。
  • 怎樣才能將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素質、有教養的人?
    有素質,有教養的孩子,言行舉止不會惹人生厭。在生活中的行為,可以讓他人感覺舒適。在公共場所或去別人家做客,入鄉隨俗、客隨主便,懂得顧忌別人的尊嚴。這樣的孩子都會惹人喜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也會很少碰壁。有素質的孩子也是有素質的父母教出來。加拿大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孩子可以通過觀察、閱讀,聽他人講述來學習模仿人類的行為。
  • 你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從這些父母說的話裡面,可以看得出: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一名環衛工大叔在打掃衛生,有個小孩走過,將手上的紙故意撕碎,扔在環衛工的周圍。環衛工勸說小孩扔在簸箕裡,結果小孩囂張跋扈地說「我就是想扔」。而小孩的媽媽非但不勸阻,還在那埋怨環衛工,說:「扔,你就掃起來唄。」
  • 有教養的孩子,會被世界溫柔以待,走到哪都受歡迎!
    8、有同理心的人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能夠感受他人之感受,當人們心理裝的不僅僅是「我」以後,欲望和戾氣就少了許多,這一點如今很多大人都嚴重缺乏,體現在孩子身上實屬不易,有教養的孩子背後是明事理的家長。9、小孩素質真的體現家庭教育,所以也希望各路家長真的好好管教孩子吧。
  • 孩子的教養離不開父母的修養,這3條家規,家長們要收好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有義務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有教養的孩子,決定了他的前程,培養有教養的孩子,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而且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在潛移默化中去薰陶孩子。一個孩子教養的高低與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也請家長們共同努力,孩子的教養確實離不開父母的修養,這3條家規家長們一定要收好。
  • 問題孩子背後的問題家長|你的修養,就是你孩子的教養。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一個家長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未來能有出息,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自己有出息。可殊不知,你的高度就是孩子的天花板,孩子未來能有多大的出息多數取決於你這個天花板的高度。新學期開學之初,許多孩子會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症。很多家長甚至會出現比孩子更嚴重的分離焦慮,越是這樣的特殊時期,越能暴露一位家長的真實修養。開學之初,在和一位身為高校老師的女家長溝通時,她氣憤地向我們指責老師對她家孩子的怠慢,抱怨老師讓孩子哭了太長的時間。沒有一個專門的老師抱著她家孩子,照顧她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