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世界很複雜,但是你知道孩子眼中大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嗎?

2020-08-28 梁音


我們看孩子的世界,總覺得孩子的世界是無憂無慮的,快樂自在的,真的非常羨慕孩子的生活,都想自己變成孩子,好好的,心無雜念的,真正意義上享受生活。

但是你知道孩子們眼中大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嗎?

之前有看到網友曝出了小學生的一個作業問題:說說你眼中大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孩子們的回答多種多樣,但是仔細看,卻能看出一些引人深思的東西。

看了那麼多孩子的回答,孩子對大人世界的認知,如下所示:


第一種:孩子普遍認為大人的世界很自由,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看電視沒有人說不準看,也不用寫作業,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

第二種:大人的世界裡頭有手機,什麼時候都可以玩兒,吃飯玩兒、睡覺玩兒、跟我說話也玩兒,但是我就不能什麼時候玩兒手機。

很多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列出來各種各樣的規則,需要孩子去遵守,一方面是為了孩子好,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好管理,但是這些規則定出來,好像只是為了讓孩子遵守的,家長從來都不會遵守這些自己制定出來的規則。

如果家長自己說話不算數,自己身體力行的去推翻自己說的話,那為什麼要求孩子遵守這些呢?孩子根本理解不了,甚至還會覺得這個所謂的規則,根本沒有遵守的必要。


其實作為家長,跟孩子講太多的效果還不如自己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孩子,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從實際中感知道理,明白道理,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將這些道理融入到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中。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的世界是自由的,想做什麼做什麼,如果孩子是這麼認為的,我們可能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對自己和對孩子使用的是兩套標準,比如對孩子要求嚴格,對自己要求寬泛,根本做不到以身作則。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總是時時刻刻拿著手機,像是手機長在身上一樣,那麼我們需要反思一下:平常陪伴孩子的時候是不是在玩手機?根本沒有給到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什麼樣的父母,找出來就是什麼樣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隔離,我們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對任何人都管用,包括孩子在內。

希望孩子體格健壯,父母就要帶著孩子多運動,而不是讓孩子運動,自己卻好吃懶動;希望孩子知書達理,父母也要知書達理,而不是讓孩子知書達理,自己卻野蠻粗鄙;希望孩子成為優秀的人,父母就要帶著孩子一起努力,而不是自己不努力,卻去鞭策孩子努力。


俗話說:道理聽了千千萬,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為何?光聽道理沒用,光講道理也沒用。什麼才有用?行動!只有實實在在去做,才會開花結果。

願意為孩子花錢,不算啥,因為,那些沒有花掉的錢,最終你也帶不走;願意為孩子花時間,才是真正的愛孩子,因為,時間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金錢不是!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在他最需要你陪伴的時候,花時間陪他。最愛孩子的表現就是捨得在孩子身上花時間。

相關焦點

  • 《龍貓》的深意並不是劇情,而是電影本身,孩子們的世界大人不懂
    不知道大家是怎樣覺得的,反正在我個人眼中《龍貓》並不是一部暗黑動畫,甚至說他的劇情也沒有宮崎駿一直以來影射現實的操作。我覺得《龍貓》就是一部給孩子看的動畫,非要說有什麼意義的話,應該是對大人來說有,而且這個意義是來自電影本身而不是劇情。
  • 《貴大人在世界》——你還好嗎?
    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們呀,你們現在在哪裡,你們記得你們曾經待過的社團嗎?你們還記得清當初暗戀對象的容顏嗎?你們……想貴大嗎?我知道,那些青春日子未曾深記過的「明德至善,博學篤行」,現在一定記得很清楚。現在,我們聯合百度貼吧——貴州大學吧 特意向已經畢業的貴大人發起一個活動——《貴大人在世界》。
  • 你介意選擇冷門專業嗎?夢想和職業在大人眼中的樣子
    >孩子在他們眼中所謂的夢想,只要不是鐵飯碗,百分百掙大錢,那都是幼稚的,都是傻。但人活著有自己的價值、愛好、自由不是嗎?當一個人喜歡某一項事情,才能發揮他最大的熱情和努力以及智慧去做好這件事不是嗎?是的,沒有錢一切都是空談,但是,如果你在你的領域努力,成為優秀的人,掙錢的能力就有了啊,只有喜歡自己的職業才能為社會創造最大價值。
  • 大人的忽視,你將錯失進入孩子的世界
    重返自己熟悉的職場的時候,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她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物質,就打算多賺點錢。而隨著小C工作的忙碌,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也越來越少了。剛開始小C也完全沒有去注意跟在意,以為是小孩的小脾氣而已。但是孩子在接下去的日子表現越來越反常,就問了女兒最近發生的事情。可能也是最近女兒跟媽媽距離感的疏遠,無論媽媽問什麼都回答:「沒事兒最後還是小C不依不撓的追問下,才知道了事情的真偽:原來最近女兒在學校經常被欺負,身上都有淺淺的傷痕。
  • 《告訴世界我可以》:不是孩子離不開大人,而是大人離不開孩子
    所以怎樣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怎樣給予孩子恰當的愛,這不僅是已經當父母的人要學習的課題,也是未來要當父母的人、包括爺爺奶奶都要學習的課題。,怎樣不讓孩子失去父愛或者母愛。在女兒的眼中,爸爸不過是一個來串門的叔叔。雖然這話徐崢聽了會很傷心,但是小孩子平時沒有得到他的關愛,所以這也是自然的結果。從這個片段中可以學到兩點:第一,就算離婚了,也可以不讓孩子缺失應有的愛,孩子還是可以健康成長。第二,就算一方再忙,也要多跟孩子溝通互動,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 大人們看不到孩子的世界,即使他們也曾經是孩子
    孩子是很有靈性的,在很多時候能夠感知到一些大人們感知不到的東西,能天馬行空的想像出很多東西,也很容易將現實與想像混合成一個新的東西。對於死亡,大人們知道人死了就一切不復存在,但是孩子們卻不一樣,他們對死亡有著獨特的感知。曾經看過一本繪本叫《大海遇見天空》,一個小男孩對於逝去爺爺的想念,他的想念走進了夢裡,在夢裡他和逝去的爺爺有了一番奇妙的旅程及交流。
  • 新生兒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但是各位家長知道嗎?不同月齡寶寶眼裡的世界​1-2個月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眼裡是黑白模糊的。雖然他們有時候會睜大眼睛看看這裡,看看那裡,或者盯著你看,家長不要太興奮,其實寶寶看不清楚你的樣子。眼睛可以追隨移動的物體,但是視力不是特別集中,眼睛的運動也還不夠協調。同時寶寶還可以感受到身邊來來往往的人,但還是一團模糊。寶寶也許會好奇的弄出動靜,比如哭一哭,讓大人們抱抱自己。 兩個月後,寶寶視力慢慢清晰,可以看清楚身邊的人,但還不分清也記不住身邊哪個是媽媽,哪個是奶奶。
  • 怎樣教孩子不要其他人的東西,孩子不能理解的大人之間複雜的關係
    最近賦閒在家,所以接了一個幫人接送孩子的事情。那個小朋友和我家小朋友同級不同班,接的第一天還在哭,不要我們接送,但是一個早上5分鐘到學校的路程就跟我們熟悉了,晚上送回家還特別開心。其實人都有這樣的一種心理,我可以大方,但是如果是被迫大方心理也會不舒服。不管是多小的東西,如果關係沒有到那個地步,便來要求我怎麼樣,也是心裡會有點彆扭。但是,她們只是孩子而已,當然不能用太多的行為準則去要求她們。
  • 孩子想成為大人,大人想變成孩子
    當世界變得無趣的時候,我就把我的機器人小E從柜子裡拿出來。小E比我高的多——它和大人一般高。「小E要是能走路就好了。」我想。於是,我帶著小E找一個「大人」求助。在他的修理和調試下,我鑽進了小E的身體裡,像踩高蹺一樣,一步一步地操縱著小E,向前走去。
  • 媽媽,你想知道我的世界嗎?
    傳說中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曾趴在雲朵上,認認真真地挑選媽媽,他們挑中了你,然後丟掉天上無數珍寶,光著身子像一個一無所有的小乞丐一樣來到你的身邊,他們是上天送你的禮物,像一隻慢吞吞的蝸牛一樣,帶你欣賞這個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 臺北兒童劇讓孩子「偷窺」大人世界
    《狗狗Lucky歷險記》講的是小狗Lucky與主人走散後結識了一群街頭的流浪狗,走進它們的世界,並發現在別人眼裡又醜又髒的流浪狗其實也需要家,也需要有人疼愛的故事。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說,這個故事醞釀了12年之久,創作過程中他們從動物保護協會聽到很多令人心酸的故事,劇中每一隻狗都有一個感人的真實原型,三次被主人拋棄的「老六」就是其中之一。
  • 豆瓣9.0分的《小王子》|讓大人恢復覺察,走進孩子的世界
    01 現實社會,忙成了我們疏忽孩子和生活的理由這個世界的大人們仿佛都很忙,忙著賺錢,忙著生活,忙著自己沒完沒了的事。這個世界的小孩們仿佛都在等待,等著大人回家,等著大人有空閒,等著大人陪他們一起玩。在大人的心中,孩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孩子眼裡,大人就是他的整個世界。仿佛一開始在這件事情上就不對等,但時光就這樣延續了一代又一代,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但有一天,一個外星球的小王子,對著敷衍他的飛行員咆哮了。
  • 《以家人之名》:抹殺孩子童年,直接進入大人的世界,是父母失職
    也許你會說,這種孩子太讓人操心,一點也不懂事,但我反而覺得,這才是孩子該有的樣子。孩子就應該有孩子的樣子,在孩子最應該打打鬧鬧、哭哭笑笑的年紀,家長最不能扼殺孩子的脾氣和任性,讓孩子看大人的臉色長大,這樣長大以後,他只會更加小心翼翼。
  • 你簡單,世界就是童話;你複雜,世界就是迷宮
    別的家長不說,你為什麼說?」孩子的眼淚像洩了閘。「我只是問一句,也沒有責怪你老師的意思啊?家校共育,就是要家長和老師多溝通,有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對老師、對孩子都比較好啊。我就想知道,你每天寫到夜裡十一點的問題出在哪裡,現在找出來了,咱們慢慢改,不就可以了嗎?」我慢慢勸導孩子。
  • 孩子,真的很抱歉!大人們的世界太冷漠…
    雖然說現在已經不再說「逝者為大」了,但是,一個孩子,一個本應在愛與支持下快樂成長的稚嫩生命,就這樣帶著她的傷痛黯然離去,沒有留下一句爭辯,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然而她的沉默,竟依舊沒有換來成人世界的絲毫尊重!
  •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她知道我工作忙,她怕打擾我工作,她怕我嫌她煩。影片中的媽媽又何嘗不是呢?她一邊盼女成鳳,一邊又希望女兒能過著平常人的幸福生活。一邊給女兒規劃人生,一邊又怕把女兒抓的過緊。一邊嘮叨,一邊又會在深夜流淚。有人說,大人對孩子要求太多了,孩子的世界就應該是無憂無慮的。但是我們對大人的要求又何嘗不多呢?
  • 《小王子》:典型哲義意象,在兒童視角裡找尋大人世界的「本真」
    當你成為大人,你會發現心裡那個小房間被上了鎖,你可能沒有辦法瞬間打開它。因為作為大人的你有著無盡的壓力需要扛起,有著數不清的問題需要解決,等到你有時間去慢慢清理已經生鏽的鎖或是嘗試打開房門的時候,已經老了……小時候經常會和爸爸媽媽說:「多陪我會兒好嗎?」但現在我意識到我佔據了他們去嘗試打開房門的時間,不例外地,我也成為了故事中的大人。
  • 孩子都懂的道理大人卻難明白,成人世界太多無奈唯有向前問心無悔
    最近帶孩子,在家聽兒歌,越聽內心越不是滋味,聽著兒歌中那我們一聽就懂的道理,看著孩子純真的笑臉,再想想社會中那些和兒歌中道理背道而馳的行為和大人們,不僅感嘆,真的是人越大,越迷失麼?為何孩子們從小就耳濡目染的道理,到了大人這裡就變了味呢?
  • 田鼠阿佛:在大人世界裡行不通,在孩子心裡暢行無阻
    「他們對阿福確實很好,因為他們知道思考不是件壞事,而且在思考的時候需要安靜」瑞妮說,並揪出一件往事:一次她在想故事,被老師告知,不能想了,因為大掃除時間到了。孩子們用一上午的時間討論阿佛,明白了像阿佛那樣的藝術家,明白了思考所需要的條件——安靜,以及音樂、美術對情感的影響。
  • 《窗邊的小豆豆》大人的大驚小怪不要影響到孩子的千奇百怪
    孩子的世界單純而美好大部分人想起小時候,應該都是十分美好的——在樹林裡追著蝴蝶跑,在草地上放風箏,像佩奇和喬治一樣,踩泥坑、跳水坑,拿著玩具手槍就覺得自己是最厲害的……童年的那段時光,會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