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農村這些諺語,句句都是真理!

2020-12-17 大農圈農業大市場

諺語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咱們農村就廣泛的流傳著一些諺語,它的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有的是事理諺語,有的屬於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等等,比如「公雞打架頭對頭,夫妻吵嘴不記仇」等,想想還都是人情世故方面的真理。

1、公雞打架頭對頭,夫妻吵嘴不記仇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公雞打架的時候,就會頭對著頭,瞪圓了眼睛,脖子周圍的毛都豎了起來,伺機兇狠地衝向對方,猛啄對方的腦袋。而夫妻之間吵架,不是有句老話叫「床頭吵架,床尾和」,夫妻之間畢竟是有著深厚感情的,為了兒女、老人也要學會互相包容,這樣一家人才能和和美美的過日子。

2、十朵菊花九朵黃,十個女兒九像娘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看過的菊花,十朵裡面有九朵都是黃顏色的,而家裡生出來的姑娘,不管是長相還是品行都會很像自己的母親。這也就是所謂的家風,女兒和母親朝夕相處,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傳身教的確很重要。過去在農村,找對象,一般都會去打聽一下姑娘母親的為人也是這個道理。

3、窮在當道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貧困之時,儘管你身居鬧市,也無人問津;一旦你富貴了,即使你住在深山老林,也會有曾經疏遠的遠房親友前來攀親依附。這句話道盡了人生的世態炎涼。

4、人在好時莫得意,鮮花再豔有敗時

人在春風得意,事業有成時,千萬別忘本。有句話叫「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告誡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要謙虛謹慎。

5、只有上不去的天,沒有過不去的山

事在人為,任何時候都別否定自己。只要你自己不認輸,再大的坎,再大的禍,都不能把你壓倒。

6、家人說話耳旁風,外人說話金字經

這是人的通病,對親近的人越容易忽略,對待外人就比較重視。家人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人,他們的意見也最中肯,我們最應該考慮。外人一般比較陌生,他們的話才多半只是泛泛而談。

7、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硬如鐵

個人容易被打倒,當一個團隊,一家人緊緊團結的時候,再大的困難也能闖過去。這就是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同類的還有「弟兄不和鄰裡欺,將相不和鄰國欺。」

8、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良的人往往會受惡人的欺侮,但不會永遠被惡人欺侮。惡人得到了暫時的「好處」,但卻失去了良心,失去了人心。規律存天地,報應蘊自然,有因必有果。縱觀古今,橫看中外,芸芸眾生,大千世界,那個惡人能有善終?

9、逢著瞎子不談光,逢著癩子不談瘡

「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和「逢著瞎子不談光,逢著癩子不談瘡」是一個意思。瞎子看不見光,癩子頭上長黃癬,你和癩子談瘡,這不是在人家的傷口撒鹽嗎?在生活中,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10、男人好吃要背帳,女人好吃要上當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有自己的欲望,當然熱愛美食也算是一種。但所有的欲望都不能太放縱,男人如果太好吃了,就會貪戀美食而坐吃山空或者變成好吃懶做的人。而女人因為好吃,可能經不起男人的誘惑,犯下大錯。

11、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在坐船的時候,因為水載著船,船速和水速是一樣的,所以船上的人覺察不到水在流動。人也是這樣,身在福中時間長了,就會習以為常,忘了自己的福分。所以有個詞叫提醒幸福,通過提醒,才能知道自己在幸福中,才能知足常樂。

12、要知父母恩,懷裡抱兒孫

不當父母不知道父母的難處,當了父母之後,照顧著自己的孩子,才能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凡是都要親自經歷,才能有最切身的體會,感恩父母也不是一句空話,一定要落實在行動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好好孝養雙親,切莫錯過,不然就是一輩子的遺憾。

13、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

相比兇猛野獸的正面攻擊,最可怕的莫過於兩面三刀的人,他們總是當著一套背後一套,將你耍的團團轉,這些心機深沉的人我們防不勝防,在老一輩人的口中「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一句話就概括了這些城府之深的人我們應該儘可能的遠離他們。

14、人前若愛爭長短,人後必然說是非

一個人如果喜歡在別人面前出風頭,總是炫耀自己,那麼在人背後,為了顯擺自己的能力,就會議論別人的是非,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這樣的人處處以自己為中心,我們一定要和他們保持距離,不然早晚會吃虧的。

15、窮不走親,富不還鄉

在我們窮困的時候,不要走親戚,那樣只會讓人看不起,自己心裡也感到很難受。富貴之後也不要回到鄉裡,因為向你借錢的人很多,不是因為怕借錢,是因為你借了錢,甚至送給他們錢,也沒有人會領你的情,在他們眼裡這都是你應該做的。借錢這件事是最容易得罪人的事情,弄不好背後還會遭他們的唾罵。

相關焦點

  •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老祖宗的忠告確有道理,不得不服!
    俗語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惹得很多年輕人一頭霧水,為什麼窮也不能走親戚,富了依然不能頻繁跟親戚走動?於是年輕人對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智慧持有懷疑態度,質疑俗語的正確性。但是閱歷豐盈,在社會摸爬滾打的人們都對此俗語感觸頗深,認同不已。
  •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老祖宗的忠告確有道理,不得不服
    俗語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惹得很多年輕人一頭霧水,為什麼窮也不能走親戚,富了依然不能頻繁跟親戚走動?於是年輕人對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智慧持有懷疑態度,質疑俗語的正確性。 但是閱歷豐盈,在社會摸爬滾打的人們都對此俗語感觸頗深,認同不已。
  •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四句經典老話,句句現實,飽含智慧
    孔子畫像一、窮不走親,富不還鄉這句話是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廣的一句話,意思也很直接、明了,意思是說:人在窮的時候,就不要隨便和親戚走動了古人勞作圖有句古話叫「人窮無人問,人富深山有遠親」,所以當你富貴發達的時候,其實你的那些親戚一般是不會忘記你的,而相反如果你發達了,還經常還鄉得瑟,則很可能會讓人覺得你是在炫耀
  • 民間俗語:「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 字字珠璣,古人教你為人處世
    農村俗語充滿智慧和情商,簡單一句話可能就是他們對一件事的看法,句句在理,還接地氣,很多俗語到了現代社會依然適用!比如,老人家常說的「窮不走親,富不還鄉」,道盡了世態炎涼,中年人都該看看!中國的文化中有一個荒謬的現象,有錢人人抬,沒錢人人踩。
  • 老話「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男不辦三,女不辦四」,是什麼意思?
    老話常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男不辦三,女不辦四」,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逐句為大家解釋一下。窮不走親——:這句話應該不難理解,「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人窮也就沒了親戚和朋友,也就沒了來往。你去走親戚,人家都怕你借錢,即便你不是去借錢,人家也不會給你好臉色看。親戚朋友看你像避瘟神一樣,與其受辱,還不如待在自己家裡哪也不去。有句話叫做「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居鬧市無人問」。努力奮鬥,憑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的生活才是唯一的出路,靠別人都是扯淡。
  • 俗語:「窮了不走親,富了不還鄉」,什麼意思?揭露了人性
    祖先都住在農村,那裡有淳樸的民風和善良的工人。而且我比較幸運。可以有機會走出大山,看看美好的世界。但是好久沒出來了,還是想念家鄉的味道。想再喝一口甜井水,聽到鄉村小麥的清香,春風吹來,一片翠綠的景象,此時童年的生活歷歷在目。
  • 「窮不走親,富不回鄉」的含義和出處是什麼?
    老話說:救急不救窮。富了就別回故鄉了,怕那些窮親戚借錢,借給一個,另一個眼紅,不借就會出現麻煩。就算沒有人借錢,窮人與富人的思維和處世之道也不一樣,基本沒有共同語言,這又是矛盾的根源。其實說了這麼多,感覺親戚該走動還是要走動,至少還是有血緣的關係的。不管是窮是富,能幫忙儘量幫,粉絲都在互粉,親戚更應該互助。
  • 老祖宗留下的道理,窮不走親富不還鄉是什麼意思,每一句都很中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過去的千百年裡影響了很多國家,我們的先輩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總結成了俗語,一代代流傳了下來,其中有一些話直到現在還是用,比如古人常說的「窮不走親,富不還鄉」是什麼意思?句句道盡現實。
  • 農村老人常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說的是啥意思?現實嗎
    在農村地區,流傳著許多經典的老話,每一句老話都是勞動農民智慧的創作,記得小時候,村裡有幾個老人對老話非常熟悉,每到茶餘飯後之際,村裡的老人就會聚集在門前的大樹下聊天,時不時能聽見老人口中說出一些順口溜,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非常有趣味性,比如說筆者當地常說的老話「四大白」,頭場雪、精粉面、新摘的棉花
  • 俗語「窮不走親,富不回鄉」什麼意思?包含的人情世故叫人透心涼
    文·段宏剛民間俗語「窮不走親,富不回鄉」是許多人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揭示了現實生活中冷冰冰的人情世故,因此,許多人對這句話從心理層面還是比較認同。跟「窮不走親,富不回鄉」意思比較相近的俗語有兩個,一個是明代兒童啟蒙教材《增廣賢文》裡的句子「人窮別走親,馬瘦別走兵」,另一個是出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綜合考量,由民間智者從這兩個句子中得到靈感,把它們捏合而成的可能性更高。
  • 「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農村這些俗語有道理嗎?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在農村流傳著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俗語和諺語,代代相傳,男女老少都能說出幾句。這些古話大都淺顯易懂,既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生動的刻畫,甚至歷史上也沒有文書記載,但卻成了廣大農民口碑相傳的寶貴典籍,這些俗語和諺語飽含農民一生的閱歷,是許多農民珍貴的勞動成果,是許多農村子子孫孫為人處世的哲學之道。下面的諺語你聽過哪些呢?
  • 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一路說古說今我國文化流傳了很長時間,衍生出了很多民間的俗語,雖然有的聽起來很直接很武斷,但是分析下來並不是沒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就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說的就是人窮的時候不要老是走親戚,人富有的時候也不要總是回老家。它反映的就是現在的人心和社會的風氣,為什麼說它是對的呢?
  • 縱觀農村諺語:富不住大房子,窮不走遠,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讓我們來看看這期的一個鄉村諺語。在農村,有許多流行語,是前人的經驗或人生的總結。每一個都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比如俗話說:富住不了大房子,住不了窮,走不了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字面意思:當人們富有時,他們不應該住在大房子裡。如果他們窮得沒錢,就不應該走得太遠。這就是表面上的意思,但為什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
  •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這4句真理名言,句句現實寫照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這4句真理名言,句句現實寫照文|小何論點中華文化,細明精微,其中蘊藏的真理如浩瀚大海般探索不盡,無數美麗的珍珠等著我們去發掘,去領會。在紛紛擾擾的現在,靜下心來去梳理自己的內心世界,給心靈一面鏡子照出疑惑,迷茫,痛苦,猶豫,走向真理,走向光明。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這4句真理名言,句句現實寫照。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
  • 農村老諺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講的是些什麼意思呢
    上下五千年,有不少諺語流傳下來,其中就有句叫: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這句話講的是什麼呢?下面就給大家講下這其中的意思:豬來窮:豬,在以前是農村們實現增收的一種家禽,豬也不挑食,現在條件好了,有很多飼料供豬食用。不過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我們家養豬都是要山上割野菜或野草,還有自己家種的地瓜藤這些都是餵豬,那時人都沒有飯吃,土瓜除非爛了,要不然豬就別想有類似的東西吃了,因此當初豬是生長很慢的。
  • 農村老人常說「門前有馬不為富,家裡有人不算窮」,真的是這樣嗎
    農村老人常說「門前有馬不為富,家裡有人不算窮」,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古代的馬就是現在的車,而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車,你能說有車的就一定富有嗎?其實農村的諺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教育意義的,往往簡單的話就能體現出深刻的生活哲理。而「門前有馬不為富,家裡有人不算窮」,就算是放在今天也適用。門前有馬不為富 古代人交通最快的工具就是馬,而馬的價格一般也不便宜。
  • 老祖宗的3句農村俗語,句句現實,道透了人性
    老祖宗總結的3句農村俗語,句句現實,道透人性。學會了這3句農村俗語,我們也就明白人情世故,看懂了社會和人性。1、人窮莫走親,富貴不回鄉。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當你窮困潦倒的時候,就連親戚朋友也都看不起你;當你發達富貴了,和你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朋友也都來看望你。
  • 農村俗語「狗來窮,貓來富,豬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
    狗年當然要旺旺了,當然豬、狗、貓都是農村常見的動物。農村的諺語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農作物的種植還是親鄰之間的情感關係都有著成熟的知識體系。而應用在動物身上的諺語也很多。題目的諺語和我們的叫法不一樣,我們都是這樣說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你知道「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嗎?1. 豬來窮農村經常用豬來形容一個人好吃懶做,因為它不僅吃得多,而且還不幹活。整天吃飽了睡,睡醒了吃。
  • 俗語:「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我們經常會聽到家裡的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來看,說的說窮人不要去南方,富人都不會去北方。但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俗語裡的南北,並不是單純的指北方,南方,接下來老段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句俗語的真實意思。
  • 農村古話:「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說的是什麼意思?這句俗語從表面意思看是說人窮的時候不要走水路,人富的時候不要做淫穢之事,如果真的這樣理解,是非常庸俗的,就小看了古人的智慧。窮不走水,按照字面解釋,人窮不走水路也是正確的,因為水路相對來說行程緩慢,很不安全,但是「水」不僅僅代表的是水路,從廣義上來講更代表湖泊和大海,這句話實際上是告訴我們就算生活過得比較貧窮也不要在水上討生活。以前的農村,非常懼怕水患,一旦雨季來臨很容易造成水患之災,給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