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苦惱我都有過
但找到原因找到方法之後
我的日常交流已基本無障礙
可以和德國朋友開玩笑
也可以談心聊看法
過了DSH、拉丁語口試以及畢業答辯
面對德國人也不再不敢開口
學習德語是一個考驗耐心的過程
只要肯努力肯堅持
找到合適的方法就可以提高口語水平的
我學得還行,為什麼說不出?
確實,這件事刺激到我了。回去之後我問自己,這麼尷尬的場面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呢?我總結了四條原因:
(1)我在擔心出錯。面對那位德國老師我很緊張,所以我想努力找到合適的詞說明來意,結果大腦短路,什麼都想不起來。其實,我完全可以換一種表達告訴他,比如我是來學德語的,我需要明天上課的資料,而不是糾結在anmelden這一個詞上。
(2)初到德國,進入全德語的語言環境,我感到不習慣。當時的我不適應中德語之間的切換,開口說德語在我這裡還是一種習慣上的改變。所以,讓我在場景中突然改變習慣,有點難。
(3)我的口語並不熟練。雖然出國前幾年有過種種的積累,但整個大四一年都因為身體原因中斷了德語學習。一年多不碰德語,遇到德語場景讓我有些反應不過來。
(4)先想好中文,再翻譯成德語,我當時的口語模式是有問題的。這個問題也和背單詞有關係,比如anmelden常常記作「報名、註冊」,遇到「報到」這個詞時並不能第一時間對應到anmelden。所以為了說德語,培養德語思維很重要。
找出問題,嘗試改善
其實前兩條原因:(1)心理和(2)習慣問題是需要通過加強練習來調節的。練的多,說的多,開口的勇氣和信心也會隨之增加,說德語的習慣也會自然而然地培養起來。bung macht den Meister,重要的是練習。
而針對(3)熟練和(4)德語思維這兩個問題,重點就在於如何練。我一直覺得,地道的口語最初是聽來的,通過練習才變成自己的。也就是說,要想說的地道要先聽地道的德語。
1從聽德語來學如何說德語
聽的來源有很多,比如:
-德國朋友、語伴
-德語新聞
-德語短劇、電影、綜藝
所有這些來源都用聽的辦法來加深記憶,而不是用閱讀的方式。
打個比方,和德國朋友或語伴聊天,你們聊的通常是Umgangssprache,很隨意,不太受到語法的束縛。這個時候你可以留意一下,他們的說話習慣是怎樣的。打招呼常用Guten Morgen/Guten Abend還是簡單的一句Hallo就夠了?對不起是要用到Entschuldigung嗎?Entschuldigung的使用場景是和Excuse me相近還是和Sorry更相似呢?他們說一件衣服髒了,習慣用schmuzig還是dreckig?
2換個方式背單詞
為了能讓自己多背一點,我嘗試了一個方法:背詞典,包括德語解釋和例句。比如最開始提到的anmelden,我不能第一時間把anmelden與「報到」對應起來,是因為當時我只把anmelden記成「註冊」的意思,緊張的時候根本不會想起報到=註冊這回事。但如果我在記anmelden的時候記下德德解釋或例句:die Teilnahme an etw., zu einem Kurs anmelden,我想就不會有那尷尬的五秒鐘了。
這個方式能幫助我們加深對一個單詞的理解,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德語思維。當你需要在某個場景裡使用某個詞時,不再需要先中文再翻成德語這麼曲折,況且翻譯得並不一定合適。直接從詞典中拿來這個詞的用法,既簡單又地道。
3自言自語,反覆練習
聽來的、背來的如果不說出來,還是不能有效地提高口語。如果你身邊有德國朋友,每天抓住他說上十分鐘,描述你一天的經歷,說一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生活瑣事;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語言環境,對著鏡子自言自語,把你想用中文表達的話全都用德文說一遍。每天睡前十分鐘,把聽來的、背來的常用表達說上幾遍,慢慢地,這些句子就都會成為你的表達習慣,所謂的德語思維也會逐漸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