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這3招管教孩子既簡單又有效

2020-10-30 營養師馬慧芳

有句話說:你的時間在哪裡,孩子未來的方向就在哪裡。

父母的愛和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當孩子犯錯或者跟我們犟的時候,簡單粗暴的大吼大叫只能表現父母的無能,優秀的爸媽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改變孩子的言行。

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三招可以幫你管教孩子!

1、培養孩子尊敬父母的意識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是一個孩子首先面臨的最重要的社會關係,這種關係是孩子與他人交往時所採取的態度的基礎。所以,讓孩子尊重父母是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凌駕在父母之上,是因為沒有尊重父母的意識。父母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當孩子做事情做得很好的時候,就及時表揚;當孩子做得不對的時候,要嚴厲批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結果都不是一朝一夕導致的,都有深遠的原因。如果小時候孩子第一次頂撞父母,父母當作兒戲,以後再有衝突就很難取勝。

縱容孩子無禮,等於埋下隱患。

2、不讓無理取鬧的孩子得到好處

一次,我去商場買東西,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要買一個很貴的玩具,媽媽沒有給他買。這孩子大哭大鬧,先對媽媽拳打腳踢,後來索性坐在地上撒潑。搞得這位媽媽十分難堪,怎麼勸怎麼哄也不行。媽媽嘆了口氣,拿出錢包,準備「屈服」。

我制止了她:「不能慣著他!不能讓無理取鬧的孩子得到任何好處,不然你一輩子要受苦。」我勸她馬上「離開」,不再理這個孩子。孩子哭得更厲害了。

我對這個孩子說:「你就坐在地上哭吧。你看,媽媽已經走了,她才不會給一個這麼不懂禮貌的孩子買玩具呢!大家也不會理你的!」後來,我擺擺手,讓圍觀的人全都走開。

孩子把抹眼淚的手指分開一道縫,看了看,大家都走了,媽媽也「走」了。他立刻停住哭聲,爬起來去追媽媽。看到媽媽頭也不回地往前走,孩子急了,喊著:「媽媽,等等我!我不鬧了!等等我!」

媽媽贏了,無理取鬧的孩子輸了!

如果媽媽心一軟,買了那個玩具,孩子也就「沒治了」。從此,媽媽將成為孩子感情訛詐的受害者。要知道,多少「小霸王」就是在縱容中學壞的!

我們做父母的要有一個信念:孩子每一次無理取鬧,絕不能讓他得到好處,尤其是第一次。

3、嚴厲的管教之後是溝通的最佳時機

當父母與孩子的「激戰」停止,孩子的胡鬧沒有得逞時,他會明白自己是「咎由自取」。這時候,孩子常常對父母做出親暱的舉動,這個時候往往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佳時機。

因此,父母不應該害怕衝突,或者在衝突時退卻。我們要把衝突看成重要事件,因為它提供了跟孩子交流和溝通的機會,這時候談話的效果多是其他時候無法達到的。

一番宣洩後,孩子往往想依偎在父母的懷裡,父母應該張開溫暖的雙臂歡迎他。你可以耐心地和他談談,因為這個時候,你說的話他容易聽進去。

對孩子批評過後,要適當鼓勵,施以父母的溫情,對孩子要求的合理部分要給予滿足。這等於告訴孩子,父母是愛他的,父母否定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不恰當行為。

這樣,管教孩子就有了一個充滿愛的結尾。


相關焦點

  • 找到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還孩子以溫柔
    可是膩歪兩天之後,就開始相見生厭,一有不和,我媽就對我輕則訓斥,重則大吼大叫。我都這麼大了,她還是如此,她有一句經典的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子裡:我生了你,還不能夠罵你嗎?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會火冒三丈,現在回家的欲望也越來越低了。作為一個從小被吼到大的孩子,我受到了深深地傷害,內心也充滿了疑惑,難道我媽媽真的不愛我嗎?我也不想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在我養育下一代的身上。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寶媽們是不是常常有這種感慨?在還沒有孩子之前,經常看到媽媽教訓孩子的時候大吼大叫,就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待孩子,努力做一個溫柔的媽媽。再比如,寶寶明明已經很困了就是哄不睡,自己就盼望孩子睡了趕緊休息會,這個時候你常常會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當你每次都很累的時候,再遇上孩子做錯了一點小事,你立馬就能火冒三丈,河東獅吼。什麼科學育兒,專家說的,育兒書上寫的都拋之腦後了。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寶寶,教育問題也隨之而來,原本生活壓力就很大的父母,面對大寶的作業和小寶的淘氣不懂事,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傷害,特別是容易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和內向,這是為什麼呢?
  • 爸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3種補救方法
    例如,寶寶明明已經很困了,但卻不想睡覺,自己卻盼望早一點睡覺,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休息,孩子難以入睡,會讓我們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當一天工作結束回到家很是疲憊不堪,遇上孩子做錯事的小事情,我們馬上就會大發雷霆。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種教育方式不建議採取
    淘氣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都會採取打罵式的教育,吼叫教育。孩子只要稍微的一淘氣或者是不聽話,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人們都知道對孩子打罵,大吼大叫是不對的,可是面對孩子的淘氣不聽話,有些家長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多的家長也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為直接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防止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 樊登:情感引導式教育,遠遠比家長大吼大叫罰站,對孩子更有效
    一、你的吼叫、懲罰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遠遠超出你的想像:1、常常大吼大叫、懲罰孩子的父母,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之前聽到一個很有教育經驗的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好孩子是教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或者打出來的。
  • 李玫瑾: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用這3種補救方法
    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教育並不是一門簡單的科學,很多問題光靠吼是解決不了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甚至會深刻地影響孩子的這4點:1、影響孩子智力父母吼叫只會令孩子產生恐懼緊張的情緒,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思維變的遲緩,大腦一片空白,邏輯和理智基本上為零,無論是孩子的組織能力、演講演說能力,還是團隊合作能力都會因為這個原因遜色於他人。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4種補救方法
    張女士結婚不久就生了孩子之後,一個人負擔起了照顧孩子跟家庭的責任。老公長期在外忙著掙錢,很少能幫忙照顧家庭,更不要說能幫忙帶孩子了。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導致張女士長期睡眠不良,精神衰弱。時間一長,張女士變得性格暴躁,容易發怒。每次孩子做錯事,她總是沒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比如她剛剛收拾房間,沒一會兒孩子就把東西翻亂了,所以她會朝孩子吼。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或許來得及
    孩子的這些改變讓王女士不禁反思自己,是否對孩子不該大吼大叫?現在,我們來看看父母長期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危害?父母對孩子吼叫,很容易導致孩子長期得不到尊重,且內心充滿恐懼,情緒不穩,並且導致孩子無法接受到有效教育,使孩子成長為一個懦弱、膽小、內向、暴躁、孤僻的人。父母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吼叫孩子,他就能好好聽了,事實正好相反。
  • 育兒錦囊:誰都不想對孩子大吼大叫,神奇的「種子」方法能幫你
    我們對孩子大喊大叫的原因有很多。從不斷地要求他們穿好衣服,到在廚房的牆上發現塗鴉的蠟筆,在父母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觸發因素需要提高嗓門。的確,大喊大叫可以緩解壓力,但之後情況就不同了。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既失去了對形勢的控制,也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大部分家長在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會後悔,會覺得自己離理想中成為的平靜、鎮定的父母還有十萬八千裡之遙。
  • 讀了那麼多的育兒書籍,還是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原因在這裡
    不當的責罰,不知不覺中會傷害孩子。」02、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危害1、 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父母一方脾氣急躁,遇事總是以吼叫的方式來溝通,這種方式無論是對伴侶還是對孩子都是一種傷害。當家長按捺不住想要發火時,可以學學郭芙蓉的方法,可以先深吸一口,然後默數1、2、3,4、5、看看是不是能夠有效將怒火壓抑住。
  • 對孩子大吼大叫很後悔?讓這個法則來幫你
    寫字的時候,明明這道題就是錯誤的,和他說正確的做法,他又偏偏不肯改掉。真的沒辦法了,最後只能對他大吼大叫。可是,每次吼,孩子肯定是大哭一場,鄰居看著心裡又心疼又後悔。這樣的情況,在每個有小孩的家庭都發生過,我們家也不能倖免於難。我家孩子只有兩歲多,還沒有到輔導作業的時候,可我還是有很多大吼大叫的時候。
  • 教育孩子不需要「大吼大叫」,父母學會3招,孩子願意「妥協」
    家長對孩子所有的教育目的都可以歸結為兩個字——期待,為了這份期待,家長常常做出很多傷害孩子但是卻不自知的事情,比如說對孩子大吼大叫。幾乎所有的父母都認為對孩子大吼大叫是一種很正常的教育方式,因為他們就是這麼被教育過來,因為身邊的人都是這麼教育孩子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導讀: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管教孩子無需大吼大叫,試試這三招,孩子會更聽話
    導讀:管教孩子無需大吼大叫,試試這三招,孩子會更聽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管教孩子無需大吼大叫,試試這三招,孩子會更聽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8字箴言」教你給孩子立規矩
    然而素質教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追崇,孩子犯錯後,父母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這一話題引起了新手爸媽的熱烈討論。很多教授經過調查和研究發現:大吼大叫、發脾氣的教育方式,並沒有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使孩子更加叛逆。理論總是沒有實際案例更使人信服,在一檔節目中,也對這個話題進行了熱議。
  • 想讓孩子乖乖聽話,告別大吼大叫,父母學會這3招事半功倍
    ,因而不起作用,對此父母決定在孩子的面前樹立權威,對孩子大吼大叫,以期起到震懾的作用。想讓孩子乖乖聽話,父母大吼大叫管用嗎?吼叫教育之下,就能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發展嗎?或許一時之間,聊有成效,但是從長期來看,卻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一、對孩子大吼大叫,教育效果將背道而馳1.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大部分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脾氣往往都會越來越暴躁,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小孩子都會比較淘氣,家長們認為「打」才會聽話,孩子沒有經過磨練,沒有接受過懲罰, 就不知道聽話。新聞也時常報導,父母在大庭廣眾之下就責罵孩子,甚至是毆打孩子,而導致孩子離家出走的新聞,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做出更極端的行為。這也是在告誡我們,在告誡整個社會,在教育的過程當中不要走極端。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