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8字箴言」教你給孩子立規矩

2020-08-14 暮沐媽咪育兒日記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一生中總會犯錯,孩子又怎會例外。

在孩童時期,父母知道孩子還沒有心智成熟,所以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多選擇溫柔以待,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煩擾父母的事情越來越多,生活的壓力漸漸磨平了父母的稜角與耐心。

工作一天疲憊歸家,再遇到無理取鬧的孩子,忍不住對其大吼大叫,企圖通過威嚴來壓抑孩子躁動的心。

然而素質教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追崇,孩子犯錯後,父母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這一話題引起了新手爸媽的熱烈討論。

很多教授經過調查和研究發現:大吼大叫、發脾氣的教育方式,並沒有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使孩子更加叛逆。

理論總是沒有實際案例更使人信服,在一檔節目中,也對這個話題進行了熱議。

節目中王女士與主持人分享道:自己的孩子今年已經七歲了,因為貪玩孩子每次寫作業都寫到很晚,屢次說教卻起不到作用,她便想通過說教企圖改變孩子的壞毛病,但是以失敗告終。

在與孩子交談中,孩子說:「你大吼大叫,我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時,王女士才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李玫瑾教授,就此問題解釋道——

當孩子犯錯時,你對她大吼大叫會使親子關係疏遠、加重孩子的心理陰影,同時他們的內心世界也受到一定的創傷。

所以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該和孩子講道理,心平氣和地與其交談,這樣效果更佳

李玫瑾: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8字箴言」教你給孩子立規矩

1、我感到…(情緒),因為…

父母應該多和自己的孩子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樣有助於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2、你是不是感到…(情緒)?

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和調節情緒,這樣既可以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又可以正確地排解自己的消極情緒。

3、你的意思是說…(複述對方要表達的意思)嗎?

通過複述孩子的話語,會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與關注,生活的重心全在孩子身上,充足的安全感使他們去做喜歡事情,不再過多地煩擾自己的父母。

兩者都有自我的生活空間,生活也多了幾分趣味。

4、我覺得你是個…的孩子(表揚),因為…(行為)

不論人的年齡幾何,他們總是喜歡自己的正確舉動,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讚揚。

高情商的家長,會把孩子所做正確的具體事情說出來後,表揚孩子的所作所為,這樣不但不會讓孩子感覺到被誇獎的莫名其妙,反而使他們更加開心與自信。

但是切記:誇獎孩子也要注意技巧,父母要注重誇獎他們的所作所為,而不是誇獎他們獨到的天賦。

5、我覺得,你是個很努力的孩子。

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後,他們需要父母的肯定,父母的讚揚是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與未來走向的風帆。

6、這樣做會有危險,媽媽很擔心你,所以你…(正確的做法),好嗎?

父母以一種商量的語氣,來給自己的孩子所做的危險行為,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這種方式會使孩子更易接受提議,媽媽也不用再擔心孩子出現逆反心理。

7、我希望你…(正確的做法),因為…

在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時,父母不要急於去制止,而是說出自己希望孩子做出怎樣的改變,孩子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後會心甘情願、心服口服地改正自己的過錯。

8、你想要…(選項一),還是…(選項二)?

在面臨選擇時,不要急於給孩子做決定,讓孩子獲得自己選擇的權利,學會明辨是非。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這是每個父母的責任與義務。

希望以上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可以將其發揮到極致,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優秀的人。

今日話題:如果你們有獨到的育兒方法,就在下面的評論區進行留言分享吧!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總犯同樣的錯,問題可能出在家長的大吼大叫上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生氣、憤怒,往往會通過大吼大叫等方式來呵斥孩子。可吼過孩子之後家長會發現,孩子之後還會重複犯同樣的錯,怎麼罰都沒用。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早已經給出了解答。
  • 找到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還孩子以溫柔
    作為一個從小被吼到大的孩子,我受到了深深地傷害,內心也充滿了疑惑,難道我媽媽真的不愛我嗎?我也不想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在我養育下一代的身上。我想知道家長為什麼要如此地對待對自己的孩子,這樣做的後果又會是如何?
  • 孩子犯錯怎麼辦?李玫瑾:大吼大叫只是下下策,父母要裝作沒看見
    每次看到孩子犯錯便會大吼大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媽媽和孩子最後兩敗俱傷,兩個人都情緒崩潰。有時候很簡單的一道算術題,莉莉給兒子講了十幾遍,孩子依然會做錯。這種事經歷多了,也導致莉莉的脾氣特別暴躁,每次孩子一做錯,莉莉就對著兒子大吼大叫:這道題都講多少遍了?為什麼還不會?
  • 孩子犯錯怎麼辦?李玫瑾:大吼大叫只是下下策,父母要裝作沒看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不少媽媽總是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每次看到孩子犯錯便會大吼大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媽媽和孩子最後兩敗俱傷,兩個人都情緒崩潰。
  • 李玫瑾: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用這3種補救方法
    李玫瑾是一位大學教授,她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對青少年兒童心理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她的家庭教育講座往往能一針見血,指出孩子教養問題的根源所在。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相信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習慣性地大聲呵斥,這仿佛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不知道屏幕對面的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 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傷害真的很大,4步讓孩子愉快地聽話照做
    導讀: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傷害真的很大,4步讓孩子愉快地聽話照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傷害真的很大,4步讓孩子愉快地聽話照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這幾種方法教你給孩子立規矩
    他除了上課讀課文時能好好說話,其餘時間說話都必須帶髒字,髒話對於他而言就像一個感嘆號似的,每句話必不可少。也許是耳濡目染得多了,有一次我在家裡,為了表達一種感嘆的語氣,竟然脫口而出一句髒話。呸呸!她往地上啐了幾口,好像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一樣。
  • 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
    導讀: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一犯錯就大吼大叫?李玫瑾教授:錯了,孩子犯錯要裝沒看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直言: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
    也就是,孩子在成長中,不能沒有錯誤。因此,當父母看到孩子犯錯誤時,要當作這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錯失了機會,就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有些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大喊大叫,不但氣壞了自己,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知名育兒專家李玫瑾也說過:孩子犯了錯,父母大聲責罵孩子,非但孩子沒有理解父母說的大道理,反而助長了孩子這這件事情的印象。
  • 寶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又膽小,怎麼辦?
    有的時候,事情一多就不由得情緒失控,對兒子樂樂大吼大叫。可是,事後又往往後悔不已。10歲的男孩難免會調皮些,但是樂樂有的時候也挺心疼媽媽的。每次媽媽吼他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其實挺對不起媽媽的。想到媽媽一個人又要上班,又要兼顧自己,自己又幫不上什麼忙。樂樂覺自己真沒用!時間長了,樂樂也就漸漸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
  • 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小男哥哥讓你告別「吼」
    可是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能聽到媽媽和孩子的尖叫聲。有一次忍不住去敲了他們家的門,我跟她說:「別這麼吼孩子,尤其是在睡覺前! "媽媽卻說:「不吼不行,好好跟她說,她一點都聽不進去。只有吼她,她才能行動起來。 聽到這裡,我問了她一個問題:「你吼她的目的是什麼? "這位媽媽回答說:「想讓她早點睡覺啊!」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寶媽們是不是常常有這種感慨?在還沒有孩子之前,經常看到媽媽教訓孩子的時候大吼大叫,就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待孩子,努力做一個溫柔的媽媽。但是話是這麼說,等到真正孩子出生之後,你就會控制不住對孩子吼叫!
  • 如何處理孩子的錯誤,不要再大吼大叫,李玫瑾:應該當做沒看到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自打孩子降生,父母就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優秀正直的人,但是這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的教育就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缺乏耐心,發現孩子犯錯誤了,也只是通過對孩子大喊大叫,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需要改正。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種教育方式不建議採取
    淘氣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都會採取打罵式的教育,吼叫教育。孩子只要稍微的一淘氣或者是不聽話,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人們都知道對孩子打罵,大吼大叫是不對的,可是面對孩子的淘氣不聽話,有些家長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多的家長也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為直接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防止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 孩子犯錯別再大吼大叫,試試斯託夫人的「自然法則」,很管用
    現在很多家長還秉承著老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覺得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才,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父母對孩子破口大罵,甚至是對孩子拳打腳踢,甚至前段時間有新聞報導因為孩子不愛寫作業,不能對孩子大打出手以至於孩子被送進醫院。
  • 對孩子大吼大叫很後悔?讓這個法則來幫你
    還說,小傢伙做作業的速度太慢了,做一題,停好幾分鐘,你越催促,他就做的越慢。寫字的時候,明明這道題就是錯誤的,和他說正確的做法,他又偏偏不肯改掉。真的沒辦法了,最後只能對他大吼大叫。可是,每次吼,孩子肯定是大哭一場,鄰居看著心裡又心疼又後悔。這樣的情況,在每個有小孩的家庭都發生過,我們家也不能倖免於難。我家孩子只有兩歲多,還沒有到輔導作業的時候,可我還是有很多大吼大叫的時候。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對孩子大吼大叫,所造成的傷害,足以毀掉他們的人生
    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羅娜雷納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在家庭裡,父母的大吼大叫仿佛是「代代相傳」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或者時刻,而這些在我們長大之後,組建了家庭,當你的孩子不如意的時候,你或許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和情緒,衝著他們重複著「大吼大叫」。
  • 大吼大叫」使親子關係更僵化
    有的家長經常對犯了錯的孩子大吼大叫,脾氣倔的孩子當時就會和家長頂嘴,以示自己對這種教育方式的不滿,而性格內向的孩子當時不敢說什麼,但心裡卻想,「媽媽(爸爸)真討厭!&34;的一聲響。聞聲而來的爸爸媽媽衝進廚房,看到女兒雲朵呆呆地愣在原地,緊張地看著地上的碎碗片。